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闭缸发动机急加速杂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什么是发动机闭缸技术
- 2、可闭缸发动机是什么意思
- 3、可闭缸发动机什么情况下闭缸
- 4、发动机闭缸什么意思?
- 5、发动机闭缸技术,是怎么一回事?
- 6、发动机“闭缸技术”的原理及实现方式,改变世界还是自欺欺人?
什么是发动机闭缸技术
发动机闭缸技术,又叫可变排量、气缸休眠,是一种可以让多缸内燃机中某几个气缸停止工作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省燃油。 凯迪拉克 早在80年代就在自家的L62 V8-6-4发动机上进行了应用。
众所周知,中低速匀速行驶时车辆所需的功率相对较少,而加速和高速行驶时所需功率较大。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工程师为多缸发动机加入了闭缸技术,即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关闭发动机的部分气缸。多缸发动机的闭缸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类型:1、对特定气缸断油;2、对特定气缸断油并且停止其气门运动(以此来减少泵气损失);3、在第2点的基础上再把废气引入停缸的气缸中,以此来维持热平衡。
目前为止,市面上的不少车型,甚至一些大排量的超跑都配备了发动机闭缸技术。比如 兰博基尼 Lamborghini Huracan 上面的那台5.2L的大V10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市区正常工况下会自动关闭五个气缸来达到节油的目的。长安福特全新 福克斯 所搭载的三台三缸发动机均有自动闭缸功能,三缸+闭缸可以说是在节油的目标上下了狠功夫了。
(图/文/摄: 古璠) @2019
可闭缸发动机是什么意思
闭缸技术目前有三种
1.停油,不停气:停止喷油,但是进气门依然正常工作,只是不喷油了,理论上自然就省油了。早期凯迪拉克的“闭缸”方式就是这个,后来发现根本不省油或者说省油效果很不理想就放弃了。
2.既停油、又停气:大家都清楚闭缸的作用是在车子低功耗的情况下停油,以起到节油的作用,但是了解内燃机的朋友都清楚“当低功耗时,比如轻踩油门状态,发生场景一般在拥堵的城市,缓缓前行时,这个时候车子的“节气门”只是稍微开启,然而同时活塞动作往下拉,企图从接近关闭的进气管吸入空气,这时节气门和活塞之间会形成真空,在曲轴箱的外界的大气压力对于活塞的真空吸气动作形成很大的抵抗力,消耗了很多能量,这个就是“泵气损失”。既然我们选择了“停油”,不停气的化这种抵抗力就不会消失,“泵气”白白损失掉了,所以干脆停了油,也把气停了,让活塞真空吸气动作形成的能量损耗停止。这样就产生了“既停油、又停气”得方式,这种方式也是目前的主流方式,现存的采取“闭缸技术”的车子都用这个技术。
3.既停油、又停气,还要把高温的废气重新送回气缸:这个我也是“道听途说”,据说唯一在研究这个的企业是“宝马”,原理是为了保持热平衡,这个热平衡为什么要保持,说实话我也不是很了解,但我认为可以拿“家庭的地暖”做参考,比如“三层楼,铺三层地暖”,假如中间一层用户不交钱(骗暖,北方很多这么干的),这样热平衡就打破了,会导致“消耗”更多的热能来维持“中间层”热度的同时,产生新的平衡。现在北方地区,如果第一年不交供暖费用(地暖),第二年交时需要补交前一年费用,理由就是破坏“热平衡”。我想,把“高温废气”经过“过滤”重新注入“气缸”也是为了这种平衡。
闭缸技术有何优势、又有哪些问题?
闭缸技术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降低排放、降低燃油消耗上,但这里存在一个常见的误区,4缸发动机在关闭其中两个气缸后,其燃油消耗的降低幅度并无法达到50%,而仅仅能够减少20%左右。为什么关闭了一半的气缸减少的油耗不能达到50%呢?这是因为不做功的两个气缸依然要随着曲轴继续往复运动,其在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等等,消耗了其中一部分能量,因此不能实现降低一半油耗。
此外,关闭两个气缸虽然能够帮助发动机提升燃油效率,但是也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缸体热量分布不均。由于其中的两个气缸停止了做功,其所产生的热量就会明显低于继续运作的气缸,这就会导致发动机缸体热量分布不均匀。发动机长时间的热量分布不均,可能导致发动机杠体产生变形,影响其稳定性,因此需要额外的动态热管理系统,通过独立的冷却液循环水路,精准的平衡发动机不同位置的热量,增加了发动机的复杂程度及成本。
可闭缸发动机什么情况下闭缸
只有定速巡航的时候才会实现闭缸;
或者轻踩油门,平稳驾驶,顶配有eco显示,下坡也会有。
发动机闭缸什么意思?
发动机闭缸,在工程上通常情况下是用来判断各缸工作状态正常与否的方法。比如发动机工作不稳,有可能是某缸不工作引起的,但又不知道是哪缸不工作,所以先取下某缸的高压线,之后观察发动机不稳状态的变化(这就是关闭了该气缸),以此类推,往下进行。从而可以判断出到底是哪个缸没有工作。
发动机闭缸技术,是怎么一回事?
Ecotec 2.0T发动机是独特的,是非常好的发动机。它集成了通用汽车的各种新技术。它是目前非常先进的2.0T发动机。其中最著名的是它独特的可变汽缸技术或称为封闭汽缸/汽缸技术。它采用独特的CAM设置和电子控制系统,使发动机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燃烧方式,通常被称为Tripower "可变气门管理技术"。如果你熟悉可变气门升程(最著名的是本田的VTEC),你会理解gm的闭缸技术。
通用闭缸技术的硬件基础是三级气门升程,可以实现CAM高、低、无三种情况,因此可以根据发动机不同工况切换不同的工作模式。高升程CAM状态下,增加进气量,提高动力输出;低升程CAM状态下,对应中、低顺位,保证动力和燃油经济性;无升程CAM时,气缸在低负荷时关闭。2-3个汽缸不工作,只有1-4两个汽缸工作,保证低功率输出,进一步降低油耗。Ge的技术也是行业领先的,它专注于燃油经济性。理论上讲,4缸改为两缸后油耗应减少一半,但实际情况与摩擦、机械损失、保持热平衡等因素有关,仍会消耗发动机的部分动力,因此,采用闭缸技术实现两缸只能减少15%左右的油耗。
在中、低负荷下使用低凸轮时,发动机还可降低油耗约5%。当发动机处于高负荷时,高凸轮可以节省1%-12%的燃油消耗。这样一来,发动机的整体燃油经济性将有很大的提高。与通用汽车公司使用的LTG发动机相比,油耗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强调燃油经济性,其性能还是略逊一筹。
在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各大汽车企业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丰田和马自达为代表的日系自吸,主要从阿特金森循环模式入手,包括丰田THS和本田iMMD;以德国为代表的大众米勒循环燃烧系统、48V混合动力;韩国是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美国遵循 "单缸最优原则",在三缸和闭缸技术上不遗余力。其实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优势,但这些技术在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需要给市场一个相对的接受时间。
发动机“闭缸技术”的原理及实现方式,改变世界还是自欺欺人?
市场上的三缸发动机越来越多,不少车主纷纷调侃,三缸机算什么,有本事搞个单缸机本是一句玩笑话,但似乎这样的噩梦正在到来。日前,福特通过一种神奇的闭缸技术,成功的将三缸发动机进一步的变成了两缸,已达到节油和控制排放的目的。
那发动机闭缸技术,其实早就有了,也不是什么高科技,最早是用于大排量和多气缸的发动机,比如说V6V8等等,这种大排量的发动机通常更加的费油,以前油价比较便宜无所谓了,但是后来全球油价上涨,导致大排量的汽车也开始烧不起汽油了。
顾名思义,闭缸技术就是让部分气缸在特定的状态下关闭不工作。因此,闭缸不同于减缸,例如常见的六缸变三缸、四缸变两缸以及福特逆天的三缸变两缸,本质上这些发动机还是属于六缸机、四缸G和三缸机,而不同缸数之间的。灵活切换才是闭缸技术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发动机实现闭缸技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就是停油不停气,停止像气缸内喷油,但是进气门依然正常的工作,这种方式,理论上是可以省油的,相当于给气缸断粮了。但是了解内燃机的朋友可能会知道,当车子处于低功耗时,比如说堵车的时候,缓缓前行,处于轻踩油门的状态,这个时候车子的节气门只是微微开启,然而活塞动作下拉,企图从接近关闭的进气管中吸入空气,这个时候,节气门和活塞之间就会形成真空,形成很大的抵抗力,消耗了很多的能量。这个就是泵气损失,由于这种抵抗力的存在,停油不停气的方式并不能降低多少的油耗,或者说,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就慢慢的被放弃了。
后来就有了第二种方式,既停油又停气,这样就可以阻止活塞的真空吸力而造成的能量损失,可以进一步的降低油耗和排放。这种方式也是目前的主流方式,采用闭缸技术的车子大多用的都是这个技术。
现在还出现了第三种方式,既停由又停气,还要把高温的废气重新送回到气缸中,据说这样是为了保持气缸之间的热平衡。那气缸不工作,温度就会降低,发动机为了保持工作的最佳温度,就要消耗掉更多的能量。理论上来说,闭缸技术节油减排的作用应该非常的明显,比如说八缸变四缸,理论上应该可以达到节油50%的效果,但事实上却是省缸不省油。
有实验数据表面,八缸闭4缸最高仅比全缸状态下省了不到20%的油。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技术不成熟,机械能耗和热平衡无法有效的控制。不管哪种方式的变缸技术,气缸的曲轴都不会停止运动,就像我们骑自行车一样,一只脚用力蹬,另一只脚即使不用力也会跟着一起动,时间久了两只脚还是都会酸。
而且臂缸技术,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只能在跑高速这样极少的情况下才会启动,绝大多数的场景下还是全钢运行,因此目前的闭缸技术实际上用处并不大,效果也比较一般。更多的只是车企的噱头,比如福特在三缸发动机上应用闭缸技术,可以实现三缸变两缸,但实际上它的实用性真的非常的低,更多的只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关于《闭缸发动机急加速杂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