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发动机点火示意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三接线柱柴油机点火开关儿原理图儿。
- 2、汽车发动机点火原理
- 3、15级甲醇发动机工作原理
- 4、柴油发动机点火原理图
- 5、汽车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三接线柱柴油机点火开关儿原理图儿。
点火开关其实就是一个继电器,它是用小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力臂吸合,通往吸拉线圈,起动机通电工作。
工程车辆上的电动机多采用全密封防油型的直流起动机,直流起动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
该直流起动机采用了组合式继电器,从而使直流起动机具有自动保护功能,即当发动机一旦起动,直流起动机能自动停止运转,齿轮推出啮合,从而避免直流起动机长时间空转,造成单向离合器的磨损和蓄电池能量的消耗。
而当发动机正常运转时,即使误将点火开关拨至起动档位,起动机也不会通电运转,从而避免齿轮的撞击,延长发动机齿轮和飞轮齿圈的使用寿命。
扩展资料:
点火开关1接马达上的电瓶正极,2接用电器的电源,3接发电机正极,有的还要通过电流表,4接马达电磁开关的细柱,发电机输出3根线,最粗的接点火开关3,同时接调节器+级,发电机F接调节器F,还有一根就是搭铁线接调节器外壳。
发动机点火开关接线:一根常电,接电瓶,一根ACC,主要控制收音机点烟器等耗电量不大的人性化设备。
两根ON,一根控制发动机工作,一跟控制空调雨刷等大功率用电器。最后一根接起动机。
点火系统是汽油发动机重要的组成部分,点火系统的性能良好与否对发动机的功率、油耗和排气污染等影响很大。
能够在火花塞两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发动机“点火系统”。通常由蓄电池、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点火开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接线柱
汽车发动机点火原理
一、传统点火
机械式点火系统工作过程是由曲轴带动分电器轴转动,分电器轴上的凸轮转动,使点火线圈初级触点接通与闭合而产生高压电。
这个点火高压电通过分电器轴上的分火头,根据发动机工作要求按顺序送到各个气缸的火花塞上,火花塞发出电火花点燃燃烧室内的气体。
分电器壳体可以手动转动来调节基本的点火提前角(即怠速运转时的点火提前角),同时还有真空提前装置,它根据进气管内真空度的变化提供不同的提前角。
二、电子点火
电子点火系统与机械式点火系统完全不同,它有一个点火用电子控制装置,内部有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所需的点火控制曲线图(MAP图)。
通过一系列传感器如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进气管真空度传感器(发动机负荷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等来判断发动机的工作状态。
在MAP图上找出发动机在此工作状态下所需的点火提前角,按此要求进行点火。
然后根据爆震传感器信号对上述点火要求进行修正,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点火时刻。
电子点火系统也有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之分:带有爆震传感器,能根据发动机是否发生爆震及时修正点火提前角的电控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
不带爆震传感器,点火提前控制仅根据电控单元内设定的程序控制的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扩展资料:
发动机点火火花应具有足够的能量
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由于混合气压缩终了的温度接近其自燃温度,仅需要1~5mJ的火花能量。但在混合气过浓或是过稀时,发动机起动、怠速或节气门急剧打开时,则需要较高的火花能量。
并且随着现代发动机对经济性和排气净化要求的提高,都迫切需要提高火花能量。因此,为了保证可靠点火。
高能电子点火系一般应具有80~100mJ的火花能量,起动时应产生高于100mJ的火花能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汽车点火系统
15级甲醇发动机工作原理
甲醇机工作原理:
模型用甲醇燃料的燃点较低,加压10倍左右的容积之后,只要用镍烙丝再加热,就可让甲醇燃料爆炸产生动力。燃烧室在加压过程会产生高热,就可以加热镍烙丝,因此甲醇引擎只需在起动时使用额外的加热装置(激活电夹),激活后就不再需要了。
甲醇机的工作原理和二冲汽油机基本一样,润滑不能单独作用,要和燃料兑在一起。如果自己调配燃油的话一定要主要甲醇和润滑的比例。
扩展资料:
甲醇作为替代燃料最大优势是能够减少有害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满足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的要求。
然而,如果要将甲醇作为船用燃料,其部分特性也应得到关注。从存储空间上看,相对于重油,甲醇的热值较低、密度较小,因此需要设计更大的舱室空间用于存储甲醇燃料。
从安全性上看,甲醇的闪点约为12摄氏度,明显不符合船用燃油闪点不低于60摄氏度的要求,这意味着,与传统燃油相比,甲醇燃料更加易燃,较难满足相关海事安全法规要求。
不仅如此,甲醇相对而言毒性更大,在船舶使用甲醇作为燃料时需要对燃料的存储和供给环节进行特殊封闭性设计,保证使用的安全。
柴油发动机点火原理图
由于柴油机用的燃料是柴油,其粘度比汽油大,不易蒸发,而其自燃温度却较汽油低,因此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及点火方式都与汽油机不同。 柴油机在进气行程中吸入的是纯空气。在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柴油经喷油泵将油压提高到10MPa以上,通过喷油器喷入气缸,在很短时间内与压缩后的高温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由于柴油机压缩比高(一般为16-22),所以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空气压力可达3.5-4.5MPa,同时温度高达750-1000K(而汽油机在此时的混合气压力会为0.6-1.2MPa,温度达600-700K),大大超过柴油的自燃温度。因此柴油在喷入气缸后,在很短时间内与空气混合后便立即自行发火燃烧。气缸内的气压急速上升到6-9MPa,温度也升到2000-2500K。在高压气体推动下,活塞向下运动并带动曲轴旋转而作功,废气同样经排气管排入大气中。 共轨喷射式供油系统由高压油泵、公共供油管、喷油器、电控单元(ECU)和一些管道压力传感器组成,系统中的每一个喷油器通过各自的高压油管与公共供油管相连,公共供油管对喷油器起到液力蓄压作用。工作时,高压油泵以高压将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闭环工作,对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彻底改变了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现象。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喷油正时与燃油计量完全分开,喷油压力和喷油过程由ECU适时控制。 2、可依据发动机工作状况去调整各 着 油压力,喷油始点、持续?间,从而追求喷油的最佳控制点。 3、能实现很高的喷油压力,并能实现柴油的预喷射。 相比起汽油机,柴油机具有燃油消耗率低(平均比汽油机低30%),而且柴油价格较低,所以燃油经济性较好;同时柴油机的转速一般比汽油机来得低,扭距要比汽油机大,但其质量大、工作时噪音大,制造和维护费用高,同时排放也比汽油机差。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柴油机的这些缺点正逐渐的被克服,现在的不是高级轿车都已经开始使用柴油发动机了。
汽车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点火系统,是汽车发动机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讲,由电源、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点火开关及控制电路组成,是点燃式发动机为了正常工作,按照各缸点火次序,定时地供给火花塞以足够高能量的高压电(大约15000~30000V),使火花塞产生足够强的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那么,点火系统具体如何组成的?汽车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又是什么呢?汽车保养的汽车工程师为您解答:
点火系统一般分为蓄电池点火系统、有触点晶体管点火系统和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各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有触点晶体管点火系统。
主要不同在断电器触点与点火线圈间的一次测电路上。 在辅助触点晶体管式点火系统中,触点闭合时,电流不再直接从闭合触点流到点火线圈的一次绕阻中,而是流到晶体管的基级电路上。 断电器触点已不再起直接控制一次电流通、断的作用,而是作为晶体三极管的触发控制器,因此流过断电器触点的电流可以减小到一次电流的1_5——1_10。
2、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电子点火系统与机械式点火系统完全不同,它有一个点火用电子控制装置,内部有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所需的点火控制曲线图(MAP图)。通过一系列传感器如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进气管真空度传感器(发动机负荷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等来判断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在MAP图上找出发动机在此工作状态下所需的点火提前角,按此要求进行点火。然后根据爆震传感器信号对上述点火要求进行修正,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点火时刻。电子点火系统也有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之分:带有爆震传感器,能根据发动机是否发生爆震及时修正点火提前角的电控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不带爆震传感器,点火提前控制仅根据电控单元内设定的程序控制的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3、蓄电池点火系统。
由电源(蓄电池或发电机)、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点火开关及控制电路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点火开关用来控制仪表电路、点火系统初级电路以及起动机继电器电路的开与闭。点火线圈相当于自耦变压器,用来将电源供给的12V、 24V或6V的低压直流电转变为15~20kV的高压直流电。分电器由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等组成。它用来在发动机工作时接通与切断点火系统的初级电路,使点火线圈的次级绕组中产生高压电,并按发动机要求的点火时刻与点火顺序,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分配到相应气缸的火花塞上。断电器主要由断电器凸轮、断电器触点、断电器活动触点臂等组成。断电器凸轮由发动机凸轮轴驱动,并以同样的转速旋转,即发动机曲轴每转两周,断电器凸轮转一周。配电器由分电器盖和分火头组成。用来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分配到各缸的火花塞。分电器盖上有一个中心电极和若干个旁电极,旁电极的数目与发动机的气缸数相等。分火头安装在分电器的凸轮轴上,与分电器轴一起旋转。发动机工作时,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中产生的高压电,经分电器盖上的中心电极、分火头、旁电极、高压导线分送到各缸火花塞。_电容器安装在分电器壳上,与断电器触点并联,用来减小断电器触点断开瞬间,在触点处所产生的电火花,以免触点烧蚀,可延长触点的使用寿命。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由离心和真空两套点火提前调整装置组成,分别安装在断电器底板的下方和分电器的外壳上,用来在发动机工作时随发动机工况的变化自动调整点火提前角。火花塞由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组成,安装在发动机的燃烧室中,用来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引入燃烧室,点燃燃烧室内的可燃混合气。电源提供点火系统工作时所需的能量,由蓄电池和发电机构成,其标称电压一般为12V。
大家对汽车点火系统有了一定了解之后,那么点火有什么具体要求呢?
总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1、首先,点火系统应按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进行点火。
由于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占用一定的时间,所以混合气不应在压缩行程上止点处点火,而应适当提前,使活塞达到上止点时,混合气已得到充分燃烧,从而使发动机获得较大功率。点火时刻一般用点火提前角来表示,即从发出电火花开始到活塞到达上止点为止的一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点火系产生的次级电压必须高于击穿电压,这样才能使火花塞跳火。
2、其次,必须在最有利的时刻进行点火。
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由于混合气压缩终了的温度接近其自燃温度,仅需要1~5mJ的火花能量。但在混合气过浓或是过稀时,发动机起动、怠速或节气门急剧打开时,则需要较高的火花能量。并且随着现代发动机对经济性和排气净化要求的提高,都迫切需要提高火花能量。因此,为了保证可靠点火,高能电子点火系一般应具有80~100mJ的火花能量,起动时应产生高于100mJ的火花能量。
总结:
点火系统是汽车发动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发动机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随着发动机向高转速、稀混合气方向发展,普通电子点火系统已不能满足要求,高能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将成为今后点火系统的发展方向。最后,请大家爱护自己爱车的点火系统!
关于《发动机点火示意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