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克莱斯勒13T发动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为什么都买吉博力不买总裁?
- 2、CHRYSLER是什么车啊
- 3、克莱斯勒车的具体资料和来历、
- 4、上世纪80年代一汽与美国克莱斯勒的谈判,美国为什么会失败
- 5、克莱斯勒的发展史?
- 6、中国第一汽车厂当时要买克莱斯勒一条装配线,1美元都不接受,为什么?
为什么都买吉博力不买总裁?
因为总裁座椅舒适度差一些(贬值速度快一些)
玛莎拉蒂总裁的车身长度和轴距达到了D级轿车的水平,长度5262mm,轴距3171mm,非常接近宝马7系加长版的长度。
2017款玛莎拉蒂总裁又进化了,虽然变化不大,但足够明显,中网样式变得更精致了,镀铬格栅的上沿基本修平,改为近年各车厂都喜欢用的类似六边形轮廓,直瀑式的主动进气格栅仍然保留,这是玛莎拉蒂的一个技术特色,进气格栅可以根据车速和发动机需要,调节前方的空气流量。
扩展资料:
四驱版的玛莎拉蒂相比于两驱版本,优势不只体现在操控体验方面,在下雨天等路况不是太好的情况下,可以提供更好的通过性,获得更出色的运动操控性能。
13款玛莎拉蒂总裁采用克莱斯勒V6发动机技术的3.0T车型,匹配手自一体8速变速箱,获得更出色的操控性能。更关键的是这台车采用的是全铝合金车身,性价比更高。国内的两驱版本虽然标榜是全铝车身,但在做工用料方面没有美规版那么厚道,美规版才是真正的全铝车身。
CHRYSLER是什么车啊
1875年
- 沃尔特?克莱斯勒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的瓦米哥。
1892年
- 17岁的沃尔特?克莱斯勒成为堪萨斯州艾利斯县太平洋联合铁路公司的铁路工程师学徒工。
- 年轻的火车技工沃尔特?克莱斯勒开发并制造了自己的专用工具,因为他认为“一个优秀技工决不应该信任不是自己亲手选取和习惯使用的工具”。
1908年
- 此时33岁的沃尔特?克莱斯勒已经成为芝加哥大西部铁路公司高级经理人,月薪350美元。他花了5000美元购买了他的第一辆汽车:一辆红色内饰的白色Locomobile Phaeton汽车。为了了解这款汽车的工艺技术,沃尔特?克莱斯勒把它拆装了好几次,最后学会了驾驶汽车。
1912年
- 沃尔特?克莱斯勒在位于密歇根州弗林特的通用汽车公司子公司“别克汽车公司”担任生产经理,起始年薪为6000美元。在“别克汽车公司”期间,沃尔特?克莱斯勒迅速将日产量从20辆提高到550辆。在此期间,沃尔特?克莱斯勒与K.T.科勒一起共事,后者后来接替他成为别克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并最终在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扮演了重要角色。
1916年
- 通用汽车公司成为通用汽车集团公司,并使“别克汽车公司”成为其第一个子公司。
1917年
- 沃尔特?克莱斯勒担任“别克汽车公司”的总裁兼总经理。在沃尔特?克莱斯勒的领导下,“别克汽车公司”成为“通用汽车公司最大的盈利来源”。
1919年
- 沃尔特?克莱斯勒在主管“别克汽车公司”之外还担任通用汽车公司负责生产的第一副总裁。
1920年
- 由于和通用汽车公司首脑威廉姆?杜兰特产生意见分歧,45岁的沃尔特?克莱斯勒辞去了在通用汽车公司的职务。仅仅几个月之后,“威利斯-奥夫兰多汽车公司”的债权人聘请沃尔特?克莱斯勒担任执行副总裁。沃尔特?克莱斯勒全权负责“威利斯-奥夫兰多汽车公司”的运营,并签订了闻所未闻的为期两年的百万美元年薪合同。两年内,沃尔特?克莱斯勒扭转了“威利斯-奥夫兰多汽车公司”的局面。
- 与此同时,沃尔特?克莱斯勒也受债权银行的委托,振兴了“查默斯汽车公司”持有“马90%股份的“马克斯威尔汽车公司”。
- 1921年,沃尔特?克莱斯勒担任“马克斯威尔-查默斯汽车公司”董事长。一年以后,“马克斯威尔-查默斯汽车公司”更名为“马克斯威尔汽车公司”。1925年,“马克斯威尔汽车公司”改为“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1921年
- 在“威利斯-奥夫兰多汽车公司”任职时,沃尔特?克莱斯勒聘请了三名曾在底特律经营过一家工程咨询事务所的前“斯图特贝克公司”工程师:佛瑞德?泽德(Fred M.Zeder)、欧文?斯凯尔顿(Owen Skelton)和卡尔?布瑞尔(Carl Breer),目的是为了开发一种“新型汽车”的概念,期望以此扭转“威利斯-奥夫兰多汽车公司”的局面并实现盈利。这三位工程师姓氏的第一个字母“ZSB”组合成了新型梦幻轿车的代号。沃尔特?克莱斯勒履行了“威利斯-奥夫兰多汽车公司”扭亏为盈的责任。后来他带领佛瑞德?泽伯、欧文?斯凯尔顿和卡尔?布瑞尔加入了“马克斯威尔-查默斯汽车公司”,继续开发“ZSB”梦幻轿车。
1924年
- 仍然担任“马克斯威尔汽车公司”董事长的沃尔特?克莱斯勒在纽约推出了带有“克莱斯勒”名称的“ZSB”轿车。由于“ZSB”轿车实际上尚未上市销售而被纽约车展拒之门外,沃尔特?克莱斯勒在附近的船长酒店大堂中展示了“克莱斯勒6”系,在媒体和行业中引起了轰动。“克莱斯勒6”装配“气门侧置式”六缸发动机,排量为201立方英寸(3.3升),功率达68马力(3000转/分钟)。由于采用了工艺复杂的“里卡多”燃烧室,“气门侧置式”六缸发动机达到了当时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压缩比。“克莱斯勒6”几乎可达到当时令人惊讶的70英里/小时(超过110公里/小时),并采用了四轮液压制动器和减振器。“气门侧置式”六缸发动机运用了7个轴承支撑的曲轴以及铝制活塞和强制润滑装置。1924年,也就是“克莱斯勒6”投产后的第一年中,该车的销量即达到了近32000辆,创造了美国新上市汽车的销量记录。
1925年
- 1925年7月6日,当时市值4亿美元的“马克斯威尔汽车公司”将其所有权利和责任转让给了新建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而在当年年末,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就实现了400多万美元的净利润。1925年8月,克莱斯勒加拿大公司成立。克莱斯勒推出新款“1926 4型车”,也就是“58系列”。“58系列”是最早使用橡胶支承来缓冲发动机振动的汽车之一。也就在这一年,“克莱斯勒6”参加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尽管没有获得名次但成功完成了赛事。到1925年末,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在美国已发展了3800家经销商。在美国汽车制造商中,克莱斯勒率先推出曲轴减振器。
1926年
- 克莱斯勒提供三种车型系列,并在名称中显示它们的高速性能:58系列(4缸)、G-70系列(6缸)和G-80系列(6缸)。顶级车型是92马力的“E-80帝王”。“E-80帝王”是第一款克莱斯勒豪华轿车,采用了化油器进气预热装置以及特制车身。在1926年中期增添了作为1927年型的“60系列”之后,克莱斯勒完善了这一系列的车型组合。
- 年轻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在美国汽车制造商中的排名从第27位上升至第5位。
1927年
- 克莱斯勒提供四种车型系列:“50系列”、“60系列”、“70系列”和“80帝王”。
- 克莱斯勒成为美国第四大汽车制造商。
1928年
- 针对低价位细分市场的“普利茅斯”品牌面市,第一款“普利茅斯”是排量相对较小的1929款45马力的四缸汽车。尽管售价仅为670美元,第一款“普利茅斯”在同级车型中依然率先采用了四轮液压制动器。为了加强舒适性,车身置于橡胶支承之上。
- 针对中等价位细分市场,克莱斯勒推出了“迪索托”品牌。首先面市的是1928年7月投产的1929款“迪索托”,这是一款六缸汽车。一年之后,“迪索托”销量达到8万辆。十四个月之后,“迪索托”销量达到10万辆,在业内创造了一直保持30年之久的新上市汽车销量记录。
- 克莱斯勒收购了规模是其五倍之巨的“道奇兄弟公司”。“道奇兄弟公司”从1914年开始生产汽车,并于1916年使用“巴德”专利制造了第一批量产的大型全钢车身轿车。“道奇兄弟公司”同时也以生产商用载重车系列著称。
- 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克莱斯勒汽车荣获第三名和第四名。
- 160670辆的销量使克莱斯勒创造了一直保持到1950年的生产记录,无人同出其右。克莱斯勒的车型系列中包括四缸的“52系列”,六缸的“62系列”和“72系列”以及“帝王80系列”。
1929年
- 克莱斯勒与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同成为汽车业“三巨头”——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
- 作为一项个人的动议,沃尔特?克莱斯勒资助并开始在纽约建造克莱斯勒大厦。77层的克莱斯勒大厦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旗下拥有“克莱斯勒”、“道奇”、“帝王”、“迪索托”和“普利茅斯”等诸多品牌。
- 在美国汽车制造商中,克莱斯勒率先使用下行式化油器。
1930年
- 所有克莱斯勒车型采用钢制车身和燃油泵(取代重力式加油箱)。
1931年
- 第一款克莱斯勒八缸发动机首先在“克莱斯勒8”和“帝王”系列中列装。
- 克莱斯勒推出革命性的新型发动机支架,这种名为“Floating Power”的发动机支架的钢板弹簧置放在变速器下面,与橡胶支承一起将发动机的振动和底盘隔离开来。
- “普利茅斯”的四缸车型打出“八缸的平顺性,四缸的经济性”广告语。
- 在比利时的“斯帕(SPA)24小时耐力赛”中,克莱斯勒的八缸汽车夺得三升以上类别的第一名。
1932年
- 克莱斯勒率先推出助力制动器,车身也首先使用防锈处理工艺。
- 克莱斯勒的工程师开发出革命性的新型大孔隙金属材料“Oilite”,用于钢板弹簧和接头。“Oilite”的空隙能够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30%的润滑油,在处于压力状态下排出润滑油,并在压力再次下降时重新吸收润滑油。
1933年
- 在世界经济危机的中页,克莱斯勒是唯一超过1929年繁荣时期销量的美国汽车制造商。
- 克莱斯勒推出安全玻璃。安全玻璃在受损时裂成碎粒,而不是裂成碎片。
1934年
- 克莱斯勒推出革命性的流线型汽车:“克莱斯勒Airflow”和“迪索托Airflow”。在美国制造的轿车中,“帝王Airflow”率先采用整体式曲面前风挡玻璃。“Airflow”系列车型也首次将带有超速档的自动变速器作为选装配备。
1935年
- 沃尔特?克莱斯勒辞去克莱斯勒总裁职务,但保留了董事长职务。1926年从通用汽车公司加入克莱斯勒的K.T科勒就任总裁。
1936年
- 克莱斯勒的年度总产量达到100万辆。
1938年
- 克莱斯勒汽车产量占美国汽车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 克莱斯勒墨西哥公司成立。
1939年
- 克莱斯勒推出第一款采用液压偶合器的变速器(Fluid Drive)。
1940年
- 沃尔特?克莱斯勒于8月18日去世,享年65岁。
- 克莱斯勒建造第一批“概念车”:“克莱斯勒Thunderbolt”和“克莱斯勒Newport”双排座活顶轿车。“克莱斯勒Thunderbolt”和“克莱斯勒Newport”分别建造了六辆,用于展览和试验。
1941年
- 克莱斯勒推出“Town Country”。“Town Country”是克莱斯勒的第一款风格时尚的高级旅行车,采用了木材和钢材制造的车身以及木质装饰件。
- “威利斯-奥夫兰多汽车公司”接受委托,生产“Jeep?”汽车。“Jeep”名称的来源有两种传说,第一种是对“General Purpose(通用目的)”的首字母“GP”的曲解,第二种是根据20世纪30年代流行卡通人物“Eugene the Jeep”来命名的。(1963年,“威利斯-奥夫兰多汽车公司”变为“凯瑟-吉普汽车公司”;1970年,“美国汽车公司”以7000万美元收购了“凯瑟-吉普汽车公司”;1987年,克莱斯勒又收购了“美国汽车公司”。)
- 克莱斯勒将采用液压偶合器的变速器(Fluid Drive)与半自动的“Vacamatic”相结合。“Vacamatic”是四速变速器,在驾驶员松开油门踏板时能够在两个低速档之间或者在两个高速档之间自动切换。变速器在低速档和高速档之间切换时仍然需要离合器。豪华的“帝王”车型采用液压助力车窗。
1954年
- 克莱斯勒启用密歇根州安亚伯附近的切尔西试验跑道。克莱斯勒的试车员在2836英里的总行程中以平均118.18英里/小时(略低于190公里/小时)的速度创造了美国24小时速度记录,为新建的试验场赢得了荣誉。
- 克莱斯勒的入门级品牌“普利茅斯”也装载了V8发动机。
- 克莱斯勒开始试验革命性的燃气涡轮发动机。
- 在美国全国赛车协会NASCAR大赛中,李?佩蒂驾驶“HEMI”发动机驱动的克莱斯勒汽车,赢得7场胜利,并且在另外17场比赛中名列前五名。
- “道奇皇家500(Royal 500)”在“印地安纳波利斯500大赛”中一马当先。
1955年
- 克莱斯勒推出维尔基尔?艾克斯勒的“前瞻性”造型。
- 克莱斯勒推出“字母系列”轿车系列中的第一款车型“C-300”,开创了高性能轿车时代。
- “克莱斯勒C-300”以92英里/小时(略低于150公里/小时)的平均速度,在NASCAR全国大奖赛上赢得了胜利。“Mercury Outboard Marine公司”的卡尔?基基弗组建了一支由克莱斯勒C-300“HEMI”轿车构成的赛车队,在40场NASCAR赛事中令人惊讶地赢得了20场比赛。
- 在美国汽车制造商中,克莱斯勒率先在轿车中提供全晶体管化收音机。
1956年
- 克莱斯勒推出按钮式全自动变速器“魔力触手(Magic Touch)”。
- 克莱斯勒的“普利茅斯”测试版燃气涡轮汽车纵横美国大陆,从纽约驶向洛杉矶。
- 克莱斯勒将“高速路高保真(Highway Hi-Fi)”录放机作为选装配备。
1957年
- 克莱斯勒将新设计的“TorqueFlite”自动变速器作为标准配备。克莱斯勒系列包括四种车型:“Windsor”、“Saratoga”、“New Yorker”和“300C”。
1958年
- 在最初的全球化进程中,克莱斯勒收购了“法国西姆卡汽车公司”的股份,并开始在美国销售“西姆卡”汽车。
- 克莱斯勒进行燃油喷射试验,在高性能“300D”车型中提供“邦迪克斯”设计的燃油喷射系统。然而,性能问题导致克莱斯勒又重新使用化油器。
- 道奇推出品牌特有的新型5.9升V8发动机。1959年,这些V8发动机排量增至6.3升,功率达到345马力。
- 克莱斯勒在汽车行业中率先推出自动速度控制装置。
- 汽车加速竞赛车手唐?葛利特斯驾驶“HEMI”发动机驱动的赛车,打破了170英里/小时的记录。
1959年
- 第二代燃气涡轮发动机驱动的“普利茅斯”从底特律驶向纽约。
1960年
- 克莱斯勒推出“Valiant”车型,从而进入紧凑型轿车市场。这款造型迷人的“Valiant”汽车装配了新设计的顶置气门式六缸发动机。
- 莱斯特?科伯特担任克莱斯勒董事长,并保留总裁职位。
- 在美国汽车制造商中,克莱斯勒率先提供车载电唱机,可播放19张45转/分钟的密纹唱片。
- 克莱斯勒开发出第三代燃气涡轮发动机汽车。
- 克莱斯勒为所有车型装配交流发电机。
1961年
- 克莱斯勒董事会选举乔治?洛夫任命为董事长,并任命林恩?汤森为总裁。
- 在“迪索托”面世33年之后,克莱斯勒停用“迪索托”品牌。
- 克莱斯勒推出巡航控制系统和电动锁作为选装配备,并采用整体式车身。
1962年
- 克莱斯勒的试车员驾驶两辆重新装配燃气涡轮发动机的“道奇Dart”和“普利茅斯Fury”,从西向东横贯美国,以证明新型驱动技术的可靠性。
1963年
- 克莱斯勒为传动系推行5年或5万英里的新保用政策。
- “克莱斯勒300J”在“印地安纳波利斯500大赛”中一马当先。
- 克莱斯勒制造了51辆燃气涡轮发动机汽车,并选拔出客户对其进行测试。
1964年
- 在福特汽车公司推出“野马(Mustang)” 之前两周,克莱斯勒推出1964年型“普利茅斯Barracuda”,掀起了将近10年的肌肉车热潮。
- 汽车加速竞赛车手唐?葛利特斯驾驶“HEMI”发动机驱动的赛车,在7.78秒内达到了201.34英里/小时(约340公里/小时)。
- 乔治?理查德?佩蒂继承其父亲李?佩蒂的职业,驾驶“普利茅斯”,赢得了“戴通纳500大赛”和“NASCAR锦标赛”大奖。
1965年
- 在著名的“戴通纳500”NASCAR汽车赛中,“普利茅斯”囊括前三名。NASCAR规定,量产至少达到1000台发动机的公路用汽车才能参赛,这就排除了426立方英寸排量“HEMI”发动机的参赛资格。克莱斯勒退出了1965年赛季的剩余比赛。
1966年
- 克莱斯勒制造350马力的“公路版HEMI”发动机,并重返NASCAR赛事。
1967年
- 克莱斯勒公司董事会选举林恩?汤森为董事长,并任命维尔基尔?波特为总裁。
1969年
- “道奇Daytona”为NASCAR赛事而采用了58英寸高的后翼板和尖形头部。“道奇Daytona”也面向公众出售,以满足NASCAR的参赛规则:赛车必须基于批量生产车型,并且销量至少达到500辆。有趣的是,后翼板并非为空气动力学而设计,而是为了可以打开后行李箱盖。
1970年
- 克莱斯勒从日本合作伙伴三菱汽车公司进口准紧凑型轿车和载重车,并作为“道奇”和“普利茅斯”品牌产品进行销售。
- “美国汽车公司”收购“凯瑟-吉普汽车公司”。
- “普利茅斯”推出公路版的NASCAR型轿车:“普利茅斯Superbird”。与“道奇Daytona”一样,“普利茅斯Superbird”也具有高位后扰流板以及符合空气动力学特性的加长头部,并能够达到将近200英里/小时(超过300公里/小时)的速度。
1971年
- 克莱斯勒推出制动打滑控制系统“全轮确保制动系统(Four-Wheel Sure Brake)”,作为“帝王”车型的选装配备。
- 克莱斯勒购买其日本合作伙伴三菱汽车公司的股份。
- NASCAR将发动机排量限制在305立方英寸以内,结束了“HEMI”发动机在NASCAR赛事中的主宰地位。
1975年
- 克莱斯勒董事会选举约翰?里卡多为董事长,并任命尤金?卡菲罗为总裁。
1978年
- 克莱斯勒将其欧洲业务出售给“标致-雪铁龙”。
- 克莱斯勒推出第一款美国制造的前轮驱动轿车:“道奇Omni”和“普利茅斯Horizon”。
- 约翰?里卡多董事长任命李?艾科卡为克莱斯勒总裁。
1979年
- 克莱斯勒董事会选举李?艾科卡为董事长,并任命保罗?伯格莫泽为总裁。
1980年
- 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签署《克莱斯勒公司贷款担保法令》,为克莱斯勒提供15亿美元的联邦贷款担保。
- 李?艾科卡担任克莱斯勒广告的主角,这是第一次由汽车制造商首脑担任广告代言人。
1982年
- 克莱斯勒推出“道奇Aries”和“普利茅斯Reliant”,这些所谓的“K型车”为克莱斯勒的转型做出了贡献。
- 克莱斯勒开始规划新的克莱斯勒技术中心。
1983年
- 克莱斯勒提前七年偿清联邦贷款担保。
1984年
- 克莱斯勒推出“道奇Caravan”和“普利茅斯捷龙”,创造了全新的厢式旅行车细分市场。克莱斯勒的厢式旅行车是基于轿车平台(而不是载重车平台),能够搭载七位乘客和多种货物,并且适合标准车库。
- 克莱斯勒收购“玛莎拉蒂汽车公司” 15.6%的股份。
- 克莱斯勒重组为控股公司,由“克莱斯勒汽车”、“克莱斯勒金融”、“湾流航空”和“克莱斯勒技术集团”组成。
- 克莱斯勒任命哈罗德?斯珀里奇为总裁。
1985年
- 克莱斯勒与三菱汽车公司建立合资企业“钻石星汽车公司”,在美国伊力诺斯州努马生产小型汽车。
1987年
- 克莱斯勒以8亿美元收购美国第四大汽车制造商“美国汽车公司”,并因此拥有了Jeep?品牌。
- 在获得Jeep?品牌之后,克莱斯勒掌管了Jeep?品牌的3家汽车工厂、1600家经销商以及在中国北京合资建立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
- 克莱斯勒推出1929年以来的第一个新品牌“飞鹰”。
- 在中断九年之后,克莱斯勒继续向欧洲出口汽车,包括“克莱斯勒LeBaron Convertible”、“克莱斯勒捷龙”和“克莱斯勒Daytona”。
- 克莱斯勒收购“兰博基尼汽车公司”。
1988年
- 克莱斯勒与三菱汽车公司的合资企业“钻石星汽车公司”在伊力诺斯州努马投产。
- 菲亚特和克莱斯勒签订克莱斯勒在加拿大和美国销售“阿尔法-罗密欧”汽车的协议。
- 在美国汽车制造商中,克莱斯勒率先将安全气囊作为标准配备。
1989年
- 克莱斯勒与“斯太尔-戴姆勒-普赫”签订合资企业协议,为欧洲市场生产厢式旅行车。
- 克莱斯勒出售“克莱斯勒技术集团”。
- 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两家美国汽车制造商之间的第一家合资企业“New Venture Gear”。
- 克莱斯勒建立“五角星运输集团公司”。“五角星运输集团公司”由四个汽车租赁企业组成:“Thrifty Rent-A-Car-System”、“Snappy Car Rental”、“Dollar Rent-A-Car Systems”和“General Rent-A-Car”。
- 克莱斯勒实施10亿美元成本削减和重组项目,重点在于汽车业务。
- 唐?葛利特斯驾驶“HEMI”发动机驱动的改装赛车,在5.07秒内达到了287.81英里/小时(约486公里/小时)。
1990年
- 克莱斯勒推出第一款豪华厢式旅行车,“Town Country”再次成为单独的铭牌。
1991年
- 克莱斯勒出售其持有的三菱汽车公司股份。
- 第一辆克莱斯勒厢式旅行车在奥地利“欧洲之星装配厂”下线。
- 李?艾科卡在美国密歇根州奥本山为公司投资10亿美元建成的“克莱斯勒技术中心”举行落成仪式。
- 菲亚特和克莱斯勒之间“阿尔法-罗密欧”汽车分销协议终止。
- 艾尔?蒂格驾驶克莱斯勒“HEMI”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创造了轮式汽车陆上速度的新记录:409.986英里/小时(693公里/小时)。
- 克莱斯勒任命罗伯特?卢茨为总裁。
1992年
- 克莱斯勒任命罗伯特?伊顿为副董事长兼首席运营官,计划让罗伯特?伊顿在1993年3月接任李?艾科卡的董事长职位。
- 克莱斯勒为“杰斐逊北部装配厂”举行落成仪式。投资16亿美元的“杰斐逊北部装配厂”将生产“Jeep大切诺基”。
- 克莱斯勒推出“道奇蝰蛇”:装配V10发动机的双座跑车。“道奇蝰蛇”是首次由克莱斯勒“平台团队”设计的第一款车型。“平台团队”是由在同一地点共同开发汽车的各部门经理和专家组成。
- 借助417立方英寸排量的“HEMI”发动机,汽车加速竞赛车手肯尼?伯恩斯坦达到了301.70英里/小时的速度。
1993年
- 克莱斯勒推出全新家用轿车系列:“克莱斯勒Concorde”、“道奇Intrepid”和“飞鹰Vision”。全新家用轿车系列采用了创新性并且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的“前置式驾驶室设计”。
- 克莱斯勒的轿车和载重车销量达到250万辆,与1992年相比增长14%。
- 在厢式旅行车诞生10周年之际,克莱斯勒向客户交付第400万辆厢式旅行车(道奇Grand Caravan)。
- 克莱斯勒向“MezaTech公司”出售“兰博基尼汽车公司”及其子公司。
1994年
- 克莱斯勒开始在奥地利生产“Jeep大切诺基”车型。
- 克莱斯勒创造净收益的新记录:37亿美元(营业收入522亿美元)。
1995年
- 克莱斯勒在日本投资1亿美元,用于扩展分销网络。
- 克莱斯勒的混合动力汽车“Patriot”因科技创新而荣获“探索奖”。
- 克莱斯勒宣布在阿根廷建设生产工厂。
- 克莱斯勒筹建V6发动机新工厂。
1996年
- 克莱斯勒首席执行官罗伯特?伊顿为新总部举行落成仪式。位于密歇根州奥本山的新总部是十五层的建筑物,顶部设有两层楼高的玻璃制成的克莱斯勒五角星。
- 克莱斯勒推出全球第一款批量生产的“热杆”汽车:“普利茅斯Prowler”。
- 克莱斯勒历史博物馆破土动工。
1997年
- 克莱斯勒推出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1998道奇Durango”。
- 克莱斯勒宣布在1998年款结束时停用“飞鹰”品牌。
- 克莱斯勒推出第二代的1998年型“克莱斯勒Concorde”和“道奇Intrepid”。
- 克莱斯勒在新加坡设立亚太区总部。
- 克莱斯勒着手研究燃料电池技术,旨在将燃料效率提高50%。
- 克莱斯勒推出“道奇Intrepid ESX”混合动力概念车。
- 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克莱斯勒展出复合材料概念车(CCV)。复合材料概念车采用了主要由再生材料制成的注塑车身外壳。
- 在美国汽车市场,克莱斯勒的市场份额从1992年的13.1%增至1997年末的14.9%。
- 克莱斯勒提供五种右侧驾驶车型:“克莱斯勒Neon”、“克莱斯勒捷龙”、“Jeep牧马人”、“Jeep切诺基”和“Jeep大切诺基”。
1998年
- 克莱斯勒推出“1999克莱斯勒LHS”和“克莱斯勒300M”轿车。“克莱斯勒300M”延续了著名“字母系列”轿车(产于1955-1965年)的传统。
- 克莱斯勒推出“1999 款Jeep大切诺基”。
- 克莱斯勒的厢式旅行车连续十五年处于领先地位,总销量达到了700万辆。
- 戴姆勒-奔驰和克莱斯勒达成“平等合并”的协议。
克莱斯勒车的具体资料和来历、
1875年
- 沃尔特?克莱斯勒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的瓦米哥。
1892年
- 17岁的沃尔特?克莱斯勒成为堪萨斯州艾利斯县太平洋联合铁路公司的铁路工程师学徒工。
- 年轻的火车技工沃尔特?克莱斯勒开发并制造了自己的专用工具,因为他认为“一个优秀技工决不应该信任不是自己亲手选取和习惯使用的工具”。
1908年
- 此时33岁的沃尔特?克莱斯勒已经成为芝加哥大西部铁路公司高级经理人,月薪350美元。他花了5000美元购买了他的第一辆汽车:一辆红色内饰的白色Locomobile Phaeton汽车。为了了解这款汽车的工艺技术,沃尔特?克莱斯勒把它拆装了好几次,最后学会了驾驶汽车。
1912年
- 沃尔特?克莱斯勒在位于密歇根州弗林特的通用汽车公司子公司“别克汽车公司”担任生产经理,起始年薪为6000美元。在“别克汽车公司”期间,沃尔特?克莱斯勒迅速将日产量从20辆提高到550辆。在此期间,沃尔特?克莱斯勒与K.T.科勒一起共事,后者后来接替他成为别克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并最终在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扮演了重要角色。
1916年
- 通用汽车公司成为通用汽车集团公司,并使“别克汽车公司”成为其第一个子公司。
1917年
- 沃尔特?克莱斯勒担任“别克汽车公司”的总裁兼总经理。在沃尔特?克莱斯勒的领导下,“别克汽车公司”成为“通用汽车公司最大的盈利来源”。
1919年
- 沃尔特?克莱斯勒在主管“别克汽车公司”之外还担任通用汽车公司负责生产的第一副总裁。
1920年
- 由于和通用汽车公司首脑威廉姆?杜兰特产生意见分歧,45岁的沃尔特?克莱斯勒辞去了在通用汽车公司的职务。仅仅几个月之后,“威利斯-奥夫兰多汽车公司”的债权人聘请沃尔特?克莱斯勒担任执行副总裁。沃尔特?克莱斯勒全权负责“威利斯-奥夫兰多汽车公司”的运营,并签订了闻所未闻的为期两年的百万美元年薪合同。两年内,沃尔特?克莱斯勒扭转了“威利斯-奥夫兰多汽车公司”的局面。
- 与此同时,沃尔特?克莱斯勒也受债权银行的委托,振兴了“查默斯汽车公司”持有“马90%股份的“马克斯威尔汽车公司”。
- 1921年,沃尔特?克莱斯勒担任“马克斯威尔-查默斯汽车公司”董事长。一年以后,“马克斯威尔-查默斯汽车公司”更名为“马克斯威尔汽车公司”。1925年,“马克斯威尔汽车公司”改为“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1921年
- 在“威利斯-奥夫兰多汽车公司”任职时,沃尔特?克莱斯勒聘请了三名曾在底特律经营过一家工程咨询事务所的前“斯图特贝克公司”工程师:佛瑞德?泽德(Fred M.Zeder)、欧文?斯凯尔顿(Owen Skelton)和卡尔?布瑞尔(Carl Breer),目的是为了开发一种“新型汽车”的概念,期望以此扭转“威利斯-奥夫兰多汽车公司”的局面并实现盈利。这三位工程师姓氏的第一个字母“ZSB”组合成了新型梦幻轿车的代号。沃尔特?克莱斯勒履行了“威利斯-奥夫兰多汽车公司”扭亏为盈的责任。后来他带领佛瑞德?泽伯、欧文?斯凯尔顿和卡尔?布瑞尔加入了“马克斯威尔-查默斯汽车公司”,继续开发“ZSB”梦幻轿车。
1924年
- 仍然担任“马克斯威尔汽车公司”董事长的沃尔特?克莱斯勒在纽约推出了带有“克莱斯勒”名称的“ZSB”轿车。由于“ZSB”轿车实际上尚未上市销售而被纽约车展拒之门外,沃尔特?克莱斯勒在附近的船长酒店大堂中展示了“克莱斯勒6”系,在媒体和行业中引起了轰动。“克莱斯勒6”装配“气门侧置式”六缸发动机,排量为201立方英寸(3.3升),功率达68马力(3000转/分钟)。由于采用了工艺复杂的“里卡多”燃烧室,“气门侧置式”六缸发动机达到了当时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压缩比。“克莱斯勒6”几乎可达到当时令人惊讶的70英里/小时(超过110公里/小时),并采用了四轮液压制动器和减振器。“气门侧置式”六缸发动机运用了7个轴承支撑的曲轴以及铝制活塞和强制润滑装置。1924年,也就是“克莱斯勒6”投产后的第一年中,该车的销量即达到了近32000辆,创造了美国新上市汽车的销量记录。
1925年
- 1925年7月6日,当时市值4亿美元的“马克斯威尔汽车公司”将其所有权利和责任转让给了新建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而在当年年末,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就实现了400多万美元的净利润。1925年8月,克莱斯勒加拿大公司成立。克莱斯勒推出新款“1926 4型车”,也就是“58系列”。“58系列”是最早使用橡胶支承来缓冲发动机振动的汽车之一。也就在这一年,“克莱斯勒6”参加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尽管没有获得名次但成功完成了赛事。到1925年末,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在美国已发展了3800家经销商。在美国汽车制造商中,克莱斯勒率先推出曲轴减振器。
1926年
- 克莱斯勒提供三种车型系列,并在名称中显示它们的高速性能:58系列(4缸)、G-70系列(6缸)和G-80系列(6缸)。顶级车型是92马力的“E-80帝王”。“E-80帝王”是第一款克莱斯勒豪华轿车,采用了化油器进气预热装置以及特制车身。在1926年中期增添了作为1927年型的“60系列”之后,克莱斯勒完善了这一系列的车型组合。
- 年轻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在美国汽车制造商中的排名从第27位上升至第5位。
1927年
- 克莱斯勒提供四种车型系列:“50系列”、“60系列”、“70系列”和“80帝王”。
- 克莱斯勒成为美国第四大汽车制造商。
1928年
- 针对低价位细分市场的“普利茅斯”品牌面市,第一款“普利茅斯”是排量相对较小的1929款45马力的四缸汽车。尽管售价仅为670美元,第一款“普利茅斯”在同级车型中依然率先采用了四轮液压制动器。为了加强舒适性,车身置于橡胶支承之上。
- 针对中等价位细分市场,克莱斯勒推出了“迪索托”品牌。首先面市的是1928年7月投产的1929款“迪索托”,这是一款六缸汽车。一年之后,“迪索托”销量达到8万辆。十四个月之后,“迪索托”销量达到10万辆,在业内创造了一直保持30年之久的新上市汽车销量记录。
- 克莱斯勒收购了规模是其五倍之巨的“道奇兄弟公司”。“道奇兄弟公司”从1914年开始生产汽车,并于1916年使用“巴德”专利制造了第一批量产的大型全钢车身轿车。“道奇兄弟公司”同时也以生产商用载重车系列著称。
- 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克莱斯勒汽车荣获第三名和第四名。
- 160670辆的销量使克莱斯勒创造了一直保持到1950年的生产记录,无人同出其右。克莱斯勒的车型系列中包括四缸的“52系列”,六缸的“62系列”和“72系列”以及“帝王80系列”。
1929年
- 克莱斯勒与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同成为汽车业“三巨头”——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
- 作为一项个人的动议,沃尔特?克莱斯勒资助并开始在纽约建造克莱斯勒大厦。77层的克莱斯勒大厦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旗下拥有“克莱斯勒”、“道奇”、“帝王”、“迪索托”和“普利茅斯”等诸多品牌。
- 在美国汽车制造商中,克莱斯勒率先使用下行式化油器。
1930年
- 所有克莱斯勒车型采用钢制车身和燃油泵(取代重力式加油箱)。
1931年
- 第一款克莱斯勒八缸发动机首先在“克莱斯勒8”和“帝王”系列中列装。
- 克莱斯勒推出革命性的新型发动机支架,这种名为“Floating Power”的发动机支架的钢板弹簧置放在变速器下面,与橡胶支承一起将发动机的振动和底盘隔离开来。
- “普利茅斯”的四缸车型打出“八缸的平顺性,四缸的经济性”广告语。
- 在比利时的“斯帕(SPA)24小时耐力赛”中,克莱斯勒的八缸汽车夺得三升以上类别的第一名。
1932年
- 克莱斯勒率先推出助力制动器,车身也首先使用防锈处理工艺。
- 克莱斯勒的工程师开发出革命性的新型大孔隙金属材料“Oilite”,用于钢板弹簧和接头。“Oilite”的空隙能够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30%的润滑油,在处于压力状态下排出润滑油,并在压力再次下降时重新吸收润滑油。
1933年
- 在世界经济危机的中页,克莱斯勒是唯一超过1929年繁荣时期销量的美国汽车制造商。
- 克莱斯勒推出安全玻璃。安全玻璃在受损时裂成碎粒,而不是裂成碎片。
1934年
- 克莱斯勒推出革命性的流线型汽车:“克莱斯勒Airflow”和“迪索托Airflow”。在美国制造的轿车中,“帝王Airflow”率先采用整体式曲面前风挡玻璃。“Airflow”系列车型也首次将带有超速档的自动变速器作为选装配备。
1935年
- 沃尔特?克莱斯勒辞去克莱斯勒总裁职务,但保留了董事长职务。1926年从通用汽车公司加入克莱斯勒的K.T科勒就任总裁。
1936年
- 克莱斯勒的年度总产量达到100万辆。
1938年
- 克莱斯勒汽车产量占美国汽车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 克莱斯勒墨西哥公司成立。
1939年
- 克莱斯勒推出第一款采用液压偶合器的变速器(Fluid Drive)。
1940年
- 沃尔特?克莱斯勒于8月18日去世,享年65岁。
- 克莱斯勒建造第一批“概念车”:“克莱斯勒Thunderbolt”和“克莱斯勒Newport”双排座活顶轿车。“克莱斯勒Thunderbolt”和“克莱斯勒Newport”分别建造了六辆,用于展览和试验。
1941年
- 克莱斯勒推出“Town Country”。“Town Country”是克莱斯勒的第一款风格时尚的高级旅行车,采用了木材和钢材制造的车身以及木质装饰件。
- “威利斯-奥夫兰多汽车公司”接受委托,生产“Jeep?”汽车。“Jeep”名称的来源有两种传说,第一种是对“General Purpose(通用目的)”的首字母“GP”的曲解,第二种是根据20世纪30年代流行卡通人物“Eugene the Jeep”来命名的。(1963年,“威利斯-奥夫兰多汽车公司”变为“凯瑟-吉普汽车公司”;1970年,“美国汽车公司”以7000万美元收购了“凯瑟-吉普汽车公司”;1987年,克莱斯勒又收购了“美国汽车公司”。)
- 克莱斯勒将采用液压偶合器的变速器(Fluid Drive)与半自动的“Vacamatic”相结合。“Vacamatic”是四速变速器,在驾驶员松开油门踏板时能够在两个低速档之间或者在两个高速档之间自动切换。变速器在低速档和高速档之间切换时仍然需要离合器。豪华的“帝王”车型采用液压助力车窗。
1942年
- 作为克莱斯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最后一款车型,“1942款迪索托”采用了可收起的“螺旋式”大灯,以及与液压偶合器相结合的半自动变速器“Simplimatic”。
- 克莱斯勒为军工业务而停止民用汽车生产,军工产品包括50万辆军用“道奇”载重车。
1946年
- 克莱斯勒恢复汽车生产,生产略有改进的战前车型。克莱斯勒“Town Country”则推出新型轿车、双门轿车和敞篷轿车版本。
1949年
- 克莱斯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首次推出全新车型。克莱斯勒投资9000万美元引进新型工具和设备。鉴于安全原因,克莱斯勒首次推出软包仪表板。
- 在美国汽车制造商中,克莱斯勒率先使用组合式点火和起动开关。
- 著名汽车设计师维尔基尔?艾克斯勒离开“斯图特贝克公司”并加入克莱斯勒。
1950年
- 克莱斯勒董事会选举K.T科勒为董事长,并任命莱斯特?科伯特为总裁。
- 克莱斯勒推出四轮盘式制动器,并成为率先提供电动车窗的美国汽车制造商。
- 意大利的“Ghia”设计室为克莱斯勒设计了第一批“概念车”。
1951年
- 克莱斯勒的工程师设计著名的“HEMI”V8发动机(采用半球形燃烧室),在20世纪50和60年代树立了美国的高性能标准。“HEMI”V8发动机花费了六年的开发时间,是克莱斯勒的第一款V8发动机,并以180马力的功率立即被誉为美国汽车工业成就的巅峰之作。
- 克莱斯勒推出“Hydraglide”动力转向系。
- 布瑞基斯?坎宁汉姆购买了克莱斯勒的“HEMI”发动机,装在他的C-2赛车上参加“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三辆赛车中的一辆取得了第18名的成绩。
- “Town Country”再次成为旅行轿车,并去除了木质侧围。
- “克莱斯勒纽约客(New Yorker)”在“印地安纳波利斯500大赛”中一马当先。
1952年
- 克莱斯勒为美国军方制造“木星”研究用火箭。
1953年
- 克莱斯勒推出创新性的“PowerFlite”两速自动变速器。
- “道奇”推出基于克莱斯勒“HEMI”发动机的“红色公羊(Red Ram)”V8车型。
- 装配克莱斯勒发动机的“坎宁汉姆C-5R”赛车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赢得第三名。“坎宁汉姆C-4R”在“赛百灵12小时耐力赛”中赢得第一名。
- 克莱斯勒收购车身制造商“布瑞基斯”。在“三巨头”中,克莱斯勒是最后一个收购车身制造商的汽车公司。
1954年
- 克莱斯勒启用密歇根州安亚伯附近的切尔西试验跑道。克莱斯勒的试车员在2836英里的总行程中以平均118.18英里/小时(略低于190公里/小时)的速度创造了美国24小时速度记录,为新建的试验场赢得了荣誉。
- 克莱斯勒的入门级品牌“普利茅斯”也装载了V8发动机。
- 克莱斯勒开始试验革命性的燃气涡轮发动机。
- 在美国全国赛车协会NASCAR大赛中,李?佩蒂驾驶“HEMI”发动机驱动的克莱斯勒汽车,赢得7场胜利,并且在另外17场比赛中名列前五名。
- “道奇皇家500(Royal 500)”在“印地安纳波利斯500大赛”中一马当先。
1955年
- 克莱斯勒推出维尔基尔?艾克斯勒的“前瞻性”造型。
- 克莱斯勒推出“字母系列”轿车系列中的第一款车型“C-300”,开创了高性能轿车时代。
- “克莱斯勒C-300”以92英里/小时(略低于150公里/小时)的平均速度,在NASCAR全国大奖赛上赢得了胜利。“Mercury Outboard Marine公司”的卡尔?基基弗组建了一支由克莱斯勒C-300“HEMI”轿车构成的赛车队,在40场NASCAR赛事中令人惊讶地赢得了20场比赛。
- 在美国汽车制造商中,克莱斯勒率先在轿车中提供全晶体管化收音机。
1956年
- 克莱斯勒推出按钮式全自动变速器“魔力触手(Magic Touch)”。
- 克莱斯勒的“普利茅斯”测试版燃气涡轮汽车纵横美国大陆,从纽约驶向洛杉矶。
- 克莱斯勒将“高速路高保真(Highway Hi-Fi)”录放机作为选装配备。
1957年
- 克莱斯勒将新设计的“TorqueFlite”自动变速器作为标准配备。克莱斯勒系列包括四种车型:“Windsor”、“Saratoga”、“New Yorker”和“300C”。
1958年
- 在最初的全球化进程中,克莱斯勒收购了“法国西姆卡汽车公司”的股份,并开始在美国销售“西姆卡”汽车。
- 克莱斯勒进行燃油喷射试验,在高性能“300D”车型中提供“邦迪克斯”设计的燃油喷射系统。然而,性能问题导致克莱斯勒又重新使用化油器。
- 道奇推出品牌特有的新型5.9升V8发动机。1959年,这些V8发动机排量增至6.3升,功率达到345马力。
- 克莱斯勒在汽车行业中率先推出自动速度控制装置。
- 汽车加速竞赛车手唐?葛利特斯驾驶“HEMI”发动机驱动的赛车,打破了170英里/小时的记录。
1959年
- 第二代燃气涡轮发动机驱动的“普利茅斯”从底特律驶向纽约。
1960年
- 克莱斯勒推出“Valiant”车型,从而进入紧凑型轿车市场。这款造型迷人的“Valiant”汽车装配了新设计的顶置气门式六缸发动机。
- 莱斯特?科伯特担任克莱斯勒董事长,并保留总裁职位。
- 在美国汽车制造商中,克莱斯勒率先提供车载电唱机,可播放19张45转/分钟的密纹唱片。
- 克莱斯勒开发出第三代燃气涡轮发动机汽车。
- 克莱斯勒为所有车型装配交流发电机。
1961年
- 克莱斯勒董事会选举乔治?洛夫任命为董事长,并任命林恩?汤森为总裁。
- 在“迪索托”面世33年之后,克莱斯勒停用“迪索托”品牌。
- 克莱斯勒推出巡航控制系统和电动锁作为选装配备,并采用整体式车身。
1962年
- 克莱斯勒的试车员驾驶两辆重新装配燃气涡轮发动机的“道奇Dart”和“普利茅斯Fury”,从西向东横贯美国,以证明新型驱动技术的可靠性。
1963年
- 克莱斯勒为传动系推行5年或5万英里的新保用政策。
- “克莱斯勒300J”在“印地安纳波利斯500大赛”中一马当先。
- 克莱斯勒制造了51辆燃气涡轮发动机汽车,并选拔出客户对其进行测试。
1964年
- 在福特汽车公司推出“野马(Mustang)” 之前两周,克莱斯勒推出1964年型“普利茅斯Barracuda”,掀起了将近10年的肌肉车热潮。
- 汽车加速竞赛车手唐?葛利特斯驾驶“HEMI”发动机驱动的赛车,在7.78秒内达到了201.34英里/小时(约340公里/小时)。
- 乔治?理查德?佩蒂继承其父亲李?佩蒂的职业,驾驶“普利茅斯”,赢得了“戴通纳500大赛”和“NASCAR锦标赛”大奖。
1965年
- 在著名的“戴通纳500”NASCAR汽车赛中,“普利茅斯”囊括前三名。NASCAR规定,量产至少达到1000台发动机的公路用汽车才能参赛,这就排除了426立方英寸排量“HEMI”发动机的参赛资格。克莱斯勒退出了1965年赛季的剩余比赛。
1966年
- 克莱斯勒制造350马力的“公路版HEMI”发动机,并重返NASCAR赛事。
1967年
- 克莱斯勒公司董事会选举林恩?汤森为董事长,并任命维尔基尔?波特为总裁。
1969年
- “道奇Daytona”为NASCAR赛事而采用了58英寸高的后翼板和尖形头部。“道奇Daytona”也面向公众出售,以满足NASCAR的参赛规则:赛车必须基于批量生产车型,并且销量至少达到500辆。有趣的是,后翼板并非为空气动力学而设计,而是为了可以打开后行李箱盖。
1970年
- 克莱斯勒从日本合作伙伴三菱汽车公司进口准紧凑型轿车和载重车,并作为“道奇”和“普利茅斯”品牌产品进行销售。
- “美国汽车公司”收购“凯瑟-吉普汽车公司”。
- “普利茅斯”推出公路版的NASCAR型轿车:“普利茅斯Superbird”。与“道奇Daytona”一样,“普利茅斯Superbird”也具有高位后扰流板以及符合空气动力学特性的加长头部,并能够达到将近200英里/小时(超过300公里/小时)的速度。
1971年
- 克莱斯勒推出制动打滑控制系统“全轮确保制动系统(Four-Wheel Sure Brake)”,作为“帝王”车型的选装配备。
- 克莱斯勒购买其日本合作伙伴三菱汽车公司的股份。
- NASCAR将发动机排量限制在305立方英寸以内,结束了“HEMI”发动机在NASCAR赛事中的主宰地位。
1975年
- 克莱斯勒董事会选举约翰?里卡多为董事长,并任命尤金?卡菲罗为总裁。
1978年
- 克莱斯勒将其欧洲业务出售给“标致-雪铁龙”。
- 克莱斯勒推出第一款美国制造的前轮驱动轿车:“道奇Omni”和“普利茅斯Horizon”。
- 约翰?里卡多董事长任命李?艾科卡为克莱斯勒总裁。
1979年
- 克莱斯勒董事会选举李?艾科卡为董事长,并任命保罗?伯格莫泽为总裁。
1980年
- 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签署《克莱斯勒公司贷款担保法令》,为克莱斯勒提供15亿美元的联邦贷款担保。
- 李?艾科卡担任克莱斯勒广告的主角,这是第一次由汽车制造商首脑担任广告代言人。
1982年
- 克莱斯勒推出“道奇Aries”和“普利茅斯Reliant”,这些所谓的“K型车”为克莱斯勒的转型做出了贡献。
- 克莱斯勒开始规划新的克莱斯勒技术中心。
1983年
- 克莱斯勒提前七年偿清联邦贷款担保。
1984年
- 克莱斯勒推出“道奇Caravan”和“普利茅斯捷龙”,创造了全新的厢式旅行车细分市场。克莱斯勒的厢式旅行车是基于轿车平台(而不是载重车平台),能够搭载七位乘客和多种货物,并且适合标准车库。
- 克莱斯勒收购“玛莎拉蒂汽车公司” 15.6%的股份。
- 克莱斯勒重组为控股公司,由“克莱斯勒汽车”、“克莱斯勒金融”、“湾流航空”和“克莱斯勒技术集团”组成。
- 克莱斯勒任命哈罗德?斯珀里奇为总裁。
1985年
- 克莱斯勒与三菱汽车公司建立合资企业“钻石星汽车公司”,在美国伊力诺斯州努马生产小型汽车。
1987年
- 克莱斯勒以8亿美元收购美国第四大汽车制造商“美国汽车公司”,并因此拥有了Jeep?品牌。
- 在获得Jeep?品牌之后,克莱斯勒掌管了Jeep?品牌的3家汽车工厂、1600家经销商以及在中国北京合资建立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
- 克莱斯勒推出1929年以来的第一个新品牌“飞鹰”。
- 在中断九年之后,克莱斯勒继续向欧洲出口汽车,包括“克莱斯勒LeBaron Convertible”、“克莱斯勒捷龙”和“克莱斯勒Daytona”。
- 克莱斯勒收购“兰博基尼汽车公司”。
1988年
- 克莱斯勒与三菱汽车公司的合资企业“钻石星汽车公司”在伊力诺斯州努马投产。
- 菲亚特和克莱斯勒签订克莱斯勒在加拿大和美国销售“阿尔法-罗密欧”汽车的协议。
- 在美国汽车制造商中,克莱斯勒率先将安全气囊作为标准配备。
1989年
- 克莱斯勒与“斯太尔-戴姆勒-普赫”签订合资企业协议,为欧洲市场生产厢式旅行车。
- 克莱斯勒出售“克莱斯勒技术集团”。
- 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两家美国汽车制造商之间的第一家合资企业“New Venture Gear”。
- 克莱斯勒建立“五角星运输集团公司”。“五角星运输集团公司”由四个汽车租赁企业组成:“Thrifty Rent-A-Car-System”、“Snappy Car Rental”、“Dollar Rent-A-Car Systems”和“General Rent-A-Car”。
- 克莱斯勒实施10亿美元成本削减和重组项目,重点在于汽车业务。
- 唐?葛利特斯驾驶“HEMI”发动机驱动的改装赛车,在5.07秒内达到了287.81英里/小时(约486公里/小时)。
1990年
- 克莱斯勒推出第一款豪华厢式旅行车,“Town Country”再次成为单独的铭牌。
1991年
- 克莱斯勒出售其持有的三菱汽车公司股份。
- 第一辆克莱斯勒厢式旅行车在奥地利“欧洲之星装配厂”下线。
- 李?艾科卡在美国密歇根州奥本山为公司投资10亿美元建成的“克莱斯勒技术中心”举行落成仪式。
- 菲亚特和克莱斯勒之间“阿尔法-罗密欧”汽车分销协议终止。
- 艾尔?蒂格驾驶克莱斯勒“HEMI”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创造了轮式汽车陆上速度的新记录:409.986英里/小时(693公里/小时)。
- 克莱斯勒任命罗伯特?卢茨为总裁。
1992年
- 克莱斯勒任命罗伯特?伊顿为副董事长兼首席运营官,计划让罗伯特?伊顿在1993年3月接任李?艾科卡的董事长职位。
- 克莱斯勒为“杰斐逊北部装配厂”举行落成仪式。投资16亿美元的“杰斐逊北部装配厂”将生产“Jeep大切诺基”。
- 克莱斯勒推出“道奇蝰蛇”:装配V10发动机的双座跑车。“道奇蝰蛇”是首次由克莱斯勒“平台团队”设计的第一款车型。“平台团队”是由在同一地点共同开发汽车的各部门经理和专家组成。
- 借助417立方英寸排量的“HEMI”发动机,汽车加速竞赛车手肯尼?伯恩斯坦达到了301.70英里/小时的速度。
1993年
- 克莱斯勒推出全新家用轿车系列:“克莱斯勒Concorde”、“道奇Intrepid”和“飞鹰Vision”。全新家用轿车系列采用了创新性并且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的“前置式驾驶室设计”。
- 克莱斯勒的轿车和载重车销量达到250万辆,与1992年相比增长14%。
- 在厢式旅行车诞生10周年之际,克莱斯勒向客户交付第400万辆厢式旅行车(道奇Grand Caravan)。
- 克莱斯勒向“MezaTech公司”出售“兰博基尼汽车公司”及其子公司。
1994年
- 克莱斯勒开始在奥地利生产“Jeep大切诺基”车型。
- 克莱斯勒创造净收益的新记录:37亿美元(营业收入522亿美元)。
上世纪80年代一汽与美国克莱斯勒的谈判,美国为什么会失败
当时,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考察团在老厂长耿昭杰的带领下来到美国克莱斯勒公司考察发动机造型。在双方的几轮谈判之后,一汽引进了克莱斯勒轻轿结合的发动机,并随后准备引进克莱斯勒的车身。但在当时的总经济师吕福源带代表团重返底特律时,克莱斯勒公司突然改变了与一汽合作发展的态度,他们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而且还把购进生产线的价格提到了一个想都想不到的高价。原来克莱斯勒公司这样做是由于他们获得了我国批准一汽要上轿车的信息,所以认为无论自己提出的条件多么苛刻,一汽为了迅速实现轿车的生产,肯定会做出妥协。但是,权衡了一番得失之后,一汽觉得如果同意克莱斯勒公司提出的条件,那我方的利益就会受到极大的损失,因此耿昭杰毅然决定中断与克莱斯勒的谈判。
虽然做出了中断谈判的决定,但一汽面临的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当时一汽的处境十分艰难,正当一汽苦于寻找出路之时,德国大众公司董事长哈恩博士到一汽进行礼节性拜访。他对一汽的条件而感到十分满意,于是他决定试探性地向耿绍杰提出了合作的意向。对于哈恩博士的意见,耿昭杰其实也考虑过,但他对双方的合作存在很多顾虑。因为一汽未来轿车的发动机是克莱斯勒公司的生产线,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若与大众合作,其车身和整装技术能否与克莱斯勒的发动机协调呢?当耿昭杰巧妙地将自己的顾虑向哈恩博士说明之后,哈恩博士很快就作出了明确的承诺。四周后,吕福源飞抵德国,此时大众公司已将克莱斯勒的发动机装进了加长后的车身,德国大众充分显示了自己与中国一汽进行合作的诚意和效率。
克莱斯勒公司几乎在吕福源飞赴德国的同时就得到了这个重要信息,克莱斯勒公司总裁艾柯卡感到了这一信息的压力和内涵,立刻通知其谈判代表团向中国一汽做出大幅度的让步:“如果一汽和我们合作,将象征性地只收一美元技术转让费……”美国克莱斯勒公司这次确实充分考虑到了一汽的利益,但是经过反复论证和比较,一汽还是认为和德国大众的合作更有利于双方利益的合理分配,于是德国大众终于成为中国一汽的合作伙伴。
克莱斯勒的发展史?
克莱斯勒发展史克莱斯勒的品牌名称源于创始人“汽车天才”沃尔特·克莱斯勒的名字。从33岁芝加哥大西部铁路公司最年轻的领导人,44岁成为通用汽车公司第一副总裁,到接手濒危的马克斯维尔汽车公司,带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迅速进入全美汽车行业前三甲。沃尔特·克莱斯勒展现了罕见的胆略、谋识与市场洞察力。一鸣惊人后,克莱斯勒汽车继续昂首阔步地行进。1928年,克莱斯勒汽车接管濒临破产的道奇公司,之后,克莱斯勒汽车又陆续接管Jeep和顺风汽车公司。拒绝平庸,是克莱斯勒品牌最核心的精神气质。在克莱斯勒汽车的血液中,始终保留着创始人克莱斯勒高瞻远瞩的品牌基因,永远都流淌着创新的冲动。从1934年发布划时代的流线型车Airflow引领汽车工业的革命以来,克莱斯勒公司创造了美国乃至世界汽车史上一个又一个神话。它不仅创造性地引入了著名的HEMIV8发动机,树立了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高性能标准,成为世界发动机史上的里程碑,引入了整片式曲面挡风玻璃、座舱前移等经典汽车设计,更为世界爱车人带来了至今畅销的MPV、大捷龙、300C系列、Crossfire等车型。每一款车型都带有浓郁的美国情调,凝聚了美国汽车文化的精髓,阐释了它心中独特的美国韵味。
中国第一汽车厂当时要买克莱斯勒一条装配线,1美元都不接受,为什么?
4月30日,85年历史的美国第三大汽车巨头-克莱斯勒公司破产。多年来,因为多种经济因素的影响,美国工业产品不断被挤出国际国内市场,尤其是美国的汽车工业遭受的打击特别沉重,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就是备受关注的一家问题公司。尽管很多人曾为它付出了巨大努力去挽回他的败局,也只不过是给他的垂暮晚年延续了一点生命而已。
这些与克莱斯勒的晚年在一起执着奋斗的精英们,艾柯卡是最耀眼的一位明星。
1978年12月,克莱斯勒濒临倒闭,李·艾柯卡临危受命,成为公司总裁。
艾柯卡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他身上体现了一个典型的美国梦。艾柯卡说:”我读书既不是想当官,也不想作律师,哪儿有钱我就到哪儿去。32年来,我一直为钱而奋斗。”
伟大的艾柯卡是那样的朴实无华,生活工作务实而专注,与人交流直言不讳。广大的克莱斯勒员工爱他,拥护他,服从他,他一手托起了克莱斯勒已经破碎不堪的梦想。
可是在80年代中期,艾柯卡没有把宝贵的资金投入到开发新产品和更新厂房设备上,而是将数十亿美无投入到不明智的产业多样化和购并企业。这几项决策令克莱斯勒公司再度危机四伏……值得庆幸的是,当时的艾柯卡悬崖勒马,及时回头了。但是因为这一系列的折腾。克莱斯勒大伤元气,克莱斯勒的远景–再度风雨飘摇。
历史可以再度给克莱斯勒一个机会吗?
80年代后期,一次历史机遇给了克莱斯勒,然而,它却鬼使神差的与之失之交臂。在历史关键的时刻,掌门人艾克卡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1987年,中国第一汽车厂(现一汽集团)看好了克莱斯勒,当购买了一条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发动机生产线之后,准备再购买一条克莱斯勒道奇轿车装配线。亚柯卡获悉后,将克莱斯勒公司即将要淘汰的一条装配线的价格提高到了1800万美元。就在他从纯粹的生意眼光提高了与中国合作的门槛时,在同一时间,西德大众(现德国大众)却向一汽提出了更为优越的条件,不仅价格优惠许多,而且那条装配线的优势远比克莱斯勒的要强大。
对于德国大众与中国开始广泛地接触并合作此项举动,亚柯卡起初并不在意,但当得知中方开始和大众进行最后一轮谈判时,亚柯卡坐不住了,他慌乱的掐灭手中的雪茄烟,将他的价格降到仅仅是象征性的1美元,艾克卡的决策确实果断。但是时机已过。,一汽与大众的合作意向书几天之后签字生效,一汽最终选择了大众。并由此成就了今天中国汽车市场三雄之一的”一汽-大众”。
斗转星移,进入21世纪,趋势使然,世界上几乎所有汽车大公司都相继来华投资建厂,纷纷拿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到中国来合作,他们给了中国一个机会的同时,中国也给与了他们丰厚的回报。如果当年亚柯卡与一汽合作,那么,如今克莱斯勒公司在中国至少应该已有两家合资公司,它自己也不至于走到与戴姆勒-奔驰公司合并,失去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头衔”的地步;如果当时,艾克卡拿最好的产品到中国来,凭借在中国20多年的合作基础,克莱斯勒如今至少可以和其它外国公司相抗衡。
1988年。疲惫的艾克卡来到了中国,面对中国广大汽车界的人士,这位老人不失英雄本色,坦言相告:”中国变革的速度是由中国人民决定的,作为一个外国投资者,一统天下的好日子没有了,只能拿出最好的产品,别无选择。以前,是我错了。”
在艾克卡任职克莱斯勒的前半期,克莱斯勒公司股票上涨幅度是同期市场平均涨幅的2.9倍。李·艾柯卡,他的功劳成就毫无置疑,他拯救克莱斯勒公司于灾难的边缘,上演了美国商业史上最为经典的一幕商业悲喜剧。但就在此时,艾柯卡的注意力却不明智转移了……他常常定期出现在诸如”今日秀”和”LarryKingLive”这样的脱口秀节目中,在80多个商业广告中充当主角,还四处为其自传宣传表演。艾柯卡的个人价值和知名度一路飙升,但克莱斯勒公司的股票在他任期的后半段却急落了31%。
克莱斯勒公司的股票在李·艾柯卡任期的后半段急落了31%,使得这位汽车巨子的职业生涯没有划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在管理专家吉姆·柯林斯发表的《第五级领导者》一文中,把李·艾柯卡视为”卓有才华但利己主义超级膨胀的第四级领导者”的典范。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认为–人是社会的中心,人的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唯一基础。人既不是为上帝活着,也不是为君主活着,而是为自己的利益活着。从洛克认为中心的学说出发,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受自身利益的支配,追求财富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
斯密的基本思想简单概括是–每个生产者都是为自己的利益生产,但是由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研究以及受市场机制的指导,又自然会或者必然会选定最有利于社会利益的生产。这种并非出于本意给社会做的贡献。比那些口口声声说为公众谋福利的人更能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利益发展。
很多人说艾克卡始终为了他自己的人生荣耀而奋斗。他在克莱斯勒的奋斗自始至终都是在报复亨利,福特对他的无情扫门出地之仇,但是人性使然,这又有什么错?我们看历史上任何一位伟人圣人,都可以发现他们的人生轨迹不光彩的一面,他们其实都是在为着自己的事业荣耀,自己的人生价值奋斗,尽管他们和他们的拥护者们都拼命的为他们的丰功伟绩粉饰装扮,又能如何?这个世界上有一件事情永远无法掩盖,那就是真相。还是伟大的艾柯卡毫不掩饰自己,当年在中国说的毫不犹豫—是我错了。”
然而艾克卡毕竟辜负了卡莱斯勒几十万员工对他的期望,因为他心中的仇恨,他私欲的无限膨胀,让他无法再认清历史的潮流,从而有效的定位自己,看清趋势。最终让他的目光短浅,决策失误。尽管他已经从克莱斯勒退休多年。尽管这位老人是那样的可敬又可爱,但事实不可以掩盖–克莱斯勒的破产,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为他不可避免的走入了决策的人性死角,他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也砸了克莱斯勒的脚。可是这世上的很多的决策者搬起了石头砸了别人的脚,自己倒落的干干净净,还落得功绩卓著,这问题很值得研究。
50年代末期,在大陆,麻雀被列为四害之一,遭到灭绝性的打击,上演一场全民打鸟的闹剧。实际上,中国的政治运动一向是扩大化的,且不说麻雀到底有没有罪该不该打,当时的灭麻雀运动,谁会去认真分清天上飞的到底是灰雀黑雀还是白雀?总之不是地上那些跑的就要挨打,长翅膀的统统杀无涉。所以,整片蓝天都遭受了无情的洗劫,结果就是中国很多地区的生态严重恶化,以至虫害泛滥、树木枯萎。这不过是初期的大自然一点小小的报复。其实严重的还在后面…生物链已断,谁来修复?要是有科学家可以发明出修复生物链的技术给他一百个诺贝尔奖都不过份。
说到了生态问题,再谈一件事。
埃及七十年代初竣工的阿斯旺水坝,它确实给埃及人民带来了廉价的电力,控制了水旱灾害,灌溉了农田,但是另一面确及其阴暗它破坏了尼罗河流域的生态平衡,遭到了一系列未曾料到的自然报复。由于尼罗河的泥沙和有机质沉积到水库底部,尼罗河两岸的绿洲失去了肥源,土壤日趋盐渍化、贫瘠化;由于尼罗河河口供沙不足,河口三角洲平原从向海中伸展变为朝陆地退缩,工厂、港口、国防工事等有跌入地中海的危险;由于缺乏来自海上的盐分和有机物,盛产沙丁鱼的渔场毁于一旦;由于大坝阻隔,尼罗河下游奔流不息的活水变成了相对静止的”湖泊”,为血吸虫和疟蚊的繁殖提供了生存条件,致使水库一带居民的血吸虫发病率达到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百。这一切,使埃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就在世界各国都认识到这些高科技尖端技术工程的巨大弊端,不再兴建的时候,中国却在大力提倡捡回人家已经丢弃不用的东西。中国的三峡大坝,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到目前为止,全国有大批的学者和社会有良知的人士已经在为它忧心忡忡,和尼罗河工程一样,相同的灾难弊端不必多讲,长江的很多鱼类很多物种面临灭绝,气候也会不可避免的受到严重的的影响。很多人从这个工程还在图纸上的时候,就阐述了很严重的后果–如果中国与其他国家发生战争冲突,长江三峡工程会成为第一个被攻击的目标!长江三峡工程就是中国的心脏,如果把长江三峡炸了,那么洪水就会长驱直下!一直淹到美丽的上海浦东……
我不知道现在这批九零后零零后…。。。孩子真正成熟起来顶家立业的时候,面对他们的父辈给他们留下的这把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会作何感想?仅仅是弥补这个巨大的生态安全漏洞,他们有多少钱可以来填充?西方这些年一直在帮我们计算。但那个价格并不适合在这里陈述,因为篇幅有限。
想来五十年代贫穷的中国,七十年代贫穷的埃及,当时那些决策者们应该是是不懂什么生态平衡这些专业词语的,在他们脑子生物链可能就是腰带一样的东西。这也没办法,君子常常是办错事的,尽管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奇怪的是,在当今社会经济科学如此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决策委员会里充斥着大批的院士博士硕士数不胜数的高明人士,我们真的缺乏科学决策的人才吗?
现在似乎科学决策的呼声很高,我每当看到这样的文章,就去认真的读上一读,但是看完,我又不免遗憾,我很想跑去对作者说–你吆喝啥呀?他们没有上过学吗?
这件事情一直在重复—西方发达了,丢弃了很多的垃圾,而我们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统统都去捡了回来,我们的众多决策者们,每天在做着看似利民利国的决策。
毫无疑问,山东自古多豪杰。有一个县级市。几年前办了个外资柠檬酸厂,产量号称世界第一。当地政府很为此自豪因为是世界第一。
当地百姓一开始听说是世界第一也很自豪,后来就自豪不起来了,因为他们发现这厂子附近的地面连颗草都不爱长……不错,因为按照市领导的说法,如果产量真的是世界第一,毫无疑问,污染也是世界第一。
后来一次交流的机会,我们有幸了解到了这个项目的内幕,那西方的技术代表告诉我们,这个高污染项目在他们国家是早就被禁止生产了,谁敢生产是要进监狱的。于是,这个垃圾项目在友好合作共富共赢的呼声下就被运到了中国。于是。就在当地的老百姓保受粉尘噪音毒气污染的情况下,当地的那些决策者由于引进外资有功,加官进爵。
那个西方的技术代表透着蔑视的眼光告诉了我们这些实情,大有幸灾乐祸看中国人热闹的意味。可是中国的环境污染对西方,对他们的国家又有什么好处呢?地球本来就是山水相连,中国遭了瘟疫,他们不怕传染?他们可以造一个巨大的玻璃罩把自己广大的国土扣起来?他们可以离开地球去火星生活?世界已经是如此的交流频繁,将来必然会更加紧密的联合在一起,如果他们的后代爱上了中国,要来中国定居结婚生孩子,他们会怎么讲?孩子,你还是不要去了,中国已经被污染了。我很抱歉,是我去污染的,但是我不想要你去给我生一个三条腿的孙子回来…
那个西方人接受我们的观点。他承认,这件事情他们国家做的并不光彩。但是他说,先生们,我们没有错。也许,你应该去问问你们的市长,他为何要接受我们,在我们的国家,这是很荒唐的,很难想象,当广大公民的呼吸的空气都无法保证纯净,当他们孩子的健康都收到了威胁时,他们还有心情不顾一切的去赚钱开发,总之,你们现在赚一块钱,将来要用一百块一千块来弥补,也许还不够,因为……也许无法弥补,我们早就算明白了,只是你们当局者迷!
并不只是当局者迷,人都是一样的,当利益和良知的天平摆在面前的时候,谁都会犯难,挣扎。犹豫的进行决断。如何衡量孰轻孰重。大家各有各的算计。都会做出自认为正确的决策。因为大家都不可避免的要陷入人性的决策死角。
现在中国呼吁人性关怀,和谐社会。何为人性?人性并不是某一个人的人性,人性是大家共同的人性。我们脚踏一块土地,一片蓝天。大家都有自己各自的后代,大家都在参与社会化大生产,你所生产的东西不干不净,被我吞下,但是按照生物链规则,将来你吃我生产的东西时,这些不干净有毒的东西也会被你自己吞下,或者你的子孙吞下。我们都在一条船上,谁也跑不了。
中国缺乏团队精神,所以需要推行团队精神,说是为了集体为了团队的利益,其实归根到底是为了大家自己的切身利益,为了大家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无论你是柴米油盐的算计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决策,如果你真的看清了历史潮流,认清了自然世界的基本规律。在你做出自己的选择时。多想一想团队的利益,其实也就是你自己和你子孙后代利益。
克莱斯勒破产了,大家公认,这是一件好事。借着破产,它开始新一轮的重组,结盟,还可以获得奥巴马政府关注扶持。它的几十万员工可以继续在自己的孩子生日那天送上昂贵的生日礼物,而不至于囊中羞涩。但是艾克卡却避免不了要失落,也一定会独自喝一段时间的闷酒,他年事已高,希望他可以看开一些,少喝一点酒。这世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无论怎样闹腾,天下还是那个天下,但是有一点是不会变的。天下,永远是大家的天下
关于《克莱斯勒13T发动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png)
.png)
.png)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