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伞兵突击车换发动机多少钱》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战地2》里中国的那个伞兵突击车叫什么?
- 2、中国的伞兵战车有哪些
- 3、空降兵战车用途
- 4、伞兵突击车概述
《战地2》里中国的那个伞兵突击车叫什么?
中国SX-1新型伞兵突击车,2001年汉阳特种车辆制造厂开发出样车,在高温高寒高原湿热地区的各种地形进行了十万公里试验。所有样车都曾空投三次以上,最多的一辆达十次,所有性能皆达到要求,并已大量服役于第十五空降军,在定型前即已推出国际市场。 该车全重1.7吨,宽2.1米,高1.7米,离地0.3米。四轮驱动,发动机后置,前后独立悬挂,由于车身低矮扁平。
中国的伞兵战车有哪些
中国军方早于1975年就提出研制“超轻型坦克”的设想,并在1976年组成设计团队,1977年研制成首辆代号为WZ一141的原型车,基本设计有两个型号,分别安装反坦克导弹与无座力炮,其概念与德国的鼬鼠空降战车相似,并于1980年将两辆WZ一141交予空降兵试用,进行AN一12运输机搭载陆上试验。
中国新型ZBD2000伞兵战车 由动力室、驾驶室、战斗室,兵员室四个部分组成,驾驶室在车首左侧,动力室于车首右侧,战斗室则位于车体中央,采用炮塔式结构,装有1门小口径机炮及反坦克导弹发射器1具,乘员3人,载员至少4人。 乘员分布与BMD系完全不同,车首驾驶室1人(驾驶员),车长位于驾驶员后方,炮塔由1名炮手操作,这是中国履带装甲车的一贯布局,兵员室则设在尾部,可以容纳约4名步兵。
“伞战”的后门采用一扇门板的简单设计,比较轻巧。就车体的布局来说,新“伞战”不但没有俄系的标新立异,反而承传着许多如六三式、八九式等早期中国装甲车的味道。
新“伞战”的武器系统集中于新型的单人机炮塔,主炮是一门30毫米机炮,该炮采用链式供弹,备有125发穿甲弹、225发榴弹,对地有效射程4000tA尺,对空有效射程2500公尺,总体设计与俄国的2A72相同,中国在取得生产权后进行了适应性改良。
“伞战”装备的反坦克导弹系统置于炮塔右上方,令人惊讶的是,新“伞战”采用的反坦克导弹竟然是20多年前WZ一141配备的“红箭73”。中国陆军反坦克导弹经过多年的发展,早已有更先进的“红箭8”、“红箭9”装备部队。“红箭73”与“红箭8”相比,虽然
弹体重量差不多,但“红箭8”连弹筒重达25公斤,连发射筒几乎等于“红箭73”长度的1.5倍。空降战车的空间寸金寸土,若使用“红箭8”则持续作战能力明显比“红箭73”要低,在空降战斗中,部队一旦着陆则难以再获得补给,采用“红箭73”,可以说是在弹药数量与性能之间的取舍。
“红箭73”c型的垂直破甲厚度达850毫米,射程3000公尺,对抗第二代坦克,其射程与破甲能力已绰绰有余。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红箭73”在攻击工事、火力点等方面表现非常出色。针对城市发展比例较高地区作战环境,“红箭73”在巷战中也可支援步兵作战。
新型“伞战”另有同轴机枪设于主炮左侧,可能是空降兵常用的八零式7.62毫米通用机枪,该型机枪仿自苏联的PK(车载~PKT)式机枪性能亦大致相若。
空降兵战车用途
过去,空降兵部队在空中高速机动到达作战目标地域后,由于受伞降技术的制约,空投到地面的伞兵部队只能徒步机动,向敌方目标发起攻击,因此减弱了空降兵部队高速机动的作战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世界上的各大军事强国,已为自己的空降兵部队,解决了空投轻型坦克、轻型装甲战车等机械化装备的技术瓶颈,我国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也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我空降兵部队已列装空降战车、轮式突击车、火炮和导弹发射车等多种超轻型伞降机械化装备,空降兵部队的地面快速突击作战能力大幅提升。空降战车是一种重量轻、机动性好、具有一定火力和防护力、能空运空投的装甲战车,主要配备空降部队,用于执行快速突击任务.国产新型履带式空降战车属于轻型装甲车辆,由中国最知名的某坦克装甲车辆研究所研制成功。该车采用动力前置方案,车体为全焊接结构,发动机位于车体前部右侧,上部有1个动力室舱盖,便于维修和更换发动机。中部是战斗室,后部是载员室。该车乘员3名:车长、炮长和驾驶员,载员4人。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有1个向左开启的舱盖,上面装有3具昼间观察潜望镜。夜间驾驶时可将中间1具潜望镜换为第二代新型红外或微光夜视潜望镜。车长位于驾驶员后方,也有1个向左开启可旋转的车长门,上面装有3具潜望镜,中间有1个昼夜合一微光观察镜。车辆每侧装有5个双轮缘负重轮,3个托带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装有履带自动张紧装置,可在行驶时自动张紧履带,履带为窄幅铝制履带,与德国“鼬鼠”空降战车的履带相似。最大行程达到500千米,最大速度约68千米/小时,水上速度不小于6千米/小时,非常适合台湾的发达公路网和山地作战,并有一定的两栖作战能力。
战车中部装有1个与86式改进型步战车相似的新型单人炮塔,外形非常低矮,炮塔顶部有2个舱门,1个供炮长进出炮塔,另1个用于装 .
伞兵突击车概述
悬架 前悬架为双横臂式
后悬架为斜置臂式 前后均采用螺旋弹簧和筒式震器
轮胎 245/75R16宽式越野花纹
车身 敞开式双排坐
绞盘(选装) 电动式
武器平台(选装) 可装摄象机
最高车速 120公里/小时
最小稳定车速 3公里/小时
自重 17500公斤
载重 500公斤
牵引重量 500公斤
发动机 491(4Y)型电喷汽油机。后置
功率 76千瓦/4200-4600转/分
7月12日,第十五空军一部在甘肃一个模拟台中清泉岗空军基地的演习场,进行首次成建制的重装备实兵检验性空降演习,而最为瞩目的是几十辆俄制BMD-3伞兵战车以及近年大量生产服役的国产新型伞兵突击车。
在“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军FAV快速突击车率先突入科威特国际机场而声名大振。目前英、美、法等国皆大量装备这种机动性极强的多用途车。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央军委把空降兵列为应急机动部队,要求加速新装备发展,而提高机动性和突击能力的装备成为重中之重。2001年汉阳特种车辆制造厂开发出样车,在高温、高寒、高原、湿热地区的各种地形进行了10万公里试验。所有样车都曾空投三次以上,最多的一辆达十次,所有性能皆达到要求,并已大量服役于第十五空降军,在定型前即已推出国际市场。
厂方介绍该车全重1.7吨,宽2.1米,高1.7米,离地0.3米。四轮驱动,发动机后置,前后独立悬挂,由于车身低矮扁平,有极佳贴地和抗撞击能力。设计时考虑到越野、减重和快速离车的需要,故无窗无门,车身极少钣件,以高强度不锈钢骨架焊接而成,车架车身一体化桁架结构。主要承载的底架由两根矩形钢管纵梁组成。前低后高,前窄后宽,有优良的纵向抗弯功能,前后悬挂的作用力直接传到纵梁,并为前轮转向让出空间,为提高骨架抗扭能力,底架下采用交叉梁结构。
车体骨架分前后舱室、乘员室、边箱四大部份。前舱室为大容量油箱,上盖有备用轮胎,下方为主传动箱前方装有自救绞盘,两侧有前悬挂和转向装置支架。为保证稳定性和不变形,舱内有横梁连接保证强度和刚度。乘员舱分前后座,因为没有门窗,兵员以扶手稳定。后舱为动力舱,内置柴油机、离合器、变速箱、侧传动和主传动箱等,因后舱支撑着很大重量,故增添加强梁使受力平均分布。边箱既放置物件也用于载人,所以其底部由焊接在纵梁的支架支撑,前后与轮罩相连。顶部支架可承力1吨,即使翻车也能避免伤亡。考虑到后勤和成本,该车以模块化设计,并与北京2020吉普的离合器、变速箱、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车轮等通用,且人机工程学应用也接近极限。
该车武器适应性和火力极强,司机右侧乘员旁可安装一挺八一式或九五式小口径轻机枪,又或者八七式35毫米榴弹发射器。车项通用武器架可安装一挺六五式或七八式82毫米无后座力炮、八七式榴弹发射器、八九式重机枪、九八式火箭筒、红箭八反坦克导弹发射器等。最新武器是一挺外能源驱动23毫米链式机炮,以24伏电源驱动,有夜视能力,俯仰角-10度至52度,有单发、200发和400发/分射速可调,备弹200发,有效射程2000米,初速每秒700米。总的来说,该车可由运七或黑鹰以上飞机空运空投,结构合理,成熟可靠,易于操纵,方便维修。
关于《伞兵突击车换发动机多少钱》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