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上海最大的发动机公司》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上海汽车mg15e4e发动机是合资技术还是自主研发
- 2、上海牌和上牌发动机一样吗?
- 3、上海大众发动机好不好
- 4、上海牌轿车发动机几个工作缸?
- 5、跪求天下荣威轿车车主呢?请大家说说荣威350,荣威360轿车的质量,动力。油耗怎么样呢?跪求真实答
- 6、上海大众朗逸 这车到底好吗?
上海汽车mg15e4e发动机是合资技术还是自主研发
上海汽车mg15e4e发动机是采用的合资技术。
上海汽车集团的合资品牌有上海大众、上海大众斯柯达、上海通用、上海通用雪弗兰(以上产地都在上海)。
mg15e4e发动机机体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种载荷。因此,机体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机体组主要由气缸体、汽缸套、气缸盖和气缸垫等零件组成。
扩展资料
机体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种载荷。因此,机体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机体组主要由气缸体、汽缸套、气缸盖和气缸垫等零件组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发动机
上海牌和上牌发动机一样吗?
发动机的功率并不等于车子的功率,在机械传动中,功率会有中间损失。另外,出于安全考虑而把车身加厚加重的设计,也会导致发动机功率的损失。所以,装有小排量发动机的车子并不一定就比装载大功率发动机的车子慢或者性能差。
1.比功率和比扭矩当然是越大越好,说明动力储备充足,但是车子如果加了必须的、豪华的配置而使其数值降低,并不能说明更多的问题。
2.在同等排量的情况下,功率当然是越大越好,有些车厂采用先进的技术,比如进气门行程控制、EGR、5气门等,功率的提升是必然的,但同时,这意味着发动机成本的增加。厂家为某个车型选配的发动机,其实是在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和成本间找一个平衡点,而不仅仅是更大的功率和更高的扭矩,有时为了成本,甚至可以牺牲掉拥有更大功率的发动机。
3.发动机的功率大了,燃油消耗肯定会高,排放污染也会增加,对于消费者和环境而言,盲目追求马力或者功率是片面的。国内和国外的一些车型之所以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很大的价格区间,其实是厂家做了各种各样的发动机、变速箱、动力系统和电器系统的匹配才达到的。但装配了好的发动机(功率大,而并不一定是排量大),车的价格就会明显上升。
上海大众发动机好不好
除了烧机油还没什么大毛病~ 玩笑,不过烧机油的确是大众涡轮发动机的通病,发动机技术同等品牌比如大众跟通用、福特等厂家比差距不大的。
上海牌轿车发动机几个工作缸?
您好,以前上海牌汽车是6缸发动机,双化油器,太费油,跑起来舒服。
跪求天下荣威轿车车主呢?请大家说说荣威350,荣威360轿车的质量,动力。油耗怎么样呢?跪求真实答
荣威(ROEWE)是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旗下的一款汽车品牌,于2006年10月推出。该品牌下的汽车技术来源于上海汽车之前收购的罗孚,但上海汽车并未收购“罗孚”品牌。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其自主品牌定名为“荣威(ROEWE)”,取意“创新殊荣、威仪四海”。其产品已经覆盖中级车与中高级车市场,“科技化”已经成为荣威汽车的品牌标签。荣威品牌口号为“品位科技 知你知行”
荣威350紧凑级轿车 动力采用的是1.5L发动机,109马力 对于家里面代步足够用了,有车友说起步加速超车肉,但想想一下整车1280kg 还是可以理解的。 350上市以来每年都会对车型细节之处进行优化。现在购车应该是15款的车。油耗方面:官方标6.3L,正常的驾驶习惯实际油耗会在7.5-8.5之间;
荣威360这款新车有1.4T和1.5L两种动力配置的车,1.5L发动机最大功率80千瓦和350同一个发动机马力为109。其中1.4T发动机最大功率115千瓦156马力,由于其功率表现堪比主流合资2.0L发动机。会有明显的推背感;油耗方面1.5L和350相差无几;购1.4T配置车型油耗并不是关注点了;
着重说下360的车型和内饰,相比350而言荣威360采用荣威全新造型,外观极具张力,整体轮廓从稳定中透露出矫健的神态,大气、动感。同时,荣威360降低了车头高度,整车风阻系数低至0.29。内饰采用横向线条设计,扩大了车内的视觉空间感受。
望采纳
上海大众朗逸 这车到底好吗?
批评,恐怕有很多人会感觉难以接受,至少心里会有那么点不舒服。但是忠言逆耳,只能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自身才能够进步。
人们常说“人无完人”,一样的道理“车无完车”,任何优秀的车型都有其自身的缺点。汽车探索作为专业的汽车媒体,我们有责任告诉您这些缺点,对中国汽车市场的那些不合理,不厚道我们有义务去揭露。
因此,“汽车批评”这个栏目诞生了,我们希望通过此栏目,一能够对您购车有一定的帮助,二能够督促厂家改进缺点,仅此而已。
酝酿已久的上海大众朗逸终于上市了,价格还算合理:11.28-14.98万元,不过如果以伊兰特悦动和别克凯越做竞争对手来说,价格上确实没什么优势(伊兰特悦动:9.98-12.98万元,别克凯越:10.38-14.98万元),也许因为它是大众就应该贵一点吧……
相关新闻: 上海大众朗逸上市 售价11.28-14.98万元
而我们今天批评的并不是朗逸的价格,而是从车型,营销,定位等方面。作为上海大众的战略车型,朗逸到底有几斤几两呢?下面,汽车探索为您做详细分析:
车型技术:朗逸是典型的“新瓶装旧酒”
既然朗逸是上海大众的战略车型,那么它自然应该有一些过人之处。不过很失望,除了自动挡车型配备了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我们似乎找不到其他可说的地方。
朗逸诞生于落后的PQ34平台
首先朗逸是出自大众上一代A级车的PQ34平台(同样出自这一平台的有一汽大众的宝来和高尔夫),在国内即使是出自更先进的PQ35平台的速腾和明锐也已经上市好几年了。平台的概念也许有一些朋友不太明白,说简单点就是:更新的平台在技术上会有一个质的提升。所以,出自PQ34这个落后的平台的朗逸很难让我们看到上海大众的诚意。
PQ34平台上的宝来和高尔夫
除了平台落后之外,朗逸的搭载的发动机又当如何呢?目前朗逸共有1.6L和2.0L两种排量的发动机选择。1.6L发动机和Polo是一样的,而2.0L发动机则和斯柯达明锐的发动机相同,只不过在细节的调校上略有不同。这两款发动机真的不能让我们和先进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
1.6和2.0的发动机也已使用多年
车身参数朗逸 1.6朗逸 2.0
发动机描述1.6直列4缸发动机2.0直列4缸发动机
排气量(ml)15981984
最大功率[KW(PS)/rpm]77(105)/500088(120)/5000
最大扭矩(N.m/rpm)155/3800180/3750
了解大众的朋友肯定知道,大众现在的汽油发动机已经全面直喷化,在欧洲1.4FSI、1.6FSI都是有的。而中国呢,还在使用这种古董级的发动机,是在说不过去了。从数据上看,朗逸这款2.0L的发动机甚至还不如一些1.8L的发动机。
朗逸的2.0L发动机对比其他几款车型的1.8L发动机:
发动机参数朗逸 2.0伊兰特悦动 1.8凯越 1.8福克斯 1.8卡罗拉 1.8
发动机描述2.0直列4缸发动机1.8升直列四缸DOHC发动机1.8升Twin-Tec直列4缸发动机1.8升直列4缸Duratec-HE发动机1.8升直列4缸双VVT-i发动机
排气量(ml)19841795179917981798
最大功率[KW(PS)/rpm]88(120)/500096(130)/600088(120)/600091(124)/6000100(136)/6000
最大扭矩(N.m/rpm)180/3750162/4600158/4400161/4000175/4400
朗逸的本质并没有任何新意
构成汽车的三大核心已经有两个是老技术,这又何以谈的上是新车型呢?也许朗逸唯一的亮点就是外形设计,这确实也能吸引一部分用户的眼球。但是随着中国消费者越来越理智,对于技术的先进与否肯定会更在意。
生产目的:无紧凑型车可产 上海大众只能以旧充新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朗逸并不能算作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新车。那么上海大众为何费心费力的设计出这样一款并不先进的车型呢?
大众在中国投产的众多车型中,从早期的捷达和已经停产的四代高尔夫,到宝来再到速腾,几乎全部的紧凑型车都落在了一汽大众手中,上海大众下有畅销的Polo,上有经典的桑塔纳和帕萨特,却始终缺少一款能够撑门面的紧凑型车,斯柯达品牌下的明锐虽然出自上海大众,但是仍然无法填补大众品牌的缺陷。所以上海大众急需要一款紧凑型车。
上海大众只有斯柯达品牌的明锐一款紧凑型车
但是,纵观大众的车型,已经没有紧凑型车给上海大众生产了,所以朗逸的诞生实属是无奈之举。虽然上海大众参与了朗逸的设计过程,但是仅仅是外观方面有所突破,其核心部分基本无任何改进。车内的绝大部分配件都是现成的,这也可以很好的控制朗逸的成本。
朗逸的部件都是现有车型上的
宣传营销:“国际首发”有名无实,预定3万辆太离谱
从4月的北京车展首次亮相开始,上海大众便一直高调的宣传朗逸这款新车,如果去过北京车展现场的话,您可能还会记得展馆外巨幅的朗逸宣传广告,当时打出的口号正是“全球首发”。
朗逸在北京车展上首次亮相
亮相时的广告上赫然写着“全球首发”
如果从字面理解,朗逸叫做“全球首发”也无可厚非,毕竟在全球其他市场并没有这款车。按照这个理论来说,中华的骏捷FRV,比亚迪F6,江淮宾悦等等民族品牌车也可以叫“全球首发”了,但是人家却没有这么说。
真正能够称的上全球首发的车型其必须具备一个条件:车型是全球车型,在全球多个国家销售才可以。像今年北京车展,称的上全球首发的有奥迪Q5,奔驰GLK等等。
朗逸的外形专门为中国人设计
其实朗逸是上海大众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的一款车型,在其他国家销售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称之为“全球首发”,是在有点“掩耳盗铃”的意思。
而在25日的上市现场,上汽董事长胡茂元先生称:朗逸已经获得了3万辆有效订单。估计现场的记者们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肯定心里都在想:“我怎么就那么不信呢?”我们不否认大众品牌在中国有一定的号召力,但是仅仅用两个月的时间,一没见到车,二不知道价格配置,就有3万个消费者订车?消费者恐怕还没傻到这个地步吧。
可以肯定,这又是一个厂家惯用的营销技巧,利用国人的从众心里,来吸引消费者购买。
还是那句话,千万别拿消费者当傻子!
市场定位:桑塔纳的后补车型
其实上海大众心里很明白,朗逸的诞生不仅仅是为了填补上海大众紧凑型轿车的空缺,而是又更深的用意。虽然现在桑塔纳仍然很畅销,但是终究会被市场淘汰。万一到了那一天,朗逸把价格降一下,正好可以接桑塔纳的班,所以朗逸实在没有必要用什么先进技术。怎么说,也比桑塔纳先进多了,您说是这个理不……
编后语:
做了如此多的分析,想必消费者已经对朗逸以及上海大众的“良苦用心”有了充分的了解。至于您如何选择,那是您的事了。但是我们还要说:在现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几乎所有厂家都拿出自身最新最好的技术,希望能够抢占市场。而上海大众却反其道而行,难道中国的消费者就只能享受人家10年前的技术吗?当然不是,您可以选择其他够实在的品牌。
来源:汽车探索
关于《上海最大的发动机公司》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