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动机机油冷却系统工作原理
发动机是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动力机械,在燃烧时,瞬时温度可达2000度,若不及时冷却,势必会使发动机过热,机件的机械强度降低,正常的配合间隙破坏,严重时会使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若发动机过冷,会引起汽油雾化不良,油耗增加,功率下降,磨损加剧。因此发动机必须通过冷却系统来保证控制发动机在正常的温度范围内。 水冷式 水冷式发动机是利用水(或防冻液)作为冷却介质,带走发动机高温机件的热量,以保证发动机正常的工作温度。 水冷却系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辅助容器、水套和水管等组成。 1、冷却液的循环 水冷系统的冷却液(水或防冻液)在发动机的水套中,吸收高温机件的热量,冷却液温度升高,经散热器利用风扇和迎风气流冷却水泵又将冷却后的冷却液泵入水套,进行循环冷却。冷却液的循环方式有两种:当发动机水温在70摄式度以下时,节温器关闭,冷却液流经水泵-水套-节温节旁通管-水泵(不经散热器),即小循环,这样有利于发动机启动后,温度迅速上升;当发动机水温超过70摄式度时,节温器自动打开,冷却液流经水泵-水套-节温器开关阀-散热器-水泵,即大循环,以加强冷却效果。 冷却液一般是用软水,以减少散热器及水套内壁中沉积水垢,影响散热效果。在寒冷地区或冬季,为防止水结冰膨胀而冻裂机件,常使用防冻液,即在水中掺入乙二醇混合而成防冻液。如LLC冷却液。防冻液还能起金属件防锈的作用。 在水冷系统中,常设有辅助容器(也称膨胀箱),它与散热器相通,当冷却液受热膨胀形成蒸汽时,通过散热器盖上的蒸汽阀将溢出散热器的水和蒸汽储存起来,当冷却液降温收缩时,又可通过泄水阀补充给散热器。 2、水冷却系的有关机件 1)水泵 水泵的作用是保证冷却液进行压力循环。 冷却系的水泵采用叶轮离心泵,其叶轮由曲轮通过齿轮或链条转动。当发动机工作时,叶轮转动,将冷却液从散热器下水管吸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边缘被甩出,压进发动机水套,使冷却液正常循环。 2)散热器 散热器是把冷却液的热量传递给大气的热交换器。散热器由散热器芯、上下水室、散热器盖等组成。 散热器的结构型式较多,一般有管带式、管片式、圆管式等。管带式散热器,散热芯是芯管与散热带的结合,散热带上有缝孔,当空气流过时可以起百叶窗的作用。如果芯管穿过散热片就叫管片式散热器。在散热器的芯管布置上,还有单列管式和双列管式。大部分散热器平板形的,但也有圆弧形的。 散热器的加水口上有散热器盖。散热器盖除了密封散热器外。同时靠盖内的蒸汽和空气阀保持冷却系统有一定的压力,提高冷却液体的温度,又不会因压力过高而引起散热器损坏。 3)风扇 风扇的作用是提高空气流过散热器的流速和流量 4)节温器热敏开关,在发动机启动或发动机水温较低时,节温器自动关闭,冷却液只能经旁通管直接泵入机体水套,使发动机尽快升温。当发动机水温升高至70摄式度时打开节温器开关阀,至80摄式度时全开,冷却液经过节温器开关阀流入散热器,以提高散热性能。 节温器有两种结构:一种是蜡式节温器,另一种是波纹管节温器。 蜡式节温器有上下支架、反推杆、开关阀、石蜡、弹簧等组成。当发动机水温低于70摄式度时,石蜡呈固态状,开关阀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冷却液仅能小循环。当水温高于70摄式度时,石蜡逐渐变为液态,体积膨胀,因反推杆固定不动,石蜡的外壳连动开关阀在反推杆的推力下,克服弹簧的弹力而使开关阀开启,进行大循环。 希望能帮助到楼主
2.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原理
一、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循环过程
汽油发动机的效率只有30%左右,也就是说:发动机产生的热能,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部分被转化为有用功。剩余三分之二热能中的一半通过排气系统和润滑系统散发掉,这样还剩三分之一左右的热能需要处理,才不会导致我们车辆的发动机过热。因此,车辆上就设置了冷却系统,以便及时散发热量。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除此之外它还承担了为车内空间提供暖风的任务。
发动机冷却系有水冷和风冷之分。水冷汽车是通过发动机管路中循环流动的防冻液来散发热量。当防冻液流经高温的发动机时会吸收热量,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温度;当防冻液流向散热器时,再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风冷系统中没有防冻液循环,而是利用功率强大的风扇向附着在发动机上的铝片吹风进行散热,从而达到冷却发动机的目的。在一些早期的汽车上采用风冷,而现在的汽车都采用水冷。
二、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循环原理
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循环过程及原理
汽车冷却系统组成图解
通过上图的冷却系统的图解,可以看出汽车冷却系统在组成上,主要有散热器、三通、散热器水温传感器、水泵、散热器风扇叶、散热器风圈、散热器风扇、散热器电子扇总成、水管、散热网、散热器下护板、散热器盖、散热器上护板、节温器盖、水泵皮带轮、散热器风扇电机、上下水管、散热器风扇偶合器、节温器、水泵总成、散热器补水壶、散热器风扇、散热器支架、温控开关等部件。
汽车冷却系统主要有液冷和风冷着两种工作方式,这两种工作方式的工作原理有所不同。
风冷:风冷的工作方式主要是通过发动机缸体表面附着的铝片对气缸进行散热,一般采用的是功率强大的风扇向这些铝片吹风,使其向空气中散热,从而达到冷却发动机的目的,现代的汽车基本都不在沿用这种工作方式了。
液冷:液冷是现代汽车冷却系统的主要的工作方式,通过发动机中的管道和通路进行液体的循环而达到散热冷却的目的。汽车冷却系统中有着大量的管道,泵将液体输送至发动机缸体后,液体便开始在气缸周围的发动机通道里流动。接下来,循环的液体通过发动机的气缸盖返回,通过位于液体流出发动机部位的恒温器。
这是恒温器会对液体的温度进行一个判定,如果温度合适,恒温器就会关闭,则液体将经过恒温器周围的管道直接流回到泵,如果温度过高,则恒温器打开,液体将首先流入散热器,通过一定的散热程序,然后再流回泵。
当然,汽车还有着一个单独的加热系统循环过程,如果通过恒温器的液体温度过低,那么从气缸盖开始输送液体,就会使其流经加热器风箱,然后又流回泵,达到加热的目的。对于配备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通常会有一个独立的循环过程来冷却内置于散热器的变速器油液
3. 机油冷却器原理
发动机润滑系统由,集虑,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油道等组成工作原理:利用机油泵把机油从油底壳经过油道泵到曲轴连杆,活塞裙部,还有配气机构,以达到润滑作用
4. 发动机油冷器工作原理
发动机缸体水道上或在机油滤清器座上安装的,这两种是水冷的。还有在中网部位安装的,是风冷的,这种需要温度开关控制机油,当机油温度较高时才会流经散热器。
机油散热器又称油冷器。是应用在柴油发动机上的机油冷却装置。按照冷却方式,油冷器可以分为水冷和风冷两种。通常说的机油一般是指发动机油、车辆齿轮油(MT)和液力传动油(AT)三类润滑油的统称,只有液力传动油需要外置油冷器(就是机油散热器)进行强制冷却。
5. 汽油机冷却系统工作原理
ca6102q汽油机应该是水冷。
6. 汽车机油冷却器工作原理
这是一种液-液换热器。热工质是机油,冷却液是水。通常这样的换热器油走管子里面,水走壳侧。通常会采用逆流换热,即油的出口和水的进口在换热器的同一端。
因为油水两侧的换热都非常好,总传热系数应该不小于1000 W/m2-K,所以设计应该相当紧凑,并可以把油冷却到进口水温加几摄氏度(比如5度)的水平。
实际冷却效果取决于水/油流量比。水流量越大,冷却效果越好。
7. 发动机机油冷却系统工作原理图解
摩托车油冷是和水冷类似
只不过冷却的是机油
给发动机内机油进行冷却
达到降温效果。把机油从曲轴箱中泵出引至车架上的油冷散热器,再流回曲轴箱,你可以看到油冷发动机向外引了两根手指粗的管子,属于辅助散热(发动机外形与风冷发动机一样)。
8.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原理
冷却系统是将受热零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以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发动机冷却有水冷和风冷两种方式,现在一般车用发动机都采用水冷式。发动机水冷式冷却系统主要由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补偿水箱、节温器、发动机机体、气缸盖水套等部分组成。
主要通过水泵使环绕在气缸水套中的冷却液加快流动,通过行驶中的自然风和电动风扇,使冷却液在散热器中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冷却液再次引入到水套中,周而复始,实现对发动机的冷却。
其实冷却系除了对发动机有冷却作用外,还有“保温”的作用,因为“过冷”或“过热”,都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节温器实现发动机冷却系“大小循环”的切换。什么是冷却系统的大小循环?可以简单理解为,小循环的冷却液是不通过散热器的,而大循环的冷却液是通过散热器的。
9. 发动机机油和冷却液的工作原理
汽车冷却液的工作原理是冷却液或水与体贴油混合时,产生油污和胶质,削弱润滑,使得阀液压阀推杆和活塞环黏结。
冷却液在循环中应尽可能少地减少水垢的产生,以免堵塞循环管道,影响冷却系的散热功能。
10.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泵提高冷却液的压力,强制冷却液在发动机中循环流动。
下面是关于冷却系统的更多介绍:
1、组成部分:冷却系主要由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补偿水箱、节温器、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中的水套以及附属装置等组成。在冷却系统中,其实有两个散热循环:一个是冷却发动机的主循环,另一个是车内取暖循环,这两个循环都以发动机为中心,使用同一冷却液。
2、作用:把高温机件的热量散到大气中,以保持发动机在正常温度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