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飞度GK3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飞度GK3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飞度GK3》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玩第一代飞度,你需要了解的事情,千万要知道
  • 2、2代飞度和3代飞度啥区别那个最省油
  • 3、三阳飞度3发动机是全水冷还是半水冷
  • 4、我把新一代飞度“拆”了 原来真的做了不少提升
  • 5、本田飞度为什么叫GK5飞度发动机有什么缺陷
  • 6、第四代飞度不仅外观呆萌,动力也变弱了?飞度:我还能打

玩第一代飞度,你需要了解的事情,千万要知道

好久没认真发认真详细的体验了,这次来聊一下我刚入手的第一代广本飞度!我会从各方面详细地介绍一下这款车第一代广本飞度的代号是GD,其实fit的代号挺有意思的,这里拿两厢版本来介绍一下,比如说第一代飞度,代号GD,分别有1234,大陆只有GD1和GD3,1是1.3两驱,2是1.3四驱,3是1.5两驱,4是1.5四驱。第二代同理,有GE6789,国内有GE6和GE8。很多朋友,见到第三代fit就叫GK5,然后和他聊天,说GD和GE,压根不知道是什么......此外,fit仔在部分地方还以jazz的名字进行销售,比如HK,fit就叫爵士,很好听的一个名字。

其实我对国内的素车GK5真的无感,前后长泵把真的不好看,还是喜欢原汁原味的前两代。还有就是,之前一直超级喜欢GE,不过这些天和GD相处下来以后,已经中毒了。呆萌的大灯,小小的车身,关键是,相比后两代车型,或者现在的众多同级别车型,产品力一点都不落后,真的让我佩服!

第一代车型外观非常秀气,车头很短,车厢占了大比例,但并不会显得比例不协调,这是我很佩服设计师的地方。这小镜子真的超级好看。还有这个满满年代感的门拉手,小时候因为坐日本车多,基本都是这种门拉手,就觉得这种拉手的车不高级

前期的外观素素的,也没有尾翼,少了一点动感,但却多了几分可爱,而且也适合我的style

进到车内,其实我对这种车内饰设计没啥感觉。但不得不承认,这套内饰,在当年不论是样式还是实用性,都可以给很高的分数。尤其是实用性,随处可见的储物格,这是三厢版本所没有的,而且足以秒杀如今的大部分小型车。

方向盘挺有feel的,我甚至觉得和DC5的有点像。手感各方面都挺满意,就是觉得尺寸略大,玩这车的朋友很多都会换DC5方向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专门没换这个标,不掉色的都不是真本田了。

炮筒式仪表板很好看,白底橙字,还有警示灯的设计,真的很好看。不过没有转速表,只能看水温灯,其实很多小车都这样,但还是有点不习惯。

这车改了先锋主机和喇叭,音质真的挺不错,很舒服超爱在这车上听歌,因为怠速很安静,察觉不到,和现在的车没什么区别。这是我坐过怠速最安静最稳的老本田。

看看这变态的储物格,真的不愁没地方放东西。

这是三厢版本没有了,我觉得是三厢相对偏向档次感,所以没这种设计,但看起来更规整。那天见到一台早期顶配的3厢,有木纹装饰和褶皱真皮座椅,看着还真的挺高档的。

其实GD的前立柱挺粗的,好在玻璃面积大,车小,所以感觉对视线影响不大。

好了,来到这车在实用性上的重头戏,那就是座椅了!前排倒是没什么特别,看起来很单薄,不过做起来还是挺舒服的,座椅还算贴身,填充物不软,但没感觉难受,反而腰部位置和肩部位置很舒服,开长途车也不累!还在车上睡过午觉,有点出乎意料,睡醒竟然不累,还可以。

飞度真的舍得下本,中置油箱设计,后排的魔术座椅,在小小的尺寸里面,做出这样的空间。没错,油箱就在你座椅底下,42L左右油箱,对于油耗不高,而且长途不多的小车来说,足够了。

后排更变态,座椅本身就别要求太高了,能坐人不难受,已经合格了。实际也就那种水平,不舒服但也不难受,空间足够,可以舒展着坐,已经很棒了!变态的地方在于这个魔术座椅,如今GK5只有顶配才有,可以坐垫往上折叠,可以整张座椅放倒紧贴地板,真的很大!当然,这些都是用钱堆出来的,所以现在GK5上不再有了。我觉得GD的空间和利用空间的水平,放在如今大陆上的同级别车,依然是大哥。

前面两张凳子的椅背还有类似跑车上的座椅调节推手,我猜设计师的初衷是方便后排操作大件货物的时候用的。不过司机位上也有好像有点危险,如果遇到熊孩子在后排......

放倒后排座椅后的高度,和后备箱是齐平的,车内高度比如今很多紧凑型城市SUV都要优秀。名副其实的飞度小货车,拉货轻轻松松。

顺便看看这个后备箱空间,我平时都是乱扔的。我一个表哥开GK5的,那天打开我的车,说你这车看起来这么小,后备箱纵深竟然这么大。我一副得意的样子,其实我第一次也是震惊的哈哈哈。

后排安全带上端固定装置很有意思,因为设计在C柱又太靠前,所以做了这么个装置。

虽然内饰色调比较黑,但因为玻璃通透,还有空间大,所以在车里面并没有什么压抑的感觉。坐进来感觉比逍客好。

飞度为什么火,因为空间大车身小,能装又能飞。小小的车配个带vtec的1500CC引擎,必须买手波,因为第一代CVT问题挺多的,不过极速会高点,跑长途可能会省油点!这车刚做完保养,15年跑了18万公里,机器还非常精神,机舱看着很舒服

动力表现方面,其实2500转甚至3000转以上,才是它的最好发力点,但2500转以下日常用也足够了。但真的要享受这车的美妙,2波从3500转开始,直到断油,虽然感受不到太多开tec的感觉,但那种畅快轻松的感觉,不是动力好的大车能给你的。而且即便是追求动力,保持3000转左右驾驶,油耗也就6升多,就是加100块钱怎么也能跑200多公里。这可是一台15年车龄的车啊。

要赞的除了引擎,当然还要波箱打配合啦。其他先不管,先吹手感,太爽了,换挡的感觉很干脆,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欠缺一点质感,但真的很清晰很干脆,行程也很合适,你可以做得很快,也会很想快。还有就是,这车跑高速转速真的很高,其实回看当年的紧凑型车也差不多,高速120要超过3500转,没跑过极限,但大概只有180左右,自动波能去到200。封闭路段测试过,100到150这段,挂着5波,一脚油门下去,真的很快,很轻松,甚至有点小猛,大车给不了的轻快感。

开起来,转向还能接受,手感比较扎实。不过低速的时候手感真的跟??一样,主要体现在力度不均匀,日常用倒是没什么,不过就是不满意。对了,方向机是通病,这车已经换了全新方向机,我朋友的刚换了一个,手感还那样,以为有问题,又花3000买了个新的,还一样.....反正,他现在对方向机的要求,就是不渗油没异响,手感什么的,不强求了。GD还有一个挺严重的问题,我觉得就是刹车。这车已经换了新的刹车皮,油也是新的。首先是轮胎窄抓地力一般,其次是大力鼓不够力,以前说一脚不够力再来一脚,这车不论踩几脚,对制动力一点帮助都没有。脚感也很差,前段空,特别没信心,后面制动力也不够,加上轮胎窄,特别容易抱死.....当然,日常驾驶遇到抱死情况不多,但还是建议换一个奥德赛的大力鼓,然后换195的胎,一套好的皮。你会发现,提升真的特别特别大,信心会大很多很多。

操控方面,我也玩过威姿,在那时候开始,就爱上了短轴距带来的优势,那种跟的感觉,真的很过瘾。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在弯道,威姿比GK5快。这也是我一直说后来GE和GK尺寸太大我不太喜欢的原因,小尺寸短轴距,让GD的可玩性大增。底盘还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就是,其实它比现在的GK5底盘感觉扎实厚重点,当然也算不上好,但平时开,还算能接受。不过底盘噪音和胎噪还是不小,很少开过100,因为真的很吵。底盘噪音和风噪都不小,不过对于这种定位,也无话可说。

其实买这车还是很偶然的,看到车精神,价格合适,就买了。新的避震,brake皮,方向机,一次保养,再加上买保险年审这些,其实对这个价位得车来说,真的很下本了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其实我对小车真的没什么感觉,但买回来以后我真的爱了。我对它可能没什么feel,但真的很好开,很省油,还很能装,实在太好用了喜欢这车的朋友,其实找个车况正常的,也就两万左右,回来换个大力鼓,换个195的胎,就特别完美了。像我这车,除了方向机,其他都是正常损耗件,真心质量很好,可以放心用。不过其实能遇到全原装素车,还是不太容易的,所以我抓住了机会好了,谢谢观看,如果你也喜欢车,喜欢有意思的车,喜欢我的内容,欢迎关注我,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微博:无-名Chukey

2代飞度和3代飞度啥区别那个最省油

第一代飞度的自动挡的是CVT的,那时候的CVT故障比较多。1.3T的发动机采用了智能双火花塞,直接点火系统很厉害。第二代飞度最经典,

二代飞度有1.3和1.5的两种排量发动机都采用了本田的I—VTEC发动机,动力足油耗低。

第三代飞度,最大的优点的就是换装了本田地球梦的发动机,自动挡是CVT的变速箱,131马力,0到100公里的加速不到八秒,这一点的真心不错,但是魔术座椅只有9.98万以上的车型的才有,用料也不如二代飞度厚道了,就连车门的密封胶条,都能省。

三阳飞度3发动机是全水冷还是半水冷

你好朋友,向你描述的这款车型的发出一声平安系统应该是全部水冷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现在风冷的或者是半水冷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已经全部推出市场的朋友,你所指的是钢桶活塞的散热结构吧,朋友这款车型的缸筒活塞散热结构属于镶嵌式散热结构的朋友,也就是通过缸体散热的方式给活塞散热的,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助到你,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关注联系我。

我把新一代飞度“拆”了 原来真的做了不少提升

杜庆炜 高级编辑 技术拆解分析 2020-09-04 00:10 全新一代的 飞度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在2020年8月正式上市,售价8.18-10.88万 元 。新一代的飞度外观内饰比相上代车型有了极大提升,并且还提供了两种车身设计版本供消费者选择。而在机械硬件上,新一代飞度继续使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架方案,动力则使用上了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1.5L自吸发动机以及CVT无级变速器。

新一代飞度与老款飞度在外观内饰方面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在看不见的机械硬件部分,二者又有什么样的差异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番。

分期购车 获取底价

飞度 查看更多优惠

商家报价: 7.08~10.88万 最高降0.3万元

本次拍摄的车型为飞度2021款1.5L CVT潮越Max版(第四代)以及2014款1.5L LX CVT舒适版(第三代)。

底盘概览

新一代飞度和上一代飞度都是使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悬架,并且二者在摆臂用料以及悬架布局上都是很接近的,不过二者在护板覆盖方面有不少差异(需要说明的是,两台飞度的全景图都是未拆护板前的状态)。

新一代飞度代号为GR,第三代飞度代号则为GK。第三代飞度使用的是 本田 全球小型车平台( Honda global small car platform),而新一代飞度底盘是基于这个平台改良而来的,也就是说新一代飞度悬架与第三代飞度还是有很大关系的,这也是为什么两个车悬架看起来比较相近的原因。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本田的全新架构 Honda Architecture将会在今年推出,这个架构旨在整合全球产品体系,未来 思域 、 雅阁 、CR-V、 缤智 都会基于这个架构打造新一代车型。不过飞度作为本田主销车型之一,新一代车型上也没有采用 Honda Architecture架构,倒是有点意外了。目前首款采用 Honda Architecture架构的车型可能会是换代的缤智,在2020年底或2021年初亮相,要知道,第一代缤智是跟飞度同平台的,这一换代,就剩下飞度还在使用老平台了。不过这也没啥,即便是用改良的老平台,新一代飞度依旧是那么空间灵活、实用性巨强的小车车。

前悬架

前悬架两个车型都是麦弗逊式结构,前面已经提到,新一代飞度是在上一代飞度平台上升级而来的,所以二者的悬架结构自然也是高度相近的。二者前悬架的摆臂、防倾杆、羊角、转向拉杆布局都是一致的,不过悬架的几何参数是否也一致目前就没有官方资料可知。

新一代飞度前悬架用料与上一代车型也是一致的,铸铁的羊角、单层冲压钢摆臂等等。而衬套方面,两代飞度的布置与用料都是相同的:前端是水平方向的橡胶衬套、后段是垂直方面的橡胶衬套。目前来看,上一代飞度的改装部件,在新一代飞度上面相信也能流通使用,这算是改装粉的一个福音。

新一代飞度的前副车架跟上代车型一样,都是钢制非全框式的,并且也是通过四个螺栓直接与车身相连。新一代飞度在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处并没有使用橡胶衬套,而是直接用螺栓硬链接,这样对于车身安全性来说并没有影响,只是对噪声和振动的隔绝不太有利。

其实粗暴点来看,新旧两代飞度的前副车架用料和结构差异并不大,但厂家在新一代车型上还是做了一点提升。那就是在副车架的后方与车身的固定点上,新一代车型相比老车型增加了L型的加强件,这个件的作用是可以提升刚性。

展开余下全文(1/3) 2 都是扭力梁后悬架,有什么区别? 回顶部

后悬架

后悬架新老两代 飞度 均为扭力梁非独立悬架,跟前悬架一样,两车的悬架布置和用料都是一致的。虽然两代飞度悬架高度相近,但实际的驾驶质感还是有区别(要是驾驶质感都一样,那就算是改款不叫换代了,是吧?)新一代飞度悬架的扎实度和滤振表现要比老车型好一些,尤其是悬架的初段,可以给人一种韧性好的感觉。

新一代飞度的扭力梁使用的是变截面梁,这种梁其实在上一代飞度、现款 锋范 、 缤智 中都有使用。相比于传统的开口V型扭力梁,变截面梁采用钢管压制而成,中部凹度较大(截面面积小),两端凹度相对小一些(截面面积大)。两端截面较厚,可以提高刚度保持稳定性,中部截面较小,可以充分发挥扭转梁的柔性。也因为变截面梁自身结构就可以满足悬架弯曲刚度的需要,所以变截面梁无需像开口梁那般加入稳定杆。

扭力梁与车身通过橡胶衬套连接,两代车型的衬套部分结构稍有差异。这里的衬套可以起到滤振和提升NVH的作用,不过目前还不能确定新一代飞度的后扭力梁衬套是否与上代车型有性能差异。另外这个后扭力梁衬套并非是水平布置的,而是斜向布置的。做成斜向设计是因为这个位置的衬套需要承受侧向力,而一般橡胶衬套的径向刚度要比轴向刚度高得多,所以衬套必须斜向布置才能满足承受来自车轮的侧向力。

新一代飞度这样的后扭力梁衬套布置形式是最常见的,还有些比较特殊的是如 别克 威朗 两厢或 雪佛兰 科鲁兹 两厢那般,衬套采用水平形式布置。它们可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后悬架中增加了瓦特连杆,承受侧向力的任务被附加的瓦特连杆所承担了。

而减振机构方面,新一代飞度与老款车型一致,都是采用弹簧与减振器分离的形式。先来看看弹簧,弹簧的底座与顶部的设计与老款车型都是一致的,但弹簧本体却做了改动。不难发现新一代飞度的后悬架弹簧丝直径以及弹簧节距都要比上一代车型大,这样的变化会改变后桥对振动的缓冲质感,当然,光凭肉眼没办法准确了解到新一代车型的弹簧K度的变化,只能说后桥的减振器和弹簧的滤振质感相比上代有提升,至于这个提升是二者怎么调整实现的,还得等官方资料详细解析。

而减振器两代飞度是由SHOWA提供的, 本田 不少车型的减振器都是由这家供应 商 提供。减振器内部的阻尼设定有没有变化我们不得而知,但减振器的上顶端两个车型是有差异的。新一代飞度减振器顶端是接在铝合金件上再与车身连接的,而上一代飞度,减振器顶端则是直接接在车身轮拱上的。

3 底盘细节有差异 回顶部

底盘细节

新一代 飞度 的底盘在防护方面,其护板覆盖面积要比上一代车型少,拍摄车中,包括发动机下护板、中部护板都是缺失的。当然,我们拿的车是媒体试驾车,最终的量产车是不是也这样,我们并不能保证,如果有提了车的朋友,可以在文章下面评论告诉我们。

先来看看发动机下护板,新一代飞度虽然没了这个板,可是安装孔还是在的……并且这些安装孔跟上一代飞度是一致的,所以个人觉得上一代飞度的护板也能用在新一代车型上了。

而发动机与变速器的布局以及硬件跟上一代也是高度一致的,只是新一代飞度的1.5L发动机升级为了国六排放标准。上一代飞度的发动机代号为L15B3,新一代飞度则是L15BU。而发动机的悬置(机脚),在位置以及用料方面,跟上一代车型也是一致的。

上一代飞度虽然说隔音比较差,但在底盘防护方面表现还是挺到位了,除了发动机下护板外,就连前副车架也有护板覆盖,这点倒不多见。而来到新一代的飞度,前副车架护板则被去掉了。

而在副车架上方,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带GPF(汽油机颗粒捕集器)的三元催化器。飞度的1.5L发动机排气是带有两个三元催化器的,一个位于排气头段,一个在中段前。上一代飞度由于都是国五排放标准,所以排气系统中并不需要增加GPF,而新一代飞度上了国六排放标准,需要增加GPF,厂家选择了在第二个三元催化器上做改动,不额外找空间单独加一个GPF。所以新一代飞度的第二个三元催化要比上一代车型大一些,并且在这个三元催化上传感器从上代的1个变为3个,因为要国六排放采集的数据更多。

增加了GPF的排气系统,其排气阻力会增大,从而影响发动机加速表现,这也是为什么新一代飞度加速比上一代慢的其中一个原因。以往有些朋友想要提升一点动力的话,会选择把第二个三元催化去掉或是更换高性能三元。而国六标准下,能不能去掉带GPF的三元催化还是个问题,因为传感器会监测GPF是否在工作,传统添加传感器屏蔽头或者刷程序并不一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改装的老法师们来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找到办法破解。

飞度中置油箱的设计在新一代车型上也继续使用,这个设计的好处是可以让后排地板更低,创造出更灵活和更大的空间。也正是因为中置油箱,排气就需要绕开油箱,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飞度的排气管并非经过底盘中部,而是沿着边缘布置的。

三代飞度在底盘中部会有一个大面积塑料护板,覆盖了底盘中部的绝大部分区域,所以底盘看起来平整度相当好。而新一代飞度就没有继承这个传统,中部大护板换成了一侧的小护板,油箱则直接露了出来。虽然说底盘放不放护板也不影响正常行驶,但上一代都有大护板,这一代换了小的护板,似乎有点不太对的感觉。当然,你也可以买上一代飞度的大护板回来装到新一代飞度上,前边的孔位都是能对上的,但后半段有部分孔位缺失,需要稍加处理。

二代、三代和这次拍的第四代飞度,前制动卡钳都是由NISSIN日信工业提供。而新一代飞度跟上代飞度一样,都是前通风碟式后鼓式制动。

轮拱方面,新一代飞度就更有意思了。我们拍的跨界版也就是潮越Max版,前后轮拱都用上了软质的玻璃纤维板和涂层,玻璃纤维板因为质地是软的,砂石打在上面噪声要比硬塑料小一些,并且隔音性能比硬塑料也要好一些。而上一代飞度前轮拱用了硬塑料+涂层,后轮拱则只有涂层,这也是为啥上一代飞度隔音那么差的原因了:轮拱隔音处理不多。

同场我们也拿到了标准版(潮跑Pro)车型,虽然这个车没有上台架看底盘,但我们也特意留意了一下轮拱,因为实测潮越Max车型的隔音要比潮跑Pro车型好一点点。潮跑Pro的前后轮拱防护处理跟三代飞度是一致的,都是前硬塑料+涂层、后涂层。新一代飞度两个版本车型轮拱部分的防护方案是不一样的,这个差异也让两个版本的车型隔音效果有了高低。

总结

最后的总结,我想了很久,依旧给不了一个盖棺定论。因为新一代飞度有很多争议:你说它减配了吧,它的隔音和行驶质感表现又确实比上一代好;你说它底盘跟上一代车型没变化吧它确实是基于三代飞度改良而来,但比三代飞度更好开。最后我只想说的是,厂家确实在新一代飞度上挖空了心思,因为每一项配置的增减,都直接影响着成本与定价,最终权衡下来方案显然不会让各方都满意。

回到新一代飞度自身,虽然轴距也没拉长,动力也不见得有提升,但空间依旧那么大、外观更可爱、内饰更精致,这就是一台喜闻乐见的好小车,并且价格跟上代也没太多变化。所以说, 大众 还得好好学学 本田 , Polo 这步棋才能走的更好。(图/文/摄: 杜庆炜) @2019

本田飞度为什么叫GK5飞度发动机有什么缺陷

底盘代号GK5,GK是三代国产飞度的车架号,改装界比较喜欢用底盘代号来区别不同代的车,飞度因为便宜又大碗在改装界还是比较受追捧的,慢慢就有超跑GK5这种梗

第四代飞度不仅外观呆萌,动力也变弱了?飞度:我还能打

“动力跨级、改装潜力巨大、价格低”……快速进入你脑海里的车型是什么?反正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飞度,也就是广为人知的GK5。首先解释一下,GK5跟AMG、RS、GT、M……等性能车代号完全不是一回事,GK5是飞度的车架代号,通常情况下指的是第三代飞度(第一代GD、第二代GE)。

“封神”的GK5

说实话,在国内像本田飞度、大众Polo这样的小型车能够生存下来实属不易。价格定低了自己亏;价格要是定高了遭人骂。就现在的国产造车水平要啥有啥,各种配置不必合资车差,可为什么飞度能够做到经久不衰呢?答案是肯定的:1.5地球梦和本田的i-VTEC。

“在7000转时,有一个临界点,之后的一切将变得虚无”!如果说本田的辉煌在S2000身上达到了一个高潮,VECT(可变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系统)则是S2000的灵魂之所,地表最强自吸由此诞生。但是VTEC系统对于配气相位的改变仍然是阶段性的,也就是说其改变配气相位只是在某一转速下的跳跃,而不是在一段转速范围内连续可变。之后,本田在VTEC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称为VTC(可变正时控制)的装置,即我们今天看到的i-VTEC。

2001年第一代飞度正式亮相,秉承着MM造车理念(机械空间最小化,乘坐空间最大化),本田的工程师们以极具创造性的方式大胆将油箱进行了前移,从传统车型上的位于后座下方前移到了前排座椅下方。基于此设计,车内地板从B柱开始向后形成了一个平面,这就是后期为人称道的魔术座椅设计。

与此同时,MM的理念并不意味着本田会放弃飞度的机械性能,一个卖发动机送辆车的企业怎能在动力上做出妥协。2013年9月第三代飞度正式亮相,底盘代号GK,国产版的车型在随后的2014年5月亮相。本田将这辆小车的动力压榨到了131马力,最大扭矩155牛米,发动机压缩比11.5:1(高压缩比),同级别尤其是自然吸气的车型当中很难找出能跟飞度杠上的。至此GK5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平民超跑”!

飞度的改装潜力也非常大,特别是喜欢DIY的年轻人,无论是性能竞技控还是姿态控,这辆小车都能Hold的住,正如网络上流传的那句话:买飞度不改,不如推大海!我想这些正是飞度拥有一大批死忠的原因吧!

回归初心的第四代飞度

2019年的东京车展上,第四代飞度正式亮相(车架代号GR3)。谁成想车型图已经放出“大型车祸现场”的戏码再次上演(起码在国内是这样的)。这外观……老年代步车呀!说好的平民超跑,怎么走起呆萌路线了!

飞度的这次改变可以说是大刀阔斧的,新车的外观设计明显变得更圆润了,最起码一眼看上去不太会有人把它跟小钢炮放在一起比较。不过,追溯到飞度设计的初心,居家、实用的风格才是根源所在。与其说飞度变萌了,不如说是回归本质了。而这种改变首先得到了日本本土消费者的认可,2月14日新飞度在日本上市,订单量瞬间就突破了3万,等车周期最长要6个月,你说香不香?

第四代飞度的前脸并没有采用目前流行的超大面积进气格栅,反而使用了相对密闭式的格栅和熏黑多辐式格栅可选。不过,无论前脸怎么设计,那对儿萌萌的大眼睛,总归是让人有些“呆萌”感,可能看时间久了就习惯了吧!

与第三代飞度(现款)相比,新车的内饰变化比较大,细节之处的设计精细了很多,原来那种廉价的感觉一扫而光,液晶仪表盘以及悬浮式中控屏,对于一款主打中低端市场的小型车来说诱惑力不小。除此之外,本田全新设计的两幅方向盘,更是为整个内饰增添了不少时尚感和科技感,通过方向盘上的按键开看,新飞度配备了包括一键启动、定速巡航等功能。安全配置方面,部分车型搭载了HondaSENSING系统,通过车头的广角摄像头+8个安装在车辆前后的声呐传感器,为驾驶员提供安全的驾驶体验。不过个人判断,这套辅助驾驶系统在车型引入国内之后极有可能被减配。

如果仔细观察新飞度的内饰不难发现,这辆车好像有两个A柱,这样的设计能进一步改善驾驶者的视野。本田宣称,他们是用了非常复杂的工程设计,保证了新一代碰撞安全性,看来新飞度已经在为碰撞测试做准备了。

接下来我们把视线往下移,在档把的下面可以看见几个按键,即电子手刹和BrakeHold,由此判断,第四代飞度已经放弃了上代车型的后轮鼓刹,要知道前盘后鼓可是国内车主最“鄙视”的汽车配置之一了。有人可能会问,引入国内后会不会减配呢?看看档把附近的造型,几乎没有给国产车型预留出放机械手刹的地方,就算能找个地方塞进去,内饰重新开模费时、费力、费钱。所以,我感觉国产后的新飞度改回后轮鼓刹的可能性不太大。

此次在日本上市的第四代飞度在动力上分为燃油版和混动版车型,即1.3L直列四缸DOHC+CVT汽油动力和被称为e:HEV的1.5L直列四缸DOHC+i-MMD混合动力,之前一直传言的1.0T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并没有被应用。

各位先别着急退场……的确!日规版第四代飞度燃油版车型的动力确实下降了,1.3L发动机97匹马力也就买个菜的。不过,广本早就已经表示过,第四代飞度在中国依然会沿用131匹马力的1.5L发动机,毕竟GK5就是靠这个封神的,GR3想延续神话,也只能这么做。

本田的地球梦发动机从来都不会让驾驶它的人失望,其实混动版本也还可以。第四代飞度1.5L混动版车型配备了本田引以为傲的i-MMD,这套混动系统可以大幅增在中低速电动驱动的覆盖范围,从而让混动车型中低速行驶时更加省油。由于电动机天生的高扭特点,第四代飞度在低速起步时拥有很出色的加速能力,并且i-MMD也很好的解决了第三代混动版飞度7速双离合变速箱在急加速过程中的顿挫问题,加上三种驱动模式(纯燃油驱动模式、混动模式、纯电动模式)的无缝变化,会让动力输出更加线性流畅。

“期待”是我目前对于第四代飞度最为强烈的想法,特别是1.5L发动机在国内车型上得以保留时候,我相信第四代飞度还是一台可以拉出去跑一跑的小钢炮。至于消费者们最关心的价格问题,如果不是在内饰以及配置方面大幅度减配的情况下,新飞度国产后大概率不会像GK5那样便宜,自动挡车型很有可能会10万起,如果广汽一下把混动车型抬进来的话,新飞度的最高价格也有可能会突破14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关于《飞度GK3》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海报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飞度GK3》
文章链接: https://www.867775.com/pj/24544.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分享到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评论 抢沙发

新能源汽车网

最新新能源汽车信息、汽车零部件、汽车配件、新能源电池、电机等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