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v8发动机怠速声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v6与v8发动机的声浪
- 2、跑车的气浪声到底是机器的事,还是排气筒的事
- 3、5.7L V8的温柔暴力 北美试驾道奇CHARGER
- 4、汽车声音简史:燃油时代听引擎声浪 电动时代听啥的都有
v6与v8发动机的声浪
v6与v8发动机的声浪v6与v8发动机的声浪 v8发动机拥有天然而迷人的排气声浪:1、我们接触的发动机的缸体基本都是直列或v型的。四缸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是直列的,六缸的除了宝马那个直六应该没人用直列了,基本都是V型布置的;2、你要让一台直四引擎发出V6V8的声音那是不可能的。因为V型布置的发动机发出的声音混厚低沉有力,而很多车主一昧地追求像V8那样的巨大声浪,结果把四缸直列发动机改的声音巨大却嘶哑,像是在啸叫;3、建议你该涡轮音,在这个全民增压的时代被人认出是台没用的乱叫车还不如改涡轮,如果可以的话建议改完后刷ECU,我最讨厌那种在路上声音大,动静小的车了,这种车劳资见一次,秒一次。刷ECU对车子性能的提升也是很明显的。 @2019
跑车的气浪声到底是机器的事,还是排气筒的事
楼主你好,首先,自然吸气发动机有着天然的轰鸣,较为经典的v8声音就很好听,但是我们平常说的声浪,都是排气系统的声音,可以这么说,一辆车的声音是由发动机加排气,不过宝马m系列新款开始采用音响合成声浪,因为他们采用六缸发动机,声音天然不够激情。楼主可以从四缸声浪听到12缸,就会发现区别很大
5.7L V8的温柔暴力 北美试驾道奇CHARGER
汽车如果没有了发动机和排期所发出的声音是多么没有灵魂的一件事情,所以如果开车听不到发动机与排气的轰鸣声,那将会失去许多美妙的体验。所以当我开上一台5.7L V8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美式大排量Muscle Car的时候,那种低沉的排气轰鸣声,是多么的让人兴奋。
这台配备 5.7L V8发动机的车型就是 道奇Charger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 ,在拿到钥匙点火的瞬间,低沉厚重又略带咆哮的声音直接就给人底气很足的感觉。这种声音带来的震撼感受即便是你3.0L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都无法感受到的,更别说现在大家开的许多车型都是小排量涡轮增压的车型。只是这次较为遗憾的就是我们手上的这台 道奇CHARGER 只是其系列旗下排量最小的V8发动机,还有更高性能和更大排量的6.2L V8地狱猫版本可以让人为之血液沸腾。
看回这台白色的 道奇CHARGER ,四门的设计就说明了其并非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美式性能,而是在实际上去照顾了多人乘坐的需求。尽管老美绝大多数的时间并不会有人坐在后排,但这台 道奇CHARGER 的确以四门的设计来满足了多人乘坐的这一需求。
在外观上,CHARGER没有CHALLENGER那么的具有攻击性,肌肉线条也没有那么明显,但依旧有浓厚的美式肌肉车的韵味,车身侧面的前翼子板上的HEMI字样告诉大家这是一台使用了 克莱斯勒 家族看家本领的HEMI V8发动机,而这一台V8车在美国的售价仅为3.5995万美 元 ,折合人民币24.14万元,是不是有些心动?
黑色的长条形中网与左右两个熏黑的尾灯相连,再加上发动机舱盖上单独开启了一个中冷进气口的设计,简单不繁杂的设计就足以告诉你它并不平凡的一面。
C型的LED日间行车灯虽然简单,但识别度很高,下方黄色的防蹭条也额外增加了几分点缀。
道奇CHARGER的车身长度达到了5100mm, 轴距为3053mm, 这已经 超越 了不少中级车, 甚至达到了中大型车的尺寸。而作为一款血统纯正的美式肌肉车,CHARGER的车身宽度也达到了190.5mm,只是基于美国人的用车习惯,车内空间并没有做的十分宽裕,但是可以说并不压抑,够用!
因为发动机舱要给V8的发动机容下安装空间的关系,可以看到 CHARGER的 驾驶位置几乎是位于车身的中部,所以后排乘坐空间方面的表现也就和现款 凯美瑞 差不多。
尾部的设计也遵循的车头的设计语言,贯穿式的尾灯造型上与头灯+中网完全一致,再加上一条上翘的小鸭嘴唇扰流板,下压力提升不知可以达到多少数值,反正是真的挺好看的。
对于一台配备了V8发动机的车型而言,这个排气管部分的造型就显得很低调了。但是排气管的直径非常大,与尾鼓配合发出的轰鸣声并不会显得扰民,挺舒服的。
20英寸的轮毂对于一台美式肌肉车来说并不意外,当然这是标配,还可以选装更大的尺寸。245/45ZR20的轮胎尺寸对于一台具备370匹马力的车型来说也是合理的选择,路噪什么的都处理的挺好的。
展开余下全文(1/3) 2 道奇CHARGER的内饰空间 回顶部
内饰方面, 道奇CHARGER 其实做得蛮精致的,也有着整个 克莱斯勒 集团的影子,像 大切诺基 等等一样的8.4英寸中控设计用起来都十分顺手,虽然没有太多的惊喜,但是对于一台肌肉车来说,大液晶屏中控,液晶仪表盘都跟上了时尚的潮流,
方向盘的手感非常饱满,而且宽大的按键也是满满的美式风,操作起来很顺手,手感也很赞。
双指针+7英寸的液晶仪表盘样式与许多 Jeep 的车型一样,可以显示的信息足够丰富,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
8.4英寸的中控大屏操作方式与国内的Jeep众多车型完全一致,搭配上下方旋钮的操作,好评。
这是台最入门的5.7L V8车型,所以座椅方面材质为织布座椅,不过电动调节什么的都不缺,而且坐垫、靠背两侧的包裹与支撑性都十分不错,坐进去的凹陷感很到位,符合性能车的标准,偏软的座椅也很有美式高速巡航车所应该具备的舒适感。
后排座椅也有凹陷的设计,左右两侧乘坐感很不错,空间表现也如前面说的一样,中规中矩,但是在美系车里面的感受来说, 道奇 CHARGER的后排的舒适度表现可以给到80分以上。只是因为后驱传动轴的关系,后排中央高度隆起,乘坐第五人的话,感觉不太舒服。
车门门板上的储物空间设计比较不合理,饮料大一点都放不进去,只有狭长的形状来塞点细碎物品,取拿并不方便。
行李厢的空间对于这个尺寸的车型来说偏小,毕竟连乘坐空间都小了行李厢空间自然也就不在重点考虑设计当中,但是放个28寸的旅行箱还是可以的,适合两个人的长途旅行。
3 5.7L V8的道奇CHARGER动力底盘感受 回顶部
5.7L V8的HEMI自然吸气发动机虽然只是 道奇CHARGER 的V8入门款,但发动机最高可以输出370PS/5250rpm,峰值扭矩达到575Nm/4200rpm,从数据上面来看对于一台轿车来说已经是相当相当的暴力。
与发动机相匹配的是来自ZF的8速手自一体变速器,变速器与这台5.7L V8的发动机的匹配程度非常顺滑,也不会显得急躁,自然吸气发动机循序渐进的优势在此更为明显。
前置后驱的驱动方式让 道奇 CHARGER的尾部在大脚油门的时候会有轻微的躁动,但是变速箱可以很好的抑制打滑,只要你不是全油门踩下去,基本都不会出现轮胎打滑的现象,速度和攀升和扭矩的输出都十分的温柔,日常正常的开除了排气声音较响之外,和开一台普通大排量车型没有太大区别,好开温柔易上手。
自然吸气的发动机让动力伴随着油门的深浅以及排气的轰鸣声是随传随到,没有涡轮增压车型给你突如其来的加速,只有一股足够的力量一直推着你向前,仿佛有使不完的劲一般。8AT的变速器换挡极为平顺,极大的降低了急加速的不适感,整个加速过程不算特别快,但是那种酣畅淋漓尽致的感觉则让人欲罢不能,很舒适的加速感受。
道奇CHARGER的转向也是偏向于舒适型的取向,毕竟一台超过5米车长的车在尺寸上就很直接的影响了转向的响应。整车的转向速度算不上直接,略带柔韧的转向手感很美式,特别适合高速巡航时的操作,不容易发生轻微误操作就导致转向的情况发生,这也是典型的美式车型的设定取向,开起来是很省心不费力。
道奇CHARGER 的底盘依然是非常典型的美式调教,整体略偏软,可以柔韧的过滤掉路面的细碎震动,跑起来依然会有像船一样的轻微晃动感,不管是给到前排还是后排乘客的感受都很舒适。
即便这是一台肌肉车,但偏软的悬挂在转弯的时候侧倾还是会存在的,只是在美国的公路几乎没有什么急弯,悬挂的调教不会令人有不适,毕竟是各个国家都有不一样的针对调教,在美国这些地方开是非常舒适的。
试驾点评: 作为一台典型的美式肌肉车, 道奇CHARGER在具备V8大排量自然吸气引擎的同时又还是四门的实用设计,舒适的温柔暴力感受给人于肌肉车新的认识,好开又彪悍还注重了乘坐与驾驶感受,体验真的不错。重点是其在美国的售价方面更是折合了人民币不到25万 元 ,玩大排量也不需要花费大价格,很让人心动。 (图/文/摄: 王仕政)
@2019
汽车声音简史:燃油时代听引擎声浪 电动时代听啥的都有
汽势Auto-First|刘冀然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若要问起汽车最迷人的声音,大致也会得出千人千面的答案。
F1赛场上,不断升高的机械嘶吼犹如对发动机转速的实时直播,光是这动静配合尼龙轮胎抓地产生的特殊味道,就足以使现场观众热血喷张。
泥泞的山道拉力赛中,发卡弯处只有赛车漂移时轮胎与地面摩擦的声响,当观看者还在为那一道极限行车轨迹赞叹不绝,赛车却以突然高亢起来的声浪宣告向下一个弯道发起全力冲锋。
还有那在点火的瞬间便一鸣惊人的肌肉车,V8发动机的怒吼以“低音炮”般的声音谐波炸裂开来,虽然看不见,但曲轴飞速运转的景象、和着低沉共振而跃跃欲试的粗大排气管,仿佛只用听觉就已呈现在眼前。
人类对汽车引擎声音的着迷由来已久,所以厂商也曾在不遗余力地将汽车声音的魅力发掘至深并发扬光大。
V6、V8、W12,气缸数量的不断提升,让引擎轰鸣愈发魔性,而W16营造出的极致咆哮声线,犹如钢琴键盘上的复杂和弦,谁能抵御住那颇具侵略性的音调?而听惯了自然吸气的直给,为涡轮增压器配个泄气阀,也让不少改装车爱好者感觉别有一番风味。
当然,还不只是用了技术性手段,在声浪传播途径上,汽车厂商也是用足了心思。使用排气旁通阀控制真实声浪的音量,或在引擎舱安装麦克风,甚至直接制造模拟声浪并用车内音响播放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阀门派”的代表者是LaFerrari,在其排气管内有一个可变阀门,当车辆处于较低转速时,阀门在关闭状态,排气声浪处于酝酿中,一旦车辆转速攀升上去,阀门开启,声浪便随之高亢起来。
大众的高性能车型则是“放大派”,基于Soundaktor系统和发动机节气门附近安装的扬声器,发动机的声效被进一步增强,所以在高尔夫R、高尔夫GTI、速腾GLI车型上听到的声音,其实是被放大化加工后的成果。
比如“音效大师”宝马,M3、M5等车型上的ActiveSoundDesign系统可通过行车电脑分析发动机实际转速,并将事先录制好发动机声浪播放出来。雷克萨斯甚至签约雅马哈以设计出更好的发动机声效,并将模仿发动机声音的发声器安装在RCF、LFA等车型上。
再比如“共振派”的福特和保时捷。福特SoundSymposer系统将一根特制的声浪导管与进气歧管相连,通过一种混合材料制作的拨片与发动机吸入的空气一起共振,从而增强听觉方面的震撼力,福克斯ST、嘉年华ST、Mustang等车型均配备这套共振系统,保时捷的技术与其类似。总之,“共振派”的方法听起来确实比用音响放模拟声浪更高级些。
然而,现在的F1已被限制在6缸,V8肌肉车也在电气化浪潮中奄奄一息,汽车声音简史即将跨入下一个时代。
由于电动汽车行驶过程异常安静,虽然降噪效果明显,却也为行人带来了安全隐患。为此,欧盟已率先出台规定,要求所有新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从2019年7月1日起必须装备车辆声响警报系统(AVAS),并且时速在20公里以下时就会自动启动。截至目前已有不少电动车型拥有警示声音。
当然,并非上世纪80年代火遍中国大地的女声念白“倒车!请注意!”如今电动汽车没了引擎声浪,却将警示音做得千变万化、五花八门。经过汽势Auto-First总结,大致可分为三派。
英国排气系统制造商MiltekSport算是“引擎派”的代表。经过MiltekSport改装的特斯拉Model3,可通过APP挑选警示音种类,当踩下“电门”,V10或V12引擎的轰鸣声即可通过Model3本身自带的外置扬声器放出。把电车开出燃油超跑的感觉,想必是一种十分奇妙的体验。
“音乐派”的阵营相对庞大。比如雪铁龙在双座电动概念车AmiOne上启用了男女声混合的有机音乐警示音,比如奔驰EQ品牌与美国摇滚乐队一起为电动车研发人工声音,再比如雷诺Zoe小型电动掀背车上的警示音由当代作曲家AndreaCera操刀创作,其灵感来自于《千钧一发》等科幻电影的原声配乐。
虽然不一定能让行人第一时间反应出身边有一辆电动汽车,但“声效派”绝对能达到警示行人注意身旁的动静。身边一位蔚来车主向汽势Auto-First介绍,ES6车型的警示音介于空竹和鸽子群之间,在时速20公里以下自动启动,以提醒车边行人“我来也”。丰田乌拉圭制造Ayax的想法更疯狂:“既然推广电动汽车本身就是为了让地球更洁净,不如做得更彻底一点,创造一个拯救地球的声音解决方案”,于是一种能够刺激植物吸收营养、生长的声音被放在了丰田车型上。
谁说汽车声音的乐趣享受终将消逝?不过是美感不同罢了——燃油时代听的是引擎轰鸣的澎湃,而电动时代听的或是艺术创作的别出心裁。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关于《v8发动机怠速声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