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国产发动机性能》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合资生产的汽车,比如东风雪铁龙C5等汽车,国产化率已经达到100%了吧?
- 2、国产军和民用飞机上的器件国产化率是多少?
- 3、特斯拉国产Model 3年底将实现100%零部件国产化,底气哪来的?
- 4、引进武器生产线的问题
- 5、特斯拉100%国产化,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合资生产的汽车,比如东风雪铁龙C5等汽车,国产化率已经达到100%了吧?
是在中国生产,但专利属于人家,中国只是个代工厂,每生产一台要付给人家专利和品牌的费用,然后剩下的才根据股份分。
国产军和民用飞机上的器件国产化率是多少?
国产军机的国产化率在80%至95%之间。大客机发动机中国尚制造不了(主要是寿命短),其他没有问题。中国造的客机主要有新舟60、ARJ21、C919三种。
常见客机参数比较
型号 尺寸m(客舱宽) 最大起飞重量 最大航程 座位数 结构形式 首飞年月
(长×翼展×高)
欧洲空中客车公司
空客A300 54×45×16.5(5.28) 170t 7500Km (300) 双发双通道每排8座,1974.5
空客A310 47×44×15.8(5.28) 138t 3373km (220) 双发双通道每排8座 1985.12
空客A318 31×34×12.5(3.70) 68t 5700km 117(107) 双发单通道每排6座, 2003.10
空客A319 33×34×12 (3.70) 75t 5700km 142(124) 双发单通道每排6座, 1996.4
空客A320 37×34×12 (3.70) 77t 5700km 180(150) 双发单通道每排6座, 1988.3
空客A321 44×34×12 (3.70) 93t 5700km 220(185) 双发单通道每排6座,1994.1
空客A330 64×60×17(5.28) 233t 10500km 400(335) 双发双通道每排8座, 1993.12
空客A340 76×64×17(5.28) 368t 14800km 870(440) 四发双通道每排8座, 1993.1
空客A350 74×65×17(5.59) 308t 15300km 369 双发双通道每排9座, 2010.2
空客A380 73×80×24(6.58) 560t 15700km 853(500)四发双通道每排10座 ,2007.10
美国波音公司
波音B707 47×44×13 150t 9800km 219 四发单通道每排6座,1954.7.
波音B717 38×29×9(3.14)(MD95)50t 2650km 117(106)尾双发单通道每排,5座,1998.9.
波音B727 47×33×10(3.54) 94t 4635km 189(145)尾三发单通道每排6座,1963.9
波音B737 38×29×11(3.54) 85t 5926km 175(162) 双发单通道每排6座,1967.4
波音B747 75×69×19(6.10) 440t 15700km 600(467) 四发双通道每排10座, 1969.2
波音B757 54×38×14(3.54) 122t 7000km 280(243) 双发单通道每排6座, 1982.2
波音B767 61×52×17(4.84) 204t 10450km 351(278) 双发双通道每排8座,1986.1
波音B777 74×65×19(5.86) 351t 17500km 550(368) 双发双通道每排9座,1994.6
波音B787 68×60×17(5.49) 247t 14140km 368(330) 双发双通道每排9座, 2007.8.7
中国商飞公司
中商C919 38×36×12(3.75) 77t 5555km 180(156) 双发单通道每排6座,2017.4
ARJ21 33×27×8 (3.12) 44t 3700km 90(78) 双发单通道每排5座,2008.11
新舟60 24×29×8(2.68) 22t 2460km 60 双桨单通道每排4座,2000.3
俄罗斯
图134 34×29×9(2.65) 47t 1890km 80(66) 尾双发单通道每排4座,1963.9
图154 48×38×11(3.58) 100t 6500km 180(150) 尾三发单通道每排6座,1971.7
图204 40×42×14(3.57) 107t 4300km 210(175) 双发单通道每排6座,1996.3
伊尔62 53×43×12(3.49) 165t 10000km 195(182) 尾四发单通道每排6座,1967.9
伊尔86 60×48×16(5.75) 208t 4600km 350(320) 四发双通道每排9座,1976.12
伊尔96 55×60×18(5.75) 250t 10400km 260(235) 四发双通道每排9座,1988.9
安24(运7)24×29×8(2.65) 21t 550km 44 双桨单通道每排4座,1960.4
安2(运5)13×18×5(1.75) 5.25t 1800km 12+2 单桨单通道每排2座,1947.8
说明:1.尺寸是全长×翼展×总高,单位为米的整数,括号内为客舱宽度,单位为米。
2. 座位数:括号外为一级布置,即全部是经济舱的密集布置。括号内为二级布置,即分头等舱和普通舱的布置。每排8座为2+4+2(普通舱),每排9座为3+3+3,每排10座为3+4+3,都是两个过道。6座及以下都是只有中间一个过道(单通道)。
3.结构形式:单发:一台发动机,双发:两台发动机,尾双发:两个发动机都安装在水平尾翼下机身两侧,尾三发:两台发动机在翅膀底下,一台在垂直尾翼底下机身正上方。尾四发:这是伊尔特有的发动机布置形式,在水平尾翼下机身两侧,每边并排安装有两台发动机。 以上所有客机发动机如未有特别注明,都是涡轮风扇发动机(简称:涡扇)。双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两台均在翅膀底下。单桨:一台涡桨发动机安装在机身正前方。
特斯拉国产Model 3年底将实现100%零部件国产化,底气哪来的?
作者丨吴晓宇
编辑丨周游
一辆 汽车 背后,存在着近3万个 汽车 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就像 汽车 的细胞,缺一不可。而随着疫情重心向海外转移,国内 汽车 制造商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零部件短缺的钳制。
除吉利之外,上海特斯拉工厂被曝受海外供应链影响一度停工,而长城 汽车 董事长魏建军表示,随着疫情的逐步恶化,像芯片这类来自日本的高 科技 核心零部件也将影响供应。根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19年中国 汽车 零部件进口额为367.11亿美元,而高技术的进口零部件更难找到替代品。
与此同时,受国际物流中断等影响,芯片、底盘、三电等多种零部件掀起涨价潮。后疫情时代, 汽车 零部件产业面临全盘洗牌。
“受北美疫情影响,公司的零配件暂时停发。”旭升股份一名高管向未来 汽车 日报(ID:auto-time)这样介绍公司目前的情况。
这家位于宁波的铝合金 汽车 零部件制造商,是特斯拉的供应商之一,2019年,特斯拉为其贡献了逾5成收入。令人意外的是,虽然公司所在地位于宁波,但其生产的产品并不能直供特斯拉上海工厂,而需要先出口到美国进行二次装配,再运回国内使用。
不止是旭升,随着疫情重心向欧美转移,更多零部件企业受到钳制。
在5月初的新闻发布会上,国际零部件巨头博世集团CEO邓纳尔表示,“由于疫情暴发,博世被迫关闭了全球近300座工厂中的100座。截至4月底,博世仍有27家工厂处于关闭状态。”而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4月,全球停产的零部件企业超过3000家。
而 汽车 产业链环环相扣,缺一不可。零部件短缺的蝴蝶效应,迅速波及在华 汽车 制造商。
五一假期之后,特斯拉上海工厂未如期开工。谈及停工原因,特斯拉员工透露,“ 至少一部分原因是海外零部件供应问题。 ”据特斯拉上海工厂负责人去年年底介绍,目前上海工厂的国产率约为40%,有60%的零部件需要向国外采购,包括电机、电机控制器、车身结构件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东风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周德元今年4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我们有少数零部件需要直接从海外进口或者委托一级供应商进口。目前东风乘用车库存的进口零部件足够支撑其现有订单需求, 但若疫情持续,预计断供风险可能会在5月底、6月初开始显现。 ”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外资在中国 汽车 零部件市场已占到60%以上的份额,在轿车零部件市场上,甚至有可能占80%以上,我国包括高端电子控制、传感器、转向系统等产品的市场,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
具体而言,长城证券报告指出,目前进口金额排名第一的零部件产品为变速箱,变速箱从台架测试到冬夏季测试,至少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所以在几个月之内很难找到替代供应商,如果供应不及时,将直接影响相关车型的生产。
市场需求高,但零部件供应却短缺,一部分零部件产品价格上涨。据盖世 汽车 统计,以最常见的 汽车 轮胎为例,米其林早在3月就在美国市场涨价7%,在加拿大市场涨价5%;固特异4月起在北美市场上调了5%的售价;倍耐力也将轿车和轻型卡车的轮胎价格上调了5%。
汽车 电子元部件涨价的幅度更为明显。由于核心生产商来自日本和韩国,相关产品的出口难度和生产难度大幅增加,导致MCU价格上涨超过30%,MICC、电阻、硅片、面板和LED芯片等的价格更是直接翻了1至2倍。 有 汽车 零部件企业表示,涨价的情况可能至少持续半年至一年的情况。
海外进口零部件受到阻断之际,我国国内的零部件企业也因为出口订单减少而陷入危局。
“今年一季度,虽然国内疫情让整体轮胎市场承压,但我们公司绝大多数产品都是销往海外的,比如通用和福特就是我们的客户,所以略有盈利。”一家轮胎 汽车 高管向未来 汽车 日报介绍称, 进入3月中旬后,很多外贸订单被海外客户要求延后,甚至出现了货到码头没人去取的情况,预计二季度公司的业绩会受到影响。
也有零部件企业在财报中表达了对海外疫情延续的担忧。“疫情在海外扩散,公司下游国内外客户出现不同程度的停工、停产。若全球疫情在短期内不能完全得到有效的控制,公司将产生收入增长放缓甚至下降的风险”,富临精工介绍。而在今年一季度,富临精工曾逆市大涨,其净利润为8286万元,同比增长149.09%。
而零部件需求量的下降,又将导致企业调整产能甚至降薪裁员。
上海汇众 汽车 制造有限公司的发布的《上海汇众 汽车 制造有限公司员工月度绩效工资调整通知》显示,从2020年3月起,将员工税前月收入下调22.2%。由通用 汽车 公司与上海 汽车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各出资50%组建的泛亚 汽车 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也被传出“调薪”和“要求一定比例的被动离职率”。
“全球疫情蔓延对吉利海外供应链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总体来说影响不是很大。吉利没有纯粹进口的海外一级供应商,只有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的部分零部件及原材料供应出现一些困难,主要涉及一些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 5月18日,李书福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这样说道。
李书福表示,中国 汽车 工业有些零部件还依赖国外提供。因此,中国车企要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强大的中国 汽车 工业。 此次疫情将推进 汽车 零部件深度本地化,尤其是一些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拥有10万余家 汽车 零部件企业,但销售收入在2000万以上的企业仅为1.3万家。我国 汽车 零部件制造业存在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集约度不高的现象。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电动 汽车 中的IGBT零部件(电控核心模块,负责控制能源的变换和传输),在整个产业中面临较为严重的“卡脖子”风险。业内人士2019年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透露,由于IGBT对各项性能指标的精度和可靠性要求极高,国内少有厂商研发生产,目前德国英飞凌包揽了几乎所有电动车的IGBT。
为了打破这一格局,比亚迪早早在IGBT领域布局,并于今年4月28日在长沙启动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项目,计划建设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而2019年底,华为也被曝开始自主研发IGBT器件,《华夏时报》从行业人士处获悉,华为要做的是1200V IGBT,看好的是高铁、动车、 汽车 电子及电力设备市场。
实施“备链计划”,加快零部件本土化节奏成了行业共识。长城 汽车 宣称,在建设供应链的过程中,已保证50%-60%的自产率,“像变速箱壳体、发动机缸体最基础的部件都自己做,避免了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而在这个方向发力的不只是自主车企。特斯拉上海工厂制造总监宋钢此前曾表示,“特斯拉上海工厂的零部件本地化率计划到今年7月提升至70%,今年年底国产Model 3将实现100%零部件国产化。”
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中国由于市场大、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汽车 产业链在中国的布局是最全的,各大企业都有上万人的研发队伍,每年有百亿的研发投入。”因此,国内零部件本地化生产会成为可能。
然而,核心零部件本土化并不意味着零部件“全球化”的完全逆转。“如果日本和美国企业将零部件企业迁移回本国内,则意味着物流成本会提升10%,这部分成本的提高政府无力承担,也会让 汽车 的总体成本提升20-30%。”董扬认为,出于成本考量,零部件逆全球化只是车企的一种考量,而非全部情况。
因此,外资零部件企业巨头与国内车企或其关联零部件企业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扩大其在华规模或成为新趋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自2017年来外资零部件企业与我国车企成立的合资公司约为12家。
有了此次疫情的启发,被核心零部件“卡脖子”的 汽车 产业,会在下次危机到来时底气十足吗?
引进武器生产线的问题
看了上面的回答,都不行!
听我慢慢说
-------------------------------------------------------
中国的歼11有三种型号:
J11(单座)、J11A(单座)、J11B(单座)
注释:J11BS(双座)则是J11B的孪生兄弟,可以归到J11B类
----------------------------------------------------
1,J11(生产周期1998年末-2003年)、J11A(生产周期2004年-2007年春节)
中国使用俄罗斯援助生产线 的是 J11、J11A (两者合计生产了105架,在2007年春节前停产),共有8个批次,国产化率逐步上升。
我国1996年开始引进了俄罗斯的 1条 SU27SMK生产线,用于生产SU27SK的改良型SU27SMK。注意:该生产线中,主要设备之一 ‘切割机床’是中国自己研制的,因为俄罗斯的控制机床技术不如中国。
1996年至1998年初, 基本学习、设备安装、调试 花了沈飞两年时间。
1998年末,第一批2架J11战机出厂,飞行结果证明,该2架组装质量不高。经过俄罗斯专家指导,改进了组装能力,才逐渐提高了 产量。
J11是使用 俄罗斯援助 的生产线,基本算是组装,其国产化率从 约5% 逐渐上升为 约30% 。J11的生产 在2003年末 终止,合计生产了 J11(SU27SMK型号) 50多架。
在2001-2003期间,中国自己大规模改造了俄罗斯提供的陈旧落后的 生产线,逐步使用自己的生产线。
2004年起 至 2007年春节前 的时期,中国使用的生产线 就是 大部分设备国产化了。这一时期(2004年-2007年春节前)生产的歼11 被称为J11A,它大量使用了中国自己生产的部件,国产化率逐步提高到70-80%——俄罗斯原先提供的那条生产线 的95% 的部分 到了 2006年夏天 都被扔到沈飞仓库垃圾堆里了。
到了2006年夏,实际执行的 105架 “授权歼11” 的——
最后一个批次(注释:J11、J11A 共计 8个批次) 所需的数十个大部件中,除了 光电瞄准 与 发动机 两个部件仍由俄罗斯进口 ,其它完全是中国自己的各个公司生产,再由沈飞集成。
中国自己生产的设备的性能远远超过俄罗斯设备的性能——例如,J11A最后一个批次的空战能力是J11第一批次空战能力的5倍!!!
----------------------------------------------------
2,J11B 2007年定型(J11BS 2009 年定型)、生产。J11B使用的是沈飞新建的生产线, 国产化率几乎100%(发动机使用太行)。
“飞机的 灵魂 与 核心 是 飞行控制软件 - 传动系统”
J11B 除了外形借鉴了SU27的优秀气动外,其它没有任何关联。J11B是一种纯正的中国自产全新的战斗机——因为它使用了数字-模拟混合电传,完全不同于SU27SK的落后的模拟电传。
目前,J11B上的所有零件都是国产,与俄罗斯没有任何关系。
J11B至今已有2个批次(2007、2009)。
-------------------------------------------------
综合一下,结论为:
1,
我国在 SU27生产线上生产出的是 J11/J11A ,共计105架,时间是 1998年末——2007年春节前。这是按照 中-俄 合同实际生产的。
这个 SU27生产线最初是 俄罗斯 援助的,但 后来其中的 俄罗斯设备一部分一部分地 逐步被扔进垃圾堆——到2006年夏天,已经基本变成了 中国自己的生产线了。它生产出来的战斗机的国产化率也由 1998年的 5% 逐步变为 2006年 的75%。
2,
J11B/J11BS 用的生产线 与 J11/J11A的生产线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沈飞的新投资、新厂房、新设备. 因为J11/J11A是模拟电传战斗机,而J11B是数字混合电传战斗机,差别巨大了!!!
3,J11(1998-2003)可以认为是 组装或大部组装。J11A(2004-2007元月)可以认为 “半国产半组装”。
J11B 则与 俄罗斯 没有任何关系,J11B不是 仿制SU27,而仅仅是继承了气动外形。
凭借 中国领先俄罗斯5-10年的电子工业技术,早就看不上俄罗斯提供的 破烂雷达、航电设备 等等等等。
**********************************
关于F16,只有美国自己有生产线,其它国家都没有。
日本通过美国技术授权,以F16为原型自己研制了F2战斗机(号称日本版的F16)(哈哈!就好像中国的J11B)。
F16,全球只有美国一家,而F2是它的日本 兄弟。
***********************************************
绝大多数国家引进生产线,初期生产的 是肯定原型号,至于以后能不能仿制,就看这个国家的 冶金工业、材料工业、电子工业、微电子工业 能力高不高了。
印度 现在就有SU30生产线,不过印度只能组装SU30,它连SU30上的螺丝都不能生产,哈哈哈哈!
因为中国的工业能力领先于俄罗斯,所以中国不仅能组装,而且能迅速国产化,生产出 比俄罗斯原装战斗机SU27SMK 性能更好(性能提高7倍!)的战斗机J11B。
而印度工业技术落后中国20年,印度只能 组装、组装、组装。。。哈哈哈哈
**********************************************************
楼主:歼11是国产化的su27(飞机都是一样的飞机,就是机型编号不同)还是仿制改进版(飞机不一样,歼11是在su27的基础上改进提升的)?
评价:这个问题问的太简单了,不能一刀切。
歼11的历史复杂的很(2个时期、3个批号、10个批次),你自己根据我提供的资料体会吧。
特斯拉100%国产化,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特斯拉100%国产化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特斯拉企业来说: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提升,国内物美价廉的零部件供应商将带来国产化特斯拉的成本下降,提高特斯拉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从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看:特斯拉100%国产化,在中国建立起庞大的供应链,带动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一条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而带动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建厂需要大量的资金,特斯拉又接连从多家银行以“最优质的国企才能拿到的最低利率”累计贷款150亿元。无论是土地、建设、资金、补贴、政策,特斯拉此次进入中国,各个环节都如丝般顺滑,这又是为什么呢?中国在电动车产业链上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整车制造。薄弱就得补,但整车制造难就难在,他需要一整个产业链的支撑和完善。而特斯拉就是带动这个产业链的企业。
中国企业,正在一步步打进特斯拉的核心供应链之中,上游原材料的钴、锰、镍、锂、石墨,中下游的连接器,包括下游的整车环节,都会产生较大的动能,让整个动力车产业链将会大受裨益,我们的材料、装备、锂电池必然会有立讯精密这类优秀的企业诞生。随着特斯拉产业链重心向中国转移,同时在充电设施新国标下,中国充电设备的制造商、运营商、集成商等有望在特斯拉中国化中进一步提高参与程度。
综上,特斯拉100%国产化,对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同样,国产化后也会将特斯拉汽车的成本进一步拉低,降低特斯拉的售价,提高竞争力,这一举措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关于《国产发动机性能》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