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买车后消费的东西,比如汽车配件,汽车装饰,汽车保险,维修,加油等
重启汽车下乡政策,是农村消费升级还是汽车消费颓势的无奈
1.29由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共同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 (2019年)》通知中针对农村地区 汽车 “消费升级”的举措如下:促进农村 汽车 更新换代。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农村居民报废三轮 汽车 ,购买 3.5 吨及以下货车或者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给予适当补贴,带动农村 汽车 消费。这与十年前的“ 汽车 下乡”政策一样,希望通过三四五线城市的消费带动提振中国 汽车 产业的颓势。
2018年9月中国 汽车 保有量已经达到了2.35亿,基本接近美国水平,预计2019年将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 汽车 大国。
2018年全国 汽车 销售2808.1万辆,同比下降2.8%。这结束了中国 汽车 市场长达28年的销量增长,实现了首次下跌,为2019年中国车市是否持续性增长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根据中国 汽车 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显示,2018年12月 汽车 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6.1%,环比下降9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8.33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之上,库存指数最高的11月份甚至达到了75.1%。至此, 汽车 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已经连续12个月超出警戒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了14617元,人均消费支出12124元,同比增长10.7%,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同比增长6.8%相比高出将近4个百分点。事实证明,目前农村消费水平和购买力远高于城镇居民,从而彰显了中国巨大农村地区的市场潜力。
在世界经济复苏放缓、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新能源技术依然不成熟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2019年中国 汽车 市场竞争将加剧,淘汰速度将提升。同时按照国家股比放开时间节点,在5年的缓冲过渡期时间内培育出 健康 的中国 汽车 市场环境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为了确保中国 汽车 产业的平稳发展,国家制定了2019年 汽车 发展扶持政策,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通知内容。
2018年为什么车市整体出现销量下滑?
整体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来说是因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消费者购买力下降,这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常态化。另一方面,随着各个“堵城”之间竞争的白热化,一二线城市 汽车 保有量逐渐处于饱和状态,增长速度放缓。再者来说,中国目前处于经济结构性调整、消费升级换代阶段。消费者在购买车辆的时候,不像以前那样单单图便宜买一个“货、客”两用的 汽车 ,而更多从外观、性能、配置、舒适性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而这样的 汽车 价格一般都比较高,对于三四五线消费者来说可能需要一年两年甚至几年的积蓄才能实现,所以说消费逐渐趋于理性化。
2009年1月14日《 汽车 行业调整振兴规划》公布,第一次 汽车 下乡正式启动。国家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并对购买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以及将三轮 汽车 或低速货车报废换购轻型载货车的,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
由于“ 汽车 下乡”政策的实施,2009年国内微型车市场增长约100万辆,增长速度高达 46.2%。随着该政策延长实施一年,第二年微型车增长了50万辆,增幅也高达32.4%。2019年的 汽车 下乡政策,看似是 汽车 “消费升级”,实则也是通过这些年国内车企的“技术积累”将“最新成果”再次推向中国农村市场,借此提振国内 汽车 销量。我想这对于 汽车 销量的整体增长肯定是有利的。
我们从乘联会发布的2018年 汽车 销量数据分析一下就不难找出答案……
第一, 从销量来看。
从乘联会发布的2018年的 汽车 销量数据可以看到。在销量前15家车企中,自主 汽车 为5家,其中有四家实现了同比下降。反观合资企业虽然增速比较少,但基本全部实现了销量同比增长。
第二,从盈利结构来看。
无论是从2018年轿车、SUV还是MPV的销量数据来看,中国自主车企在销量上能够与合资车企竞争的基本都是15万元以下的 汽车 ,真正能够盈利的20万元以上区间的车基本全部被合资企业占据。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自主车企在销量上的优势只不过是一种表面光鲜,实则没有太多竞争力的一种表现。
作为车企来说,卖的多、能挣钱才是衡量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合资车企来说,日子过的还算舒服,“面包”和“爱情”都有了。而作为自主车企来说,如果不能完成销量上的增长,在单台利润极其微薄的情况下,对于制造链很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是很难养活这“一大家子”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大部分企业都背负着一个市甚至一个省的GDP负担,这怎能让它的父母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夭折?所以说,“ 汽车 下乡”政策只不过是短时间内的缓兵之计,绝不是一劳永逸的根本之道,只能说是权衡再三后的无奈之举……
在以“市场换技术”的时代,希望通过与外国先进企业的合资、合作,不断提升中国 汽车 工业的水平。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的高铁都已经达到了行驶里程和速度全球第一的水平,但是我们的 汽车 呢?我们学到的技术是不是也应该排上用场了?十年的时间已经让中国的消费者由“买得起”到“买好的”转变。既然这次是以“消费升级”的名义实施的“ 汽车 下乡”政策,那希望真的是把品质好、价格优、品牌硬的车辆“走下去”,给农村消费者切切实实的实惠,而不是把农村变成“收破烂”的地方……
距离上一次“ 汽车 下乡”10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孩子应该快要“成人”了吧。按照国家2018年4月17日发改委明确的合资股比放开的时间节点,通过5年的缓冲过渡期, 汽车 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未来中国自主车企与外国车企同平台竞技的时候,我们胜算多少?到时候如果这个“阿斗”依然扶不起的话,我们的 汽车 强国梦谈何实现?它的命运真的不应该和汉朝的结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