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万能发动机是谁发明的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万能发动机是谁发明的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万能发动机是谁发明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什么是普通应用动力机的发明?
  • 2、“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当瓦特研制成功这项动力技术时,中国正值A. 开元盛世
  • 3、发动机是谁发明的
  • 4、发动机是谁发明的,在那年发明的
  • 5、是谁发明了发动机
  • 6、发明发动机的是谁?

什么是普通应用动力机的发明?

瓦特的蒸汽机与纽可门蒸汽机相比,耗煤量减少了3/4,效率却提高了6倍,其他各项性能均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它仍是一部“单向式”的蒸汽机(即只在活塞一端进汽,靠大气压力实现反向运动),所以它只能满足矿山排水的需求,还无法作为一般动力机在工业各部门普遍应用。

此时的英国,正处于技术大变革的前夜,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工业革命正在这里拉开序幕。这场革命的开端是由纺织机的改进开始的。一批工匠出身的杰出发明家如凯依、哈格里沃斯、阿克莱特等人,相继发明了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等等,使英国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但是,就它们的动力来看,还主要是人力和水力,由于受生理极限、地理、季节等因素的限制,使动力问题成为制约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的“瓶颈”。

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促使许多人开始注意能否用蒸汽机为纺织业提供动力的问题。这当然也是瓦特完成了对蒸汽机的初步改进之后所关心的首要问题。事实上,瓦特在改进了单向式蒸汽机后并没有停步,他又全身心地投入了新的研究试验当中。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782年瓦特终于发明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双向式”蒸汽机。这种蒸汽机通过一个滑动阀的控制,在活塞的两端轮流进汽、排汽,推动活塞作连续而均匀的往复运动。瓦特在1784年4月为“双向式”蒸汽机填写的说明书中,不再把它的蒸汽机看作是为特殊目的所进行的发明,而是把它看作是大工业可以普遍应用的动力机。

为了实现蒸汽机在工业上的普遍应用,还必须把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因此,瓦特同时又发明了曲柄连杆机构。这样,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曲柄连杆就转化成了主轴上的旋转运动。“双向式”蒸汽机和曲柄连杆机械的结合,使蒸汽机成为名副其实的“万能发动机”,即可普遍适用于工业生产。这两项发明成为瓦特对蒸汽机的第二大贡献。

除此之外,瓦特还为使蒸汽机的功能达到完善化而作了大量的工作。例如,采用空气泵来排除汽缸中残存的空气和水;使用涂油的衬垫来提高活塞的密封性能;在汽缸和汽缸外罩之间设置蒸汽夹套来防止散热,以便保持汽缸的温度;采用高于大汽压的蒸汽,使它在汽缸中膨胀来作功,为大幅度提高蒸汽机的效率开辟了新的途径;他还发明了示功器,可以将蒸汽的压力与其体积的关系描绘成一个图。此外,瓦特还有一项值得提及的重要发明,这就是离心式调速器。这是一种利用离心原理自动调节汽缸的进气量,从而保证蒸汽机主辆转速保持稳定的装置。这种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一根能够旋转的垂直轴上系有两个金属球,用蒸汽使垂直轴旋转。当垂直轴开始旋转时,由于离心作用,金属球就会上升。汽缸里蒸汽过多时,调节器的垂直轴的旋转就加快,金属球于是就上升得更高,从而使阀门部分闭合,进入汽缸里的蒸汽也随之减少。蒸汽压力小了,垂直轴的转速也随之减慢,于是金属球在重力作用下开始下降,阀门又被打开,更多的蒸汽又进入汽缸。这样,进入汽缸里的蒸汽量得到了调节,可以基本保持不变,蒸汽机有了不断修正自己“错误”的“头脑”。因此,它可以说是最早的“自动控制”装置。它的意义也许并不限于装置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来的“自动控制”原理给后辈技术发明家以深刻启迪。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据此认为,瓦特是“点燃两次工业革命的导火线”的人,即他不但以蒸汽机的改进发明而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且当代正在经历的“自动化革命”也可追溯到他那里。

众所周知,早在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就学会了利用机械能来获得热能——钻木取火,这是人类向利用自然能迈出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其逆过程,即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蒸汽机的发明,特别是瓦特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人类真正掌握了一种巨大的自然能源。这一步整整跨越了近百万年。瓦特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获得一种稳定可靠地把热运动转化为机械运动的机械装置,找到了一种效率高、能力大且燃料来源容易的原动机。瓦特蒸汽机发明后,迅速在采矿、纺织、冶金、机器制造、磨坊等各种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旧的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迅速过渡,直接推动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也由于瓦特蒸汽机的出现,才导致了火车、轮船的发明,使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因此,瓦特蒸汽机不但是科技史上有伟大意义的发明,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恩格斯对蒸汽机的发明曾给予高度评价:“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国际性的发明,它使工场手工业时代迟慢的发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真正的狂飙时期”,“是社会领域中实现了巨大的解放性的变革。”

“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当瓦特研制成功这项动力技术时,中国正值A. 开元盛世

中国正值康乾盛世。

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1736年1月19日 — 1819年8月25日)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简称“瓦”,符号W)。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康乾之治、康雍乾之治,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同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115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局势较为稳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国家财富有所积累,疆域辽阔,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处发展阶段。

发动机是谁发明的

;车辆在为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很多车主都会好奇汽车的发动机是谁设计和发明的,那么发动机是谁发明的呢?

发动机的发明者是卡尔·本茨,卡尔·本茨在1886年发明出了发动机,发动机问世的同时,也标志新型现代汽车的诞生。但是卡尔本茨也是在前辈设计的基础上,发明并改良了发动机,在1872年,德国出名的工程师戴姆勒设计出了四冲程的发动机,他也是是现代汽车的工业先驱者。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发动机也越来越先进,车辆对发动机的要求也不仅仅是能够带动车辆前进,发动机的性能也至关重要。每个发动机的厂家都在改良汽车的发动机,争取给车主带来更好的体验感,目前比较出名的发动机品牌有帕金斯、康明斯、卡特等,分别为各大知名品牌提供发动机。

发动机是谁发明的,在那年发明的

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机诞生于1893年的德国。一位德国皮革商的儿子,在慕尼黑技术大学上学时对“蒸汽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他34岁那年(1892年)取得了把空气压进容器并且和煤粉充分混合直至被压燃而提供动力的机械装置的发明专利。

第2年,位于德国奥古斯堡的MAN公司根据这一专利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柴油发动机的原型机,并取名叫‘狄塞尔(DIESEL)’发动机。像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狄塞尔发动机从诞生到不断完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狄塞尔先生在他55岁那年不幸逝世了,没有能够见到他发明的发动机装在汽车上。10年之后,MAN公司终于在柏林的汽车展览会上推出了第一台装在卡车上的狄塞尔发动机。后来,设在曼海姆的奔驰公司制造出了带预燃室的狄塞尔发动机。

扩展资料:

约1679年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巴本在观察蒸汽逃离他的高压锅后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的工作模型。约与此同时萨缪尔·莫兰也提出了蒸汽机的主意。

1698年托马斯·塞维利、1712年托马斯·纽科门和1769年詹姆斯·瓦特制造了早期的工业蒸汽机,他们对蒸汽机的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第一个成功地用蒸汽机来驱动轮船。瓦特运用科学理论,逐渐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毛病所在。

从1765年到1790年,他进行了一系列发明,比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纽科门机的3倍多,最终发明出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狄塞尔 (鲁道夫·狄塞尔)

是谁发明了发动机

1872年,戴姆勒设计出四冲程发动机。

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1834-1900),德国工程师和发明家,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

回答者:落落的尘埃 - 助理 二级 12-28 03:32

最早的热机原理是我国的走马灯,走马灯也是涡轮机的萌芽。最初的热机是火药内燃机,由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在1680年提出,这种发动机就是利用火药的爆燃来推动活塞做功的,但是,这种机械只停留在理论上,并没有搞出来。值得中国人(学机械的)注意的是:往复式活塞内燃机的主要机构都是中国最先发明的!比如:缸体---中国最先制造的大炮于1332年铸成,往复活塞、曲柄连杆机构、飞轮等都是我国首创。

火药内燃机虽然没有搞成功,但是为未来的蒸汽机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690年,惠更斯的助手佩本设计出了用蒸汽做功的活塞式发动机,这个发动机尚不能用于实际生产,作为工业动力源。

1698年,英国的军事工程师萨弗里发明了一个使用蒸汽为矿井抽水的机器,它可以抽出地下10米深的水。这台机器实际上就是第一台用于工业生产的蒸汽机。

1711年,纽可门(英国)制造出更好的抽水蒸汽机,其性能有了较大的突破。从1772年起,几乎全英国的矿井都使用这种蒸汽抽水机。

1768年,英国技工瓦特发明了热效率更高的近代蒸汽机,因此被人们誉为“蒸汽机的发明人”。

总的来说,蒸汽机是产生于18世纪的英国。但是,蒸汽机存在着体积庞大,热效率不高的缺陷。

由于19世纪中叶卡诺(法国人)、迈尔(德国)、格罗夫(英国)、焦耳(英国)、克劳修斯(德国)、汤姆生(英国)等人提出并完善了热力学,同时用钢铁制造的精密机械已经开始出现,从而解决了制造精密圆柱体和螺丝等零件的问题,使得内燃机的研制进程大大加快。

1860年,法国人雷诺制造出第一台可以实用的内燃机。这是一台二冲程、无压缩、电点火的煤气机。

1862年,法国工程师德罗沙提出等容燃烧的四冲程循环原理,加上这个时候转炉、平炉炼钢法已经相继出现,为内燃机制造提供了可靠的原材料----低碳素钢。

1872年,德国钟表匠雷特曼制成了第一台四冲程煤气内燃机。

1876年,德国人奥托研制成功一台热效率达到14%的往复式活塞四冲程内燃机,此后,奥托又把内燃机的热效率提高的20%以上,这种内燃机,就是现在的汽油发动机的雏形。奥托也被称为“四冲程内燃机发明人”。

1881年,工程师克拉克研制成两个汽缸的内燃机。此后不久,汽油机正式出现了。

1897年,完全依靠压缩着火的柴油机出现了,它比汽油机机构跟简单,燃料更便宜。柴油机热效率达到26%,它的发明人是德国人狄赛尔。因此,现代汽油发动机也称为奥托发动机,柴油机称为狄赛尔发动机。

四冲程内燃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奥托(Otto)

--------------------------------------------------------------------------------

奥托(1832—1891)

岁月如流。转眼间,人类已踏过了又一个新千年的门槛,在叹息“逝者如斯夫”的同时,人类历史是如何发展、演化的这一为无数哲人贤士拷问千番的“历史之谜”似乎愈发显现出内在的深度和广度。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千姿百态,然而,人们至少在一点上有着基本的共识,即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一作用是如何成为可能的呢?大多数的人可能会说要靠科学家的发明和创造,而细心的人则还会指出要靠发明创造走上产业化。的确,发明创造的产生及其产业化是科技对人类社会发生重要作用的两个不可或分的方面。可在人类历史上,这两个方面却很少有人能够靠个人宋一手完成。但至少有一个人是例外。他不仅以过人的智慧开发出新兴的技术——四冲程内燃机,而且以过人的胆识将这一新兴技术变成了一项“朝阳产业”,从而使人类历史的面貌极大地焕然一新。这个人就是奥托。

童年时代

尼古拉·奥古斯特·奥托(NikolausAugustOtto)是德国近代著名机械工程师,四冲程内燃机的发明者和推广者。1832年6月l4日,奥托出生在德国霍兹豪森镇的一个工匠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名制表匠,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的收入不高,全家过着清苦而祥和

的生活。奥托是家里6个孩子之中的长子,也许与他的父亲是一名制表工匠有关,他从懂事起就对机械很感兴趣。小时候,奥托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注视着父亲工作。一堆大大小小的齿轮,皮带经过父亲的手,就变成了一台台精巧的钟表,颇让他感到不可思议,也就是从那时起,小奥托就迷上了机械制造这门玩艺。

正当奥托准备好好学习,以后大干一番事业时,父亲却因积劳成疾而病倒了,按当时德国的传统,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作为长子的奥托的肩上。他不得不中断学业,只身前往经济繁荣的科隆,在那里的一个小工匠铺安下身来,赚些钱养家糊口,而且一千就是10年。

在科隆的日子里,他并未因繁忙的工作而放弃对书本的学习。他白天努力地工作,晚上则躲在被子里看有关机械方面的书籍。时间久了,他对于机械制造方面的基础知识,有了较多且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儿时的兴趣。这段艰苦地求学、工作与生活,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培养了他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他日后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854年,就在奥托22岁时,一条对当时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蒸汽机的批评文章引起了他的注意。也就是从这一年起,奥托对蒸汽机的改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蒸汽机制造中的一系列不足,使他立志要发明一种可以取代老式蒸汽机的新型动力设备?从此,奥托走上了一条改变他的命运,也改变了人类历史命运的不归之路。

动力工程史上新的一页

作为一种强大的动力机械,蒸汽机出现在18世纪后半叶。当时它的体积很大,而且还需要配有锅炉这一令人感到棘手的庞然大物。同时,由于当时制造锅炉的技术还比较粗糙,锅炉时有爆炸的危险,加上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且需要解决能源燃烧产生的烟气的排放等等一系列的复杂的问题,因此,人们一方面不得不继续使用蒸汽机,另一方面更加强烈地希望能有一种小而方便、安全又可靠的动力装置来取代它。1860年,人们这种希望得到了初步的实现。法国工程师莱诺尔制造了一台以煤气为燃料的内燃机。这种新型煤气内燃机造型小巧,比起老式的蒸汽机,它的使用方法简单而安全,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没有在内燃机的机箱内对空气进行必要的压缩,所以它产生的热效率并不高。但是,这毕竟走出了老式蒸汽机的模式,开启了内燃机研制工作的第一步。之后,1862年,法国工程师罗夏提出,内燃机的动力方式应当采取四冲程方式,即在四个行程内完成一个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的工作循环,并且取得了这一内燃机设计方式的发明权专利。这可是一个非常富有创意的想法,如果付诸实际运用,将大大地提高内燃机的工作热能效率,从而弥补莱诺尔内燃机的不足。但是,罗夏只是提出了这样一个想法,而并没有真正把这一想法变成现实,造出一台样机,从而使这种想法在很长的时间里不为人所知,他本人也与成功女神失之交臂。

成功女神所垂青的往往是那些坚忍不拔、努力不懈的人。虽然奥托对罗夏的想法不甚了解,但此前许多人的探索,给在内燃机研制道路上一度彷徨不前的奥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在周围环境和条件都不是很好的情况下,独自钻研,反复研究,最终也提出了内燃机动力方式的四冲程思想。由于奥托的这种想法一开始就是以实践运用为目的的,因此,他的设计思想还要比罗夏的想法详细而成熟得多。奥托在他的日记中这样记载道:“一切商业上成功的内燃机,其共同特征都包含了以下几方面:1.空气的压缩;2.燃料在提高了压力的空气中进行燃烧,从而使空气压缩,并使空气的温度升高;3.已加热的空气膨胀到初始压力,并开始作功;4.排气,由此完成整个循环过程。”而具体来说,这一原理是这样的:在煤气进入气缸之前,先与空气混合成一种可燃性的混合气体,然后进入气缸,在气缸内进行

空气压缩,使其在这种提高了压力的空气中进行燃烧,这样使气缸内的温度升高,而后,膨胀了的空气逐步减压到初始状态时的大气压力,并推动气阀运动,由气阀运动产生的能量推动机车的运动,最后,气缸排出所有的气体。这是对四冲程内燃机原理和特征的第一次简

单而清楚的概括,因此,人们把内燃机的四冲程循环亲切地简称为“奥托循环”。采用这种循环原理的内燃机用蒸汽液体或气体作燃料,由两个介于两等容过程之间的可逆绝热过程所组成。这种内燃机的负荷调节,即产生能量的多少,通常是借助控制进入气缸内的可燃性气体的数量来完成的,且点火方式也比较特殊,即通过采用外来火焰或电火花的方式来实现点火的,因而点火的时间可以控制。这些构成四冲程循环的最基本特征,由于把燃料的利用率提高到了最大限度,因此,人们又把它称之为“理想循环”。

由于以上对内燃机四冲程循环原理的设计详细,且实际操作性强,因此,奥托在完成了对这一原理的初步设计后,仅仅花费了很少的时间,就设计和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四冲程循环内燃机样机。这台内燃机,性能可靠,热效率高,运行噪音小,在燃料消耗等许多方

面都要比莱诺尔式内燃机好出许多。所以,尽管这种最初型号的内燃机在外观上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但一经面世,立即赢得了人们对它的高度评价。奥托的内燃机热效率比以往的四冲程循环发动机的热效率提高了两倍(约14%),其热效率更是莱诺尔式发动机的4倍。可以说,奥托的发动机达到了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

奥托循环是当今世界上所有内燃机设计和制造都必须共同遵循的基本热力循环方式,它的出现,为后来人类动力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轮船的发明、汽车的制造,乃至飞机的出现,都与此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动力科学史上的一

大创举。

内燃机技术走向产业化

如果说奥托以他的内燃机发明,掀开了人类动力工程史上新的一页的话,那么随后,他将自己的发明产业化的努力,则为这一页书写了更多,更精彩的内容。他与许多取得成功的发明家一样,在取得初步的成功之后,继续探索,精益求精,更加用心地考虑怎样进一步

发展、完善他的发明成果,使这种新款式的内燃机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有效,更加安全而方便。

他拿出销售四冲程循环内燃机样机后积攒下来的钱作资金,扩充了研究用房,添置了许多新型的实验设备,并邀来了更多的研究能手,开始埋头于制作更加完善的内燃机的工作当中。从1861年到1864年这短短的3年中,奥托又陆续进行了多种内燃机制造技术的发明,并在德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取得了发明专利。所有的这一切使奥托名声大噪,不少国家的政府和公司纷纷派代表到奥托的实验室参观和学习,一方面向他求教,另一方面与他进行合作意向的洽谈。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之下,奥托开始考虑把他的实验室进一步扩充为生产性的单位,将原来定做式。小批量的内燃机制造升级为近代式的工厂化生产。然而,把内燃机产业化的做法,对于此时经验和资金俱缺的奥托来讲,实在是太困难了。踌躇满志却又力不从心的他,只好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对于理想,他只能期望,而不敢奢望。正在此时,当时德国著名的工业家兰根伸出了慷慨的援助之手。由他提供大部分的资金,而由奥托提供主要的技术支持,以奥托的名字命名的“奥托商会”于1564年9月正式成立了。由此,奥托走上了内燃机产业化的道路。也从此,四冲程循环内燃机不仅从理论的设计成为了现实,而且从实验室的模型变成了社会化的产品。

1872年,为了扩大内燃机的生产,奥托又在产业化的道路上迈进一步,继续与兰根合作,成立了德意志煤气内燃机股份有限公司,他就任第一任经理,兰根为副经理。经营工作占去了奥托不少的研究时间,使以理论见长的他开初感到颇不适应。他开始大量地招贤纳能。随着德国著名企业管理学家戴姆带着一大批年轻的工程技术专家加入奥托的公司,情况出现了向好的方面的转机。奥托更加精神百倍地投入繁忙的管理和研究开发工作当中了。经过多年刻苦紧张的努力,到1875年,奥托的公司终于完成了四冲程内燃机全套设计工作,四冲程内燃机由此变得更加精巧耐用、高效可靠。1877年8月4日,奥托取得了这项划时代内燃机技术的专利权。同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奥托的四冲程循环内燃机获得了公认的金奖。人们真实地感到一个动力新时代的来临!在以后的大约十几年时间内,这种内燃机几乎垄断了全欧洲内燃机市场。有统计资料显示出,在19世纪60年代,莱诺尔式内燃机的使用量大约只有100台左右,使用范围有限,而奥托式内燃机则被大量而广泛地使用着,仅在欧洲大陆就有1000台之多。在以后的10年时间内,依照其方法生产的各式内燃机,竟高达5万余台,总马力达20万匹以上。这在很大意义上奠定了奥托在内燃机行业中的开创者地位。

奥托的努力为他赢得了许多的荣誉。柏林大学为了表彰他在内燃机研制方面的突出贡献,授予他荣誉工程学博士学位。这大大地弥补了他在年少时读书不多的遗憾,更加坚定他锐意进取。更加精益求精的信心和决心。奥托没有陶醉于已有的成就,反而把荣誉锁进了记忆的最深处,创新的愿望变得从来没有过的强烈。1877年,在制造出四冲程内燃机之后,奥托又努力对内燃机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并且又取得了与此相关的多项专利。这其中包括多膨胀煤气内燃机,以及为完全排出残留在汽缸内的气体而安装的特殊泵等延用至今天的发明。

1891年1月26日,奥托因突发性心脏病在德国科隆去世,享年59岁。热爱奥托的科隆市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能赢得这么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他应该会含笑于九泉吧!

永侦铭记的回忆

奥托走完了他并不长的人生之路。但他留给人们的记忆却实在是太多了,这当中,他的精神品质是最值得人们铭记的。奥托虽然有着非凡的工程师的头脑,但他的工作信条并不是以自身的能力为依据。他始终信奉的是:根据科学和人们的需要来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现实的需要,是他一切思考的根本出发点。奥托之所以如此执著地研制内燃机,也就在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工业革命在欧洲的兴起、人们对于动力的渴求。他在晚年曾这样回忆自己所走过的道路:“别人认为我研制内燃机做出了很了不起的贡献,但我不这么看,如果我有这样的贡献,那也是我脚下的土地所给予的。”从这些谦虚的语言中,我们也就不难领会奥托的为人了。

由于奥托的崇高品质和对人类历史作出的伟大贡献,许多企业和个人都要求他去演讲,并介绍他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经验及体会:奥托总是非常乐意地答应了下来。在他看来,只要是对人类有好处,而自己又力所能及的,就应当尽力去满足这种要求-正是出于这种信念,奥托在平时总是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去解答别人提出的问题,哪怕是在他后来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仍坚持不懈地研究着各种对世人有意义的问题。

奥托是继瓦特之后又一名伟大的动力工程学家。他发明的四冲程循环内燃机,是继蒸汽机出现之后,人类机械史上,动力工程领域当中的又--巨大贡献。奥托以他多年的执著追求,别是把他的发明创造产业化的努力,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虽然,在他的事业、生活道路上也充满了坎坷与艰辛,但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以世人的幸福为追求目标,实现了对自己、对科学的一次又一次跨越,在当代人类文明的进程当中,在机械行业的飞速发展当中,没有哪一项成果,进展是能与奥托的名字分开的。是他,开创了人类文明的-一个新时代。

进一步,继续与兰根合作,成立了德意志煤气内燃机股份有限公司,他就任第一任经理,兰根为副经理。经营工作占去了奥托不少的研究时间,使以理论见长的他开初感到颇不适应。他开始大量地招贤纳能。随着德国著名企业管理学家戴姆带着一大批年轻的工程技术专家加入奥托的公司,情况出现了向好的方面的转机。奥托更加精神百倍地投入繁忙的管理和研究开发工作当中了。经过多年刻苦紧张的努力,到1875年,奥托的公司终于完成了四冲程内燃机全套设计工作,四冲程内燃机由此变得更加精巧耐用、高效可靠。1877年8月4日,奥托取得了这项划时代内燃机技术的专利权。同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奥托的四冲程循环内燃机获得了公认的金奖。人们真实地感到一个动力新时代的来临!在以后的大约十几年时间内,这种内燃机几乎垄断了全欧洲内燃机市场。有统计资料显示出,在19世纪60年代,莱诺尔式内燃机的使用量大约只有100台左右,使用范围有限,而奥托式内燃机则被大量而广泛地使用着,仅在欧洲大陆就有1000台之多。在以后的10年时间内,依照其方法生产的各式内燃机,竟高达5万余台,总马力达20万匹以上。这在很大意义上奠定了奥托在内燃机行业中的开创者地位。

奥托的努力为他赢得了许多的荣誉。柏林大学为了表彰他在内燃机研制方面的突出贡献,授予他荣誉工程学博士学位。这大大地弥补了他在年少时读书不多的遗憾,更加坚定他锐意进取。更加精益求精的信心和决心。奥托没有陶醉于已有的成就,反而把荣誉锁进了记忆的最深处,创新的愿望变得从来没有过的强烈。1877年,在制造出四冲程内燃机之后,奥托又努力对内燃机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并且又取得了与此相关的多项专利。这其中包括多膨胀煤气内燃机,以及为完全排出残留在汽缸内的气体而安装的特殊泵等延用至今天的发明。

1891年1月26日,奥托因突发性心脏病在德国科隆去世,享年59岁。热爱奥托的科隆市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能赢得这么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他应该会含笑于九泉吧!

永侦铭记的回忆

奥托走完了他并不长的人生之路。但他留给人们的记忆却实在是太多了,这当中,他的精神品质是最值得人们铭记的。奥托虽然有着非凡的工程师的头脑,但他的工作信条并不是以自身的能力为依据。他始终信奉的是:根据科学和人们的需要来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现实的需要,是他一切思考的根本出发点。奥托之所以如此执著地研制内燃机,也就在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工业革命在欧洲的兴起、人们对于动力的渴求。他在晚年曾这样回忆自己所走过的道路:“别人认为我研制内燃机做出了很了不起的贡献,但我不这么看,如果我有这样的贡献,那也是我脚下的土地所给予的。”从这些谦虚的语言中,我们也就不难领会奥托的为人了。

由于奥托的崇高品质和对人类历史作出的伟大贡献,许多企业和个人都要求他去演讲,并介绍他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经验及体会:奥托总是非常乐意地答应了下来。在他看来,只要是对人类有好处,而自己又力所能及的,就应当尽力去满足这种要求-正是出于这种信念,奥托在平时总是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去解答别人提出的问题,哪怕是在他后来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仍坚持不懈地研究着各种对世人有意义的问题。

奥托是继瓦特之后又一名伟大的动力工程学家。他发明的四冲程循环内燃机,是继蒸汽机出现之后,人类机械史上,动力工程领域当中的又--巨大贡献。奥托以他多年的执著追求,别是把他的发明创造产业化的努力,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虽然,在他的事业、生活道路上也充满了坎坷与艰辛,但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以世人的幸福为追求目标,实现了对自己、对科学的一次又一次跨越,在当代人类文明的进程当中,在机械行业的飞速发展当中,没有哪一项成果,进展是能与奥托的名字分开的。是他,开创了人类文明的-一个新时代。

进一步,继续与兰根合作,成立了德意志煤气内燃机股份有限公司,他就任第一任经理,兰根为副经理。经营工作占去了奥托不少的研究时间,使以理论见长的他开初感到颇不适应。他开始大量地招贤纳能。随着德国著名企业管理学家戴姆带着一大批年轻的工程技术专家加入奥托的公司,情况出现了向好的方面的转机。奥托更加精神百倍地投入繁忙的管理和研究开发工作当中了。经过多年刻苦紧张的努力,到1875年,奥托的公司终于完成了四冲程内燃机全套设计工作,四冲程内燃机由此变得更加精巧耐用、高效可靠。1877年8月4日,奥托取得了这项划时代内燃机技术的专利权。同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奥托的四冲程循环内燃机获得了公认的金奖。人们真实地感到一个动力新时代的来临!在以后的大约十几年时间内,这种内燃机几乎垄断了全欧洲内燃机市场。有统计资料显示出,在19世纪60年代,莱诺尔式内燃机的使用量大约只有100台左右,使用范围有限,而奥托式内燃机则被大量而广泛地使用着,仅在欧洲大陆就有1000台之多。在以后的10年时间内,依照其方法生产的各式内燃机,竟高达5万余台,总马力达20万匹以上。这在很大意义上奠定了奥托在内燃机行业中的开创者地位。

奥托的努力为他赢得了许多的荣誉。柏林大学为了表彰他在内燃机研制方面的突出贡献,授予他荣誉工程学博士学位。这大大地弥补了他在年少时读书不多的遗憾,更加坚定他锐意进取。更加精益求精的信心和决心。奥托没有陶醉于已有的成就,反而把荣誉锁进了记忆的最深处,创新的愿望变得从来没有过的强烈。1877年,在制造出四冲程内燃机之后,奥托又努力对内燃机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并且又取得了与此相关的多项专利。这其中包括多膨胀煤气内燃机,以及为完全排出残留在汽缸内的气体而安装的特殊泵等延用至今天的发明。

1891年1月26日,奥托因突发性心脏病在德国科隆去世,享年59岁。热爱奥托的科隆市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能赢得这么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他应该会含笑于九泉吧!

永侦铭记的回忆

奥托走完了他并不长的人生之路。但他留给人们的记忆却实在是太多了,这当中,他的精神品质是最值得人们铭记的。奥托虽然有着非凡的工程师的头脑,但他的工作信条并不是以自身的能力为依据。他始终信奉的是:根据科学和人们的需要来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现实的需要,是他一切思考的根本出发点。奥托之所以如此执著地研制内燃机,也就在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工业革命在欧洲的兴起、人们对于动力的渴求。他在晚年曾这样回忆自己所走过的道路:“别人认为我研制内燃机做出了很了不起的贡献,但我不这么看,如果我有这样的贡献,那也是我脚下的土地所给予的。”从这些谦虚的语言中,我们也就不难领会奥托的为人了。

由于奥托的崇高品质和对人类历史作出的伟大贡献,许多企业和个人都要求他去演讲,并介绍他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经验及体会:奥托总是非常乐意地答应了下来。在他看来,只要是对人类有好处,而自己又力所能及的,就应当尽力去满足这种要求-正是出于这种信念,奥托在平时总是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去解答别人提出的问题,哪怕是在他后来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仍坚持不懈地研究着各种对世人有意义的问题。

奥托是继瓦特之后又一名伟大的动力工程学家。他发明的四冲程循环内燃机,是继蒸汽机出现之后,人类机械史上,动力工程领域当中的又--巨大贡献。奥托以他多年的执著追求,别是把他的发明创造产业化的努力,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虽然,在他的事业、生活道路上也充满了坎坷与艰辛,但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以世人的幸福为追求目标,实现了对自己、对科学的一次又一次跨越,在当代人类文明的进程当中,在机械行业的飞速发展当中,没有哪一项成果,进展是能与奥托的名字分开的。是他,开创了人类文明的-一个新时代。

发明发动机的是谁?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后,经过将近两百年的发展,不断有人改进和创新,才有现代了发动机雏形,狄赛尔算是发明者,但是在他去世10年后第一台柴油发动机才被德国的MAN公司造出来,并命名“狄赛尔”

关于《万能发动机是谁发明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海报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万能发动机是谁发明的》
文章链接: https://www.867775.com/pj/47423.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分享到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评论 抢沙发

新能源汽车网

最新新能源汽车信息、汽车零部件、汽车配件、新能源电池、电机等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