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发动机热效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发动机热效率一般都在多少?
- 2、什么是发动机热效率
- 3、提高发动机热功率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 4、发动机的热效率多大???
发动机热效率一般都在多少?
传统理论认为,一般蒸汽轮机热效率为4%-8%;汽油发动机热效率为25%-35%;柴油发动机的热效率为35%-45%。
之所以发动机不能达到100%的热效率,主要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一、摩擦损失。
发动机要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需要非常复杂的机械结构才能完成,这些由众多金属机械零部件组成的复杂机械结构,在快速运转过程中,运动零部件之间不可避免会产生摩擦,造成动力损失和机件损坏。学过初中物理的都知道,摩擦会产生阻力,那么发动机自身运转必然也要损耗一部分能量。
二、热量损失。
发动机是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装置,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度高达上千度,另外金属机械零件运动摩擦也会产生高温,如果发动机零件长时间处于高温条件下运行,会很容易出现摩擦力增大,金属熔融,甚至爆缸烧瓦的恶性事故。
因此,为了保证发动机金属零部件能够在稳定温度状态下工作,汽车厂商就利用水的冷却特性,采用循环水对发动机进行降温,因为水的最高温度为100度,为了保持水的这个温度,一般是采取散热器和强制风将热量释放到空气中,这样就会将大量的热量带走,这是热能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什么是发动机热效率
发动机热效率,又称“发动机有效效率”。是指发动机有效功率的热当量与单位时间所消耗燃料的含热量的比值。用以评定发动机作为热机的经济性。不同发动机和动力装置的热效率各异,但数值都小于1。提高发动机热效率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是改进热力发动机的主要方向之一。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热效率为20%30%;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热效率为24%30%;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热效率提髙到40%46%,是现代民用运输机普遍采用涡轮风扇发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
扩展资料
发动机的热效率是燃油燃烧后发动机转化为动能的能量和所消耗燃油时产生能量的比例,指的是发动机的有效效率。现在市面上大部分车的热效率大约在30%左右,那么也就是说有70%左右的能量都被浪费掉了,只有30%转化成了动能来驱动车辆。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苛,许多厂商都推出了涡轮增压发动机或混动车型,看似提升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又节省了燃油,但是这些技术都是在发动机外部来实现的,并没有改变发动机本身的热效率。
提高发动机热功率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增大压强减少热量散发。更换计算机芯片——有时(而不是总是)可以通过更换发动机控制单元(ECU)中的ROM芯片来改进汽车性能。这些芯片通常可从零部件市场上销售性能提升零件的经销商那儿买到。
因为有些芯片是只是宣传的好而性能并不好。让进气更顺畅——在进气冲程中,当活塞向下移动时,空气阻力会消耗发动机的功率。许多新车使用了抛光进气歧管来减少空气阻力。另外,加大空气过滤器以及减少进气管路也能改善空气的流动。
发动机热效率的作用
看一辆车省油与否,除了看排量,就要看热效率的高低了。目前全世界主流的引擎热效率在30-38%之间,个别引擎热效率能突破40%。比如此前以节油见长的丰田“DynamicForceEngin”直列四缸2.5L直喷发动机,可以达到41%的热效率。
而马自达推出的Skyactiv-X发动机理论热效率高达48%。现代汽车发布了“SmartSream”动力技术总成,有望达到50%发动机热效率。“SmartSream”是现代公司未来动力总成战略的名称,致力于整合各种高效技术。
发动机的热效率多大???
发动机热效率,又称“发动机有效效率”。是指发动机有效功率的热当量与单位时间所消耗燃料的含热量的比值。用以评定发动机作为热机的经济性。不同发动机和动力装置的热效率各异,但数值都小于1。提高发动机热效率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是改进热力发动机的主要方向之一。
关于《发动机热效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