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本田最新发动机技术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本田最新发动机技术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本田最新发动机技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丰田和本田,到底谁的车更耐用?
  • 2、本田发动机为什么那么牛?
  • 3、F1历史:极速70年(1980-1999)
  • 4、单论发动机技术,本田是世界第一吗?

丰田和本田,到底谁的车更耐用?

丰田好一些,国外日本车耐用性挺好的,只是性能操控比较差,属于低端家用车,但是国产日本车材质质量与欧美日本车差距太大,根本没有耐用性。国外日本车非常便宜,日本人控制成本非常厉害。国产日本车用料廉价,底盘细弱,钣金屈服强度非常低,只有570,而德系在1000以上,这样日系又省下万元成本,德系的高成本激光焊接是日系点焊成本20倍,德系空腔注腊、高强度一体车门等日系全部节省。德系高成本电子手刹价格7000元,而日系通用机械手刹成本200元。就连一个价格800元的工程塑料油箱日系都舍不得用,改成重量大成本低安全性不好的铁皮油箱

本田发动机为什么那么牛?

大众精通涡轮增压,本田一直都走自然吸气路线,不过从发动机总体的技术上说本田肯定是完胜大众的。

本田的发动机是世界出名的,而且有很辉煌的一段历史。本田原先是做摩托车起家的,摩托车最关键就是发动机,所以本田可以说是专注发动机几十年了。而且还是日系五大厂家里唯一参加过F1大赛的车厂,1983年的时候本田回到F1赛场上用1.5L的V6发动机创造了600马力的神话,一举打败法拉利、福特和保时捷这些老牌大厂,86年的时候又创造了900马力的新神话,到现在都没有哪个厂家能在小排量平台上创造过这么大的马力。

在思域上曾经还有一个神话也是本田创造的,就是B16B红头发动机,1.6L自然吸气发动机达到190马力,这个数据简直就是恐怖,现在就算是大众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也没办法达到几十年前的本田红头发动机的水平。

而且本田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突破美国最严厉的排放标准的品牌,由此可见本田在发动机技术上的优势不是一点半点的。

F1历史:极速70年(1980-1999)

当他们坐进时速

超过320公里/小时的赛车,

心态就像是战斗机飞行员,

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

你需要敬畏速度,但如果你害怕,

你就该退出这项运动了。

1980-1989

关键词:罗恩·丹尼斯、变态的本田发动机、黄金时代

很多人都将80年代称为F1的“黄金时代”,这是一个伟大车手云集的年代,包括了巴西人尼尔森·皮奎特和埃尔顿·塞纳,法国人阿兰·普罗斯特和尼格·曼塞尔,他们之间的缠斗让不少老车迷记忆犹新。

1980年,罗恩·丹尼斯加入迈凯伦,开始了王朝的建立。此后的35年中,在丹尼斯的带领下,迈凯伦拿下了10次F1车手总冠军、7次F1车队总冠军,158场分站胜利,从普罗斯特到塞纳、从哈基宁到汉密尔顿,他也成为了F1 历史 上最成功的领队之一。不仅如此,丹尼斯对迈凯伦的民用市场转型更为成功,“三大神车”之一的P1就是在他主导下的产物。1981年,迈凯伦MP4/1诞生,它可不是视频播放器,而是F1真正意义上第一辆碳纤维单体壳车身的赛车,质量轻、强度高,从此被各车队广泛运用。

1982比利时站,加拿大车手吉尔斯·维伦纽夫去世。他是史上绝无仅有的传奇车手,以充满激情的驾驶风格深受车迷的喜爱,恩佐·法拉利更是对他宠爱有加,被车迷称为“无冕之王”。1977年末,维伦纽夫开始为法拉利效力,他驾驶的赛车在赛道上极富攻击性与观赏性,但也极度危险。1979年,他一共获得了3个分站冠军,其中法国站与瑞内·阿尔努最后几圈的轮对轮缠斗令人血脉喷张,成为F1经典片段之一。后来加拿大F1赛道也更名为吉尔斯·维伦纽夫赛道。不过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的儿子在1997年拿到了世界冠军。1982年,尼基·劳达为获得资金来支持自己的生意而回到F1赛场,加入迈凯轮车队,并在1984年以高于队友普罗斯特0.5分的微弱优势拿下了自己的第三个世界冠军。1984年还有另一件事意义深远,“车神”埃尔顿·塞纳在这一年开始了他的F1岁月。

1983年,本田以发动机供应商的身份重回F1赛场,自此开启了本田发动机最为辉煌的10年。帮助威廉姆斯车队连续拿下1986年、1987年两届车队冠军,帮助迈凯伦连续拿下1988-1991四届车队冠军。

1987年,本田开发的1.5T发动机RA167E,最大输出功率达到了变态的1050马力。同年英国大奖赛,甚至出现了使用本田发动机的车队车手包揽前四名的景象。1988年,塞纳离开了莲花车队并加入迈凯轮。同一年,本田的强势让国际汽联坐不住了,出台新规定,把发动机涡轮增压值限定在2.5bar以内。本田的赛车由1050马力降至680马力,但并不妨碍依旧是本田统治的一年,使用本田发动机的迈凯伦车队,塞纳和普罗斯特包揽了全年16个分站中的15次胜利,而唯一一次失利是因为自家车手相撞。

1989年开始,赛会彻底禁止车队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并引进3.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不过这依旧没有撼动本田的地位,迈凯伦在1989-1991年又拿下了三个车队冠军,其中塞纳获得两个世界冠军(1990、1991),普罗斯特获得一个(1989)。1992赛季结束之后,本田暂别F1赛场。

1989年,尽管普罗斯特获得了世界冠军,但是车队对于塞纳的偏袒以及队友之间关系的恶化,导致了普罗斯特在1990年出走去了法拉利车队。这一年,两人拼到了最后一站才由塞纳获得冠军。1991年,由于法拉利新车开发的失误,普罗斯特表现低迷,并在之后退赛一年。1993年,普罗斯特加入了当时最强的威廉姆斯车队,一路强势,最终拿下个人第四座世界冠军。同年最后一站,即将退役的普罗斯特与塞纳互相拥抱,两人一笑泯恩仇。

1990-1999

关键词:新王始现、车神陨落、V12的绝唱

1991年夏休,乔丹车队车手伯特朗·加绍因在伦敦殴打一位出租车司机而锒铛入狱,致使乔丹车队在比利时站出现了车手席位的空缺。车队老板给了22岁还名不见经传的迈克尔·舒马赫一个机会,他在排位赛中作出了全场第7快的成绩,让所有人都对这个年轻的德国人充满了希望。但是正赛一开始,他的赛车就遭遇了离合器故障,匆匆结束了自己的首秀。两周后,舒马赫加入了实力更强一些的贝纳通车队,传奇就此开始。

舒马赫在1994年和1995年为贝纳通车队拿下两连冠,效力5年中,共参加了68场大奖赛,夺得了19个分站冠军、10个杆位以及38个领奖台。塞纳之后,舒马赫是围场里最炙手可热的车手之一。1996年,在让·托德的招募下,舒马赫高薪加盟了当时已16年无冠的法拉利车队,一同来的还有几乎全部贝纳通的技术团队。法拉利打算用真金白银重启伟大的时代,事实证明,他们选对了人。

法拉利能有如此爆发,有一个人居功至伟,那就是让·托德的加入。1993年,已经是非常优秀的 汽车 运动经理人的托德加入法拉利车队,当时的法拉利被内部政治斗争搞的乌烟瘴气,毫无生气,他重整车队资源,重建团队。他挖来了当时最好的车手舒马赫,贝纳通的技术主管罗斯·布朗和赛车设计师罗里·拜恩,法拉利的“铁三角”终于形成,F1又一个伟大时代也揭开了序幕。

1991年,塞纳迎来了在故乡圣保罗的第一个冠军,这堪称塞纳职业生涯最美好的时刻之一了,此前他从未在这里夺冠。排位赛中塞纳就获得杆位,比赛一开始也是一帆风顺,不过从第56圈开始,赛车的变速箱出现问题,他只能以6档比赛。面对对手的疯狂追近,塞纳以难以想象的毅力挺到了最后一圈并冲线。赛后他放肆尖叫、肌肉抽筋,甚至在领奖台上连欢庆的力气都没有了。

1994年,已手握3次世界冠军的“车神”塞纳转会威廉姆斯车队,没人能想到他竟在这一年与我们告别。5月1日意大利圣马力诺站,塞纳驾驶的赛车以时速300公里/小时的速度失控撞向护墙,由于伤势严重,他被送到医院不久便被宣告死亡,一代“车神”就此陨落。在伊莫拉赛道的这个周末或许从一开始就不该进行下去,先是周五练习赛上鲁本斯·巴里切罗撞车重伤,之后的排位赛中,奥地利车手罗兰德-拉岑博格,撞上护墙不幸丧生。

这次事故也让F1开始对安全问题重新审视,从1995年开始,赛车的设计向着安全更进一步。车身收窄、排量由3.5升下调到3.0升、驾驶舱侧壁抬高以保护车手头部。V12发动机也迎来了终点,这种高亢令人振奋的声音逐渐被V10所取代,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无不怀念那样的声浪。

单论发动机技术,本田是世界第一吗?

单纯论销量发动机技术,本田是世界第一吗?

个人认为,本田发动机技术不是全球最好的,但是全球最好的之一。这话的意思是全球那么多 汽车 厂家,优秀的发动机也很多,本田发动机固然好,但并非一家独大。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

每个人对好发动机理解不尽相同,有的看重燃油经济性,有的看重动力,有的在意质量稳定可靠。在自然吸气发动机领域,本田发动机确实是能够做到省油、省心、有劲儿。可以说比本田省油的车子不如本田跑得快,比本田跑得快不如它省油。在质量稳定可靠方面,曾经有研究数据表明,本田发动机故障率全球最低。当然这个数据是在机油增多之前,继本田机油增多问题以后,发动机故障率并不会是第一了。

涡轮增压发动机方面,本田也很变态。曾经辉煌的F1我们就不提了,毕竟与民用车相距太远,不过现在本田F1三进三出以后已经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根本谈不上最好。民用涡轮增压发动机方面,本田确实够省油,够来劲儿,但是却不够省心了。机油增多的问题一度让本田陷入信任危机,好在及时解决问题,才重拾信任。没有机油增多的本田涡轮增压发动机,确实非常不错。雅阁、思域、CRV销量大好。

在混动领域,丰田是老大。掌握着太多的专利将其他车企拒之门外,但是本田却能够绕过丰田的专利,达到同样的水准,这让丰田也很佩服。本田技术宅、黑 科技 的称号绝非是浪得虚名,本田再次向世界证明,别人能做到的我们肯定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我们自然能够做到。这又想起了本田的CVCC发动机,1972年本田CVCC发动机通过了福特、通用认为不可能有人通过的马基斯发案,成了福特、通用模仿学习的对象。本田宗一郎获得了美国荷利将,是继福特以后的第二人,从此后无来者。

本田发动机虽然非常不错的,但是产品线并不丰富。尤其是大排量发动机方面,本田也很缺。NSX作为本田最高端的车型,搭载V6发动机。而V8V10V12等发动机,本田确实是没有,这与奔驰、宝马、法拉利等相比就有差距了。

本田全名,本田技研株式会社。本田在技术研究方面确实深有造诣,要知道本田是技术研究公司,而不去单纯的 汽车 、摩托车、机器人、飞机公司,这些产品只是本田有了某项技术以后顺带着开发出来了。人们常说丰田是造车有了技术,而本田是有了技术才造的 汽车 ,您是否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差距呢?

"一日本田终生本田"、"买发动机送车"、"技术宅"、"黑 科技 ",试想还有谁会有这么多荣誉称号呢?

本田发动机的技术的确在全球发动机领域方面,做得还是比较领先的。自从1948年本田诞生,对发动机研究领域做的一直都是处于全球领先。就像我们熟知地球梦技术,最经典就是1.5排量的发动机居然可以达到131马力。

而搭载飞度上面的这款发动机综合油耗才6个油,不管是动力还是油耗方面,在众多1.5排量发动机来说技术上基本上属于世界前三。这地球梦动机对动力方面做的的确是淋淋尽致。直到后来1.5t的发动机,虽然出现了机油增多的现象,也是因为太刻意追求发动机的动力而造成的后果。

经过厂家的调教以后,基本上没有这种机油增多的隐患,但是动力也随之下降不少,总体来说在技术上还是处于领先水平。不是流行这么一句话嘛,本田的发动机,丰田的变速箱。

其实在本田系列当中还有好多型号的发动机,比如说1.5排量的,1.8排量的,1.0t的,1.5t的,2.0排量的。这些发动机来说成熟度以及动力表现在同价位同排量的众多发动机动力表现和耐用程度都是相当不错的,所以得益于良好的发动机技术,本田的销量在我国一直是高居不下,特别是机油增多的现象出现以后,居然还是名列前茅。这说明本田发动机的质量和信誉以及在我们国家的口碑,还是有根深蒂固的一面。

当然了,在我个人看来目前来说要考虑本田车型的话,尽量避免这个1.5t的发动机,毕竟这个直喷发动机有机油增多的隐患,在特别寒冷的地区时有发生,还是谨慎考虑。其他车型1.8排量2.0排量,以及混动车型2.0t的发动机依然没有任何的问题。可以尽量避免选择1.5t的而选择其他排量的发动机就可以了,总体来说本田发动机机的技术成熟,本田的造车造诣也是全球领先。

CMC车友会,悦之心、悦之行,交友、自驾、摄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国 汽车 俱乐部旗下组织!欢迎加入CMC车友会大家庭!

现在发动机都是严重缺陷发动机,那个发动机不积碳、动力不逐渐下降、油耗不逐渐增加、污染不严重、机油寿命不短、发动机寿命短,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活塞环磨损开口漏气量大、磨损增加漏气量造成的。

本田与丰田所有发动机都别吹牛,给大家灌“毒鸡汤”了,连机油增多都解决不掉,召回原因都在欺骗消费者。

所有发动机在低漏气量磨损不增加漏气量活塞环技术面前都是严重缺陷发动机,烧机油与机油增多都是缺陷严重造成的。

我想说明的是,全球最好的发动机在中国,中国发动机应用了低漏气量磨损不增加漏气量活塞环后、就是世界第一。

我就是全球最顶端发动机技术研发持有人,产品已经销售解决了发动机共有缺陷。本田就别吹牛了,机油增多被我骂缩头乌龟,录音发到各个机油增多维权群,也不敢追究我法律责任,用100多号水军在维权群演戏否定我,结果没一个敢与我赌十万元面对我解决问题的。

买发动机送车身,本田也就是靠水军写水文做宣传洗脑。

本田与丰田、日产不同,本田更喜欢玩极限的升功率,而不是发动机的总功率;几十年前的本田很少弄大排量发动机,但却将小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升功率做到了地表最强;比如曾经的神话F20C,以及由F20c改进的K20a,无一不是自然吸气领域的王者;试想一款排量只有2.0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功率达到了240P左右,还是在接近20年前就做到了,可以想象本田在自然吸气领域有多强大。。。

想提高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功率远比增压型发动机要困难的多;无外乎就是提高排量、提高转速或者同时提高,很多主机厂为了提高功率都选择了提高排量,而本田却敢选则最难走的一条路(和马自达一样,都属于没困难给自己制造困难也要上一类的),那就是拉高转速,要知道对于内燃机而言,功率与发动机的转速是成正比的,所以在维持排量不变的情况下,不断攀升转速从理论上看是完全可以获得不断升高的功率的,所以本田义无反顾的投入到高转速引擎的开发之中(或许是受到了高转速摩托车引擎的影响?),用更大的缸径、更短的行程实现了超高的转速;K20A活塞每秒移动速度达到了惊人的23米,而极限在25米每秒,即便是F1也无法突破这个极限,所以本田的高转速自然吸气注定是王的存在,当年自然吸气最强的三家是本田、法拉利、宝马,而本田位列第一。。。

本田最早研发关于可变气门正时、可变气门升程的相关技术,这对自然吸气领域提供了巨大的贡献,在此之后全世界各大主机厂纷纷进行效仿,都在自家的性能自然吸气发动机上标配了可变气门升程(可变气门升程与可变气门正时还是有些差别的,升程只会配备给高性能自然吸气发动机);不知道有没有朋友想过,为什么可变气门升程技术会被本田首创?本田为什么会率先触碰这一领域( 首创的是可变气门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系统 )

实际上话还得往回说,还是由于本田不断拉高发动机转速,而率先遇到了高转速下进气不足的瓶颈;早期的可变气门技术并不像如今这样具备各种功能,比如切换循环之类的!可变气门技术的产生只是单纯的为了解决发动机在高转速运行时,吸气不足的问题!转速太高,发动机每个循环的四个冲程交替速度太快,气门打开、关闭的速度也同样快,这样一来进气时间不够,发动机就没有办法吸入足够的新鲜空气;而那个时期貌似还是化油器时代,油门直接控制喷油,大量的喷油却得不到足够的空气来燃烧,所以高转速下的进气不足就成为了阻碍,所以本田率先搞出了可变气门升程,用来通过改变气门的打开、关闭时间,以及加大等效进气截面积(升程)来保证发动机在高转速下拥有足够的的进气量;这就是本田在可变气门技术上的贡献!而如今随着涡轮增压时代的到来,很少有发动机再做升程了,因为增压的强制进气可以保证发动机在各个转速下都能获得足够的进气量,所以现在既有涡轮、又配可变气门升程的貌似只有TYPE R。。。

本田的发动机特点鲜明、极端,不像日产那么均衡、也不像丰田那么中庸,但正是这种极端的性格才让本田的发动机深入人心;第一所包含的面太广,某个领域的第一并不能代表全方位的第一,突出了鲜明的动力、就必然无法获得优秀的燃油经济性,所以有的时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即便是本田也做不到;在鄙人看来本田的发动机永远是一把主攻的妖刀,但并不一定善守,同级别中几乎最强的动力赋予了本田进攻的信心。。。但也要清楚,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第一的发动机技术,因为评价发动机好坏的维度太多,再优秀的发动机也无法覆盖所有维度,就比如动力、油耗必然要保一头而折一头,所以讨论谁是第一太幼稚!现如今涡轮增压时代,动力提升变的容易,所以再靠功率评价谁强谁弱就没意义了。。。

如果单论发动机技术,本田即便不能排名第一,但也绝对属于一流行列;其实在鄙人很小的时候,就因为一辆摩托车稀里糊涂的成为了本田粉,一直粉到了大学后才转的三菱粉,因为那时候开始迷恋三菱的EVO,也许是受到头文字D的影响!本田是一个有实力、又有故事的品牌,本田发动机之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即便是现在一日本田、终身本田的说法也从未有过停止,或许有夸大、或许有不实,但终究证明了本田机器的经典。

可以这么说,本田发动机的技术积累是最深的,但是第一,可能很多厂家不服。原因参照NBA,谁的篮球技术最好。论速度,威少快。论扣篮,字母歌。论三分,库里。百花齐放的时代,发动机技术各有千秋。本田的发动机曾经是划时代的产物,现在依旧很强。动力油耗做到了行业的顶端。可是,别的也不差。丰田的热效率,宝马的动力,马自达的创世蓝天技术,都是 汽车 最牛逼的存在

本田发动机的技术的确在全球发动机领域方面,做得还是比较领先的。自从1948年本田诞生,对发动机研究领域做的一直都是处于全球领先。就像我们熟知地球梦技术,最经典就是1.5排量的发动机居然可以达到131马力。

载飞度上面的这款发动机综合油耗才6个油,不管是动力还是油耗方面,在众多1.5排量发动机来说技术上基本上属于世界前三。这地球梦动机对动力方面做的的确是淋淋尽致。直到后来1.5t的发动机,虽然出现了机油增多的现象,也是因为太刻意追求发动机的动力而造成的后果。

经过厂家的调教以后,基本上没有这种机油增多的隐患,但是动力也随之下降不少,总体来说在技术上还是处于领先水平。不是流行这么一句话嘛,本田的发动机,丰田的变速箱。

关于《本田最新发动机技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海报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本田最新发动机技术》
文章链接: https://www.867775.com/pj/70696.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分享到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评论 抢沙发

新能源汽车网

最新新能源汽车信息、汽车零部件、汽车配件、新能源电池、电机等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