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能源产业总体发展形势 汽车产业是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支柱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国内氢能源汽车发展形势 国家高度重视氢能源汽车产业,这是氢能源汽车基础和发展机遇,随着国家的支持和技术等方面的不断发展,相信氢能源在新能源汽车里占有一席之地。
益驾汽车氢动力增压器怎么样?
上面的两个朋友 你们搞错了,这产品我装过,借用厂家的(
1.动力提升,1.6排量,2.0的动力体验;1.8排量,2.4的动力体验;2.4排量,3.0的动力体验......,起步、提速、爬坡更有力。
2.速度响应快,比正常的汽车百米响应速度时间缩短1/3以上,配备9段增压模式调节,换挡更平顺,动力衔接更棒,起步“柔”感不在,加油一触即发.
3. 保护发动机:汽车氢动力增压器内置开放式优化程序,通过在行车过程中优化原厂ECU对引擎的操作指令信号,来进一步优化发动机的空燃比,使得燃油能够在发动机内进行更有效率的燃烧,接近最佳空燃比1:14.7,减少汽缸内积碳,降低磨损率,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4. 环保低碳:减少有害气体CO HC NOX排放。
5. 节省燃油:开启省油模式时,降低燃油消耗,等量燃油跑更多里程。
6. 无痕安装:安装便捷,不变原车结构,不对原车产生任何影响。非专业人员参照说明书即可快速安装。
7.使用安全、无需维护:优良的材料选用以及精湛的工艺设计,使得产品能够经历各类不同使用环境的考验,产品理论设计使用寿命可达10年
)
确实不错
氢气发动机真的不可行吗?
感谢邀请,我来分享一下氢燃料是内燃机技术
氢燃料的内燃机概念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为氢气H2燃烧的产物是H2O水,没有有害排放物,也完全不排放CO2,看起来简直是完美的内燃机燃料。到为啥氢燃料内燃机一直没有进入市场呢?我们来看一看原因是啥。
首先,氢燃料内燃机不是什么新科技,宝马和马自达都曾经花费很大精力研究过氢燃料内燃机。我们先来看看两家的研究成果:
1.宝马的氢燃料内燃机研究项目
宝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氢内燃机的研究,宝马在传统汽油发动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了一款氢燃料发动机用来验证氢燃料内燃机的可行性(图1),项目的车型是著名的宝马7系,宝马改造后称为Hydrogen 7轿车(图2),也就是氢燃料内燃机的宝马7系。
宝马专门开发了氢气气体喷射系统来代替原来的汽油直喷系统,开发了火花塞,气门等一系列技术来实现内燃机的工作。大约在2010年左右,宝马逐渐停止了氢内燃机的技术路线转而开发氢燃料电池技术了。
2. 马自达的氢燃料转子发动机研究项目
马自达对氢内燃机的主要研究方向还是集中在马自达擅长的转子发动机上。马自达也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开发了它的第一辆氢转子发动机概念车Mazda HR-X(图3)。后来马自达又在2004年发布了称为RENESIS氢转子发动机(图4图5)。马自达RENESIS氢动力转子发动机是专门为氢燃料设计的转子发动机,采用了双氢喷射器,电动增压器,EGR废气再循环系统的你一系列新技术。
马自达甚至还将氢转子发动机技术引入混合动力系统,发布了马自达的Hydrogen RE Hybrid系统。还考虑过将这一氢转子发动机作为增程式混合动力的增程式使用。可以说马自达在氢燃料转子发动机方面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不过最终马自达没有坚持到最后,大约在2012年后马自达逐步停止了氢燃料转子发动机的研发。
3.氢燃料内燃机的问题
宝马和马自达最终都搁置了氢内燃机的开发,其中宝马已经转向了氢燃料电池的开发,2015年宝马发布了i8氢燃料电池概念车(图8)。其原因主要是在研发过程中他们发现了氢内燃机存在一些暂时无法克服的问题:
(1)氢内燃机燃烧氢气也会有有害气体排放
一般人认为氢气在内燃机中燃烧的产物只有水蒸气,是绝对环保的。实际情况是,氢内燃机在燃烧氢气时,会产生NOX氮氧化合物排放。
NOX氮氧化合物排放产生主要的机理如下:空气中是含有N2氮气和O2的,这两种气体常温下是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但是在燃烧室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就会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有害的NOX氮氧化合物。
普通汽油机可以通过三元催化器用同时产生的另外两种排放物HC和CO来作为还原剂将NOX还原成无害的N2氮气和O2氧气(图6)。而氢内燃机就由于不排放HC和CO无法采用三元催化器方案。
而氢燃料电池技术,由于反应温度较低,因此不会产生NOx排放,排放物只有水。在排放上比氢燃料内燃机更有优势。
(2) 和氢燃料电池相比效率上处于劣势
由于内燃机热机,化学能要先转化成热能在转化成机械能,排气系统和冷却系统会带走热量(图7)。当前技术发动机最高热效率也只有40%左右(在很多工况下是低于30%的),宝马氢燃料内燃机的研究结果最终的热效率也只达到了42%。
而氢燃料电池是直接讲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运行温度比较低,没有发动机较大的热损失,因此效率高的多,目前能够达到60%。从效率上完胜氢燃料内燃机。(图9)
总结一下,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相比,氢燃料内燃机在排放和效率上都完全没有优势,技术上是不可行的。
以上信息供大家参考,欢迎讨论。对发动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周会发布发动机技术的专业解读,谢谢支持!
氢燃料电池商业化过程任重道远!即便如此,也没有必要找一个锂电中间过程替代产品,是吧?
从环境维护来说,充电汽车并不优于汽油车。仅仅是以降低城市污染,但牺牲整体环境污染而已。所以不看好任何锂电充电汽车。
假如政策倾斜锂电充电汽车,所有汽车都换成了充电汽车,那么是否又配套处理废旧电池的业务出笼?如果没有,简直就没有必要继续发展下去最终导致全人类灾难性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