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摩托车后多连杆减震图
摩托车单避震对避震、车架和发动机与车轮的连杆等零件刚性要求都比较高,所以成本相对要高,只有高档摩托车才会使用单避震,山寨车的车架材料的材质上就差,其车架各项设计(主要是材料力学和受力方向分散等)也没有科学验证过,所以估计是从你车架处直接变形了。
2. 摩托车后悬挂多连杆结构
摩托车结构如下:
机体:机体由气缸盖、气缸体和曲轴箱三部分组成。
曲柄连杆:摩托车发动机的曲轴采用组合式。
化油器:化油器是摩托车燃料供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4、
润滑系统:四冲程发动机采用飞溅润滑与压力滑润相结合的滑润方式
3. 摩托车后轮单减震
我认为铃木uu125摩托车是有后单减震的。这款摩托车车身的用料非常扎实,安全系数很高,并且发动机的制造工艺也非常成熟,运行十分稳定,故障率非常低,油耗也很低,保值率非常的高
减震器本身漏油或弯曲直接更换就可以了。减震压力轴承老化或磨损异常导致的,直接更换或润滑就可以了。减震弹簧变形导致的,直接更换就可以了。
4. 摩托车后多连杆减震图片大全
气囊的作用:
1、缓解内杆移动时产生的液压腔容积变化!
2、防空程作用,使液压阻尼能更好的工作! 第1点很容易理解,内杆虽然比较细,但是液体不能压缩,内杆压进去后内腔容积的一点点变小也足以产生高压是减震油泄露!一般民用车的减震是通过液压腔不注满,保留一部分气体用于适应这个容积变化,但是减震剧烈运动时,气体就可能使液压油产生气泡,气泡通过活塞时就会产生震动和不稳定!使用气囊的话就既可以通过收缩缓解这个容积变化,又把油气分离,避免减震油产生气泡影响减震效果! 第2点,如果没有气囊,减震快速压缩的时候,活塞下的空间很可能产生真空,减震再回弹的时候,产生真空的那一段行程内就是无阻尼的,影响了减震的效果,这个区域称为“空程”,这种情况在民用车上没多大关系,但用在减震器需要高速、剧烈运动的赛车上问题就大了!而气囊减震通过充入高压气体,相当与大大提升了液压腔的气压,可以有效的避免减震压缩时活塞下端产生真空的“空程”,也就改善了减震的效果! 可以看出气囊的作用,跟“使减震更硬”、“把车顶高一点”完全没关系,希望不要再有朋友们进入这样的误区! 如果用液压原理来解释就是:液体不可压缩(理想状态),但是气体可以压缩。这样就可以提供更长的压缩行程。而且气体很容易实现压力调整,使用氮气的原因当然就是因为气压随温度变化较小。油气之间应该也有个活塞,或者气体是装在一个弹性气囊里,像气球一样可大可小。没有拆开看过,高手不要见笑。 实际上在给普通的前避震换油的时候,油是没有加满的,同样是留有部分空间,这部分空气处于密闭环境,同样参与了工作。只是没有和油相对隔离,效果可能差一些,而且不具备调节功能。简单改造一下,加一个气门芯,估计往里面打气应该没问题。介绍一些知识:减震器有许多种类,摩托车中绝大多数采用筒式减震器,只有极少数采用钢板弹簧结构。筒式减震器的型式和品种很多,大体上有以下几种类型: 1、根据安装位置分,有前减震器和后减震器; 2、按结构形式分,有(a)伸缩管式前叉液力减震器(这是目前摩托车中使用最多的前减震器);(b)摇臂式减震器;(c)摇臂杠杆垂直式中心减震器;(d)摇臂杠杆倾斜式中心减震器。
3、按油缸工作位置分,有(a)倒置式减震器(即油缸位置在上方,活塞杆在下方);(b)正置式减震器(油缸位置在下方,活塞杆在上方)
4、按工作介质分,有(a)弹簧式减震器;(b)弹簧一空气阻尼式减震器(因空气的阻尼力有限,减震效果也不太理想,一般只用于速度不高的轻便摩托车作后减震器);(c)液力阻尼式减震器;(d)油一气组合式前叉减震器。(e)充氮气液压减震器。
5、按衰减力方向分,有(a)单向作用减震器;(b)双向作用减震器。
6、按负载调节式分,有(a)弹簧初始压力调节式;(b)气簧式;(c)安装角度调节式
5. 摩托车后多连杆减震图解
多连杆的后悬挂系统,更贴地,减震效果也更好,本来减震就是一个杠杆作用,多连杆是在这个杠杆作用上有加了几个杠杆,可以让减震器的工作效率发挥到极致,也是因为多连杆的多个杠杆作用可以让后轮更贴地,达到更好的抓地力,行驶更稳定,加速行驶路面反馈更平稳,不跳不抖!另外故障率并不高,也不是太复杂,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但相反会降低减震的故障率和减轻后平叉的压力(多连杆的作用会使反馈更柔和),以及后轮、链条、牙盘等等传动系统的磨损
6. 摩托车后多连杆减震图片
多连杆独立悬挂,可分为多连杆前悬挂和多连杆后悬挂系统。其中前悬挂一般为3连杆或4连杆式独立悬挂;后悬挂则一般为4连杆或5连杆式后悬挂系统,其中5连杆式后悬挂应用较为广泛。
7. 摩托车后减震结构动图
踏板摩托车后轮都是一根减震。弯梁和一般的跨骑车都是两根的。
单减震骑行舒适些,成本高。
踏板摩托车使用单减震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并不存在是否有好处的说法。这是因为:
(1)如果踏板车要使用双减震,其右侧必定会安装减震支架,在工艺上操作过于复杂,生产成本也要提高许多。
(2)安装减震支架时,发动机后轮轴必然要加长,同时减震支架内部要安装轴承以保证后轴的正常运转。
8. 摩托车后多连杆减震原理图
双减震和单减震主要区别如下,
双减震器 支撑力好,负重能力强,价格低廉。
单减震器 舒适性好,能够提升车辆的操控性。
以上就是两款减震器主要的区别,这里所谓的单减震器不是传统意义踏板车上的单叉,而是规格更高的中央中置减震器,从车型需求来说,中置减震器的路面冲击力过滤效果和辅助车辆操控性的能力会更出色,而双叉式后减震器的支撑能力更强,它的负重效果会更棒。
因为两款减震器性能上的差异,所装配的车型也完全不同,后双叉减震器主要装配在实用性摩托车上,这样就能发挥出这类车型的载重能力。
而中置单减震器会应用在那些更注重舒适性和运动型的摩托车上,因为这样才能满足这类车辆对舒适性和运动性的需求。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摩托车骑行舒适性的要求,很多普通型街车也开始装配中置减震器。而那些专业级的运动型车辆会采用规格更高的,多连杆中置减震系统,来满足车辆对舒适性和操控性的要求。
9. 摩托车多连杆后避震
1、在修车时大螺帽没拧紧,那么在起行驶由于震动使螺丝松动。这个一般要用扭矩扳手拧紧或者风炮打紧才行。
2、使用的螺帽是不带自锁的螺丝,因为后轮轴在高速旋转时离心力是很大的,不带自锁的普通螺丝是是完全达不到要求的。还有后轮在颠簸的道路上行驶震动也容易让这颗普通螺丝松动。
3、轮轴螺丝与螺帽出现滑扣,这种情况下螺丝是拧不紧的。
10. 摩托车中置减震器多连杆图
本田cbl300的外观和排量更大的CB500F如出一辙,凌厉的车灯造型和车身线条非常富有运动型和时尚感,充满了Street Fighter“街头霸王”的侵略性和攻击性。
本田cbl300搭载了全新设计的单缸风油冷冷发动机,实际排量为293.52cc,最大功率18kw/7500rpm,最大扭矩25.6nm/5500rpm,匹配六档变速箱和滑动离合器。
配置方面配备多功能全液晶仪表,HSVCS语言控制系统,HSTC牵引力控制系统,双通道ABS,以及倒置前减震,中置后减震和多连杆悬挂等等,又让国内CB400F被嫌弃了。其它主要参数还包括14.1L的油箱容积,789mm的座椅高度,以及不到160kg的整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