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18缸星型发动机图纸》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烈风式战斗机的历史
- 2、R-2800飞机发动机是什么类型的发动机呢?
- 3、如果A7M烈风式战斗机与F4U海盗式战斗机对抗,谁会赢?
烈风式战斗机的历史
早在1940年,堀越二郎就已经充分认识到应该开始“零”式后继机型的研究工作,尽管当时“零”式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他设计的新机型总体布局与“零”式相近,计划安装的动力装置是当时正在研究中的更强力的三菱MK9A 18缸空冷星型发动机。1942年7月6日,日本海军提出了对新战斗机——“17试”舰战的性能要求,即在6,000m高空的最大速度必须达到610km/h,而机动性能至少要和A6M3“零”战32型相等。
1942年9月,日本海军坚持新机型必须设计安装出力较小的中岛NK9K“誉”22星型发动机。由于相关研发费用均由海军承担,堀越二郎不得不勉强同意了这一要求。
1942年以十七试舰战为名由三菱重工进行研制,日本海军开出的要求: 最大速度于6000米高空不低于345节 爬升到6000米不多过6分钟 航程在250节时速飞行5小时再以最大功率飞行半小时 转弯格斗能力不差于零战32型 火力要强过零战32型 设计师同样是堀越二郎,还有更大问题是会令到堀越二郎和三菱公司方面感到头痛和心烦过数次的速度和盘旋性能的关系上。海军部要求以飞行速度为优先,而航空本部要求以盘旋性能为优先。如果按照海军部要求,那样烈风的机翼载荷量要到150公斤/平方米的话,最大速度才可以达标。反过来,而按照航空本部要求,那样载荷量数值必要维持130上下,盘旋性能才可以达标。
最后,无可奈何的三菱公司方面拿出两个方案,第一方案为低翼载低速,第二方案为大翼载高速,两案提供给海军军方选择。结果在同年8月的第二次军方和制造厂商研讨会上,海军选择第一方案,还拿出试验机有一个面积超过30平方米的大型机翼。
1942年9月,计划安装的动力装置是当时正在研究中的更强力的三菱MK9A18缸空冷星型引擎(1,760hp/6,000m),日本海军坚持新机型必须设计安装中岛NK9H(誉)18缸空冷星型引擎(1,500hp/1,600m)。由于相关研发费用均由海军承担,加上使用夸大广告宣传和当时海军见证了空技厂P1Y银河轰炸机的试飞速度566.7公里/小时和俯冲速度703.8公里/小时等优秀成绩,使得堀越二郎不得不勉强同意了这一要求,只是同意海军要求安装中岛NK9H(誉)引擎。
但由于工作人员当时正忙着进行零战的改良和J2M雷电的设计工作,直到1944年4月A7M的进度缓慢首架原型机被确定编号为A7M1。由于必须优先考虑A6M和J2M的后期型号的生产,因此在三菱重工进行的A7M1的制造进程相对比较缓慢。中岛NK9K(誉)22星型引擎在起飞时功率为2,000马力,在6,700米高空功率为1,570马力。武器是安装在机翼中的2挺13.2毫米机枪和2门20毫米机炮。还有诸如自封闭式燃料箱、装甲座舱以及防弹玻璃等革新设计均被运用。为了追求更好的机动性能,新机型上还安装了类似同川西N1K1-J紫电的空战襟翼。A7M1比A6M5“零”战52型大得多也重得多,翼展14米,机翼面积30.84平方米,满载荷重量达到4,410公斤。
1944年5月6日,A7M1原型机进行了首次试飞。试飞员报告说,A7M1的操纵性能非常优秀,而空战襟翼的使用也使其机动性能与“零”式相当。同时,试飞员也指出了A7M1的不足之处——相对于A7M1的重量,发动机功率明显不足。在6,000米高空,NK9K(誉)22引擎的理论功率应该有1,700马力,但实际输出功率却只有1,300马力。事实证明堀越二郎当初的设计思路是完全正确的。由于A7M1的高空性能令人失望,1944年7月30日,日本海军下令在第二架原型机下线后,暂停A7M1的研发工作。
最后,日本海军又重新授权堀越二郎进行A7M2的开发。该型安装了堀越二郎一直坚持运用的三菱MK9A 18缸空冷星型发动机。由于MK9A引擎的直径大于(誉)22,因此必须在A7M1的六号机对前部机身进行重新设计。第一架A7M2的原型机于1944年10月13日首飞,最初的测试报告表明,A7M2的高空性能大大改善,在5,900米高空的最大速度达到了630km/h,实用升限达到10,900m,6分零5秒就能爬升至6,000m高空。但是MK9A引擎高空高度性低,所以计划在A7M2量产型改装为高空高度性高的MK9A-Ru涡轮增压器引擎或高空高度性高的二段フルカン式增压器的MK9B引擎(2150匹马力)。
海军对于堀越二郎设计的新机型的卓越性能非常满意,计划在大阪的三菱重工立刻将A7M2投入生产,作为海军舰载战斗机“烈风”11型。量产机型的武装是4门20mm九九式机炮或是2门20mm九九式机炮和2挺13.2mm三式重机枪。翼下可外挂2枚250公斤炸弹或2个350升油箱。
然而,当时日本的航空工业已经在战争中陷入了绝境。三菱MK9引擎的生产因为1944年12月东南海地震的毁灭性打击而延误。随后而来的大规模B-29空袭又导致了其生产的进一步延误。A7M2的第二架原型机在一次着陆事故中坠毁,另有3架原型机在美机空袭时被炸毁于地面。在总共制造的7架A7M2原型机中,只有3架以良好的可供飞行的状态保留到太平洋战争结束。而量产型只完成了1架。其余被日军自己毁掉,只有A7M2第3架原型机,1945年8月18日在三泽基地交给美国海军。
R-2800飞机发动机是什么类型的发动机呢?
R-2800发动机是由普·惠公司(PW)生产的一种双排18缸气冷星型航空发动机。它的排气量是(46 L),功率2000hp,直径1342mm,净重1073kg,采用Stromberg injection
供油系统,使用的是100-130辛烷汽油,于1939年实现首次运转,据悉,生产数量达到125334台(1939-60)。
如果A7M烈风式战斗机与F4U海盗式战斗机对抗,谁会赢?
Mitsubishi 三菱 A7M 烈风 盟军编号名:Sam 萨姆 A7M“烈风”,是日本打算用来代替零战的新型海军战斗机,盟军代号“SAM”。“烈风”由零式战斗机的设计师堀越二郎主持设计,是日本海军在二战末期开发的全金属结构单座舰载/基地战斗机(A7M1、A7M2和A7M3)及基地拦截机(A7M3-J)。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只生产了10架:其中2架A7M1样机,7架A7M2样机及服役验证机,只有1架是A7M2生产机。所有这些飞机都未投入实战。 早在1940年,掘越二郎就已经充分认识到应该开始“零”式后继机型的研究工作,尽管当时“零”式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他设计的新机型总体布局与“零”式相近,计划安装的动力装置是当时正在研究中的更强力的三菱MK9A 18缸空冷星型发动机。1942年7月6日,日本海军提出了对新战斗机——“17试”舰战的性能要求,即在6,000m高空的最大速度必须达到610km/h,而机动性能至少要和A6M3“零”战32型相等。 1942年9月,日本海军坚持新机型必须设计安装出力较小的中岛NK9K“誉”22星型发动机。由于相关研发费用均由海军承担,掘越二郎不得不勉强同意了这一要求。首架原型机被确定编号为A7M1。由于必须优先考虑A6M和J2M的后期型号的生产,因此在三菱重工进行的A7M1的制造进程相对比较缓慢。中岛NK9K“誉”22星型发动机在起飞时功率为2,000马力,在6,700m高空功率为1,570马力。武器是安装在机翼中的2挺13.2mm机枪和2门20mm机炮。还有诸如自封闭式油箱、装甲座舱以及防弹风挡等革新设计均被运用。为了追求更好的机动性能,新机型上还安装了类似于川西N1K1-J“紫电”(盟军代号为“George”)的空战襟翼。A7M1比A6M5“零”战52型大得多也重得多,翼展14m,机翼面积30.84m2,满载荷重量达到4,720kg。 年5月6日,A7M1原型机进行了首次试飞。试飞员报告说,A7M1的操纵性能非常优秀,而空战襟翼的使用也使其机动性能与“零”式相当。同时,试飞员也指出了A7M1的不足之处——相对于A7M1的重量,发动机功率明显不足。在6,000m高空,“誉”22发动机的理论功率应该有1,700马力,但实际输出功率却只有1,300马力。事实证明掘越二郎当初的设计思路是完全正确的。由于A7M1的高空性能令人失望,1944年7月30日,日本海军下令在第二架原型机下线后,暂停A7M1的研发工作,中国历史不久,日本海军又重新授权掘越二郎进行A7M2的开发。该型安装了掘越二郎一直坚持运用的三菱MK9A 18缸空冷星型发动机。由于MK9A发动机的直径大于“誉”22,因此必须对前部机身进行重新设计。第一架A7M2的原型机于1944年10月13日首飞,最初的测试报告表明,A7M2的高空性能大大改善,在6,600m高空的最大速度达到了627km/h,实用升限达到10,900m,6分零7秒就能爬升至6,000m高空。武器也强化为翼内的4门20mm机炮。 海军对于掘越二郎设计的新机型的卓越性能非常满意,计划在大版的三菱重工立刻将A7M2投入生产,作为海军舰载战斗机“烈风”22型(盟军代号为“Sam”)。量产机型的武装是4门20mm 99式2型机炮或是2门20mm 99式2型机炮和2挺13.2mm 3式机枪。翼下可外挂2枚250kg炸弹或2个350升油箱。 然而,当时日本的航空工业已经在战争中陷入了绝境。三菱MK9A发动机的生产因为1944年12月名古屋大地震的毁灭性打击而延误。随后而来的大规模B-29空袭又导致了其生产的进一步延误。A7M2的第二架原型机在一次着陆事故中坠毁,另有3架原型机在美机空袭时被炸毁于地面。在总共制造的7架A7M2原型机中,只有3架以良好的可供飞行的状态保留到太平洋战争结束时。而量产型只完成了1架。这样,三菱重工在战时总共生产了包括A7M1和A7M2在内的10架“烈风”,但没有一架参加过实战。 计划采用三菱MK9C 18缸空冷星型发动机,起飞时功率为2,250马力,在1,800m时功率为2,000马力,在5,000m高空功率为1,800马力。由于理论上推算MK9C发动机在8,700m高空仍有1,660马力的功率,因而估计A7M3在此高度上的最大速度将达到642km/h。同时,A7M3在13分零6秒内就能爬升至10,000m高空,其实用升限达到11,300m。武装方面,机翼中的20mm 99式2型机炮增加到6门。
F4U海盗式舰载战斗机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杰出的舰载战斗机,F4U“海盗”已经成了传奇。F4U加速性能好,火力强大,爬升快,坚固耐用,机型凶猛粗旷,总体性能超过著名的日本零式战斗机,是二战初期美国空军的主力。
F4U海盗式舰载战斗机-基本参数
F4U海盗式舰载战斗机
翼展:12.5m
长度:10.3m
高度:4.90m
翼面积:29.17m
重量(空重):4,175.3kg
总重:5,633.6kg
最大起飞重量:6,654.2kg
飞行性能(最大速度):717.75km/h
最大飞行高度:12,649.2m
最大飞行距离:2,510.5km
发动机:帕拉特-惠特尼双黄蜂发动机18缸星型发动机,起飞2,100hp(1,567kW),23,300(7,101.8m)英尺1,950hp(1,455kW),紧急动力2,450hp(1,828.4kW)
武器:6门.50cal(12.7mm)Colt-BrowningM2机枪(一些型号4门20mm机炮)和2枚1,000lb(453.6kg)炸弹or8颗5英寸(127mm)火箭弹
A7M烈风式战斗机与F4U海盗式战斗机在相同作战环境下,F4U海盗式战斗机依然具有性能上的优势,所以还是海盗赢!
关于《18缸星型发动机图纸》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