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选气门角度调节
调整方法如下:
1、预热发动机使冷却液水温达到80℃-90℃,打开离合器壳体上正时标志检查孔和缸盖罩,确认缸盖螺栓处于拧紧到规定扭矩状态;
2、转动曲轴,使飞轮上“0”刻线与离合器壳上标记线对齐,确认第一缸进排气门摇臂的弧面与凸轮轴凸轮基圆接触,即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死点(如果摇臂与凸轮接触,则应旋转曲轴360°)此时气门处于关闭位置;
3、松开调整螺钉1的锁紧螺母2,用螺丝刀转动调整螺钉使螺钉下端面与气门杆3上端面之间A为规定的间隙值(用厚薄规的厚度确定)。保持螺丝刀不动,拧紧锁紧螺母至规定扭矩,然后可用厚薄规插入间隙A进行复查,如此可以调完第一缸进、排气门间隙;
4、然后顺时针转曲轴(从发动机前端看),对于4缸机每转动180°,即可按点火顺序1-3-4-2的次序调整下一发火缸的气门间隙。对于3缸机则每转240°,即可按点火顺序1-2-3次序调整(曲轴旋转的角度可用飞轮齿圈的齿数进行换算)。
2. 气门角度多少合适
为了保证气门头部与气门座紧密贴合和导热,气门头部与气门座接触的工作面要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并有与气门杆部同轴的锥形斜面。这一锥面与气门顶平面的夹角称为气门锥角。常见的气门锥角有30°和45°两种,一般做成45°的。
气门锥角的大小对气门工作及发动机性能有较直接的影响。若采用小锥角,气门开启时,则气体通过的截面增大,气流阻力小,进气充分,汽缸内残存废气量小,但气门头部边缘厚度减小,易变形;锥角大,则相反。
3. 如何选气门角度调节方法
1、预热发动机使冷却液水温达到80℃-90℃,打开离合器壳体上正时标志检查孔和缸盖罩,确认缸盖螺栓处于拧紧到规定扭矩状态;
2、转动曲轴,使飞轮上“0”刻线与离合器壳上标记线对齐,确认第一缸进排气门摇臂的弧面与凸轮轴凸轮基圆接触,即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死点(假如摇臂与凸轮接触,则应旋转曲轴360°)此时气门处于关闭位置;
3、松开调整螺钉1的锁紧螺母2,用螺丝刀转动调整螺钉使螺钉下端面与气门杆3上端面之间a为规定的间隙值(用厚薄规的厚度确定)。保持螺丝刀不动,拧紧锁紧螺母至规定扭矩,然后可用厚薄规插入间隙a进行复查,如此可以调完第一缸进、排气门间隙;
4、然后顺时针转曲轴(从发动机前端看),对于4缸机每转动180°,即可按点火顺序1-3-4-2的次序调整下一发火缸的气门间隙。对于3缸机则每转240°,即可按点火顺序1-2-3次序调整(曲轴旋转的角度可用飞轮齿圈的齿数进行换算)。
4. 气门调整的方法有两种
常见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逐缸调整法,即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二是采用两次调整法,即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如EQ6100型发动机),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
气门间隙需要经常检查和调整,一般的调整 方法和步骤如下:
(1)通常在冷车状态下检查气门间隙。
(2)将气缸盖罩打开,按次序检查,通常是每一缸压缩行程终了时,开始分别检查各缸进、排气门间隙。
(3)先用手摇动摇臂,检查一下气门有无顶住现象,一般活塞在压缩行程上止点时,摇臂是松动的。然后将塞尺塞入气门间隙处,以塞尺刚好能顺利通过为气门的间隙值。
(4)若间隙不符合规定值,应松开摇臂上的锁紧螺母,用旋具调节螺钉,当间隙达到规定值时,用旋具将锁紧螺母紧固。
(5)再复查一次每个气门的间隙是否都调整到合适。
(6)提高工作效率,可采取两次调整法,即将曲轴转至第一缸压缩位置时,同时调整另外各缸气门未被顶住的气门间隙,然后将曲轴旋转一周,再检查调整其余未被调整的气门间隙。
“两次调整法”调整气门间隙的操作程序:
(1)摇转曲轴,根据正时记号找出第一缸压缩行程上止点;
(2)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按“双、排、不、进”原则确定能调整的气门,然后检查、调整气门间隙;
(3)将曲轴再转一圈,使正时记号对准,用同样的方法检查、调整其余气门间隙,至此所有的气门检查、调整完毕。
“两次调整法”又称“双排不进法”,“双排不进法”的“双”指处于上止点的缸的两个气门间隙均可调整,“排”指该缸的排气门间隙可调整,“不”指该缸的两个气门间隙均不可调整,“进”指该缸的进气门间隙可调整。
5. 气门怎样调才是标准的
调整方法如下:1、通过标准垫片在装配时通过测量气门间隙值用标准垫片垫在气门顶杆补偿间隙,磨损后需换垫片。2、采用液压顶杆,其间隙是通过液压顶杆自动调节间隙,液压顶杆未坏无需调节。
3、老式汽油机,在气门完全封闭状态下调节摇臂上的螺杆补偿间隙。4、调节气门顺序。将发动机处于第一缸工作,调第四缸进、排,第三缸进、第二缸排!再将发动机处于第四缸工作,调第一缸进、排,第二缸进、第三缸排。
6. 气门调整需要注意哪些
汽车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配气机构某些零件的磨损或松动,会导致原有气门间隙的变化,因此一般行驶一万公里左右维护时,应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使之符合技术规范。 气门间隙过小时,虽然噪音小,但运转中会因气门受热膨胀而使气门关闭不严引起漏气,使气门和气门座口过热而烧蚀。尤其是柴油机,如果气门间隙太小,还会导致汽缸压缩压力不足,从而降低了发动机功率,严重时起动困难(柴油机是靠压缩点火)。同时,气门间隙过小还会导致可燃混合气燃烧不完全,从而使尾气排放中的HC含量明显增高。气门间隙过大、气门晚开早闭,不但工作噪音大,而且会造成进气不足和排气不净,出现活塞下行时,混合气仍在继续燃烧现象,使发动机(尤其排气岐管处)过热,降低发动机功率,增加了燃料消耗。 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方法 常见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逐缸调整法,即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二是采用两次调整法,即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如EQ6100型发动机),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两次法调整气门间隙比较省时省力,但对于不同车型需记忆不同的可调气门顺序号,车型复杂,对维修人员记忆就有些难度。 气门间隙检查调整注意事项 1、根据汽车生产厂家对气门间隙调整的具体要求和规定进行。 2、调整时应注意温度影响:气门摇臂、气门杆的温度会对气门间隙产生影响,一般来说热机时气门间隙调整应比冷机时要求的间隙值小,有些汽车要求在冷机时调整,有的汽车在热、冷态时均可调整,但其间隙值各不相同。 3、各缸气门间隙应调整一致,以免在工作中发动机运转不平衡。 4、气门间隙调整时,所调的气门应完全在关闭状态,这时调整的间隙值才是准确的。 5、调整前注意检查摇臂头工作面。发动机工作中,摇臂头弧形工作面不断地与气门杆端部撞击、滑磨,尤其在润滑不良的情况下,会引起磨损,磨出凹坑,严重时气门杆端部卡入凹坑而折断摇臂,因此应根据磨损情况予以修复或更换新件,以免影响其调整的准确性。 气门间隙调整是维修、保养发动机时必须完成的项目之一,也是一项重要作业内容,调整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应引起驾修人员重视。
7. 气门角间隙如何调整
打开缸头罩,曲轴转到上止点(齿轮室盖板上,皮带轮0点对准箭头),有手感觉哪几缸有间隙,1,2,3,6一组,4,5,7,8一组,转一圈调另外一组(一缸到4缸按顺序数气门),进气0.3-0.35,排气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