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战斗机发动机叫什么名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二战时期虎式坦克是用了什么牌子的引擎?
- 2、各国主战坦克的发动机性能以及其他的装备(例如什么独立热像仪之内的)
- 3、求一种坦克发动机的名称
- 4、4号H型坦克
- 5、现代坦克发动机有哪几种种类?
二战时期虎式坦克是用了什么牌子的引擎?
虎式坦克起初使用Maybach HL210 P45汽油引擎,其排气量为21升,12个气缸。在3000转/每分钟的速度下输出功率为650马力。(英国人实验测试得出的输出功率为642马力。)引擎带有3个橡胶密封的Mahle涡轮式空气过滤器(为延长Maybach引擎的寿命,空气过滤器的维护是十分必要的),4个Solex双喷头汽化器,2个 Schnapper磁电火花塞,4个机械油泵,1个电动油泵,1个电启动器,1个惯性启动器,1个1000/12发电机,1个水冷的冷油器和自动灭火系统。为防止引擎转速过快,在燃油入口和汽化器之间有独立的碟阀控制器。引擎总重1250kg。
1943年3月从底盘号为250251的虎式坦克上采用新型的Maybach HL230 P45引擎。新引擎的活塞重新设计,压缩比由原来的1:68降为1:64。为适应新型的引擎。冷却系统的风扇也随之做了更改。1943年8月再次引入了一系列变更,改进了引擎内部的冷却回路,加强了油泵上的弹簧。1943年11月为延长引擎寿命,限制引擎转速的控制器在工厂里预设的满载限制为2500转/ 每分钟。
希望对您有用
各国主战坦克的发动机性能以及其他的装备(例如什么独立热像仪之内的)
豹2系列坦克装有MTU公司研制的MB873Ka-501型发动机,它是一种4冲程12缸V型90°夹角水冷预燃室式增压中冷柴油机,在2600r/min时,功率为1103千瓦(1500马力)。
该发动机具有单位体积功率高、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油经济性好、起动性好等特点。
M1系列坦克装备AGT-1500燃气轮机
标定功率 1103kW(1500马力)
标定转速 3000r/min
燃油消耗率(标定) 306kg/kW·h(225g/马力·h)
燃油消耗率(80%功率) 292g/kW·h(21 5g/马力·h)
空气消耗率 57.5kg/kW·h(42.3kg/马力·h)
其优点很多,比如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维护,可以在-31%不用预热直接启动,扭矩很好,而且噪声排烟震动都很低,但是耗油量惊人~~
求一种坦克发动机的名称
不是两个活塞,是两冲程,对置活塞。
苏联在设计完T-62坦克之后,几乎同时开展了两款坦克发动机型号的研制。首先是使用5TDF系列和6TD-1系列为主的T-64和使用B-46-6(V-46-6)系列为主的T-72坦克。
5TDF是5缸对置活塞2行程柴油机。6TD-1是6缸对置活塞2行程柴油机,6TD-1在T-64动力舱肿的安装高度为680mm,但热负荷和机械负荷却很高。1985年,苏联又在6TD-1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推出了6TD-2柴油机,标定功率是882kw,动力舱安装尺寸也与6TD-1基本相同。
4号H型坦克
海因兹.古德里安于1930年最早提出发展以后成为德军装甲部队主力的IV型坦克。1934/1935年间,希特勒命令克虏伯以及莱茵金属公司(还有MAN)开发一种营级指挥车辆,代号为BW(德文为Bataillonfuhrerwagen)。规定其全重为18t、最大速度为35km/h、安装75mm主炮。各公司都制造出自己的样车,并于1935年至1936年间进行了测试。莱茵金属公司的BW-VK2001(Rh)样车使用了Neubaufahrzeug坦克的改进运转变速系统,而克虏伯公司的BW-2001(K)样车以及MAN公司的VK2002(MAN)样车则都采用了MAN公司最新设计的运转变速系统。MAN设计的新悬挂系统被拒绝了。同时克虏伯公司却在发展新的炮塔。所有样车性能很类似,广泛测试后克虏伯公司的VK2001(K)被选中进入批量生产。
1935年,克虏伯受命按照其设计生产,同时采纳其他样车的优点。又经过一些测试后,克虏伯公司开始制造PzKpfw IV/A型。新坦克行动装置由前置主动轮、诱导轮、车体每侧8个负重轮2个一组分为4组,悬挂装置则采用板簧平衡式,每条金属履带由101块履带板组成,履带板宽360mm。在负重轮上面是4个托带轮(J型减少到3个)。乘员5人,分别是:炮塔内的车长、炮手、装填手,车体前部的驾驶员和机电员,乘员之间采用对讲机保持通信。炮塔用轧制钢板和铸造装甲板铆接而成,炮塔后部有一个桶状指挥塔,两侧有应急出口,炮塔旋转采用电驱动或者手操纵,车体前部右边安装1挺7.92mm MG34型机枪。1937年10月,克虏伯制造出第一辆PzKpfw IV/A型坦克,到1938年3月为止,A型一共生产了35辆(底盘编号80101-80135),其中5辆被用于测试,另外30辆则被投入实战直到1941年,德军在波兰、诺威、法国战役中都使用过PzKpfw IV/A型坦克。1938年4月到9月,克虏伯又生产了42辆B型,B型一直服役到1943年晚期,B型改进了炮塔,车体前部装甲也有所加强,取消了前机枪,其驾驶员和机电员舱门都做了改进。PzKpfw IV/B型坦克参加了德军在波兰、法国、巴尔干以及苏联的战斗行动。PzKpfw IV/A型坦克发动机采用的是马巴赫公司的HL 108TR型12缸水冷汽油机,转动装置则是ZF公司的SRG75型,有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B型的引擎是马巴赫公司的HL 120TR型12缸水冷汽油机,功率为300hp,转动装置为ZF公司的SSG-75型。1938年10月到1939年8月,IV号坦克C型开始生产,克虏伯共生产了134辆(底盘编号80301-80440),1943年仍可以看到一些C型在服役。C晚期型(从底盘编号80341开始)采用了新型的马巴赫HL 120TRM水冷12缸汽油机,其功率也为300hp,转动装置为ZF公司的SSG-76型,有6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这种发动机成为以后所有型号4号坦克的标准发动机。C型的同轴机枪上加装了装甲套管,和B型一样它也取消了前机枪。1940年后期的C型的车体和上部结构都加厚了装甲。波兰战役中德军第1装甲师有14辆C型PzKpfw IV坦克参战,而第1轻装甲师则有8辆参战。
大多数早期IV型坦克都是作为试验及训练之用,当然也有一些被投入实战。1939年10月,克虏伯制造出D型,到1941年5月一共生产了229辆(底盘编号80501-80748)。D型是首个生产型,其在德军中一直服役到1944年。D型采用新的车体前部装甲设计和新的火炮外部防护,D型恢复了前机枪,车内机电员的位置也稍有后移。1943年,有一些D型被换装上威力较大的长身管75mm KwK L/48型火炮,D型中有少数底盘被用于改装成架桥车、自行火炮、甚至巨炮“卡尔”的弹药供应车。德军在法国、北非、巴尔干以及苏联战场都投入了D型PzKpfw IV坦克。
1940年9月到1941年4月,克虏伯公司又制造出223辆(编者注:似乎有些资料说是233辆)PzKpfw IV/E型坦克(底盘编号80801-81023),E型是以D型为基础设计的。E型是IV号坦克系列里第一个在炮塔上安装储存箱的型号。车体后部都安装了一个储存架。并在驾驶员舱门以及主动轮和指挥塔上都做了修改。炮塔顶部安装了新的排气风扇。大约有40辆D、E型PzKpfw IV坦克被送到非洲的第5、第8装甲团服役。值得一提的是在1940年后期,为了使III号和IV号坦克标准化,出现过一种基于PzKpfw IV/E型坦克,改装了大的负重轮以及FAMO的悬挂装置的设计样车。
1941年4月至1942年3月,克虏伯、伏玛格以及尼伯伦根工厂生产了487辆PzKpfw IV/F1型坦克(底盘编号82001-82614)。F1型是IV号坦克系列里最后一种采用75mm L/24型短身管火炮的型号。1942年3月,25辆F1型被改进为F2型。F型都采用了新设计的炮塔、主动轮和诱导轮,MG机枪采用了球形枪座,侧门由原来的单层改进为双层,观测设备、驾驶员观察口、前机枪座和炮塔门都加厚了装甲,并都以400mm宽履带替代原来的360mm宽履带。F1型PzKpfw IV坦克被用来重组德军第2、第5装甲师以及补充前线各作战部队。A型到F1型的IV号坦克的设计编号被定为Sd.Kfz.161,它们都安装短身管的75mm KwK 37 L/24型火炮。
1942年3月,PzKpfw IV/F2型坦克开始生产,紧接着在5月又开始生产G型。这两种型号都开始安装新的75mm KwK 40 L/43型火炮(已经可以和装有76.2mm火炮的T34坦克对抗)。北非战场上,英军把这种新遭遇的德军坦克(PzKpfw IV/F2型坦克)称为“特殊IV型坦克”,因为它的性能优于当时任何一种英国和美国坦克。新型长身管火炮导致了坦克全重增加以及速度减慢。除了火炮以外,F1型和F2型差不多。PzKpfw IV/F2型坦克的75mm火炮前部安有单节炮口制退器(后期的F2型改成了双节式炮口制退器)。不过F2型对炮塔内车长和炮手的位置做了改进以增大内部空间,还增加了一个辅助手柄便于装填手操作。
1941年至1943年在非洲战场使用的IV号坦克都加装了适应沙漠战斗的过滤器以及改进的通风设备。克虏伯、伏玛格以及尼伯伦根工厂一共生产了200辆(包括25辆F1型改进的,底盘编号为82370-82650)PzKpfw IV/F2型坦克,G型则生产了1275辆(底盘编号82651-84400,假如包括晚期换装75mm KwK 40 L/48型火炮的G型,生产总数应该是1687辆)。这三种型号统一的设计编号是Sd.Kfz.161/1。1943年3月起,开始生产412辆被安装了新的75mm KwK 40 L/48型火炮的G型,这种型号的设计编号被定为Sd.Kfz.161/2,该火炮安有新型的炮口制退器,晚期的PzKpfw IV/G型坦克加装了和H型类似的钢质侧裙装甲板。另外G型安装了新型的简单炮塔,并装备了烟幕弹发生器。
1943年4月,德国开始制造PzKpfw IV/H型坦克,H型也装备了75mm KwK 40 L/48型火炮,同时H型开始装备5mm厚的装甲侧裙板。H型是IV号坦克系列中产量最大的,从1943年4月到1944年7月,一共制造了3774辆(克虏伯、伏玛格、尼伯伦根工厂,底盘编号84401-91500)。H型也采用了新设计的主动轮、防空MG34型机枪和天线装置。
1944年6月,J型开始进入制造,J型和H型差不多,在排气装置以及悬挂系统上做了一些改动以易于制造。到1945年3月,尼伯伦根工厂一共生产了1758辆PzKpfw IV/J型坦克(底盘编号91501-?????)。除了J型,所有的PzKpfw IV型坦克炮塔都是采用电驱动转动,而J型则是只能采用手动式旋转。晚期型的J型采用了铸造诱导轮以及钢质托带轮,晚期生产的J型将托带轮减少为3个。H型和J型PzKpfw IV坦克在有经验的坦克手手里都是极具威力的武器。 除了正式的改进,PzKpfw IV型坦克还根据前线反馈的信息实施的不间断改进甚至乘员自己的改造。1943年中期,PzKpfw IV型坦克开始安装炮塔以及车体侧装甲裙板。以前的型号在返修的时候都被加厚装甲,重装武器以及及时进行标准升级,其他一些则被NSKK机构用于训练。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初期,PzKpfw IV型坦克配备单轴拖车携带两桶燃料以增加其作战半径。从1942年秋天开始,东线作战的PzKpfw IV坦克开始装备加宽的“冬季履带”,1944年春天起,则开始安装更宽的“东部履带”。诺曼底战役卡昂地区,有一些晚期PzKpfw IV型坦克被埋在地下仅露出炮塔作为固定火力点,这种火力点极难被察觉及摧毁,作战中试图接近的盟军坦克部队遭到了惨重的损失。有趣的是德国为了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曾将PzKpfw IV型坦克改装成潜水坦克,1940年7月到10月,有42辆D型PzKpfw IV坦克被改装成潜水坦克。这些潜水型坦克在1941年入侵苏联的行动中参战(隶属于第18装甲师第18装甲团)。IV号坦克不仅有潜水型,德国还利用它的底盘制造过一些特殊用途车辆。1940年2月到5月,克虏伯将20辆PzKpfw IV/C、D型坦克改造成架桥车--Bruckenleger IVb。这些架桥车伴随第1、2、3、5、10装甲师参加了1940年在比利时以及法国的战斗。1940年晚期,大多数又被改回战斗坦克。1941年1月,克虏伯又制造了4辆Bruckenleger IVc型架桥车,并在1941年入侵苏联时投入战斗(隶属于第3装甲师)。另外还有一辆C型PzKpfw IV坦克被试验改装成扫雷装置,不过没有正式投入生产。PzKpfw IV型坦克也被改装成修理坦克,1944年10月到12月(甚至到1945年3月),36辆不同型号的IV号坦克被改造成修理坦克。此外,F型的PzKpfw IV坦克还有被改造成两栖坦克的尝试。
PzKpfw IV型坦克有很多变型车,其中包括自行高射炮,自行火炮以及其他诸如武器运输车之类的。比如自行防空炮就有“旋风”20mm四管自行高射炮、“东风”I型37mm单管自行高射炮、“东风”II双管自行高射炮(试验型),自行火炮变型车主要有“野蜂”150mm自行榴弹炮,“熊”式155mm自行榴弹炮,“犀牛”88mm坦克歼击车,StuG IV突击炮、IV型坦克歼击车等。
从1937年10月到1945年3月,德国克虏伯、伏玛格和尼伯伦根工厂一共制造了8600辆PzKpfw IV型系列坦克。该坦克在所有的战线都投入战斗,不仅是德军,连盟军都对PzKpfw IV型坦克有很好的评价。1944年2月7日,德军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用少量PzKpfw IV型坦克作为先头部队试图冲出苏军优势兵力形成的“切尔卡瑟口袋”包围圈。在突破作战中,库特.舒玛彻少尉指挥两辆PzKpfw IV型坦克在一次反击苏军坦克连的作战中摧毁苏军8辆T34坦克。第二天,舒玛彻少尉单独和苏军坦克连作战,在这两次战斗中一共摧毁21辆苏军战斗车辆。为此,他被授予骑士铁十字勋章。类似的战例还有很多。
二战期间,PzKpfw IV型坦克还输出到匈牙利(52辆)、罗马尼亚(100辆)、保加利亚(46辆)、芬兰(15辆)、西班牙(20辆)以及克罗地亚等轴心国军队。1943年,少量的PzKpfw IV/G型坦克被输出到土耳其。从1941年到1943年,苏军缴获了大量的PzKpfw III型、PzKpfw IV型坦克以及StuG III型突击炮。其中一些被红军临时使用,另一些则被改装成突击炮,比如SU-76i、SG-122A。战后,保加利亚、芬兰、埃及、西班亚、叙利亚、约旦以及土耳其等国仍在使用IV号坦克,直至1967年
PzKpfw IV.H主要性能数据列表
战斗全重 26000kg
车长 7.02m
车宽 2.88/3.33m
车高 2.68m
引擎 Maybach HL120TRM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38/n.a.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210/130 km
乘员 5人
火力装备 75mm KwK 40 L/48 ; 2x7.92mm MG34
弹药 75mm:87发 ; 7.92mm MG34:3150发
装甲 10-80mm
爬坡度 30度
通过垂直墙高 0.6m
越壕宽 2.2m
涉水深 1.2m
现代坦克发动机有哪几种种类?
坦克柴油机:自1954年5月苏T-34中型坦克上首先采用大功率柴油机至今,现代坦克绝大多数都采用高速柴油机,已很少采用汽油机。
这是用为柴油机的经济性好,即携带相同容量燃油的情况下,相同功率的柴油机的最大行程是汽油机的1.3~1.6倍。而且在战场上,柴油机与汽油机比较不易起火,比较安全。
据统计,现代坦克柴油机,大多是多缸,有6、8、10、12个缸、V形,两排汽缸夹角为60度、90度、120度、上冲程柴油机,也有对置二冲程的。按其冷却方式,坦克柴油机又有水冷和风冷两种。
燃气轮机:尽管燃气轮机在坦克上应用的研究进行了几十年,但目前正式采用它作为主战坦克动力装置的只有美国的M-1主战坦克。
双动力装置:在瑞典的S坦克上,采用了对置活塞二冲程水冷柴油机和燃气轮机并联的双动力装置。
关于《战斗机发动机叫什么名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