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国产发动机低温组装车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日本的发动机,为什么必须要在低温下组装呢?
- 2、丰田的低温组装是什么样的技术?
- 3、日本发动机精密度高,原因是低温-30℃组装吗?
- 4、汽车发动机为什么在低温下组装
日本的发动机,为什么必须要在低温下组装呢?
今天我们来聊聊享誉全球的日系车发动机靠什么在世界市场称霸一方。所谓的汽车三大件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
虽然近年来国产汽车发展势头大好,但这三大件一直是我国汽车产业的软肋,所以我国的汽车产业大多依赖进口,而占比相对较大的就是日系发动机了,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日系发动机为什么会这么受到青睐。今天我们就说说日系发动机制造的一个关键点:低温组装热胀冷缩是大家所熟知的一个知识点:物体在低温小体积会有所缩小,相反在高温下会有一定程度的膨胀,这一点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学和机械学。
日系发动机在低温下组装会使组装更加顺利,还会使发动机在工作时有更好的紧密性。但我们不能单纯的认为只有日系车会使用这种组装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在全球各大发动机生产厂商中是被广为使用的,那为什么日系发动机可以脱颖而出呢?对于日系发动机来说,发动机是通过空洞还有轴相互连接的,固定方式也是有铆接和螺丝紧固的。两者相结合一起后,需要考虑的安装间隙,内部的活塞还有缸都是需要精确,要是因为间隙分配不好,就会产生损坏。
合理的发动机间隙生产初衷分为三种,一种是间隙合理配合,一种是过渡配合,另一种是过盈配合。低温环境下组装发动机是其实就是过盈配合,因为在低温的环境下,能够使低温组装后的发动机在工作时达到严丝合缝的状态。所以说,尽管低温组装只是发动机组装过程的手段之一,但日系发动机超强的耐用性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日系发动机之所以可以做到组装精度极高,不仅仅是因为低温组装过盈配合的原因,还在于其高精度的组装流程和合理的装备工艺。这是在技术、设备以及环境的共同配合下,所造就的工业灵魂,是有着良好口碑的工匠精神。对日系发动机来说,技术是其次,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才是关键。
丰田的低温组装是什么样的技术?
机械加工领域的低温组装、一般称之为冷装,这并非丰田、以及日系车企独有的东西,实际上现如今绝大多数的工业制造企业、都会应用到冷装,这几乎成为了一种标准化流程;之所以如此操作,实际上就是关系到零部件之间的过盈配合,所以才安生了各种各样的装配方式!
何为零部件间的过盈配合?零部件之间的过盈配合容易理解,无非就是利用两个零部件间的过盈值(如轴、孔间)、形成相互挤压的弹性来保证连接稳定!简单点说就是要么把轴径适当做大、要么把孔径适当的做小,之后把二者组装的一处、而如此操作就需要几种装配方式来辅助,毕竟在轴大孔小的状态下、正常方式是装不上的!
压装、红装、以及冷装法压装:工业发展是需要时间的、在漫长岁月中生产方式也在不断的改良、进化,早期组装方式就是压装、这是最原始的手段!简单点说轴大、孔小装不上,就开始用锤子砸、压装就是这么暴力的安装方式,由于对零部件精度造成严重影响,所以这种方式早已淘汰、但凡牵扯到半点精度、都不会这么操作!
红装:红装比较容易理解,因轴大、孔小,所以我们给孔加热!因为热胀冷缩的缘故,所以加热后的孔径会适当增加,这样一来刚好能套在轴上,之后温度一下降、孔径缩小,孔也就能箍在轴上了!而缺陷在于高温加热,同样会导致零部件变形、甚至退火,影响自身结构稳定,所以一些追求高精度、高稳定的领域,已经不用红装了!目前常见红装的就是汽修店给机器上缸套、都是拿火喷下再上!
冷装:上面说完了红装、那么冷装就更容易理解了,红装是给孔加热、那么冷装就是给轴降温,同样利用了热胀冷缩、轴遇到低温后回导致轴径适当减小,这时就能送入孔中、待温度恢复常态后,轴径增加、与孔形成弹性挤压达成稳定,这就是冷装!与红装相比、冷装是完美的方式,它不会导致零部件变形、也不会破坏自身结构稳定,所以现如今各行各业、各大企业组装都是在用冷装的方式!
所以这冷装(低温组装)没什么特别、就是给轴降温再组装罢了,实际上这根本就不是丰田独有的技术、只是很多朋友不了解机加行业的门道罢了;冷装、目前是标准化的流程,所以各个大型企业都是如此操作、没什么值得炫耀的,只不过丰田拿冷装说事罢了!丰田是采用冷装,BBA、通用、大众、福特、现代等等几大车系谁又没采用冷装呢?在工厂里呆上一周啥都明白了;冷装不是秘密,但具体多少度的低温、就是各个厂家的核心秘密;这就与热处理是一个道理、热不是秘密,具体在多少度蘸火、就是核心秘密了!
日本发动机精密度高,原因是低温-30℃组装吗?
坊间有说法,日系发动机低温-30℃组装,使得高温工作下各单位部件精密性更高,接缝小密闭性优良,间接提升发动机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终究是坊间说法,事实上国内销售日系车超95%为国产发动机,以目前生产车间条件来看,低温组装并不存在于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一汽丰田以及广汽本田生产工厂,与坊间传闻不同的是,绝大多数部件组装生产是在室温下,所谓的低温组装仅仅存在于日本生产的其他领域机械单位中。
的确日系车拥有更高精密度,尤其是缸体、活塞、凸轮、凸轮轴等等高强度工作部件,相比于美系、法系甚至德系车拥有更高的精密性,耐久性强根本原因是基础工业极为出色,不可小觑的日本基础高精度工业使得在技术原理较为透明的发动机引擎方面,拥有更为出色的产品力表现。
的确在大修发动机方面,日系车简单的发动机结构拆装却并不容易,原因是孔与轴契合度极高,拆装诸如此类部件时普通修理厂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便是暴力砸,往往造成更大的二次创伤。事实上一部分发动机组装是在低温环境下完成,个别企业考虑到材料热胀冷缩特性,低温组装发动机在工作时受到热胀冷缩可以拥有更出色的紧密型。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如此组装发动机也仅仅是部分单元部件,一台优秀的发动机生产初衷必然需要考虑过盈配合、过渡配合以及间隙配合,而低温装备发动机则考虑的是过盈配合,譬如说轴低温、孔高温情况下组装,室温下必然过盈配合。
日系原厂发动机组装精密性极高,不仅仅是因为过盈配合的原因,还在于高精密组装流程以及更加合理的装备工艺,在技术、设备以及环境下共同组装而来,但事实上一旦后期拆装发动机,即便是4S店也没有生产线如此出色工艺条件,更别提路边维修店,想要拆装发动机难度更大,所以一部分素质不高工人装不回去发动机的原因也能找到。
从稳定性上来说,日本发动机牺牲了性能以及驾驶乐趣,换来了更为出色的稳定性,日常正常保养发动机让其拥有更为出色的使用感受,从寿命上来说,一台稳定的日系车发动机可以做到随车报废,相比于其他车系寿命的确更长。
汽车发动机为什么在低温下组装
主要是为了加紧。
在机械加工和制造过程中,二个或二个以上零件的配合状态粗略可分为滑动配合、过渡配合和紧配合等许多等级,过盈配合属於紧配合中的一种,也就是说相配对的轴径(键宽)要大於孔径(键槽),必须采用特殊工具挤压进去,或利用热胀冷缩的特性,将孔(键槽)加热,趁孔径扩大,迅速套到轴上,待冷却收缩后二个零件就紧紧配合成一体了。过盈多少,在加工图纸上都有详细说明。如果碰到有些零件不能采取加热,也可将轴(键)放在干冰里冷却,效果一样。
关于《国产发动机低温组装车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