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解放j6差速器总成多重
有两种,一种是J6P,大轮毂:内轴承7314外轴承7311。另外一种J6L配的是小轮毂:内轴承7813外轴承7610.
2. 解放jh6差速器怎么关
一般情况下保修在1到3个月,具体可以问问相关4s店。
3. 解放j6离合器很重
1.
离合器的自由行程过小。也就是说离合器膜片弹簧内段与分离轴承之间的间隙过小,在离合不踩的时候,分离轴承处于紧压的状态所造成的离合器高,可以通过调整恢复正常离合间隙即可。
2.
离合器摩擦片磨损过薄。如果离合器摩擦片磨损过薄,虽然离合器的自由行程是正常的,但在车辆起步完全松开后,虽然发动机转速很快,但车轮却转得特别慢,爬坡时更为明显严重,还会有烧焦味,说明离合器已经打滑,要尽快的进行维修。
4. 解放j6p轴间差速器
解放车轮间差速锁解除不了的解决方法是车辆前进或者后退行驶一段距离后,亮灯会消失。轮间差速器由行星齿轮、行星轮架(差速器壳)、半轴齿轮等零件组成。发动机的动力经传动轴进入差速器,直接驱动行星轮架,再由行星轮带动左、右两条半轴,分别驱动左、右车轮。
5. 解放j6差速锁
汽车后桥差速器间隙能调整,调整间隙需从动锥齿轮(盆齿)用调整螺母调整:
1、用印泥是调整齿轮的接触面积是否正确,齿轮间隙是否合适。 当啮合印记偏向大端时,将从动齿轮向主动齿轮靠近,若侧隙过小将主动齿轮向外移动 当啮合印记偏向小端时,将从动齿轮远离主动齿轮,此时若侧隙过大,将主动齿轮内移近;
2、移动从动齿轮时,当一边的调整螺母退出多少,另一边要相应拧紧多少,以保证轴承的预紧度和间隙保持不变;
3、当啮合印记偏向齿顶时,主动齿轮向从动齿轮移动 若此时间隙过小,则将从动齿轮向外移动 当啮合印记偏向齿根时,主动齿轮向从动齿轮移动,若此时间隙过大,则将从动齿轮向内移动这个是靠主动锥齿轮和轴承之间的垫片来调整。或减速器壳体和主动锥齿轮壳体之间的垫片调整。
6. 解放j6轴间差速器总成
汽车后桥只一个总成,有多个零件组成,有铸件,有锻件,都是金属与材料,还有密封件,有的是金属材料有的是是非金属才料。桥壳一般是铸铁汽车后桥简介:汽车后桥就是指汽车后面那根桥。 如果是前桥驱动的车辆,那么后桥就仅仅是随动桥而已,只起到承载的作用。如果前桥不是驱动桥,那么后桥就是驱动桥,这时候除了承载作用外还起到驱动和减速还有差速的作用,如果是四轮驱动的,一般在后桥前面还配有一个分动器。
7. 解放j6p几个差速
差速器壳的间隙,应为0.3-0.6mm,最大不超过1mm。
由四个孔测得值的误差不得超过。. 2 mm。不合格时应更换垫片半轴齿轮轮齿大端端面的弧面与四个行星齿轮背面的弧面应在一个球面上。
若不在一个球面上,应改变行星齿轮背面垫片的厚度。调整后,再检查一次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转动是否灵活及间隙大小是否合格。一汽解放j6p活塞环间隙:端隙0.25~0.50mm之间、侧隙0.04~0.10mm之间和背隙0.50~1.00mm之间。活塞环的间隙分别有端隙、侧隙和背隙。其正常的间隙范围分别是:1.端隙是指环口间隙,也就是环的两端头之间的间隙。合适范围在0.25~0.50mm之间。2.侧隙是指边隙,也就是活塞环侧面与活塞环槽之间的间隙。第一道环由于工作温度高,间隙会较大,合适范围在0.04~0.10mm之间;其他环则在0.03~0.07mm之间。而且油环侧隙要比气环小。3.背隙是指径向间隙,也就是活塞环内圆柱面与活塞环槽底部间的间隙。合适范围在0.50~1.00mm之间。而油环背隙比气环大,是因为可以增大存油间隙,有利于减压泄油。活塞环的间隙作用:活塞环会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与高温气体接触发生热膨胀现象,而周期性的往复运动又使其出现径向胀缩变形。因此,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活塞环在气缸内应该具有间隙。
8. J6差速器
j6p差速锁关不了的原因可能是差速锁的气管发生了漏气。1、差速器:普通差速器,虽然可以允许左右车轮以不同速度转动,但当其中一个车轮空转时,另一个在良好路面上的车轮也得不到扭矩,汽车就失去了行驶的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差速器不起作用。这样两个车轮连在一起,动力至少可以传递到另一侧车轮,使汽车得到行驶的动力,从而摆脱困境。
9. 解放j6差速器坏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齿轮常见故障现象
1 断齿
1)疲劳断齿
由于轮齿根部在载荷作用下所产生的弯曲应力为脉动循环交变应力,以及在齿根圆角、加工刀痕、材料缺陷等应力集中源的复合作用下,会产生疲劳裂纹。裂纹逐步蔓延扩展,最终导致轮齿发生疲劳断齿。
2)过载断齿
对于由铸铁或高硬度合金钢等脆性材料制成的齿轮,由于严重过载或受到冲击载荷作用,会使齿根危险截面上的应力超过极限值而发生突然断齿。
3)局部断齿
当齿面加工精度较低、或齿轮检修安装质量较差时,沿齿面接触线会产生一端接触、另一端不接触的偏载现象。偏载使局部接触的轮齿齿根处应力明显增大,超过极限值而发生局部断齿。局部断齿总是发生在轮齿的端部。
2 点蚀
1)初始点蚀(也叫收敛性点蚀)
通常只发生在软齿面(HB<350)上,点蚀出现后,不再继续发展,甚至反而消失。原因是微凸起处逐渐变平,从而扩大了接触区,接触应力随之降低。
2)扩展性点蚀
发生在硬齿面(HB>350)上,点蚀出现后,因为齿面脆性大,凹坑的边缘不会被碾平,而是继续碎裂下去,直到齿面完全损坏。
对开式齿轮,齿面的疲劳裂纹尚未形成或扩展时就被磨去,因此不存在点蚀。当硬齿面齿轮热处理不当时,沿表面硬化层和芯部的交界层处,齿面有时会成片剥落,称为片蚀。
3 磨损
齿面的磨损是由于金属微粒、尘埃和沙粒等进入齿的工作表面所引起的。齿面不平、润滑不良等也是造成齿面磨损的原因。此外,不对中、联轴器磨损以及扭转共振等,会在齿轮啮合点引起较大的扭矩变化,或使冲击加大,将加速磨损。
齿轮磨损后,齿的厚度变薄,齿廓变形,侧隙变大,会造成齿轮动载荷增大,不仅使振动和噪音加大,而且很可能导致断齿。
4
胶合
齿面胶合(划痕)是由于啮合齿面在相对滑动时油膜破裂,齿面直接接触,在摩擦力和压力的作用下接触区产生瞬间高温,金属表面发生局部熔焊粘着并剥离的损伤。
胶合往往发生在润滑油粘度过低、运行温度过高、齿面上单位面积载荷过大、相对滑动速度过高、接触面积过小、转速过低(油带不起来)等条件下。齿面发生胶合后,将加速齿面的磨损,使齿轮传动很快地趋于失效。
齿轮故障原因
1 制造误差
齿轮制造误差主要有偏心、齿距偏差和齿形误差等。 偏心是指齿轮(一般为旋转体)的几何中心和旋转中心不重合,齿距偏差是指齿轮的实际齿距与公称齿距有较大误差,而齿形误差是指渐开线齿廓有误差。
2 装配不良
齿轮装配不当会造成工作状态劣化。当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轴不平行时,会在齿宽方向只有一端接触,或者出现齿轮的直线性偏差等,使齿轮所承受的载荷在齿宽方向不均匀,不能平稳地传递动扭矩,这种情况称为“一端接触”,会使齿的局部承受过大的载荷,有可能造成断齿。
3 润滑不良
对于高速重载齿轮,润滑不良会导致齿面局部过热,造成色变、胶合等故障。导致润滑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油路堵塞、喷油孔堵塞外,润滑油中进水、润滑油变质、油温过高等都会造成齿面润滑不良。
4 超载
对于工作负荷不平稳的齿轮驱动装置(例如矿石破碎机、采掘机等),经常会出现过载现象,如果没有适当的保护措施,就会造成轮齿过载断裂,或者长期过载导致大量轮齿根部疲劳裂纹、断裂。
5 操作失误
操作失误通常包括缺油、超载、长期超速等,都会造成齿轮损伤、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