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发动机零件讲解视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发动机怎么拆?
- 2、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视频教程
- 3、如何制作燃油的微型发动机?求视频教程。
- 4、汽车发动机拆装(零部件)的顺序是什么?
- 5、三轮摩托车发动机怎么从车架上拆下视频教程
发动机怎么拆?
1)拆下气缸盖固定螺钉,注意螺钉应从两端向中间交叉旋松。
2)取下气缸垫,注意气缸垫的安装朝向。
3)翻转发动机,拆卸油底壳固定螺钉(注意螺钉也应从两端向中间旋松)。
4)拆下油底壳和油底壳密封垫。
5)旋松机油粗滤清器固定螺钉,拆卸机油滤清器、机油泵链轮和机油泵。
6)拆卸发动机活塞连杆组,转动曲轴,使发动机1、4缸活塞处于下止点。
7)分别拆卸1、4缸的连杆的紧固螺母,取下连杆轴承盖,注意连杆配对记号,并按顺序放好。
8)用橡胶锤或锤子木柄分别推出1、4缸的活塞连杆组件,用手在气缸出口接住并取出活塞连杆组件,注意活塞安装方向。
9)将连杆轴承盖,连杆螺栓,螺母按原位置装回,不同缸的连杆不能互相调换。用同样方法拆卸2、3缸的活塞连杆组。
10)拆卸发动机曲轴飞轮组,旋松飞轮紧固螺钉,拆卸飞轮,飞轮比较重,拆卸时注意安全。
拆卸曲轴前端和后端密封凸缘及油封。
11)从两端到中间旋松曲轴主轴承盖紧固螺钉,并注意主轴承盖的装配记号与朝向,不同缸的主轴承盖及轴瓦不能互相调换。
12)抬下曲轴,再将主轴承盖及垫片按原位装回,并将固定螺钉拧入少许。注意曲轴推力轴承的定位及开口的安装方向。
发动机总体安装:
13)按照发动机拆卸的相反顺序安装所有零部件。
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视频教程
选择汽修学校可以从下面几点出发
一、学校知名度
首先必须是正规化的学校,知名度高的学校办学实力强,有实力更有保障。其实民办的院校比公办的有优势,民办学校的课程设计更切合市场需求。
二、教学设备
汽修行业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行业,汽修行业的技术革新也非常快,所以,设备是否专业,是否先进等等都在我们的考察范围之内。
三、实训课程
学汽修重在实训,考验动手能力,基础知识学好的同时,精进实操更是十分重要,实训课程决定了汽修学校的教学质量。实训课程的比例要比理论课程高,只有将理论实训结合,学习效果才能构建最大化。
四、看管理
一所汽修学校的好与坏,除了看否能教给技术以外,还要考虑到能否提高个人素养,只有具备了较好的个人素养和高超的技术后,在社会的工作中才会有长远的发展。
五、就业保障
就业方面,就业学子就业有何保障,有无长期靠谱的知名合作企业,对创业学子来说,创业帮扶是否完善,需要仔细考量!
如何制作燃油的微型发动机?求视频教程。
这个和我们国家号称“全部自主研发”是一个意思。如果你买来拆车件或者新件,在局部改造一下然后组装,这简单。如果你从每一个零部件都靠自己加工,那需要整套过硬的设备,还要买到过硬的原材料,可以说手工制作发动机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汽车发动机拆装(零部件)的顺序是什么?
一)变速器的拆装
先将外部螺钉旋下,然后拆下变速器外壳,观察变速器的安装位置以及与发动机的联结关系。了解变速器操纵机构的结构特点,观察各挡位齿轮的传递方式,然后拆下齿轮对变速器进行清洗
(二)离合器的拆卸
在变速箱体中拆下离和器总成:先拆下离合器盖与飞轮联接螺栓,然后将离和器从飞轮上去下。
三)发动机的拆装
1)拆下气缸盖13固定螺钉,注意螺钉应从两端向中间交叉旋松,并且分3次才卸下螺钉。
2)抬下气缸盖。
3)取下气缸垫,注意气缸垫的安装朝向。
4)旋松油底壳20的放油螺钉,放出油底壳内机油。
5)翻转发动机,拆卸油底壳固定螺钉(注意螺钉也应从两端向中间旋松)。拆下油底壳和油底壳密封垫。
6)旋松机油粗滤清器固定螺钉,拆卸机油滤清器、机油泵链轮和机油泵。
2、拆卸发动机活塞连杆组
1)转动曲轴,使发动机1、
4缸活塞处于下止点。
2)分别拆卸1、4缸的连杆的紧固螺母,去下连杆轴承盖,注意连杆配对记号,并按顺序放好。
3)用橡胶锤或锤子木柄分别推出1、4缸的活塞连杆组件,用手在气缸出口接住并取出活塞连杆组件,注意活塞安装方向。
4)将连杆轴承盖,连杆螺栓,螺母按原位置装回,不同缸的连杆不能互相调换。
5)用样方法拆卸2、3缸的活塞连杆组。
3、拆卸发动机曲轴飞轮组
1)旋松飞轮紧固螺钉,拆卸飞轮,飞轮比较重,拆卸时注意安全。
2)拆卸曲轴前端和后端密封凸缘及油封。
3)按课本要求所示从两端到中间旋松曲轴主轴承盖紧固螺钉,并注意主轴承盖的装配记号与朝向,不同缸的主轴承盖及轴瓦不能互相调换。
4)抬下曲轴,再将主轴承盖及垫片按原位装回,并将固定螺钉拧入少许。注意曲轴推力轴承的定位及开口的安装方向。
3、发动机零部件清洗
1)清除发动机零部件的所有油泥和污垢,刮除气缸、气缸盖及活塞积炭。
2)在专用油池中清洗发动机零部件,尤其是活塞连杆组件和曲轴飞轮组件。
4、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多媒体教室,并观看了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及各组件的功能,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更一步了解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5、发动机总体安装
1)按照发动机拆卸的相反顺序安装所有零部件。
2)安装注意事项如下:
1.安装活塞连杆组件和曲轴飞轮组件时,应该特别注意互相配合运动表面的高度清洁,并于装配时在相互配合的运动表面上涂抹机油。
2.各配对的零部件不能相互调换,安装方向也应该正确。
3.各零部件应按规定力矩和方法拧紧,并且按两到三次拧紧。
4.活塞连杆组件装入气缸前,应使用专用工具将活塞环夹紧,再用锤子木柄将活塞组件推入气缸。
5.安装正时齿轮带时,应注意使曲轴正时齿形带轮位置与机体记号对齐并与凸轮轴正时齿形带轮的位置配合正确。
6、拆装完后将所有工具及地面清理一遍,整个拆装实习才基本结束。
三轮摩托车发动机怎么从车架上拆下视频教程
摩托车发动机
摩托车发动机的工作方式与汽车发动机相同.发动机由活塞、气缸体和气缸盖组成,气缸盖包含气门机构. 火花点燃燃料与空气混合物时会引起爆炸,推动活塞在气缸体内上下移动. 气门随之打开和关闭,以便燃料与空气混合物进入燃烧室. 活塞的上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将活塞的能量转变为旋转运动. 通过变速器将曲轴的旋转力传递给摩托车的后轮.
气缸
摩托车可有1-6个气缸. 多年来,V-twin设计是美国、欧洲和日本摩托车工程师的选择.V-twin因两个气缸成V字形而得名,例如下面所示的经典哈雷戴维森V-twin发动机. 注意哈雷戴维森V-twin中的45度°,其他制造商可变换此角度,以减少振动.
V-twin只是排列两个气缸的一种方式. 如果要使活塞彼此相对,排列气缸时应选择反双型设计. 而并列双缸发动机将活塞并排垂直放置.
当前,最流行的设计为四缸.这种设计运行更平稳,并且转速较两缸发动机更快. 四个气缸可并排放置,或者呈V字型排列,V字型的两侧各有两个气缸.
容量
摩托车发动机燃烧室的大小与其输出功率直接相关. 上限值约为1500cc(立方厘米),下限值约为50cc. 后一种发动机通常用于小型摩托车(机动自行车),其耗油量为每100公里2.35升,最快速度只能达到每小时48-56公里.
齿轮组
齿轮组是一组可使摩托车从完全停止到巡航速度的齿轮.摩托车上的变速器通常有4-6个齿轮.但是,小型摩托车可能只有2个.通过变速杆啮合齿轮,就可以在变速器内移动齿轮换挡叉.
离合器
离合器的工作就是接合和断开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变速器的动力.如果没有离合器,停止车轮转动的唯一方式就是关闭发动机,在任何类型的机动车辆中这都是不切实际的.离合器就是一系列弹簧加载板,将其一起按下时,将变速器连接到曲柄轴上.要换挡时,摩托车手用离合器将变速器与曲柄轴断开.一旦选定新挡,使用离合器重新建立连接.
传动系统
可用三种基本方式将发动机功率传递给摩托车后轮:链条、皮带或轴.链条主减速器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方式.在此系统中,将安装在输出轴上的链轮(即变速器中的轴)连接到通过金属链附加在摩托车后轮的链轮上.变速器转动较小的前部链轮时,沿着链条将功率传递给更大的后部链轮,然后转动后轮.这类系统必须润滑和调整,且由于链条伸长和链轮磨损,还需定期更换.
皮带传动是链条传动的替代方法.早期的摩托车经常使用皮带,可用弹簧加载的滑轮和手柄张紧皮带,以提供牵引力.皮带容易打滑,尤其在潮湿天气,因此经常不采用这种方法,而用其他材料和设计代替.20世纪80年代末,材料的发展使皮带主减速器系统具有可行性.现在的皮带由带齿的橡胶制成,且工作方式与金属链相同.与金属链不同的是,皮带无需润滑或洗涤剂.
有时也使用轴主减速器.此系统通过传动轴将功率传递给后轮.轴传动非常流行,因为这种方式非常便利,且无需链条系统那么多的维护.但是,轴传动更重,有时会导致摩托车尾部形成称为顶轴的不必要的震动.
摩托车底盘
座位和附件
摩托车上的座位设计用于承载一或两名乘客.座位位于油箱后,且易于从摩托车架上拆下.有些座位下或座位后有小型货舱.如需更多存储空间和鞍囊,可将硬塑料盒或皮套安装在后轮两侧或后挡板上.大型摩托车甚至可以拖动小型拖车或边车.边车有自己的车轮作支撑,并可附加座位容纳一名乘客.
摩托车底盘由车架、悬架装置、车轮和制动器组成.以下将简要说明每个组件.
车架
摩托车具有由钢、铝或合金做成的车架.大多数车架由空心管组成,作为安装传动装置和发动机等组件的骨架.车架也使车轮成直线,以保持对摩托车的操控.
悬架
车架同时也是悬架系统的支撑物,悬架是一组有助于保持车轮与路面接触,并对颠簸和摇晃形成缓冲的弹簧和减振器.摆臂设计是后部悬架装置最常见的解决方案.在在一端,摆臂控制后轮轴.另一端,通过摆臂枢轴螺栓将其附加到车架上.减振器从摆臂枢轴螺栓向上延伸,并附加到座位正下方的车架顶部.前轮和轴安装在带内部减振器以及内部或外部弹簧的伸缩叉上.
车轮
尽管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的一些车型提供铸钢车轮,但是摩托车轮通常采用铝质轮辋或钢质轮辋,并带有轮辐.铸钢车轮允许摩托车使用无内胎轮胎,即它没有内胎保持压缩空气,这与传统的气轮胎不同.空气保持在轮辋与轮胎之间,依赖于轮辋与轮胎之间形成的密封空间维持内部气压.
无内胎轮胎比有内胎轮胎爆胎的可能性小,但是,由于轮辋的小型弯曲可能导致放气,所以在崎岖路面上可能会发生问题.轮胎的各种设计,可满足不同地形和驾驶条件的要求.例如,泥土路摩托车轮胎具有很深的多节胎面,以在泥土或颗粒上形成最大抓地力.旅行摩托车轮胎由硬质橡胶做成,通常提供的抓地力较小,但是持续时间更长.尽管与路面接触的面积小,运动型和竞赛型轮胎(通常为钢丝带束的子午线轮胎)却可提供惊人的抓地力.
刹车
摩托车的前轮和后轮均有刹车.摩托车手用右边把手上的手柄启动前刹车,用右部脚踏板启动后刹车.鼓式制动器在20世纪70年代经前常用,但目前大多数摩托车使用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由连接到车轮及刹车垫之间夹层的钢质制动盘组成.摩托车手操作一个刹车时,通过制动管路控制的液压使刹车垫挤压制动盘的两侧.摩擦导致制动盘和连接的车轮放慢速度或停止.由于重复使用会磨损其表面,所以必须定期更换刹车垫.
关于《发动机零件讲解视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