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图解
进气冲程:
在进气冲程,曲轴带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进气门打开,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被吸入气缸,当活塞到达下止点,进气冲程结束。
压缩冲程:
曲轴继续带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混合气被压缩,压力和温度升高,至活塞到达上止点, 压缩冲程结束。
作功冲程:
点燃气缸的混合气,因为活塞的运行速度极快而迅速的越过上止点,同时混合气迅速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下行,带动曲轴输出动力,到达下止点,作功冲程结束。
排气冲程:
作功冲程结束后,活塞到达下止点,曲轴带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此时排气门要打开,燃烧后的废气经排气门排出。排气结束,活塞处于上止点,开始下一个进气冲程。
2.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经过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活塞上下往复运动四个行程,相应的曲轴旋转两周。
1、吸气冲程
进气阀(L)打开,活塞向下运动,燃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当活塞运动至最低时,进气阀关闭。
2、压缩冲程
进气阀与排气阀都关闭着,活塞向上运动,燃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被压缩,当活塞运动至最顶部时,压缩冲程结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做功冲程
火花点燃混和气体,燃烧的气体急剧膨胀,推动活塞下行,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排气冲程
排气阀(R)打开,活塞向上运动,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当活塞运动至最顶部时,排气阀关闭。
扩展资料
单缸四冲程发动机属于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根据所用燃料种类的不同,分为汽油机、柴油机和气体燃料发动机三类。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的活塞式内燃机分别称作汽油机或柴油机。
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其他气体燃料的活塞式内燃机称作气体燃料发动机。汽油和柴油都是石油制品,是汽车发动机的传统燃料。非石油燃料称作代用燃料。燃用代用燃料的发动机称作代用燃料发动机,如乙醇发动机、氢气发动机、甲醇发动机等。
单缸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与四冲程汽油机相同,也是由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形成组成。
不同的是柴油机进气行程进的是纯空气,在压缩行程接近上止点时,由喷油器将柴油喷入燃烧室,由于这时汽缸内的温度已经远远超过柴油的自燃温度,喷入的柴油经过短暂的着火延迟后,自行着火燃烧,对外做功。
3. 四行程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四冲程发动机的使用范围很广,四冲发动机也就是说活塞每做四次往复运动汽缸点一次火。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进气:此时进气门打开,活塞下行,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被吸进汽缸内.
2.压缩:此时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关闭,活塞上行,混合气被压缩。
3.燃烧:当混合器被压缩到最小时火花塞跳火点燃混和气,燃烧产生的压力推动活塞下行并带动曲轴旋转。
4.排气:当活塞下行到最低点时排气门打开,废气排出,活塞继续上行把多余的废气排出.
4. 简述汽车发动机四个行程及工作原理
简单的说就是吸压做排的循坏做功原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有两个冲程发生了能量的转化:内燃机四个冲程中只有第二三个冲程才有能量转换 压缩冲程:机械能→内能 做功冲程:内能→机械能 而且,吸气冲程、压缩冲程、排气冲程是靠飞轮惯性来运转的.发动机的曲轴转一圈就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就是二冲程 如果是转两圈才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就是四冲程了冲程是指活塞在汽缸中上行或下行一次的过程。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压缩、作功(燃料燃烧释放内能)和排气。四个冲程依次进行,称为一个工作循环,也叫“奥托循环”(因为活塞发动机的工作模式奥托发明的)。
二冲程是将四冲程中的四个冲程中的两两合并成一个冲程。这样是内燃机的结构比较简单,重量比较轻,但是怠速工作的稳定性较差。在初中物理上就有学的啊!仔细研究一下!相信你没有问题!
5. 2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图
二冲程汽油机主要由气缸盖、气缸、活塞、活塞环等零件组成。
在缸体上开有进气孔、排气孔和换气孔;气孔的开启和关闭由活塞的位置决定。与四冲程发动机相比,没有复杂的配气机构和润滑系统,冷却系统一般都采用风冷,结构上大为简化。
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是在两个活塞行程即曲轴旋转一周的时间内完成的。
在四冲程汽油机中,常把排气过程和进气过程合称为换气过程。在二冲程汽油机中换气过程是指废气从气缸内被新气扫除并取代的过程。这两种内燃机工作循环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换气过程。
二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1.第一行程:
活塞在曲轴带动下由下止点移至上止点。
当活塞还处于下止点时,进气孔被活塞关闭,排气孔和扫气孔开启。
这时曲轴箱内的可燃混合气经扫气孔进入气缸,扫除其中的废气。随着活塞向上止点运动,活塞头部首先将扫气孔关闭,扫气终止。
但此时排气孔尚未关闭,仍有部分废气和可燃混合气经排气孔继续排出,称其为额外排气。
当活塞将排气孔也关闭之后,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开始被压缩。直至活塞到达上止点,压缩过程结束。
2.第二行程:
活塞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
在压缩过程终了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将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点燃。燃烧气体膨胀作功。
此时排气孔和扫气孔均被活塞关闭,惟有进气孔仍然开启。空气和汽油经进气孔继续流入曲轴箱,直至活塞裙部将进气孔关闭为止。
随着活塞继续向下止点运动,曲轴箱容积不断缩小,其中的混合气被预压缩。此后,活塞头部先将排气孔开启,膨胀后的燃烧气体已成废气,经排气孔排出。
至此作功过程结束,开始先期排气。随后活塞又将扫气孔开启,经过预压缩的可燃混合气从曲轴箱经扫气孔进入气缸,扫除其中的废气,开始扫气过程。
这一过程将持续到下一个活塞行程中扫气孔被关闭时为止。
6. 四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图解大全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将空气与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在进气行程被吸入汽缸,混合气经压缩点火燃烧而产生热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曲轴飞轮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发动机每个工作循环是由进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和排气行程组成,而四冲程发动机要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在气缸内需要往返4个行程(即曲轴转2圈)。
分类:
四冲程发动机属于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根据所用燃料种类的不同,分为汽油机、柴油机和气体燃料发动机三类。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的活塞式内燃机分别称作汽油机或柴油机。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其他气体燃料的活塞式内燃机称作气体燃料发动机。汽油和柴油都是石油制品,是汽车发动机的传统燃料。非石油燃料称作代用燃料。燃用代用燃料的发动机称作代用燃料发动机,如乙醇发动机、氢气发动机、甲醇发动机等。
相关术语:
1、工作循环:由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等四个工作过程组成的封闭过程。
2、上、下止点: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为上止点;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为下止点。活塞从一个止点运动至另一个止点的过程称为冲程。
3、活塞行程:上、下止点间的距离S称为活塞行程。曲轴的回转半径R称为曲柄半径。显然,曲轴每回转1周,活塞移动2个活塞行程。对于汽缸中心线通过曲轴回转中心的内燃机,有S=2R。
4、汽缸工作容积:上、下止点间所包容的汽缸容积称为汽缸工作容积;
5、发动机排量:发动机所有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排量;
6、燃烧室容积: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面以上汽缸盖底面以下所形成的空间称为燃烧室,其容积称为燃烧室容积,也叫压缩容积;
7、汽缸总容积:汽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称为汽缸总容积;
8、压缩比:汽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压缩比的大小表示活塞由下止点运动到上止点时,汽缸内的气体被压缩的程度。压缩比越大,压缩终了时汽缸内的气体压力和温度就越高。轿车用汽油机的压缩比一般为8~11;
9、工况:内燃机在某一时刻的运行状况简称工况,以该时刻内燃机输出的有效功率和曲轴转速表示。曲轴转速即为内燃机转速;
10、负荷率内燃机在某一转速下发出的有效功率与相同转速下所能发出的最大有效功率的比值称为负荷率,以百分数表示。负荷率通常简称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