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行驶中的正常水温应该在90℃左右,涡轮增压车型温度可能会稍高一点,如迈腾1.8T仪表正常温度区为70~120℃。一般在仪表盘上都有温度表显示,有的可能是数字显示,有的可能是模拟仪表显示。
汽车发动机需要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工作温度下运转,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发挥。
扩展资料:
把发动机从启动到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之前的一段时间称之为发动机冷启动阶段。有实验数据表明:汽车发动机的磨损 80% 是发生在冷启动的一瞬间,发动机低温时的磨损量是正常工作温度时的6倍!
发动机温度为40~50摄氏度时,发动机磨损增加60%~80%,功率降低25%,油耗增多8%~10%。这也是在东北地区使用的车辆油耗更高、发动机使用寿命更短的重要原因之一。
汽车发动机正常的工作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汽车发动机的正常使用温度一般在80摄氏度到90摄氏度之间,有些高强化的发动机工作温度可以达到9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以上。
发动机在这个温度下运行,各部位的配合间隙正好在设计的范围内,发动机的热效率和各方面性能都处于最佳状态。如果低于这个温度,那么发动机会过冷;高于这个温度,发动机会过热。不论是过冷还是过热,对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都是有很大的影响。
发动机温度多少算正常?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是多少
汽车发动机温度一般是在80摄氏度到90摄氏度之间才算正常,但是有一些车辆的发动机工作是比较高强度的,工作温度就会高一点,能够达到90摄氏度或者100摄氏度以上。发动机在正常温度下运转,每个部位的配合间隙刚好在设计的范围之内,发动机各方面性能都是处在最佳状态。发动机工作的时候低于这个温度,就是出现过冷现象,而高于这个高度,则是出现过热现象。发动机工作时不管是过冷还是过热,对发动机都是会造成一定影响的。
发动机过冷的伤害:
1、润滑油的粘度会变大,造成润滑不良,对零部件造成损耗,还会增大发动机的消耗功率;
2、没有汽化的汽油会对表面上的油膜进行冲刷,并且会对润滑油进行稀释,加剧了零部件的损耗;
3、使得点火困难或者燃烧比较迟缓,导致发动机的功率有所下降,燃油消耗量有所增加。
发动机过热的伤害:
1、发动机温度较高,会导致润滑油的粘度下降,达不到最佳的粘合度,在摩擦表面上就不能够形成良好的油膜,使得润滑不良,对零部件的磨损增大;
2、活塞会因为发动机温度过高,而变得过度热膨胀,活塞跟缸壁之间的间隙减小,活塞运转时的阻力就会变大,严重时还有可能出现缸壁被拉伤,活塞故障等现象;
3、燃烧室内的温度很容易到达燃油的着火点,从而点燃混合气,造成爆燃。会对发动机有强烈的冲击以及振动,缩短了零部件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