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照你所说,发动机加变速箱,体型也不小。动力够用,油耗不高,七座MP v9万块钱肯定会火。国产的车核心竞争力不是很大,所以只能靠价格战配置战来取得一些胜算,毕竟整体的造车工艺和汽车的品质还达不到那些老牌合资品牌的水平。但是只要车辆提示一些外形时尚一些,配置丰富一些性价比高一些买的人是不会少的,毕竟买MP v的老百姓还是居多这个价位也都买得起,动力也足够用,配置也比较丰富,所以不可能卖不好。所以如果真如你所说,这款车还是值得大家期待的,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宋MAX自上市一年多来,基本保持在月销一万辆以上,累计销量达16万辆。漂亮的外观,灵活的座椅布局,很大的空间,相比合资最具性价比的价格,都是造成宋MAX大火的原因。
嘉际也即将加入国产高颜值MPV大军,与宋是既生瑜何生亮?还是携手共进,挑战合资MPV?我想后者的可能性较大!嘉际各项实力与宋MAX并无太大差异,这个级别的MPV竞争不算激烈,再加上吉利汽车较好的营销策略,大卖只是时间问题!
吉利新嘉际上市!上涨6千,每公里0.3元,香不香?
一首凉凉送给嘉际·价格上涨6k的PHEV版本将遭遇最强对手新老款指导价对比:
2021款,13.98-17.28万2022款,14.58-16.88万全新嘉际PHEV取消了旗舰版但剩余的三个版本都提升了售价,价格的提升是可以理解的,作为插电混动汽车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内燃机部分,同时需要关注电机的标准和纯电模式的续航里程。
老款嘉际纯电NEDC 56km的水平不太理想,新款提升了82km就算水平不错了,可是这台车即将遭遇的是全新比亚迪宋MAX DM-i,从主攻性能的DM-p换用主攻低油耗的DM-i系统,车辆会发生的变化主要是纯电续航里程的提升,以及价格定位的下探。这台车预计会用秦PLUS的同款驱动系统,低功率版本NEDC 55km左右、高功率版本NEDC 120km左右,起售价很有可能低至13万上下。
吉利嘉际面对宋MAX是没有竞争力的,畸变新款提升纯电续航后也可以这么评价,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有三点:
1.5T L3电机功率60kw没有发电电机嘉际PHEV的驱动系统并没有变化,使用的内燃机还是直列三缸发动机,仅此一点就输的很彻底了;因为三缸机在怠速时还是会有明显的抖动,相同里程出现各种故障的概率也要高于四缸机,机脚的使用寿命也要低一些。作为插电混动汽车不适合用三缸机,增程车用一用还说得过去,吉利用三缸机无非是为了控制制造成本而已。
如果说三缸发动机能接受的话,这套混动系统的电驱部分真的难以接受;首先60kw的驱动电机功率着实太低,该标准用于小微型电动代步车尚可,用户紧凑级的轿车都算很低的标准,用于MPV基本算最低水平了。电机功率偏低则容易在中高车速区间出现耗电量过高的问题,其NEDC 82km如果以80~120km/h的速度驾驶会大打折扣,动力体验自然也不用说了。
重点是这套系统里没有独立布局的发电机,用混动美式驾驶的时候是真的会出现“馈电”的,也就是只能依靠内燃机驱动;很显然以比亚迪DM-p或DM-i为参考,这个问题在3.0阶段就已经解决了,宋MAX新老款都没有这个问题,且老款电机功率有110kw、新款更高,动力表现也会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吉利嘉际PHEV新款主要是提升了纯电续航,可是竞争对手提升的程度似乎更大;在驱动系统方面仍旧有突出的问题,竞品用的是热效率达到43.02%的四缸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有先进的冷却循环技术、高成本的EGR系统和特殊的泵系,配合ECVT实现了中低速增程驾驶、高速增程加油电混合,直驱模式跳过变速器实现了绝对平顺的加减速。
至于刀片电池和吉利选择的三元锂也无需对比,电池特点本身有很大差异,而刀片电池已经做到了融合于车身并提高整车结构强度,车身的概念又有了代差;所以嘉际PHEV并无竞争力,也许这些吉利的混动车还是与雷诺合资去面向韩国市场才容易被接受吧。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吉利嘉际作为吉利的唯一一款MPV车型,在Mpv整体市场计也算表现不错。作为家享MPV车型,嘉际的设计可谓是十分自信,丛材料到车身系列设计都提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在看价位而言,算的上有性价比的车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