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器的系统设置里面,会有自动循环录影这个选项,然后你根据你机器要设定多长时间设置好就行了
M键,是照相键也是回放键,多调几次就能掌握。
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
功能作用:
1、维护司机的合法权益,对横穿公路的行人及骑自行车、摩托车的,万一和他们产生了刮碰,有可能会被敲诈勒索,如果有了行车记录仪,司机可为自己提供有效的证据。
2、将监控录像记录回放,事故责任一目了然,交警处理事故快速准确;既可快速撤离现场恢复交通,又可保留事发时的有效证据,营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3、如果每辆车上都安装行车记录仪,司机也不敢随便违章行驶,事故发生率也会大幅度下降,肇事车辆都会被其他车辆的行车记录仪拍摄下来,交通肇事逃逸案将大大减少。
4、法院在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时,在量刑和赔偿上将更加准确和有据可依,也给保险公司的理赔提供了证据。
基本组成:
(1)主机:包括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实时时钟、显示器、镜头模组、操作键、打印机、数据通信接门等装置。如果主机本体上不包含显示器、打印机,则应留有相应的数据显示和打印输出接口。
(2)车速传感器。
(3)数据分析软件。
(4)红外线摄像头,作为夜视功能的重要组件是必不可少的。
行车记录仪怎么设置?
1、分辨率
一般的行车记录仪提供1080FHD、720P、WVGA、VGA四个分辨率选项。一般8G以下的内存卡建议选择720P,16G以上的可以选择1080FHD。
日常在城区使用时,可以设置为1080FHD,以获取更多的细节性画面;长途行驶时,建议设置为720P,以获得更长的录制时间,避免中途视频被覆盖。
2、循环录像
循环录像时长设定,记录仪有1、3、5、10、15分钟录像时间设定,如果需要长途开车的话,建议设10分钟循环比较好。
3、自动关机
如果车子停放在没有人看守的场合的话,不要设定自动关机,这个时候开启移动侦测功能,可以当监控使用。其它的时候如果记录仪采用的是打开点火开关一档自动录像,则建议设定为断电后自动关机停止录像。
4、重力感应
行车记录仪的重力感应设置,当记录仪的CPU读到重力传感器的值超过设定值时,就会认为发生了撞车,就会将当前片段自动储存。一般行车记录仪有高中低关4个选项,一般设置为中或高,避免急刹是检测到,或直接关闭,发生碰撞时再手动储存。
5、移动侦测
移动侦测功能是记录镜头画面变化时的录像,通常有2-5秒的延时,在行车期间不建议开启,会由于灵敏度和算法的问题,产生大篇幅丢帧的现象。如果是长时间停车,可以开启这个功能,减少用电量以延长电池使用时间,或减轻对汽车电瓶的影响。
车导航怎么变成全景监控
360度全景影像系统主要由以下六部分组成:图像获取、摄像机定标、图像变换、图像美化、图像无缝拼接融合、图像显示。图像的获取往往利用安装在车身前后左右4个超广角摄像头SWVC(Super-Wide-View-Camera)捕捉车辆周围状况。但由于采用SWVC后影像会产生“鱼眼失真”的现象,所以必须通过数学算法进行画面合成和画面修正,合成一幅车身周围的全景鸟瞰图,从而将车辆四周真实画面展示在车载显示屏上,避免行车过程中的碰撞危险。因此,摄像机定标、图像美化、图像无缝拼接融合的核心算法将主导整个系统。
在摄像机内参标定部分,考虑制作标定工具取代手工作业,配合相应的算法进行摄像机标定。在摄像机外参标定部分,将打破传统的标定方法,引入进化计算的思想优化算法,在不影响标定精度的前提下简化标定流程、缩短标定时间。在图像拼接部分,因为不同摄像机成像系统的差异导致相同时间坐标点的成像也会有所偏差,所以舍弃利用相关点配准再融合的方法,并直接根据人眼视觉模型,采用视觉过渡的方法对图像进行拼接融合。具体的实施步骤:
(1) 图像的获取:利用170度以上超广角摄像机获取模拟信号,并将信号解析为图像数据;
(2) 摄像机标定模型的建立:建立世界坐标与摄像机坐标的关系,建立摄像机坐标与图像坐标的关系,从而确定世界坐标与图像坐标的关系;
(3) 摄像机内参的标定:对摄像头内参进行标定;
(4) 摄像机外参的标定:对摄像头外参进行标定;
(5) 图像光照一致性研究:研究同一场景下成像灰度值的关系,分析不同角度的光源对摄像机成像造成的影响,从而提出消减这种影响的算法;
(6) 图像拼接融合:根据人眼的视觉模型,研究图像缝隙视觉过渡的方法,从而消除图像拼接引起的缝隙,达到图像融合的目的。
(7) 图像的显示:优化系统算法,将所得图像对接显示屏显示。
(8) 形成产品:形成一套成熟的产品,该产品满足360度全景影像系统功能。
在对图像的处理上,不同的车型,因为四个摄像头安装的高度、宽度、仰角都不一样,所以,真正的全景环视产品,针对每个车型都要有一套与之配套的差数软件,才能真正实现无缝合成全景显示。如果软件做得好,可以把这些参数做到一起,通过后期的调试实现自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