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发动机涡轮叶片图标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发动机涡轮叶片图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发动机涡轮叶片图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涡轮是什么?有涡轮的图片吗?
  • 2、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冷却通道结构是什么样的,我只知道是交错网格,但是不清楚具体如何,最好能上图.....
  • 3、飞机发动机里的叶片,为什么要设计成松动的?
  • 4、卡罗拉发动机解剖图,卡罗拉发动机介绍
  • 5、涡轮喷气式发动机 叶片是怎么转动的?

涡轮是什么?有涡轮的图片吗?

涡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新鲜空气增压端、另一部分为废气驱动端,两端各有一个叶轮,在同一轴上,轴的支承为轴套。涡轮增压器叶轮的旋转动力来自于废气。涡轮增压器壳体为镍、铬和硅合金材料,轴为铬和钼合金材料。更重要的是,涡轮增压器是在高温、高速条件下工作的,为保证其正常工作,在涡轮增压器中通入了机油和冷却液,以保证有效的润滑和冷却,改善工作条件。发动机排出的具有高温和一定的压力的废气进入增压器中,推动轴的叶轮以每分钟高达数万甚至几十万转的高速度旋转,怠速时,叶轮转速为12000转/分,当全负荷时,叶轮转速可达到135000转/分,普通的轴承是无法承受如此高速而产生的高温和磨损的。

一,什么是涡轮增压?

首先我们来弄明白什么事涡轮增压。涡轮增压的英文名字为Turbo,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在轿车尾部看到Turbo或者T,即表明该车采用的发动机是涡轮增压发动机了。相信大家都在路上看过不少这样的车型,譬如奥迪A6的1.8T,帕萨特1.8T,宝来1.8T等等。

涡轮增压套件

涡轮增压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发动机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让车子更有劲。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的时候相比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这样也就意味着同样一台的发动机在经过增压之后能够产生更大的功率。就拿我们最常见的1.8T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经过增压之后,动力可以达到2.4L发动机的水平,但是耗油量却比1.8发动机并不高多少,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就是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尾气排放。

不过在经过了增压之后,发动机在工作时候的压力和温度都大大升高,因此发动机寿命会比同样排量没有经过增压的发动机要短,而且机械性能、润滑性能都会受到影响,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涡轮增压技术在发动机上的应用。

二、涡轮增压的原理

最早的涡轮增压器用于跑车或方程式赛车上的,这样在那些发动机排量受到限制的赛车比赛里面,发动机就能够获得更大的功率。

红色为高温废气,蓝色为新鲜空气

众所周知发动机是靠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作功来产生功率的,由于输入的燃料量受到吸入汽缸内空气量的限制,因此发动机所产生的功率也会受到限制,如果发动机的运行性能已处于最佳状态,再增加输出功率只能通过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来增加燃料量,从而提高燃烧作功能力。因此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涡轮增压器是惟一能使发动机在工作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输出功率的机械装置。

我们平常所说的涡轮增压装置其实就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一般来说,涡轮增压都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汽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一下发动机的转速,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大家可能会觉得涡轮增压装置非常复杂,其实并不复杂,涡轮增压装置主要是由涡轮室和增压器组成。首先是涡轮室的进气口与发动机排气歧管相连,排气口则接在排气管上。然后增压器的进气口与空气滤清器管道相连,排气口接在进气歧管上,最后涡轮和叶轮分别装在涡轮室和增压器内,二者同轴刚性联接。这样一个整体的涡轮增压装置就做好,你的发动机就好像电脑CPU一样被“超频”了。

三、涡轮增压的种类

1、机械增压系统:这个装置安装在发动机上并由皮带与发动机曲轴相连接,从发动机输出轴获得动力来驱动增压器的转子旋转,从而将空气增压吹到进气岐道里。其优点是涡轮转速和发动机相同,因此没有滞后现象,动力输出非常流畅。但是由于装在发动机转动轴里面,因此还是消耗了部分动力,增压出来的效果并不高。

2、气波增压系统:利用高压废气的脉冲气波迫使空气压缩。这种系统增压性能好、加速性好但是整个装置比较笨重,不太适合安装在体积较小的轿车里面。

3、废气涡轮增压系统:这就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涡轮增压装置了,增压器与发动机无任何机械联系,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祸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一般而言,加装废气涡轮增压器后的发动机功率及扭矩要增大20%—30%。但是废气涡轮增压器技术也有其必须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泵轮和涡轮由一根轴相连,也就是转子,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泵轮,泵轮带动涡轮旋转,涡轮转动后给进气系统增压。增压器安装在发动机的排气一侧,所以增压器的工作温度很高,而且增压器在工作时转子的转速非常高,可达到每分钟十几万转,如此高的转速和温度使得常见的机械滚针或滚珠轴承无法为转子工作,因此涡轮增压器普遍采用全浮动轴承,由机油来进行润滑,还有冷却液为增压器进行冷却。

4、复合增压系统:即废气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并用,这种装置在大功率柴油机上采用比较多,其发动机输出功率大、燃油消耗率低、噪声小,只是结构太复杂,技术含量高,维修保养不容易,因此很难普及。

四、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缺点

诚然,涡轮增压的确能够提升发动机的动力,不过它的缺点也有不少,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动力输出反应滞后。我们看看前面有关涡轮增压的工作原理就知道了,即由于叶轮的惯性作用对油门骤时变化反应迟缓,也就是说从你大脚踩油门加大马力,到叶轮转动将更多空气压进发动机获得更大动力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而且这个时间还不短。一般经过改良的涡轮增压也要至少2秒左右来增加或者减少发动机动力输出。如果你要突然加速的话,瞬间会有提不上速度的感觉。

随着技术的进步,虽然各个使用涡轮增压的厂家都在对涡轮增压技术进行改进,但是由于设计原理问题,因此安装了涡轮增压器的汽车驾驶起来的感觉是和大排量的汽车有一定诧异的。譬如说我们买了1.8T的涡轮增压汽车,在实际的行驶之中,加速肯定不如2.4L的,但是只要度过了那段等待期,1.8T的动力同样会窜上来,因此如果你追求驾驶的感觉的话,涡轮增压引擎并不适合你,如果你是跑高速之类的,涡轮增压才显得特别有用。

如果你的爱车经常在城市内行驶,那么就真的有必要考虑一下是否需要涡轮增压了,因为涡轮并不是随时都在启动的,事实上在日常行车中,涡轮增压的启动机会很少,甚至不使用,这就给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日常表现带来影响。就拿斯巴鲁(富士)翼豹的涡轮增压来说,它的启动是在3500转左右,最明显的动力输出点则是在4000转左右,这时候会有二次加速的感觉,并一直持续到6000转甚至更高。一般市内驾驶我们的换档实际都只是在2000-3000之间,5挡能够上到3500转估计速度都破120了,也就是说除非你故意停留在低档位,否则不超过120公里的时速涡轮增压根本无法启动。没有涡轮增压的启动,你的1.8T其实也就只不过是一部1.8动力的车而已,2.4的动力只能是你的心理作用了。

此外涡轮增压还有维护保养方面的问题,就拿宝来的1.8T来说,6万公里左右就要更换涡轮了,虽然次数不算多,毕竟给自己的车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一笔维护保养费,这个对经济环境还不是特别好的车主来说特别值得注意。

五、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使用

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涡轮,它再怎么先进还是一套机械装置,由于它工作的环境经常处于高速、高温下工作,增压器废气涡轮端的温度在600度以上,增压器的转速也非常高,因此为了保证增压器的正常工作,对它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十分重要。主要我们要遵循以下的方法:

1、汽车发动机启动之后,不能急踩加速踏板,应先怠速运转三分钟,这是为了使机油温度升高,流动性能变好,从而使涡轮增压器得到充分润滑,然后才能提高发动机转速,起步行驶,这点在冬天显得尤为重要,至少需要热车5分钟以上。

2、发动机长时间高速运转后,不能立即熄火。原因是发动机工作时,有一部分机油供给涡轮增压器转子轴承润滑和用于冷却的,正在运行的发动机突然停机后,机油压力迅速下降为零,机油润滑会中断,涡轮增压器内部的热量也无法被机油带走,这时增压器涡轮部分的高温会传到中间,轴承支承壳内的热量不能迅速带走,而同时增压器转子仍在惯性作用下高速旋转。这样就会造成涡轮增压器转轴与轴套之间“咬死”而损坏轴承和轴。此外发动机突然熄火后,此时排气歧管的温度很高,其热量就会被吸收到涡轮增压器壳体上,将停留在增压器内部的机油熬成积炭。当这种积炭越积越多时就会阻塞进油口,导致轴套缺油,加速涡轮转轴与轴套之间的磨损。因此发动机熄火前应怠速运转三分钟作用,使涡轮增压器转子转速下降。此外值得注意的就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同样不适宜长时间怠速运转,一般应该保持在10分钟之内。

3、选择机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由于涡轮增压器的作用,使进入燃烧室的空气质量与体积有大幅度的提高,发动机结构更紧凑、更合理,较高的压缩比,使发动机的工作强度更高。机械加工精度也更高,装配技术要求更严格。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高温、高转速、大功率、大扭矩、低排放的工作特点。同时也就决定了发动机的内部零部件要承受较高的温度及更大的撞击、挤压和剪切力的工作条件。所以在选用涡轮增压轿车车用机油时,就要考虑到它的特殊性,所使用的机油必须抗磨性好,耐高温,建立润滑油膜块,油膜强度高和稳定性好。而合成机油或半合成机油恰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所以机油除了最好使用原厂规定机油外还可以选用合成机油、半合成机油等高品质润滑油。

4、发动机机油和滤清器必须保持清洁,防止杂质进入,因为涡轮增压器的转轴与轴套之间配合间隙很小,如果机油润滑能力下降,就会造成涡轮增压器的过早报废。

5、需要按时清洁空气滤清器,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高速旋转的压气叶轮,造成转速不稳或轴套和密封件加剧磨损。

6、需要经常检查涡轮增压器的密封环是否蜜蜂。因为如果密封环没有密封住,那么废气会通过密封环进入发动机润滑系统,将机油变脏,并使曲轴箱压力迅速升高,此外发动机低速运转时机油也会通过密封环从排气管排出或进入燃烧室燃烧,从而造成机油的过度消耗产生“烧机油”的情况。

7、涡轮增压器要经常检查有没有异响或者不寻常的震动,润滑油管和接头有没有渗漏。

8、涡轮增压器转子轴承精密度很高,维修及安装时的工作环境要求很严格,因此当增压器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到指定的维修站进行维修,而不是到普通的修理店。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冷却通道结构是什么样的,我只知道是交错网格,但是不清楚具体如何,最好能上图.....

低压涡轮,低压涡轮是靠机匣的实际来实现冷却的:

(如图)低压涡轮机匣的冷却是通过两个外部冷却总管实现的。冷却总管安装于低压涡轮机匣的前后安装边之间,围绕低压涡轮机匣。在反推组件处,有2个进气斗,风扇空气通过进气斗可进入2个冷却总管。每个冷却总管由6根钢合金组成,管内表面有喷气孔,它们可引导冷却空气喷向低压涡轮机匣。

燃气涡轮:

涡轮叶片的冷却一般只有第一级涡轮叶片或第一、第二级涡轮叶片需要冷却。冷却涡轮叶片的冷空气是从压气机出口处通过管道引来(这些管道的作用涉及到压气机中间级放气的内容),冷却后的空气随燃气一起流过涡轮。因此,需要进行冷却的叶片是空心的。在这里冷却的方法有:对流冷却、冲击冷却、气膜冷却等。

这是偶大学的课件,你要是还要其他的关于发动机的图片发个邮箱来!

飞机发动机里的叶片,为什么要设计成松动的?

众所周知,航空发动机是整个飞机的核心所在,它的性能直接决定着飞机的整体性能,所以航空发动机也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而在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中工作环境最为恶劣、应力最为复杂的就是涡轮叶片了,同时涡轮叶片也是航空发动机在尺寸小、重量轻的需求上获得高性能的关键之处。所以,如果说航空发动机是整个飞机的核心,那涡轮叶片则是整个飞机“核心中的核心”!

歼-20发动机尾喷口

对于航空发动机来说,温度的提升会带来热效率的提升的,相关研究表明,航空发动机涡轮前温度每提示5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发动机的推力可以提升10%左右。所以,在高性能航空发动机不断追寻大推力、高推重比的情况下,提升涡前轮温度自然成为了航空发动机大力发展的方向,而涡轮前温度的提升是要以高温下涡轮叶片材料性能(持久强度、蠕变强度、韧性、抗热疲劳等)的提升为基础的。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剖析图

不过,在航空发动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涡前轮温度(叶片的工作温度)的发展速度是远快于涡轮叶片材料的承载温度的。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来看,航空发动机中一个“裸”的涡轮叶片的承载温度最多也就是只有1100℃左右,而叶片的工作温度却已经达到了1700℃,两者相差能有如此之大也离不开涡轮叶片各种冷却技术的发展。

发动机涡轮部件结构与剖面图

高温合金的应用迎来涡轮叶片的第一次革命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材料的第一次革命始于高温合金的出现,在上世纪40年代第一块高温合金被研制出来,之后高温合金凭借其优异的高温性能全面代替曾经的高温不锈钢,并在上世纪50年代被应用到了第一代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之上,此时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的使用温度达到了800℃,由于承载温度与工作温度相差不大,所以这那时的涡轮叶片还没有使用冷却技术。

航空发动机叶片

定向合金大幅提升叶片承载温度

到了上世纪60年代,

真空铸造技术的应用可以说就是高温合金发展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真空铸造大大减少有害于高温合金性能的杂质含量,提升了合金的纯净度,使得叶片的多种特性都得到提升。之后,为了解决合金中的“塑性低谷”问题,定向凝固合金技术也被发明了出来,因为定向凝固使合金的结晶方向平行于叶片的主应力轴方向,基本消除了垂直于应力轴的横向晶界,提高合金叶片的塑性和热疲劳性能。

不同工艺下的涡轮叶片性能对比

此时,采用定向铸造高温合金制造的涡轮叶片承载温度达到了1000℃(约合1273K),相比于上一代的高温合金有了约200℃的提升,并且在结合简单的叶片气冷却技术之后,第二代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涡轮前温度达到了1300K-1500K,航空发动机性能进一步提升。

第一代单晶合金+气膜冷却技术

在上世纪70年代,合金化理论和热处理工艺得到突破,此时的工艺可以在定向凝固合金的基础上完全消除晶界,单晶合金涡轮叶片制造技术由此诞生,也掀起了涡轮叶片所用材料的第二次革命,使得合金叶片的热强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约30℃),涡轮叶片的承载温度达到了1050℃(约合1323K)左右。

不同工艺叶片的微观对比

不过,第三代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要求也使得涡轮叶片的工作温度与承载温度进一步拉大,由此开始涡轮叶片的冷却技术得到重视。通过在叶片上设计冷却通道和冷却孔,然后把压气机里几百摄氏度的“低温气体”引到涡轮叶片内部,再从叶片表面的冷却孔中喷出来就形成一道气膜,拥有隔绝温度较低的涡轮叶片与其所在工作环境中的高温燃气,这也就是气膜冷却技术。

发动机叶片上的冷却孔特写

气膜冷却技术的应用,使得涡轮叶片的工作温度可以远大于叶片材料本身的承载的温度。所以在第一代单晶合金+单通道气膜冷却技术综合应用下,第三代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前温度达到了1680K-1750K,推重比达到8的涡扇发动机开始出现(目前涡扇-10就处于这一代别)。

第二代单晶合金+复合冷却技术

到了上世纪末,第五代战机提出了“超音速巡航”的要求,发动机的推重比和推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第二代单晶合金通过增肌铼、钴、钼等元素,使得涡轮叶片合金的微观结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持久强度与抗氧化腐蚀能力达到了一个较好的平衡,使其承载温度再次提高了30℃左右,达到了1100℃(约合1370K)左右的水平。

涡轮叶片所用材料发展之路

此时,通过改善材料性能带来涡轮叶片工作温度的提升已经变得举步维艰,而单通道的气膜冷却技术也开始不够用了,多种冷却技术同时应用(对流、冲击式、气膜结构、发散冷却等)的复合冷却技术被研发了出来。目前通过对涡轮叶片进行复合冷却,可以使得叶片的工作温度(涡轮前温度)相比承载温度高出400K左右,达到1850K-1980K。

叶片冷却技术的发展

第二代单晶合金结合复合冷却技术的涡轮叶片,被应用到了目前主流第四代航空发动机之上(主要代表有F-119、EJ-200发动机)。

第三代单晶合金/陶瓷基复合材料+多通道双层空心壁冷却技术

目前,第六代战斗机研发已经被提上了日程,但有关第五代燃气涡轮发动机的信息还比较少,按照近些年在相关技术方面取得的突破来看,进一步优化合金元素成分而来的第三代单晶合金,和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将成为第五代燃气涡轮发动机叶片的首选材料,其中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提升更为明显(承载温度可达1200℃,重量仅为镍基单晶合金的1/3),但技术尚不成熟。

各代发动机涡轮叶片发展

而在下一代涡轮叶片冷却技术方面,将进一步增加涡轮叶片内部中的冷却通道,使得叶片的散射更为均匀;采用双层空心壁冷却技术,在涡轮叶片双层夹板增加中空的结构,可以进一步提升冷却效率。由于多通道双层空心壁冷却技术的研究较为复杂,目前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给涡轮叶片涂涂层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发展的总结与展望

总的来说,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材料的制造与优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试验才能找到最优、或者接近最优的成分配比;而涡轮叶片冷却方案优化则是建立在设计和制造的基础上的,涡轮叶片每一次的冷却技术优化也是对叶片设计、制造的巨大考验。所以,说一个单晶叶片的价格超过同重量的黄金是毫不夸张的。

GE展出的陶瓷基复合材料涡轮叶片

而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发展历程来看,研发更加耐高温的涡轮叶片是提升发动机性能的关键所在。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单晶合金叶片的潜力似乎已经挖掘殆尽,想要进一步提升航空发动机性能,寻找新的方向已成为发展涡轮叶片不得不面对的选择;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冷却技术虽然还有着不小的优化空间,但无疑会进一步增加叶片的加工制造难度。

卡罗拉发动机解剖图,卡罗拉发动机介绍

目前 卡罗拉 最畅销的排量车型是1.2T车型,这也是卡罗拉的主力排量。可以在奥托循环和阿特金森循环之间切换,采用了丰田双VVT-iW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缸内直喷技术和水冷中冷器技术。低惯性增压器通过优化涡轮叶片和机匣的形状来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位于进气歧管上方的水冷中冷器也能更高效地冷却增压空气体,技术含量很高。

为了在小排量发动机群中实现更好的动力和更低的油耗,丰田全新卡罗拉双循环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D-4T搭载了先进的直喷技术,与传统的燃油电喷技术相比,可以实现更精准、更直接的燃油喷射效果。缸内直喷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更高的燃油效率。可以说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消费者对动力和油耗的双重需求问题。

而且丰田在卡罗拉的D-4T发动机上采用了低惯性涡轮增压器,用更轻的合成材料制作涡轮叶片,使涡轮叶片可以快速启动,涡轮增压迟滞进一步降低。这有两个好处。一是涡轮介入时间更早,让车辆尽快进入经济巡航速度。二是减少了涡轮迟滞对驾驶的影响,匹配CVT变速箱,加速更平顺。

卡罗拉D-4T发动机技术还提供了水冷中冷器,比传统的风冷中冷器冷却效率更高。一方面可以提高涡轮响应灵敏度,降低进气温度;另一方面,水冷中冷器还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发动机的工作温度,从而延长工作寿命,提高可靠性。

随着涡轮增压在全球车市的普及,一向喜欢使用自然吸气的日系车不再固步自封,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丰田的D-4T发动机可以说是世界发动机史上的里程碑。无论是36%的超高热效率,还是平衡性能与油耗的各种先进技术,都是丰田几十年来探索发动机潜力成果的最佳体现。

@2019

涡轮喷气式发动机 叶片是怎么转动的?

一般的机子是2个轴。一个空心,里面再套一个。

这2个轴分别接一个涡轮。

如图下面的。

其实,一个轴上是接很多层叶片的。

最多的大概是用了3层轴。欧洲的狂风战斗机的吧。

关于《发动机涡轮叶片图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海报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发动机涡轮叶片图标》
文章链接: https://www.867775.com/pj/39870.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分享到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评论 抢沙发

新能源汽车网

最新新能源汽车信息、汽车零部件、汽车配件、新能源电池、电机等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