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空燃比开环与闭环系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发动机空燃比是什么?
- 2、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在哪些情况下对空燃比实施开环控制?
- 3、空燃比是什么?
- 4、柴油机的理论空燃比是多少?
- 5、发动机最好的空燃比是多少?
- 6、汽车发动机的空燃比指的是什么?
发动机空燃比是什么?
发动机的空燃比是近的,空气与燃油的一个比例称之为空,燃比最佳的空燃比的话是14.7:1。一般来说,发动机是达不到这种最高的标准,他是在上下网付会有一个波动。是依靠氧传感器检测,所含的氧含量,然后来进行一个调整喷油
望采纳
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在哪些情况下对空燃比实施开环控制?
在下述情况下,发动机ECU将对空燃比实施开环控制:
(1)发动机起动工况。起动需要浓混合气,以便起动发动机。(2)发动机暖机工况。发动
机刚起动的温度低于正常工作温度(80℃),需要迅速升温。(3)发动机大负荷工况。大负
荷时需要加浓混合气,使发动机输出较大转矩。(4)加速工况。加速时需要发动机输出较
大转矩,以便提高车速。(5)减速工况。减速时需要停止喷油,使发动机转速迅速降低。(6)氧传感器温度低于正常工作温度。氧化锆式氧传感器温度达到 300℃、氧化钛式氧传感器
温度达到 600℃时才能输出信号。(7)氧传感器输入ECU的信号电压持续 10 s以上时间保持
不变时。信号电压持续 10 s以上时间不变说明氧传感器失效,ECU将自动进入开环控制状态。
空燃比是什么?
空燃比:可燃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空燃比A/F(A:air-空气,F:fuel-燃料)表示空气和燃料的混合比。空燃比是发动机运转时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对尾气排放、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原理
为使废气催化率达到最佳(90%以上),必然在发动机排气管中安装氧传感器并实现闭环控制,其工作原理是氧传感器将测得废气中氧的浓度,转换成电信号后发送给ECU,使发动机的空燃比控制在一个狭小的、接近理想的区域内(14.7:1),若空燃比大时,虽然CO和HC的转化率略有提高,但NOx的转化率急剧下降为20%,因此必须保证最佳的空燃比,实现最佳的空燃比,关键是要保证氧传感器工作正常。如果燃油中含铅、硅就会造成氧传感器中毒。此外使用不当,还会造成氧传感器积碳、陶瓷碎裂、加热器电阻丝烧断、内部线路断脱等故障。氧传感器的失效会导致空燃比失准,排气状况恶化,催化转化器效率降低,长时间会使催化转化器的使用寿命降低。
比值
发动机工作时,燃料必须和吸进的空气成适当的比例,才能形成可以燃烧的混合气,这就是空燃比。从理论上说,每克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最少的空气克数,叫做理论空燃比。各种燃料的理论空燃比是不相同的:汽油为14.7,柴油为14.3。 空燃比
空燃比大于理论值的混合气叫做稀混合气,气多油少,燃烧完全,油耗低,污染小,但功率较小。空燃比小于理论值的混合气叫做浓混合气,气少油多,功率较大,但燃烧不完全,油耗高,污染大。 汽油机的空燃比在12~13时功率最大,在16时油耗最低,在18左右污染物浓度最低。因此,为了降低油耗和减少污染,应当尽量使用空燃比大的稀混合气,只在需要时才提供浓混合气。这种做法,叫做稀薄燃烧,已为当今多数汽油发动机采用。 影响汽油发动机排放的最主要因素是混合气的空燃比, 理论上一公斤燃料完全燃烧时需要14.7公斤的空气。这种空气和燃料的比例称为化学当量比。空燃比小于化学当量比时供给浓混合气,此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大,但燃烧不完全,生成的CO、HC多;当混合气略大于化学当量比时,燃烧效率最高,燃油消耗量低,但生成的NOx也最多;供给稀混合气时,燃烧速度变慢,燃烧不稳定,使得HC增多。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采用闭环控制的方式,将空燃比控制在化学当量比附近,并在排气系统中消声器前安装一个三元催化转化器,对发动机进行后处理,是当前减少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最有效方法。在化学当量比附近,转化器的净化效率最高。
控制方式
为了满足发动机各种工况的要求,混合气的空燃比不能都采用闭环控制,而是采用闭环和开环相结合的策略。 主要分为三种控制方式: 冷起动和冷却水温度低时通常采用开环控制方式。 由于起动转速低、冷却水温度低、燃油挥发性差,需 对燃油进行一定的补偿。混合气空燃比与冷却水温 空燃比
度有关,随着温度增加,空燃比逐渐变大。 部分负荷和怠速运行时此时可分为两种情况: 若为了获得最佳经济性,可采用开环控制方式,将 空燃比控制在比化学计量比大的稀混合气状态下工作。 为了获得低的排放,并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必须 采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加三元催化转化器,进行空燃 比闭环控制。 图中虚线部分为未加三元催化转化器时,CO、HC和NOx排放浓度与空燃比的关系。实线部分采用三元催化转化器后CO、HC和NOx与空燃比的关系。从图中可看出采用三元催化转化器时只有当空燃比在化学计量比附近很窄范围内HC、CO和NOx排出浓度均较小。装有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采用闭环控制方式,才能使混合气空燃比严格控制在化学计量比附近很窄的范围内,使三元催化转化器净化效率最高。 节气门全开(WOT)时: 为了获得最大的发动机功率和防止发动机过热,采用开环控制,将混合气空燃比控制在12.5~13.5范围内。此时发动机内混合气燃烧速度最快,燃烧压力最高,因而输出功率也就越大
柴油机的理论空燃比是多少?
理论上1kg汽油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质量为15kg,但实际上所供给的空气质量是随发动机的工作变化而变化的。
空气与燃料在一定比例范围内的混合气称为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的成分常用空气燃料比 (简称空燃比)m 和过量空气系数d表示。
即:a 二燃烧过程中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理论上完全燃烧时所需空气质量;空燃比 m 是空气质量对燃料质量的比值。即:m=空气质量:燃料质量。
扩展资料
柴油机工作原理
柴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其实跟汽油发动机一样的,每个工作循环也经历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柴油机在进气行程中吸入的是纯空气。在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柴油经喷油泵将油压提高到10MPa以上,通过喷油器喷入气缸,在很短时间内与压缩后的高温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由于柴油机压缩比高(一般为16-22),所以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空气压力可达3.5-4.5MPa,同时温度高达750-1000K(而汽油机在此时的混合气压力会为0.6-1.2MPa,温度达600-700K);
大大超过柴油的自燃温度。因此柴油在喷入气缸后,在很短时间内与空气混合后便立即自行发火燃烧。气缸内的气压急速上升到6-9MPa,温度也升到2000-2500K。在高压气体推动下,活塞向下运动并带动曲轴旋转而作功,废气同样经排气管排入大气中。
普通柴油机的供油系统是由发动机凸轮轴驱动,借助于高压油泵将柴油输送到各缸燃油室。这种供油方式要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做不到各种转速下的最佳供油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气燃料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柴油机
发动机最好的空燃比是多少?
理想的空燃比为14.7:1,但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时空然比是变化的。不同的工况有不同的空燃比
汽车发动机的空燃比指的是什么?
气车发动机的空燃比是指汽车混合气中空气与燃料重量之比。空燃比越大表明混合气越稀;空燃比越小,表明混合气越浓。空气与燃料都正好完全燃烧时的空燃比称为理论,空燃比约为14.8
关于《空燃比开环与闭环系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