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吉利嘉际的竞争力分析并不应该以别克MPV作为对比,因为这台车很差,嘉际应该在同类型自主品牌MPV里横评。近期陆续上市的平开门小型MPV有传祺GM6、大通G50、吉利嘉际,很多意向消费者会以GL6作为参考对比这些车,可以说以GL6作为对比从开始就是错的。
别克GL6指导价14.19-16.89万,车身尺寸4692/1794*1626、轴距2796mm,尺寸在MPV车型里属于小型车;发动机使用1.3T多点电喷技术直列三缸类型,变速箱使用6AT。以空间而言GL6没有任何优势,发动机多点电喷技术是明显落后于10万以上量产车普遍使用的缸内直喷,可以说GL6只是品牌价值略高于起步较晚的自主品牌,其品质是一塌糊涂的。
所以任何一台同类型国产MPV只要整体水平高于别克GL6就有资格售价高于这台车,别克在合资品牌里也只能屈居二线,只要足够客观这一品牌不值得以降低品牌盲目追求。
排除别克GL6之后的嘉际可以与国产MPV对比评测了,首先来排除第一款车。
第一台排除的车应该是同属上汽旗下的大通G50,原因为手动挡使用GL6同款1.3T三缸发动机,自动挡使用上汽通用7挡干式双离合;低配发动机级别太低,高配变速箱一塌糊涂,指导价8.68-15.68万可以说比GL6还差,所以直接排除没有异议。
第二台排除的车会是传祺GM6,这台车严格的说问题是出在售价和定位不合理,10.98-15.98万的指导价已经不低,但是配置除了旗舰款以外的版本都可以用寒酸形容,仅配置问题就可以否定这台不像国产的国产车;1.5T 4A15J1发动机在GS5上属于国六而在GM6上属于国五,核心技术到底如何值得商榷。
产品定位的问题在于车身尺寸达到4780*1860*1730,尺寸已经接近中型MPV、实车设计感也有是高高大大的MPV风格,然而这样一台MPV使用平开门是非常不合理的,甚至可以说有些不伦不类。每一种车型的固有设计是不宜轻易改变的,曾经特例独行的车基本都消失了。
那么剩下的吉利嘉际有没有竞争力呢?
客观的说还是有一些的,第一优势是外观设计没有走G50和GM6这种跨界平开门商务的味道,而是与比亚迪宋max相同使用了Wagon Plus的设计语言,与旅行车作为蓝本开放的跨界车往往线条更流畅、颜值会略高。
第二优势是燃油版使用了1.8T缸内直喷发动机、变速箱匹配6AT手自一体,同样的6AT变速箱吉利与爱信合资能更好的匹配,而GM6没有TCU的匹配权限;动力方面1.8T对于4706*1909*1690(1713行李架)的MPV而言也不算大排量,这台发动机的性能表现优于两台竞品。
嘉际本身是没有明显不足的,主要问题出在定价;预售款燃油版尊享型指导价16万,预计低配起售价也会在10万以上,这是基本重合了传祺GM6的定位;PHEV插电混动版预售价19万,基本要凉凉。
嘉际的正面对手是比亚迪宋max,这台车的发动机为1.5T直喷增压机、变速箱匹配6挡湿式双离合,客观的说这台1.5T性能不比嘉际的1.8T明显弱且油耗有一定优势,不过变速箱即使是湿式双离合在低速顿挫的控制上也会略逊色与6AT。所以综合分析嘉际确实有条件比宋max的价格更高,但宋max的指导价仅仅为7.99-12.99万,即使顿挫控制略有优势也不值得贵3万,燃油版嘉际可以说性价比并不高。
PHEV插电混动版嘉际得完蛋,1.5T三缸发动机匹配集成电机的七档湿式双离合,P2.5架构很难合理的控制顿挫、三缸发动机控制不了抖动和噪音(后期)。
竞品的宋max Dm后期会是1.5T直喷四缸机加BSG电机匹配湿式双离合,BSG的可以很好的解决低速换挡顿挫,P3架构的独立驱动电机可以降低故障率并且功率不受限,110kw对于嘉际的60kw没有可比性,而且纯电续航预计还是会比嘉际多20公里,这台车的预售价个人预测会在16~20万之间。
嘉际真正的对手是宋max,在MPV领域两个品牌都是新手所以品牌影响力并不是决定因素,消费市场是否能接受嘉际值得观望,相信嘉际首月的销量不会很高。
上文为原创内容,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