1. 刹车自动调节臂
1、货车刹车分油刹和气刹,油刹又分带自动调整的和人工调整的。带自动调整的不需要调整,而手动需要调整。
2、调整位置就在刹车鼓内侧上面有橡皮塞,调整前先固定轮胎,松手刹。然后取出橡皮塞按箭头方向旋(拨)紧,有的刹车鼓有两个橡皮塞,说明是需要两个都要调紧,调到刹车抱死时再回三分之二圈(回拨四至五响)。
3、油压刹车调整弧度有限,调整到位后刹车还不好用,要么分泵里有空气,要么就该换刹车片了。
4、断气刹的货车,调整位置在刹车凸轮杆连接的调节臂上,上面有个19~21的螺母,调整时先固定轮胎,松手刹。
5、用扳手压下螺母锁片,旋转方向因车型不同调整方向也不同,但总原则是旋动螺母刹车突轮杆朝分泵活塞推出方向为紧,反之则松(如果调整后没有手刹说明调反了)。旋紧螺母后再朝相反方向回一圈(超载车回三分之二圈),前轮比后轮多回三分之一圈。调完后用扳手把螺母锁片敲回位。
2. 刹车自动调节臂故障
故障现象1:顺时针方向转动调整臂调节螺母时,臂体不向气室叉头靠拢。
原因分析: 1、固定螺栓或安装支架安装过紧,影响控制臂转动;
2、使用双母安装控制臂时,控制臂与固定螺栓不垂直,控制臂存在卡滞。
排除方法: 1、适当放松螺母使固定螺栓或定位支架,让控制臂可转动。
2、适当放松两边螺母,不影响控制臂转动。
3. 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
故障现象1:顺时针方向转动调整臂调节螺母时,臂体不向气室叉头靠拢。
原因分析: 1、固定螺栓或安装支架安装过紧,影响控制臂转动;
2、使用双母安装控制臂时,控制臂与固定螺栓不垂直,控制臂存在卡滞。
排除方法: 1、适当放松螺母使固定螺栓或定位支架,让控制臂可转动。
2、适当放松两边螺母,不影响控制臂转动。
故障现象2:逆时针方向转动转动调整臂调节螺母时,扭矩下降或者没有“咔咔”响声。
原因分析: 1、控制臂与安装螺栓或安装支架没固定,转动蜗杆轴时控制臂转动;
2、锥齿离合器磨损后打滑。3、自动臂损坏。
排除方法: 1、固定安装支架和控制臂
2、更换自动调节臂。3、更换自动调节臂。
故障现象3:气室推杆不能完全回位。
原因分析: 1、气室推杆长度太长。
2、气室推杆长度太短;
3、自动臂左右方向没间隙,影响了控制臂转动。
4、蜗轮蜗杆齿部变形,产生卡滞,不能正常调整;
5、控制臂变形,与臂体或盖板局部产生干涉,不能转动。
排除方法: 1、锯短推杆或选择短推杆气室;2、选择长推杆气室
3、重新安装更换调整垫圏,使自动臂能在花键轴上有0.5—2mm的轴向窜动间隙。
4、更换自动臂;5、更换自动臂;
4. 刹车自动调整臂
自动的好
手动调整臂就是手动调整制动间隙的调整臂,它是目前使用量最大最普遍的调整臂。具有价格便宜,维护简单的优点,但是它同样也不乏一些缺点。因为靠手调臂控制制动间隙,全凭人的经验来操作,容易出现比较大的误差,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而且还需要操作者钻到车下调整,非常麻烦。
● 自动调整臂 方便更安全
随着现在卡车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以及ABS等制动系统电子辅助产品逐渐普及,手动调整臂已经逐渐跟不上越来越高的性能要求。而自动调整臂则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面前。那自动调整臂究竟都有何优势呢?
5. 刹车自动调节臂的作用
很多卡友对自动调整臂盲目认可,把自动调整臂当成万能神器,毕竟自动调整臂的强制标配实行时间还不久,卡车司机对此新型部件还接触不多,缺乏更深层次认知。再加上厂家也缺乏产品解释与使用告知,我们卡车司机如此认可后就很少去关注与检查,什么时候完全失效都不知道,也根本想不到一年多的时间就完全失效。
当车辆行驶在湿滑路面时,由于车辆制动力不均衡,很容易导致侧滑事故(就算有再好的ABS都没用,毕竟ABS在特定的环境中也不是万能的),更严重的是紧急情况下,由于制动力的缺失,根本刹不住,引起严重事故。
6. 自动调节臂要调刹车吗
货车刹车分油刹和气刹,油刹又分带自动调整的和人工调整的。带自动调整的不需要调整,而手动需要调整。
2
/5
调整位置就在刹车鼓内侧上面有橡皮塞,调整前先固定轮胎,松手刹。然后取出橡皮塞按箭头方向旋(拨)紧,有的刹车鼓有两个橡皮塞,说明是需要两个都要调紧,调到刹车抱死时再回三分之二圈(回拨四至五响)。
3
/5
油压刹车调整弧度有限,调整到位后刹车还不好用,要么分泵里有空气,要么就该换刹车片了。
4
/5
断气刹的货车,调整位置在刹车凸轮杆连接的调节臂上,上面有个19~21的螺母,调整时先固定轮胎,松手刹。
5
/5
用扳手压下螺母锁片,旋转方向因车型不同调整方向也不同,但总原则是旋动螺母刹车突轮杆朝分泵活塞推出方向为紧,反之则松(如果调整后没有手刹说明调反了)。旋紧螺母后再朝相反方向回一圈(超载车回三分之二圈),前轮比后轮多回三分之一圈。调完后用扳手把螺母锁片敲回位。
7. 刹车自动调节臂原理
自动调整臂一般由外壳(壳体、衬套)、传动部分(蜗杆、蜗轮)、单向离合器(齿轮、离合弹簧、离合环)、控制装置(控制盘、控制臂、盖板、齿条、回位弹簧)和蜗杆压紧部分(蜗杆螺旋弹簧、止推垫片、螺旋盖、滚针轴承、蜗杆轴承等)等组成。
控制臂是,自动调整臂区别于手动调整臂的关键部件之一。它被固定在底盘上,使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间隙调整时以此作为参考点,控制臂组件的缺口对应于间隙角度,即摩擦衬片和制动鼓间正常间隙。手动调整臂无此部件。控制臂组件的缺口对应于间隙角度,,即摩擦衬片和制动鼓间正常间隙。
8. 刹车自动调节臂怎么松
刹车调节一般是将凸轮轴调整臂上的调节螺丝拧紧后再松开三扣(大概90度),但是一定要保证同车轴轮胎刹车的一致;不同车桥负重不同,调节的松紧也会存在区别;牵引车转向轮在湿滑路面时最好调松,避免发生折头的现象。那我们现在先来了解一下如何做到安全刹车?
可能对于新手驾驶员来说,认为刹车嘛,不就是踩下刹车踏板这么简单的事情。
其实不然,让我们来看看“油车司机”提供的刹车方法:“平时行车的话我踩刹车几乎都很轻,以点刹为主(无ABS),走我后面的车可以明显的感觉出来,我的刹车灯一闪一闪的,频率还很快。
如果后面开车的是老司机就会知道前面开车的是老手,如果后面开车的是新手就会觉得前面的司机有病或者说前面车的电路有问题,点刹的好处是轮胎不会抱死,简单说就是手动ABS”。刹车怎么调?很多车友用车在对于刹车该如何调节这一问题上,是回答不清楚的。刹车的好坏,直接关系行车安全,能自己动手的最好自己动手来调节,就算请修理工来调节也要做到全程监督。
由于车辆各个车桥的载重量存在差异,其功能也不同。刹车的调节也有一定的差别,“油车司机”和“东北老兵”说:刹车调节一般是将凸轮轴调整臂上的调节螺丝拧紧后再松开三扣(大概90度),但是一定要保证同车轴轮胎刹车的一致;不同车桥负重不同,调节的松紧也会存在区别;牵引车转向轮在湿滑路面时最好调松,避免发生折头的现象。
如果装有自动调整臂的刹车系统,虽不用去调节刹车,但是在日常的用车中,应该经常检查其是否可靠有效。
过度的刹车容易致使刹车抱死,刹车抱死后,轮胎与地面为滑动摩擦(摩擦分为两种,一种叫滚动摩擦,一种叫滑动摩擦。
相对于滑动摩擦,滚动摩擦的系数更大),刹车能力减弱,制动效率降低;同时,由于刹车抱死,轮胎和地面的摩擦点不变,也容易造成轮胎局部的过度磨损。
刹车抱死前轮,车辆会失转向能力,车辆将不受驾驶者的控制。
而半挂车前轮刹车抱死极容易造成“折头”的事故。
刹车抱死后轮,会导致车辆发生侧滑,如车辆甩尾,就是因为后轮的抱死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