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日本最先进发动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日本超燃冲压发动机测试成功,未来将用于什么技术?
- 2、日本的发动机为什么那么先进?
- 3、日本的发动机技术真的很厉害吗?这么多年就没有别的国家复制出来吗?
日本超燃冲压发动机测试成功,未来将用于什么技术?
未来将会用这种技术来研制超音速导弹,而且研究导弹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地位,提高日本的价值,也可以提高日本的观众程度。
日本的发动机为什么那么先进?
当年二战结束后,日本的经济那么萧条,当时都要靠美国的资助,可最后,日本的发动机技术却比美国还先进。
日本一个殖民者,战败后变成了殖民地,所有自然资源都没有,怎么活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靠技术领先于别的国家,来吃技术等级差别的饭。战后的国际形势,造成了日本和德国这两个所谓的工匠精神、制造楷模的国家。任何事物,人是第一要素,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研发能力。
精益求精,是日本机电工业企业的立世的根本。越精密、制造技术难度越大,别人想要赶超的难度越大,就可以形成所谓的技术壁垒,就可以垄断市场,这是聪明的经济竞争策略。这是多年的科技研发,多年的技术沉淀,精密的制造设备,优良的原材料,规模化、现代化的生产管理体系造就的结果。
日本的发动机技术真的很厉害吗?这么多年就没有别的国家复制出来吗?
实际上,二战结束后,日本大量军工单位开始转向民用生产领域,如空调,汽车发动机也是其中之一,这导致了日本汽车发动机的强大家族背景。虽然一开始,日本发动机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但后来在“精细化”的改革创新中,加上研发的努力,日本发动机真正走出了另一条具有日本特色的道路。就像玩游戏一样,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指向大位移动力方向的“科技树”,而日本的科技树指向“精细”。
即使日本的引擎领先于其他国家,他们也做不到。当然,原因远非如此。客观地说,日本在精密机床等领域位居世界前列,即使你告诉其他国家,其他国家在精密机床领域还不够好,你也做不到。虽然一个零件只有0.001毫米的差异,但当数十万个零件组合在一起时,最终产品的性能会差得多,另一个问题是误差。
这让人头疼,例如,如果零件的长度为30mm,公差范围为±0.02,则零件的长度范围为29.98~30.02mm。周期是多少毫米?对不起,他们不会告诉你的。一个零件可以连续测试,但成百上千个零件都有公差,因此无法计数。如果你一个接一个地尝试,你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
在《发动机制造精度与性能关系研究》一文中,指出当零差价从正负0.24降至正负0.18时,试验发动机可将发动机功率提高0.7%,油耗降低0.5%。因此,这种差异并没有被夸大,这就好比同样是一堆积木,价格昂贵的乐高积木,搭出来的桥梁十分牢固,甚至人都能踩在上面,而山寨的积木,虽然价格便宜,但搭出来的桥梁本身就有缝隙,放个10kg物体就塌了。
关于《日本最先进发动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