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油进入进气岐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废气管堵塞。检查废气管是否存在堵塞现象,如果是的话,就清洗废气管,严重的可以直接更换。
2、油封破损。气门油封老化破损导致的排出机油,更换全部气门油封即可。
3、零件损坏。可能是汽车的缸套,活塞、活塞销以及活塞环出现问题,找出具体损坏的零件,进行更换即可。
4、气门杆磨损。可能是汽车气门导气管和气门杆之间磨损严重,导致密封太差造成排机油现象,需要及时维修,调整缝隙。
5、设计缺陷。有些车型的设计本身就存在缺陷,会有排气管滴机油的现象,需要到4s店或者专业的维修机构,对汽车进行排查维修。
6、冲油道损坏。冲油道损坏导致排机油,更换车辆的气缸缸垫即可解决这个问题。
2. 进气歧管与发动机连接处有油
进气歧管中有油,这通常是由于冷时油蒸汽冷凝造成的。如果量少,也是正常的,不用担心。
如果数量太大,就会不正常。油气分离器可能有问题。解决方法:清洗油气分离器或直接更换阀盖。
阀盖的废气循环阀也有可能被堵塞。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更换阀盖。
而且,如果油量过多,必然会增加曲轴箱通风系统中润滑油的含量,从而促使润滑油从曲轴箱通风系统进入进气管。
在一些发动机中,安装PCV是为了释放曲轴箱中的压力,有时机油会被带入进气管,因为PCV释放的气体会被重新使用,并与新气体一起直接进入进气管。
3. 机油进入排气管是什么原因
会显示故障问题,得找师傅维修。
4. 进气歧管里面有机油的原因
1.曲轴箱的机油随着发动机的运转温度升高,机油的油温升高后会形成油蒸汽,沿着曲轴箱通风阀再次进入到进气循环,然而,因为进气歧管因为进气带走温度,所以进气歧管的温度比机油蒸汽的温度低,当高温的机油蒸汽进入到进气系统,部分冷凝下来,由于大多数进气歧管的位置低,冷凝后的机油残留在进气歧管内部,形成机理和部分涡轮发动机带曲轴箱机油蒸汽回收装置的原理一样。 顺便说一下,早期的某品牌的“1A888”系列发动机“烧机油”其实并不是缸壁间隙窜油导致的烧机油,其实是机油温度过高,且缺少机油蒸汽回收装置而导致,这款发动机后期改善也是从这方面入手,且收效显著。
2.当车辆发动机停止的时侯,拿四缸发动机举例,有两个缸的进气阀是张开的,那么刚静止的发动机曲轴箱内的温度还是很高,那么机油蒸汽因为是气体往上升,也会沿着缸壁进入燃烧室和进气道,冷凝后留下残留机油。
3.进气歧管的结构,进气歧管的形状大多形状复杂,且大部分的进气歧管处于整个进气系统的最低处,行成了沉淀池。 另,进气歧管的材料,从最早的铸铁,到铸铝,到如今大部分车型采用的树脂,都是为了追求进气歧管内部的平滑性,以达到最小阻力的目的。 理论上来说,进气歧管的内壁越粗糙,越能够留下机油残留,平滑的进气歧管,残留的机油会随着发动机进气管道产生的负压吸力再次进入燃烧室。
4.比较极端的情况,点火时间不准确(正时皮带或者链条拉长),点火提前角的值不准确,会产生我们俗称的“回火”,启动发动机或者熄火发动机,都会突出燃烧室内的混合气,冷却后产生残留的油,此时不单有机油,闻上去还有汽油味道。
5. 进气歧管内有机油,是什么造成
答:n52进气歧管有机油的原因如下
1、可能是车辆存在长时间怠速着车的情况,且车辆的空气滤芯比较脏,车辆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堵塞或者变形,导致机油进入进气歧管里面。
2、也有可能是车辆的涡轮增压器回油管出现堵塞、泄露甚至变形现象,或者时车辆的涡轮增压器中壳的润滑油结焦导致的。
3、如果车辆进气歧管里面的机油较多,可能是车辆油气分离器故障、pcv阀故障,废气循环阀出现了堵塞的情况。
6. 机油漏到排气歧管的原因
汽车进气管中有机油的原因:
1、发动机长时间的怠速 ;
2、空滤脏;
3、曲轴箱通风系统堵塞或变形 ;
4、涡轮增压器进回油管堵塞,泄露或变形;
5、涡轮增压器的中间壳体润滑油结焦 ;
6;气缸磨损导致活塞环窜气 ;
7、排气系统中流动阻力过大。现在的发动机都配备有废气再循环系统,主要是为了减少尾气当中碳氢化合物及氮氧化合物的含量专门设计的,其工作原理是当发动机高负荷高转速的时候提供少部分废弃至进气歧管,与燃油蒸汽一块儿参与燃烧,吸收燃烧所产生的热量,通过温度的控制抑制氮氧化合物的生成。
7. 机油怎么会进入进气歧管
进气管有机油原因是空调滤芯脏。
发动机长时间的怠速;空调滤芯脏;曲轴箱通风系统堵塞或变形;涡轮增压器进回油管堵塞,泄露或变形;涡轮增压器的中间壳体润滑油结焦;气缸磨损导致活塞环窜气;排气系统中流动阻力过大。
财源广进,心想事成。
8. 机油进入进气岐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解决
汽车进气管中有机油的原因:
1、发动机长时间的怠速 ;
2、空滤脏;
3、曲轴箱通风系统堵塞或变形 ;
4、涡轮增压器进回油管堵塞,泄露或变形;
5、涡轮增压器的中间壳体润滑油结焦 ;
6;气缸磨损导致活塞环窜气 ;
7、排气系统中流动阻力过大。
由于进气压力长时间与增压器轴承体内压力不平衡,从而导致涡轮增压器内机油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通过密封件渗漏到压气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