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油编码怎么看
机油的规格及认可,可由API规格上得知,所谓API是美国石油协会的简称,它综合机油对发动机的保护.抗氧化.防沉淀物等重要性,而对机油作出评定标准.机油在汽油发动机上使用的性能级别会冠以字母"S",第二个字母才是它的性能级别,例如SJ是最高级的,SA则是最低.另外应用于柴油发动机上的机油,则以"C"字作为代码,性能分级则以CF为最高级.
机油的沾度一般用两个数字来表示,例如10W/60,W既代表WINTER(冬季),表示它在低温下的流动性及对发动机起动的帮助能力,这个数值越低表示沾度越低,越容易在严寒的气候下启动.另一方面60是指机油在高温下的抗高温及保护性,,这个数值越大表示沾度越高,发动机越能在高温下得到保护.按物理规则10W/60好象有点矛盾,怎会在低温下沾度更低?其实这复合沾度的意义是该机油能满足这两个极端要求之内的沾度,既低温仍有10W的流动性,高温下仍有60的沾称度.
2. 机油标号怎么看
对于燃油车来说,机油是维持引擎运转的重要消耗品,用来为引擎提供散热、清洁、密封和润滑,但是与很多类似的产品一样,机油也同样存在不同标号和生产工艺。比如机油如按工艺,可分为矿物油、半合成和全合成三大类,各自能提供的综合性能以及售价也各有不同,因此也需要根据车辆自身与预算来选择合适的类型。
此外,选择合适的机油特别需要注意其黏度标号,因为这直接决定着机油的主要技术参数以及所能提供的保护级别,不但关系到引擎的健康,还与油耗高低有着直接的联系。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严格按照车辆保养手册上的建议来选择会比较安全,在没弄懂机油标号等因素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盲目选择。
如果一味追求省油,选择低于厂家建议的黏度,短期内虽然可能会带来省油的效果,但长期使用则会导致引擎内部提前磨损或保护不足而带来维修费用的损失。又或者盲目追求更高黏度等级,虽然心理上感觉更为安全,但事实上并不能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增加引擎运转负荷,不但会更加费油,还有可能会引起其他故障。
一直以来,机油选择都有很多误区存在,比如“冬季换用低黏度机油,而夏季高温则选择高黏度机油”,这个不严谨的说法想必大家也有所耳闻,但这实际上这一说法是误解了机油标号的真正含义。
那么,机油黏度标识该怎么看呢?
机油瓶身上除了会标注厂商与等级之外,通常都会在显著位置标注黏度标号,例如“SAE 0W40”这样的样式,其中“SAE”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英文缩写,而W是冬季的英文首字母。
这个标识的正确解读应该是:W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机油的低温流动性越好、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冷启动时对发动机的保护能力越好;而W后面的数字则是机油耐高温指标范围,数值越大则机油在高温下的保护能力越好,通常这个数字代表的是机油在100℃时的运动黏度数值。而上文所指的40,则代表机油在100℃时的运动黏度数值范围为12.5mm²/s到16.3mm²/s之间,并不是代表所谓气温40°使用。所谓运动黏度基本可以理解为引擎正常工作之后,机油的实际黏度指标,因此这个参数十分重要。另外,高温高剪切数值代表着机油油膜的强度,这个数字越高则代表在高温高压工作状态下机油能否提供足够的保护。
虽然黏度标号上的数字不等同于适用的环境温度,特别是W后面的数字,但W前面的数字却可以作为不同地区使用的一个参考。例如当车辆长期使用在寒冷地区,特别是气温经常在零下十几度到零下几十度时,则必须选择W前面数字更小的机油,以确保在冷车启动时,不会因为机油无法流动而导致引擎的异常磨损。但如果在高温地区,比如气温超过三十度甚至达到四十度的时,则不需太在意W后面数字的大小,此时应依照厂商建议或个人使用习惯来选择。
此外除了黏度指标之外,机油分级通常使用字母的组合进行表示,汽油机所用机油一般用“S”开头,后面会跟上另一个字母,会按照字母顺序从“SA”到“SN”(没有SI),每次递增都代表其性能都会高于前一级。由于机油会添加各种不同的添加剂来提升性能,因此通过这种组合来标明其质量等级,目前常见的主流机油型号多属于“SM、SN”这样的高级别。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字母组合是“C”开头则代表为柴油机使用,若“S”和“C”两个字母同时存在则表示该机油可以汽/柴油机都可适用。但是这个级别越高不一定就代表一定越好,因为API划分几乎别的主要依据是环保指标,而非性能指标。
如何选择机油黏度呢?
在这里我们给大家的建议是:
1、如果只是用来日常代步通勤,也不经常会高转速暴力驾驶,那么只需按照车辆给出的建议选择黏度,然后根据自己实际的经济情况选择半合成或全合成即可。此外如果注重机油寿命更长,则可以参考机油参数中的TBN总碱值,数值越高代表机油寿命会更长。
2、如果特别在意驾驶乐趣,喜欢高转速或是长时间激烈驾驶,那么可以适当在原厂建议的基础上提升一级黏度标号,或在同一黏度标号中选择100°运动粘度更高的机油型号即可。而除了黏度指标之外,还需要注意高温高剪切值,确保黏度合适情况下,这个数值越高则代表油膜强度越高,保护性也会更好。
3. 机油号怎么看
查询汽车匹配的机油规格,有如下几种方式:
1、从购新车时随车的《用户手册》中查询,这是最权威的,也是所有车型均会标注的。
2、有些车型会在加油口盖子上标注所用机油规格。
3、有些车型会在引擎仓内某个位置上用纸贴标注机油规格。
4、从专用的养车APP中,根据车架号或车型查询出机油规格及机油用量。
4. 机油序号去哪里查
市场是假冒机油很多,为维护广大用户利益,方便用户鉴别机油真伪,每瓶五羊-本田纯正机油的瓶盖上均贴有一枚“独一无二”的“烫金膜纹理防伪”标签,该标签具有不可复制(唯一性)、不可转移的特点,3招即可判断真假:
(纯正机油防伪标签)
1看
①纤维丝:纯正机油防伪标签含有纤维丝。(假冒机油标签上的一般为印刷上去的“墨迹”,不是真正的纤维丝)
②序列号:每瓶纯正机油防伪标签的序列号都是唯一的——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每个人的身份证号都是不同的。(假冒机油标签一般都是COPY一个纯正机油的序列号进行批量印刷,存在批量重复性,即同一序列号,多瓶使用)
③纹理分布:每瓶纯正机油防伪标签上的纤维丝分布图都是唯一的——就像人的指纹一样,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假冒机油标签的“墨迹”分布一般存在批量重复性,即相同标签,多瓶使用)
5. 机油标号怎样看
在现在的市场中现有机油标号按SAE法分类,单级机油冬季用油有6种,夏季用油有4种,单级机油冬夏通用油有16种。下面是汽车机油型号参数对照表:
汽车机油型号参数对照表
(SAE) 适用环境温度(°C)
5w -30°C 10w -25°C 15w -20°C 20w -15°C 30 30°C 40 40°C 50 50°C
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
0W 5W 10W 15W 20W 25W
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
20 30 40 50
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
5W-20 5W-30 5W-40 5W-50
10W-20 10W-30 10W-40 10W-50
15W-20 15W-30 15W-40 15W-50
20W-20 20W-30 20W-40 20W-50
6. 机油的编码是多少
柴油机机油的符号有下列两种编号方式:
一是按照美式api质量等级标准,柴油机用机油是由英文字母c来表示的。如cd、cf、ch等等。
c后面的字母代表机油的质量级别高低,按英文字母顺序,字母越往后,其代表的机油的质量级别越高。
二是按照欧洲acea机油质量等级标准,柴油机用机油有b类,c类(汽柴混合用油)和e类。
b类为轻型柴油机用机油,c类为国六柴油机用机油,e类为重型柴油机用机油。
7. 机油条码怎么看
这是商品的条形码 条形码不具备防伪功能 如果造假的人,连条形码都造不对 那智商就很可怜了
8. 机油编码怎么看真假
机油识别防伪的方法很多,以下具体分析介绍:
1、看防伪编码:看桶身的防伪编码,正品机油桶身防伪码很清晰。假机油有可能没有防伪标码,就算有,也很模糊,容易擦掉。
2、看油盖子:质机油盖子外缘一般整齐平整,封口盖是一次性盖子,如果发现油盖粗糙,开口处没有“易拉式”密封圈,而是直接旋转拧开,是回装的机油可能性大。
3、看油桶材质做工:正品材质做工完整,字迹清晰,而仿冒品一般有毛刺,摸起来不平整。
4、闻气味,摸黏度:真油味淡,有点水晶蜡的那种清香;假油味浓有刺激性。同黏度等级的油品,常温下手感黏度小,而劣质油品手感较黏,用手摸有拉丝现象。
9. 机油编码怎么看生产日期
1,从机油的包装上看。正品的机油包装都很细致,精美,不会出现标志模糊,图案不清的问题,而且机油盖的材质细腻,光滑而有质感。如果发现机油的外观上模糊,材质上粗糙,很有可能是假机油
2
/6
机油的封口。封口是由锡纸密封的,上面有品牌的标志,而且密封效果好,封口处整齐划一,确保机油不漏。如果发现机油的封口处出现不严密的地方,那么很有可能是假机油,说明它被打开过
3
/6
颜色。正品的机油颜色明亮,晶莹剔透,而且在倒出来的过程中,缓缓流出,没有其他的杂质,悬浮颗粒物在油里。假的机油,颜色不够明亮,出现浑浊物
4
/6
气味。正品的机油是没有味道的,如果存在刺激性的气味或者其他气味,说明机油不是正品,可能掺杂了其他的物质,不够纯正
5
/6
防伪标签要注意。现在正品机油上,都有防伪标签,都有条形码,提供大家查询该机油的生产日期,厂商等相关信息,只要通过手机条形码扫描一下就可以获取相关信息,真伪立刻知道
6
/6
如果去一些好的加油站,4S店购买的话,一般是不会买到假货的。如果加了买到的机油之后,汽车启动出现异常的声音,发动机发出噪声,那么这就是明显的机油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