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球阀式喷油器
同时喷射式电控单元发出同一个指令控制各缸喷油器同时喷油。
分组喷射是指各缸喷油器分成两组,每一组喷油器共用一个导线与ECU相连,ECU在不同时刻先后发出两个喷油指令,分别控制两组的喷油器交替喷射。
按序喷射是指喷油器按打洞机各缸的工作顺序进行喷射。ECU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辨别各缸的进气行程,适时发出各缸喷油指令以实现按序喷射。
多点喷射属于相对简单的喷油结构,因此对喷油器的要求很简单,同时也对燃油品质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多点喷射虽然改善了单点电喷混合气分配不均匀的问题,但是在燃油雾化和油气混合方面依然没有做到完美。
2. 滑阀式喷油器
故障详情分析: 1、故障发生后,检查了油路中无空气,也无堵塞现象.柴油滤清器、喷油器经拆检,也无问题. 2、而该发动机装用的喷油泵,为转子分配式.根据故障现象并结合实践经验分析,怀疑喷油泵有问题.为此,将喷油泵从发动机上拆下来进行检查. 故障现场检查: 1、将喷油泵装到喷油泵试验台上进行测试,发现高速供油量稍低于中速供油量.并且,泵腔柴油压力在压力表上显示很低. 2、将喷油泵上的调压阀堵塞拆开后,测试泵速增至1500r/min时的泵腔柴油压力,发现提高非常小. 3、根据这种情况,分析可能是调压阀上的滑阀有可能卡在开启位置.将调压阀从喷油泵上拆下来检查,发现滑阀并未卡在开启位置,调压阀密封也很好. 4、随后分析认为,若输油泵有问题,也会造成该类故障.而喷油泵装到喷油泵试验台上试验时,其供油量与一级输油泵无关.为此,怀疑喷油泵内的滑片式输油泵有问题.将该输油泵解体检查,泵盖安装位置正确,但发现滑片式输油泵中的两个滑片卡死在转子槽内. 5、将卡死在转子槽内的两个滑片取下,用纱布在转子槽内往复拉动,以清除转子槽内的污物.并将4个滑片彻底清洗,直到滑片在转子槽内靠自重能够滑出为止. 6、将喷油泵的其他零部件全部组装好,经在喷油泵试验台上测试,泵腔内的柴油压力达到了要求.当泵速为500r/min时,泵腔柴油压力为5MPa.当泵速为1300r/min时,泵腔柴油压力为9MPa.该喷油泵的其他指标,经调试也达到要求.装机再试,发动机工作正常,说明故障已排除
3. 球阀式喷油器的缺点
电喷系统中喷油器基本工作原理是:
一般汽车电控汽油喷射装置有3个部分组成:供油部分、供气部分和控制部分。其中供油部分由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压力调节器和喷油器组成,汽油泵将汽油从油箱抽出经汽油滤清器过滤杂质,经压力调节器加压使汽油压力高于进气歧管的负压力,再经输油管送至各缸的喷射器。喷射器相当于一个开关,控制开关的部件就是ECU(电子控制单元)。
喷射器由电磁线圈控制,而电磁线圈电流的通断则是由ECU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号进行处理,发送电信号到喷射器,该电信号确定了喷射器开启和喷射汽油的时间,这个时间的间隔称为喷射器的“脉冲宽度”。喷射器电磁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在磁场作用下柱塞克服弹簧力而被吸起,带着阀体离开阀座,汽油则在压力下从喷嘴口喷出;当电磁线圈断电时磁场消失,柱塞在弹簧力作用下下移,阀体顶着阀座封闭了喷嘴口,汽油也就出不去了。阀体以构造划分有球阀和针阀两种。为了保证喷油的精确度,球阀或针阀与阀座都要求有很高的加工精度,而且阀体的升程微小,只有0.1毫米左右。由于有压力调节器作用,喷油器前方是高压力油路,后方是进气歧管的低压力,压力差形成了负压力,保证燃油形成雾状喷射到进气门附近。
4. 球阀式喷油器的阀针质量减轻,是因为将
就是喷油嘴脏了
喷油嘴其实就是个简单的电磁阀,当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吸力,针阀被吸起,打开喷孔,燃油经针阀头部的轴针与喷孔之间的环形间隙高速喷出,形成雾状,利于燃烧充分。
喷油嘴的基本介绍
喷油嘴本身是一个常闭阀 (常闭阀的意思是当没有输入控制讯号时,阀门一直处于关闭状态;而常开阀则是当没有输入控制讯号时,阀门一直处于开启状态,由一个阀针上下运动来控制阀的开闭。当ECU下达喷油指令时,其电压讯号会使电流流经喷油嘴内的线圈,产生磁场来把阀针吸起,让阀门开启好使油料能自喷油孔喷出。 喷射供油的最大优点就是燃油供给之控制十分精确,让引擎在任何状态下都能有正确的空燃比,不仅让引擎保持运转顺畅,其废气也能合乎环保法规的规范。
5. 球阀式喷油器工作原理
原理:
1.
油压大小由弹簧和气室真空度二者协调,当油压高过标准值时,高压燃油会顶动膜片上移,球阀打开,多余的燃油会经回油管反流油箱;
2.
当压力低过标准值时,弹簧会下压膜片将球阀关闭,停止回油。压力调节器的作用就是保持油路内的压力保持恒定,油压过低则喷油器喷油太弱或不喷油,油压太高则使油路损毁或喷油器损坏;
3.
压力调节器内部有一个膜片,起到控制压力阀打开关闭的作用,油压低于一定值时,压力阀关闭,由油泵加压使油路内压力增加,当增加到超过规定压力后,膜片打开,过压的燃油通过回油管路流回油箱,起到减压的作用。
6. 球阀式喷油器图片
(1)开关漏油。因开关球阀座与钢球之间有杂质,钢球与阀座严重磨损、锈蚀,密封圈破损及螺母脱扣松动引起。应清除钢球与阀座间的杂质,磨损严重时应更换新件;若密封不严,可将钢球装入阀座,用铜管顶住钢球,再用榔头敲击铜管,使其密封良好;更换破损的密封圈;拧紧螺母或更换螺母;若因锥形接合面不严密,可用细气门砂和机油研磨。
(2)输油管漏油。若因输油管空心螺钉的垫片不平引起漏油,可拆下垫片,予以磨平;也可用较厚的软塑料剪成垫圈垫上,或用棉纱、石棉绳缠在漏油处压紧。塑料输油管与金属接头处漏油,多因塑料管硬化或破裂造成的,可剪去硬化、破裂部分,然后用微火烤软,趁热套在金属接头上,再用细铁丝捆牢。金属输油管破裂漏油,可用砂纸将破裂部位打光,然后紧密地一匝一匝地缠上铜丝或铁丝,再用铜焊或锡焊焊好。为防止输油管破裂,油管弯度应合适,不可硬扳着安装;管身不要与机身接触,以免摩擦。
(3)高压油管漏油。高压油管两端的球形头与出油阀紧座、喷油器上的凹形面接触不严,便会漏油,安装时应使它们吻合好,中间不得夹有杂物。若因高压油管接头磨损变形或产生裂纹,可将其锯掉,换一个好接头焊上;若因球头与凹面磨损而漏油,可从废气缸垫上剪一小块铜皮,外圆比凹面稍大,中间钻一个小孔,垫在凹面与球头之间,然后用螺母拧紧。由于有铜皮填补,弥合了磨损的缺陷,即可堵漏。
(4)机油管漏油。漏油不严重时,可用肥皂涂堵,胶布包紧。严重时,须用焊锡焊补。若油管喇叭口破裂,可锯去一段,重新翻口后使用。
(5)气门室罩盖漏油。气门室罩盖多用薄钢板压制或用铝铸成。当因密封垫损坏漏油时,应予更换;当其结合面变形漏油时,可拆下来用木棒敲击整形,恢复结合面的平整度,然后在罩盖纸垫两边涂上油漆,装复即可。
(6)油底壳漏油。油底壳因变形或结合面不平漏油时,仅仅靠拧紧紧固螺栓是不够的,必须将结合面锉修磨平,换上垫片。
(7)正时齿轮室盖处漏油。此处漏油多是紧固螺栓松动、盖壳变形或衬垫损坏造成的。应校正盖壳结合面,更换衬垫。在更换软木衬垫时,先用温水泡软,再涂上适量的润滑脂或肥皂,然后再安装。
(8)自紧油封漏油。多为油封骨架变形、唇口破损、轴颈严重磨损所致,应更换新油封。安装时应将油封平正地压入孔内,自紧油封弹簧不得脱落,油封唇口骨架不得变形;轴颈磨损的,应予堆焊修复。
(9)回转轴漏油。回转轴包括柴油机的启动轴及减压轴。其漏油若是因轴与孔相互磨损引起的,可用车床在启动机的变速杆轴和离合器手柄轴上削出密封环槽,装上相应尺寸的密封胶圈即可;若是因减压轴胶圈老化失效所致,应更换胶圈。
(10)曲轴后油封漏油。应清理回油道,更换油封,重新安装;若无新油封,可用缩小油封直径的办法加以修复。
(11)凸轮轴承后封盖漏油。应更换封盖;或在旧封盖外圆上焊一层锡,修整后,再用手锤击入。为保证密封,可在封盖四周喷漆等。
(12)螺塞油堵漏油。螺塞油堵漏油部分包括锥形堵、平堵和工艺堵。若因油堵螺丝损坏或不合格引起漏油,应更换新件;若因螺孔损坏引起,可加大螺孔尺寸,配装新油堵;若因锥形堵磨损,可用丝锥攻丝后改为平堵,然后加垫装复使用。
7. 球阀式喷油器的特点是
燃油控制阀主要的由燃油室和弹簧室2个部分组成,其金属外壳的中间通过一个卷边的膜片将壳体内腔分成两个小室,一个是弹簧室,内装一个带预紧力的螺旋弹簧作用在膜片上,弹簧室有一真空软管连接至进气歧管;另一室为燃油室,直接连入供油总管。
当供油总管的燃油进入燃油室的油压超过预定的数值时,燃油压力就将膜片往上顶,克服弹簧压力,使膜片控制的阀门打开,燃油室内过剩的燃油通过油管回流到油箱中,因而使供油总管及压力调节器燃油室的油压保持在预定的油压值上。
此外,弹簧室与进气管相连,使燃油系统的压力取决于进气管内的绝对压力,在节气门不同位置时(即发动机不同工况下),通过喷油器的压降也将是相同的。当油压力降低到调节器控制的系统油压(压缩弹簧预设弹力)时,球阀关闭,使系统燃油保持一定压力值不变。
8. 片阀式喷油器
1-电磁阀线圈供电 2-控制阀弹簧 3-电磁铁及线圈 4-枢轴 4-回位弹簧;
6-空腔 7-球阀 8-回油节流油道 9-阀控制腔 10-接共轨 11-进油节流孔 12-控制活塞 13-油嘴弹簧 14-压杆 14-承压腔 16-油嘴轴针 17-喷油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