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皮带传动比范围
所谓张力,是指输送带内所受的拉力。在输送带安装好后,为使输送带能运转,必须
使输送带有一适宜的初张力S。,此张力由安装过程和张紧装置来保证。运转前输送带上
各横截面内的初张力相等。当输送带负载工作时,由于各种阻力的影响,输送带内将产
生更大的张力,我们将初张力与克服各种阻力所需张力之和称为静张力,S静:S。+S阻
2. 皮带传动速比
其实齿数比就等于传动比.它是实现传动比的一种方法.
如:皮带轮的直径比也等于传动比.
1、传动比ι表示的是两轴间、多轴间的传动关系
2、两轴间的传动比,称之为单级传动比
3、多轴间的传动比(第一轴到第n轴),称之为总传动比
4、对于单级传动比而言,ι=被动轮与主动轮的齿数比=主动轮与被动轮的转速比
5、对于总传动比而言,总传动比ι(1-n)=各个单级传动比的乘积(ιn=ι1×ι2×ι3×……×ιn)
3. 皮带传动比与皮带轮直径的关系
答:如是皮带轮,则皮带轮的大小与转速成反比,则大轮直径除小轮直径之值,即为其转数,如是齿轮,则大轮的齿数与小轮的齿数比即为其转数比。
皮带轮分为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一般是安装在电机轴上,从动轮是安装在设备轴上。电机端的主动皮带轮节径(直径)较小,转速较高,而设备端的从动皮带轮节径(直径)较大,转速相对较慢。以节径来算,假设主动轮转速为n1,节径为D1,从动轮转速为n2,节径为D2,另设传动比为X,则X = D1/D2 = N2/N1。
另外还需要科普一个知识点,在工业传动方式中,齿轮传动和皮带轮传动都比较常用,只是因为实际需求不同,所以选择不同。其实齿轮传动在传动效率上,是高于皮带轮传动的,这是因为皮带在皮带轮上回出现打滑的情况,造成了误差,从而影响了传动效率。不过齿轮传动有一个比较缺点,就是齿的部位容易发生损坏,那整体传动的效率就要大打折扣了。
4. 皮带轮的传动比
带轮传动比=主动轮直径/被动轮直径,齿轮传动比=主动齿轮齿数/被动齿轮齿数,如20/80=1/4,也就是减速运动,主动小齿轮转4圈,大齿轮转一圈。
如80/20=4,也就是主动大齿轮转1圈,被动小齿轮转4圈。
5. 皮带的传动比范围
皮带轮的传动效率是0.96。
皮带轮传动的优点有:皮带轮传动能缓和载荷冲击;皮带轮传动运行平稳、低噪音、低振动;皮带轮传动的结构简单,调整方便;皮带轮传动对于皮带轮的制造和安装精度不像啮合传动严格;皮带轮传动具有过载保护的功能;皮带轮传动的两轴中心距调节范围较大。
皮带传动的缺点有:皮带轮传动有弹性滑动和打滑,传动效率较低和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皮带轮传动传递同样大的圆周力时,轮廓尺寸和轴上压力比啮合传动大;皮带轮传动皮带的寿命较短。各类机械设备的皮带轮的直径等尺寸都是自己根据减速比配的,根据工作转速与电机的转速自己设计。
6. 皮带轮传动比
齿轮传动的特点是:齿轮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使用的功率、速度和尺寸范围大。
例如传递功率可以从很小至几十万千瓦;速度最高可达300m/s;齿轮直径可以从几毫米至二十多米。但是制造齿轮需要有专门的设备,啮合传动会产生噪声。
皮带轮传动的特点点有:皮带轮传动能缓和载荷冲击;皮带轮传动运行平稳、低噪音、低振动;皮带轮传动的结构简单,调整方便;皮带轮传动对于皮带轮的制造和安装精度不象啮合传动严格;皮带轮传动具有过载保护的功能;皮带轮传动的两轴中心距调节范围较大。皮带传动的缺点有:皮带轮传动有弹性滑动和打滑,传动效率较低和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皮带轮传动传递同样大的圆周力时,轮廓尺寸和轴上压力比啮合传动大;皮带轮传动皮带的寿命较短。各类机械设备的皮带轮的直径等尺寸都是自己 皮带轮根据减速比配的,根据工作转速与电机的转速自己设计。
7. 皮带轮最大传动比
皮带轮转速比可以根据机械传动原理来计算,其公式为从动轮直径=皮带轮直径*(皮带轮转速/从动轮转速)。
假设电机皮带轮,也就是主动轮的直径为D1、转速为N1,从动轮的直径为D2、转速为N2,根据机械传动的原理就得出皮带轮转速的计算公式为D2/D1=N1/N2=I,换句话说就是,从动轮直径=皮带轮直径*(皮带轮转速/从动轮转速)。假设电机转速每分钟为1440转,电机皮带轮的直径是200,从动轮的转速每分钟为760转,其从动轮的直径就是200*(1440/760),大约等于378.9。一般来说,直径与转速成反比例,也就是说,直径大,转速就小,直径小,转速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