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发动机冷运转》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发动机的冷却系的主要功用是为了什么?
- 2、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冷却风扇功用是当风扇旋转时吸进空气使其通过
- 3、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 4、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和作用是什么?
- 5、发动机的冷却系的作用与保养有那些?
- 6、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有什么作用?有哪些类型?
发动机的冷却系的主要功用是为了什么?
发动机的构造,是非常复杂的,他拥有多个系统,其中就包括,发动机冷却系统,那么大家知道。发动机冷却系统有什么作用吗。他的作用,主要是用来,给发动机降温,使得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始终处于,限定范围之内。避免因为高温,而导致,发动机的工作出现问题。我们知道,在发动机工作的时候,他的工作环境,是非常恶劣的,自然,会产生很高的温度,所以,需要进行及时的降温,那么这个时候,冷却系统的作用就非常大。冷却系统的构成,也是比较复杂的,他有多个配件组建而成,其中,冷却液作用,也非常大,所以,在我们日常维护中,我们一定要重点关注冷却液,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首先是,定期检查,我们知道,冷却液,它是一种液体,通过他的循环,来实现降低温度,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他或多或少,都会有点损耗,所以我们需要定期检查,检查一下它的质量,确认他的粘稠性,是否还具有对应的效果。如果失效了,我们就要进行及时的更换。
其次,关注液面。除了检查油液质量之外,对于他的液面,我们也需要关注,一般情况下,打开机盖,通过水箱,我们就能够清晰的看到他的液面情况,如果他低于最低线,我们就要进行及时的添加,不然的话,他将无法保证正常的工作。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因为一旦我们疏忽,可能就会带来一些比较大的伤害。当然,不仅仅是冷却液,其他一些东西,也是一样的,我们同样也要给予关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障我们的安全,保障车辆本身的车况。
作用就是将工作的所有热量都散发到我们平时生活的当中,这样可以防止发动机变得特别的热。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特别快的升温。并且可以保持恒温。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冷却风扇功用是当风扇旋转时吸进空气使其通过
发动机冷却风扇的功用是增强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流速和流量,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风扇作为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其工作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到散热器的散热效率,而且影响到发动机的正常使用和可靠性。本文就发动机常用风扇类型工作原理及故障检修作一简要介绍。
1 普通散热风扇
风扇位于散热器与机体之间,与水泵安装在同一根轴上,并由曲轴上的皮带轮驱动。风扇与皮带轮轮毂用螺栓联接,由发动机曲轴皮带轮直接或间接带动风扇旋转。
各条皮带的松紧度应按规定调整。风扇皮带紧度过松,造成风扇皮带轮转速降低,水箱散热量减弱,使柴油机工作温度升高,同时使发电机输出电流降低或不稳定,但风扇皮带的紧度也不是越大越好,风扇皮带过紧会使轴承负荷过大,磨损加剧,功率消耗增加,同时也会使水泵轴弯曲,皮带拉长变形,寿命缩短。因此,风扇皮带应该保持松紧适当,必要时应予以调整。检查皮带松紧度的方法:用手指或直尺以30~50 N压力压在皮带中间,皮带下挠10~20 mm为宜。有的发动机装有两条皮带,有的发动机装有三条或四条皮带。每一个皮带轮系应在同一个平面上,皮带安装时不能扭曲。如皮带严重磨损或折断,应及时更换。如果风扇皮带是两根,更换时必须同时更换,以免其松紧不一,用力不均,引起故障。
2 离合器风扇
与普通风扇相比,离合器风扇在皮带轮和扇叶轮毂间加装了风扇离合器,通过离合器的分离、接合来调整风扇的工作状态。这样不但保证了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而且减少了发动机的功率损失,降低了燃油消耗。常见的离合器风扇有电磁离合器风扇和硅油离合器风扇两种。
电磁风扇离合器,当冷却液温度达到规定值时,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开关或空气温度传感器开关自动接通电路,离合器线圈通电形成闭合磁路产生磁拉力,使衔铁与皮带轮接合,风扇工作;当冷却液温度降低后,传感器开关断开,衔铁在膜片弹簧的作用下迅速复位,离合器分开,风扇停止工作。
硅油离合器风扇,在发动机温度高时处于闭合状态,风扇工作,降低散热器的温度;当发动机温度低时,风扇离合器自动脱开,风扇不转,节省发动机功率并使冷却水温升高。
风扇转动并不能说明风扇离合器是否失灵,因为无论是失灵的还是正常的风扇离合器处于脱开状态时都会跟随水泵皮带轮转动。可以通过听风扇的声音来判断风扇离合器是否正常。正常的风扇离合器在发动机水温高于86℃时,风扇会发出正常工作的声音,而失灵的风扇离合器,此时的声音要小得多。当风扇离合器发生故障时,在发动机水温高时风扇也不转,这时就要在发动机熄火的情况下,拧松螺母,将锁止片插入主动轴的销孔中,使风扇与主动轴固定,不使用风扇离合器,使风扇强制转动;待有机会维修风扇离合器,再恢复风扇离合器的自动离合功能。
3 电控风扇
电控风扇工作原理,这类风扇由自身的风扇电动机带动。电动机的电路开关由安装在散热器下水室处的风扇传感器(温控开关)控制。当散热器水温在86~90℃以上时,温控开关接通风扇电动机电路,使风扇旋转以加速散热器降温,当散热器水温下降至81~85℃以下时,风扇传感器断开,风扇电动机电路断路,风扇停止转动。常见故障的检修:
3.1怠速时冷却液温度过高,低速后温度正常
造成发动机怠速时冷却液温度过高,低速后温度正常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冷却风扇的风量不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1)风扇叶片的直径是否符合厂家的规定;(2)风扇叶片的角度和叶片数是否符合厂家的规定;(3)风扇叶片和散热器的距离是否合适,在正常情况下风扇叶片应有1/3左右被包在风扇罩内。
3.2观察散热器风扇旋转时的冷却液温度
注意观察散热器风扇旋转时冷却液的温度。正常情况下,一部分车型发动机冷却液温度95℃左右时电控风扇开始低速旋转,发动机冷却液温度105℃左右时电控风扇开始高速旋转。另一部分车型的发动机冷却液温度106℃左右时电控风扇开始低速旋转,发动机冷却液温度110℃左右时电控风扇开始高速旋转。如电控风扇的旋转情况不正常,应进一步查找具体原因。当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向控制单元传递冷却液温度达到106℃信号时,控制单元为低速风扇继电器提供接地,电流经过熔丝和继电器的闭合触点,同时为两侧电控风扇供电,两个电控风扇形成串联,开始低速旋转。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向控制单元传递冷却液温度达到110℃信号时,控制单元为高速风扇继电器提供接地,经过3s延时后高速风扇控制电路继电器触点闭合,两个电控风扇形成再次串联,开始高速旋转。
3.3保持冷凝器和散热器外表清洁的重要性
发动机散热器前边是空调的冷凝器,散热器和冷凝器位于发动机室的最前端,行驶中容易被杂物堵塞,造成空气流通性差,这样就增加了电控风扇的工作负荷,导致电控风扇启动的瞬间电流过大,进而容易烧毁接触不良的电控风扇线束的端子,而电控风扇线束的端子烧毁后会使电控风扇启动的电阻增大,使启动时间滞后,造成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过高,严重时还会烧断熔丝。所以入夏前,应用压缩空气清洁发动机散热器和冷凝器,使其恢复良好的通风性。
3.4苦惕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失准
控制单元自诊断系统对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自检仅局限于电压和时限两相。所谓电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信号只要在0.1~4. 8 V范围之内电压,该项检测即可通过,至于是否准确不在自诊断系统监测范围。所谓时限是,发动机工作10 min时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信号反映冷却液温度大于60℃,该项检测即可通过。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达到106℃时,电控风扇应开始低速旋转,如实际冷却液温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106℃,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信号反映冷却液温度低于100℃,电控风扇就不可能旋转,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就会过高。为了检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是否准确,除了在规定的不同温度下检测其电阻值是否和厂家规定相符外。还可以将冷却液温度表(部分发动机的信号源于冷却液温度感应塞,另一部分发动机的信号源于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数据流(信号源于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以及红外线测温仪对散热器进水管(发动机的实际冷却液温度)的温度检测相对比,其中测量精确度最高的是红外线测温仪。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冷却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以防止发动机过热,另一重要作用是使发动机尽快升温,并使其保持恒温。
冷却系统按照冷却介质不同可以分为风冷和水冷。如果把发动机中高温零件的热量直接散入大气而进行冷却的装置称为风冷系统。
而把这些热量先传给冷却水,然后再散入大气而进行冷却的装置称为水冷系统。由于水冷系统冷却均匀,效果好,而且发动机运转噪音小,目前汽车发动机上广泛采用的是水冷系统。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和作用是什么?
汽车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一般采用水冷方式
冷却系统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和水套等组成
它的作用是利用冷却水的循环,将高温零件的热量吸收,通过散热器把热量散发到大气中,使发动机得到适度冷却
发动机的冷却系的作用与保养有那些?
发动机工作的最佳温度是80-90摄氏度。
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是在高温下进行的,可燃混合气燃烧的最高温度可达2000摄氏度以上。当发动机工作时,活塞、气缸、气缸盖和气门等直接与高温可燃混合气接触的零部件会强烈受热,这将导致发动机工作温度过高(过热),从而引起充气系数下降和燃烧不正常(会产生爆震或早燃),不仅会使汽油润滑油燃损或变质,造成润滑能力下降,使零部件急剧磨损,甚至还会出现卡死、损坏等现象。
为了避免上述严重恶果,使发动机发挥出最大的功率,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动力性、耐久性和可靠性,必须采用合理的冷却方法,使发动机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发动机长期正常运转。
但是,发动机过度冷却,会使汽缸温度过低,可燃混合气雾化程度变差,燃烧不充分,增大燃油消耗量;同时还会导致汽油机润滑油的黏度增大,加速零部件的磨损。发动机过度冷却,说明冷却介带走的热量过多,这将导致有效功的热量减少,造成发动机的功率下降。
经理论计算和长期实践证明,应保持在水箱出口水的水温在75~85℃范围内(水温表的温度保持在80~90℃之间),发动机罩下空间的温度保持在30~40℃范围内较为合适
发动机冷却有水冷和风冷二种方法,如今一般车配发动机都选用水冷器。发动机水冷器冷却系统软件主要是由离心水泵,热管散热器,冷却风机,赔偿储水箱,水温传感器,发动机人体,缸盖水冷器等部分构成。
关键根据离心水泵使围绕在汽缸水冷器中的冷却液加速流动性,根据行车中的吹风和智能风机,使冷却液在热管散热器中开展冷却,冷却后的冷却液再度引进到水冷器中,循环往复,完成对发动机的冷却。
冷却系除开对发动机有冷却功效外,也有“隔热保温”的功效。“低温”或“超温”都是会危害发动机的常规工作中。这一环节主要是根据水温传感器完成发动机冷却系“尺寸循环系统”的转换。尺寸循环系统能够简易解释为:小循环系统的冷却液不是根据暖气片的,而大反复的冷却液是根据暖气片的。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有什么作用?有哪些类型?
冷却系统的功用是使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80~115℃)内进行工作。热力学能转变为机械能时,汽缸内的燃烧温度可高达2500℃,这个温度会给发动机带来严重的危害:因高温而导致各零件机械强度降低甚至损坏;正常的配合间隙(如汽缸壁与活塞、连杆与活塞销、连杆与曲轴等)将因零件温度的升高而被破坏;润滑油将在高温下失效使发动机各摩擦副间不能保持正常的油膜等。因此,及时冷却发动机可使发动机持续地工作,并使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保持正常。
需要指出的是,“最适宜的温度范围”的含义包括冷却不能过度。过度的冷却将使发动机的热量损失增大,转换为机械能的有效功率减少;发动机的温度过低不利于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这也使发动机有效功率下降;润滑油黏度变大,不仅不能形成良好的润滑油膜,而且阻力增大,使摩擦损失加大。
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按冷却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风冷却系统和水冷却系统。
(1)水冷却系统:把热量先传给冷却液,然后再散入大气而进行冷却的装置称为水冷却系统。汽车发动机的水冷却系统采用的是强制循环水冷却系统,即利用水泵强制冷却液在发动机中循环流动。汽车发动机水冷却系统的组成包括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节温器、补偿水桶、发动机机体和汽缸盖中的水套,以及其他附属装置等。
(2)风冷却系统:将发动机中高温零件的热量直接散发给大气而进行冷却的装置称为风冷却系系统,部分小排量汽车发动机采用风冷却系统。发动机利用车辆前进中的空气流,或特设的风扇鼓动空气,吹过散热片,将热量带走。风冷发动机的适宜温度略高于水冷发动机。
关于《发动机冷运转》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