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简述国外汽车电子控制的现状,并对国内汽车电子控制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预测。以此预测汽车电子技术与汽车技术营销两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关键词:汽车电子控制;就业。 据韩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表的 2004 年汽车产量统计资料,去年全球汽车产量为 6461.6 万辆。中国以 507.1 万辆名列第四位,今年有望突破 600 万辆成为第三。 汽车产量排在世界前五位的汽车生产大国及其产量如下:美国第一,产量为 1195.6 万辆;日本次之,产量 1051.2 万辆;德国第三, 556.5 万辆;中国以 507.1 万辆名列第四位;法国居第五位,产量为 370 万辆。韩国去年汽车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 5.4% ,为 346. 9 万辆,连续三年居第六位。 该协会分析认为,今年德国汽车产量预计仍在 500 多万辆徘徊,而中国的汽车产量将比去年增长 20% ,突破 600 万辆的规模,因此中国今年可能成为位居第六位、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 可见,汽车业在我国发展迅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与此同时,汽车电子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汽车综合性能和现代化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下面对现代汽车电子进行一点简介。 一、汽车电子技术 近10 年来,我国的汽车自主开发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但这些发展几乎每一项都和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相关。目前,汽车电子控制主要用在发动机控制中。可以这么说,发动机控制好坏决定了汽车电子控制性能的好坏。各个大汽车公司在研究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项目中,投入了很多人力和物力。 1.1 汽油机电子控制 汽油机采用电子燃油喷射技术( EFI )是现代汽车提高功率、降低油耗、减少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EFI 技术是一种高级的发动机电子管理系统,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由传感器将汽油机的工作运行状况,如负荷大小、转速快慢、进气温度等数据送给计算机进行处理,然后由控制执行元件来确定供油量,从而保证发动机在各种情况下正常运行。当今的 EFI 已由单一控制发展到多项集中控制,根据汽车速度、环境温度和发动机转速等参数,自动对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空燃比、点火时间、怠速转速和废气再循环( EGR )等进行综合控制。其效果为:输出功率提高 10% ,油耗下降 10% ,尾气排放降低 90% ,启动时间缩短 50% ,加速时间缩短 50% ( 0 -1001km/h ) . 1.2 柴油机的电子控制 柴油机电控技术当前主要应用于柴油喷射、废气再循环、尾气催化转化等方面。目前先进的柴油机电子技术是共轨式电控喷油系统,它由电磁阀、传感器及中央处理单元组成。与传统喷射系统不同,在共轨系统中,压力的产生和喷射互不相联。在一定限度内,喷射压力的选择不受发动机转速和喷油量的影响。 目前汽车电子产品的应用数量正不断增多,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已形成了独立的汽车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在整车中的价值也逐步上升。 1991 年,一辆汽车上电子装置的价值为 825 美元, 1995 年上升到 1125 美元,现已达 2000 美元,占整车成本的 30% 以上。国外各大汽车公司为进一步提高产品水平和竞争力,在汽车电子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上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资金,如日本丰田公司就投资了高达 15 亿美金的资金。 二、国内汽车电子产品市场现状及预测 目前,随着国际汽车电子产品市场的成熟,带动了还处于发展不成熟价段的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发展。专家预计,从 2002-2007 年,全球汽车电子产品市场年平均增长率约为 6.7% ,而我国的汽车电子产业增速更高, 2003 年达到 33.7% , 2010 年前将一直保持 30% 左右的高增长速度。中国汽车电子产业正快速成长起来,并将成为我国又一个新的独立的支柱产业。 2003 年我国市场上共销售汽车电子产品 2488 万套,销售金额达到 300.4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 33.7% 和 41.5% ,高于同一时期 29.2% 的全国汽车总销量增长率。 汽车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主要利益于中国汽车产业近两年的高速发展。继 2002 年汽车产业的井喷之势后, 2003 年中国汽车产量依然保持着高速发展,全年汽车产量突破了 430 万辆。而在汽车价值构成中,轿车中电子产品所占的比例约为 30%-40% ,卡车中电子产品所占比例约为 10%-20% 。 另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应用,使得机械系统与电子系统之间的转换加速以及动力总成方面性能提高,网络在车辆中的高速发展以及消费者消费标准与档次的提高等(如安全、先进性要求的提高),使得汽车电子产品在整车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支出费用来看, 2003 年平均每辆新车的汽车电子产品支出从 2002 年的 1854 美元提升至 2025 美元,增幅创出近几年来的新高,达到 9.2% ;从应用比例上看,从 1989 年至 2000 年,汽车电子产品的成本在整个汽车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已由 16% 增至 23% ,而到了 2003 年,这一比例提升至 26.2% 。 从市场结构上看,高附加值汽车电子产品在整体汽车电子产品中所占比重乃至汽车整车中的应用比重有了显著的提升。同时,这部分搞附加值产品的国内产业供给还极为有限,多数产品极为有限,多数产品大量依赖进口,导致这部分产品的价格在一段时期以内持续看涨。 2003 年汽车电子产品呈现出“量价双增”的增长特征,这是不同于汽车市场的。 2003-2006 年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市场需求如下表: 表一2003-2006 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需求量(万套) 2488 3235 4200 5400 增长率 40.1% 30.0% 29.8% 28.6% 需求额(亿元) 300 430 600 780 增长率 43.1% 43.0% 39.6% 30.0% 三、对于汽车电子高职类学生的就业前景 随着我国汽车电子工业大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更需要大批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员。目前,我国主要轿车生产厂家都是中外合资企业(如广本、丰田、日产等),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能力建设、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已达到国际 90 年代的先进水平,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而在流通服务领域,尤其是对最终用户服务,在设备、手段、方式上有的还停留在小作坊经济阶段,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都相对较低,维修操作人员大多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采用的是简单管理方式,用普通设备和手段为轿车用户提供维修技术服务,这些显然是不合时宜的,由此,给劳动力市场提供了一个信息,汽车电子技术、报务营销人员是一下上升空间较大的就业岗位。 3.1、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就业前景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用现代汽车电子工业迅速发展需要,即掌握应用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具有现代汽车构造,维修,营销技术的复合人才。汽车电子产品,销售,设计,开发企业,汽车维修,营销,售后服务企业,交通运输管理服务部门。 据调查,当前汽车电子技术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技术素质不高,这已经成为制约汽车电子技术报务发展的瓶颈。紧缺人才的报告称,汽车电子报务从事技术管理的有 26.2% 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一线工人中,有 38.5% 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接受过管理培训的只有 9.3% ,接受过新技术培训的为 11.7% ,接受过维修基础培训的有 38.7% 。汽车电子服务人员高等级技能人才比例偏低,高、初、中的比例为 26.6% 、 43.1% 、 30.4% ,而发达国家为 20% 、 40% 、 40% 。目前,我国汽车数量每年以 13% 的速度递增,据此,预计汽车电子服务业两年将新增 80 万从业人员,大部分从业人员需要接受职业教育。 某汽车公司负责人坦言道:“我们大量需要能安心工作、懂外语和电脑的机电一体化维修专业人才。虽然社会上可以招,但花的精力相当大,且招进来后技术上的提升难度较大,如果有高职学生当然是好的。”近几年来,我国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对汽车电子服务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公司内的主修师、高级销售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要熟悉专业知识,需要有一定的学历和动手能力,迫切希望能从汽车电子报务专业的学生中招收。 3.2、汽车技术报务与营销就业前景 现在的社会,光低着头去造车可不行,还有有人去服待那些娇贵的汽车。这样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就孕育而生,这个专业可是新生的宠儿, 2003 年国家教育部积极鼓励各汽车类高校开设这个专业。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风采打造了具有扎实的汽车产品及技术基础,必要的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具备“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的能力素质,能够适应汽车产品设计服务、汽车生产服务、汽车生产服务、汽车销售服务、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运输服务等多领域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汽车结构、原理、性能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性能检测和汽车故障诊断与保养等汽车技术服务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汽车整车及配件营销理论的技巧,熟悉汽车销售业务与进出口报关业务及汽车信贷、汽车保险和二手车评估与转让业务,具有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商务综合业务能力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 全国各大中城市已经走出了人才的告急令,白云职业技术学院立即开发了汽车技术与营销这一专业,结果连续两届毕业生都被几大汽车厂提前抢光。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地急切地盼望着汽车服务类学子,其就业单位分布也相当广泛:中外合资企业、国有大中型汽车生产企业、汽车流通企业、汽车维修企业、金融保险公司等。发展前景可谓无限美好…… 因此,企业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一、具备职高、中专、技校文化程度,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二、具备中级汽车电子维修工技术等级,理论上能熟悉汽车构造和工作原理,熟悉汽车电子维修标准和工艺规程;操作上能绘制简单零件图,会基础零件检测,会一般零件的修复,能排除较复杂的故障;三、具备吃苦耐劳的思想应付高强度工作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

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