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为什么有“北有长城,南有灵渠”一说?桂林一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为什么有“北有长城,南有灵渠”一说?桂林一

灵渠,又名湘桂运河、兴安运河,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名气不大,但名头还不少。

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境内。2018年8月,灵渠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灵渠建成于公元前214年,说是建成,实际上应该是“凿”成才对。建设灵渠的总指挥名叫秦始皇,大家对这个大佬很熟悉吧。秦始皇北修长城,南凿灵渠,成就了名传千古的大一统帝国。

当然了,在官方的描述中,正确的用词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才更科学。

当年,秦始皇并了6国,统一中国后,开拓南方的岭南时,却遇上了天大的困难。因为岭南山高路险,当地民族抵抗顽强,致使3年不能进兵,军饷物资根本无法满足军事需要。

于是秦始皇命令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的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

灵渠凿成后,秦始皇大军势如破竹,迅速统一岭南地区。

灵渠与长城同为秦始皇的两项世纪工程,但灵渠的声名与长城相差甚远,人们只知长城,没有人知道灵渠,但这并不能埋没灵渠的丰功伟绩。

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盘山渠道,更是秦代的水利奇迹,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连接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改变了中国自然水系的格局。

灵渠全长36.4公里,其主体工程主要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秦堤等部分组成。

灵渠自开通古以来直至上年世纪,都是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之间的水路交通要道。上世纪,随着公路、铁路的贯通,灵渠才逐渐退出了历史后台。

现在的灵渠内,舟楫点点,桃红柳绿,风景秀美,是人们休闲、游览、怀古的好去处,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

(1)212汽车改装牧马人案例:

长城和灵渠都是我国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古代伟大工程,都修建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都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创造精神。

灵渠,又名澪渠、零渠、秦凿渠、明清时期称陡河。民国年间,又称为湘桂运河。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 由于它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从而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自秦代至民国两千余年来,成了岭南和中原唯一交通孔道。

据史料记载,秦并6国(韩、赵、魏、楚、燕、齐)后,秦始皇为开拓岭南,统一中国,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命屠睢率兵50万分5军南征百粤,每军要占领五岭一个主要的隘道,而占领湘桂两省边境山岭隘道的,就是其中的一个军。最初遭到当地民族的抵抗,3年兵不能进,军饷转运困难。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监御史禄掌管军需供应,督率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灵渠凿成,秦始皇迅速统一岭南。

  灵渠未开凿之前,秦军的粮饷靠人力肩挑背运,就算用车载,岭南山高水险,道路崎岖,一车又能运多少?加上运送人员在长途搬运中自己的消耗,能运到前线的粮食就更少。在当地筹粮嘛,当时岭南地区人烟稀少,耕作靠刀耕火种,产量很低,而且越人皆逃人深山老林中,与禽兽为伍,秦军到那里去找粮?没有粮食,又那敢轻敌深入?战争只有旷日持久了。所谓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原因就在这里。

  灵渠凿成以后,秦军有了充足的粮饷,因而一鼓作气,勇往直前,当年即统一了岭南。占领岭南后,派兵戍守,也有保障。通过灵渠,秦代还由中原往岭南大量移民,加快了民族的大融合,加速了岭南经济的开发,加强了文化的交流,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祖国的边防,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后人说灵渠“通三江,贯五岭”,意义之重大,对后世功用之奇伟,是不言而喻的。除此之外,单就水利建筑上的辉煌成就,时至今日,仍放射出灿烂的光彩。

所以说,北有长城,南有灵渠。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海报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为什么有“北有长城,南有灵渠”一说?桂林一》
文章链接: https://www.867775.com/pj/18811.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分享到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评论 抢沙发

新能源汽车网

最新新能源汽车信息、汽车零部件、汽车配件、新能源电池、电机等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