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美国 大排量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美国 大排量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美国 大排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换装V8发动机,福特Bronco将推“迅猛龙”版
  • 2、看了这么多年“沃德十佳”,你知道发动机近十年发生了哪些变化吗
  • 3、4.8升都不算什么,盘点汽车工业史上排量最大的发动机
  • 4、世界上最快的汽车用的是什么发动机?

换装V8发动机,福特Bronco将推“迅猛龙”版

日前,我们从外媒获悉,福特Bronco将推出一款Velociraptor版车型(Velociraptor中文直译为迅猛龙),该车将换装一台5.0升机械增压V8发动机,可使其在4.5秒内从0加速至100公里/小时。据悉,这款车整车性能升级由Hennessey操刀,随后会在2021年发布,全年计划产量为24台。

关注重点:

★动力系统换装5.0升机械增压V8发动机,最大功率750马力。

★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4.5秒。

★限量发售24台。

尽管不是福特官方出品,不过由专注于性能改装的Hennessey操刀,该车的动力部分无疑是升级的重点。从原厂Bronco车型来看,其顶级动力车型搭载了2.7TV6发动机,最大功率为310马力,对于这款车而言,参数表现已不算弱,不过Hennessey并未在这套动力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升级、调校,而是直接换装一台5.0升机械增压V8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达到750马力,新发动机可使Bronco的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缩短至5秒以内。

此外,该车将配备高流量进气装置、升级的燃油系统和不锈钢排气系统。而外观部分的调整一向不是Hennessey考虑的重点,不过对应全新的动力系统,BroncoVelociraptor版车型将会换装一款带有进气口的发动机盖,轮辋也将升级为更大尺寸,全新造型的前后保险杠将融入LED照明装置。

编辑点评:

美国市场对机械增压V8发动机的钟爱,不仅是因其能够带来强大的动力表现,同时也包含了更多对“大排量”的信仰加成。当福特将Bronco的原厂顶级动力设定为2.7TV6发动机的时候,专注于性能提升的美国改装商Hennessey似乎就已做好准备。虽然发动机排量越来越小、气缸数量越来越少已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但V8发动机所营造出的“煮水声浪”,在很多人心中无疑是动听的音符。

从竞品角度来看,目前Jeep牧马人在美国市场的顶级动力同样为V6发动机,不过随着Bronco的发布,牧马人随即推出了Rubicon392概念车作为回应,该车搭载了6.4升392HEMIV8发动机,这让牧马人在原厂动力配置上相比Bronco具备了优势,但目前该车仅是概念车阶段,加之福特并未传出为Bronco升级V8发动机的计划,若Jeep将Rubicon392概念车投入量产,无疑会对Bronco形成一定冲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看了这么多年“沃德十佳”,你知道发动机近十年发生了哪些变化吗

动力系统,是一款策划最有技术含量的部分。汽车历史上的每个关键节点,都离不开那些划时代的动力系统技术。

如今,汽车行业正处于由传统内燃机向电动化技术转型的新节点上,过去的十年(2010-2020)则是转型前的酝酿期,汽车动力技术的发展必然有着诸多看点。对此,我们对比了近十年的“沃德十佳发动机”评选,来看看都有哪些显著的进步。

▲十年内,发动机技术发生了哪些改变?

美国人评的“沃德十佳”,有参考价值吗?

要对比发动机在近十年的发展,离不开那个为人熟知的榜单——沃德十佳发动机。其在世界范围内影响之大已无需多言。然而,我们应该以一种求同存异的态度去看待这个评选。

之所以“求同”,因为毕竟榜单里的大部分车型都有在中国售卖,而且中美两国消费者的喜好也有很大多重叠,例如都喜欢大车和SUV。而且“沃德”评选还有一条限制规则:入选车型售价必须低于6万美元(约42万人民币),这进一步增加了其代表性和广泛性。

▲中美两国汽车市场有很大相似度,不少车企都推出了针对中美市场的车型,例如丰田汉兰达和大众途昂。

而“存异”之处则在于美国市场的独特性。像皮卡、全尺寸SUV等车型都是美国市场的“特产”,因此每年“沃德”评选都少不了一些美式大排量发动机,这对于中国市场参考性还真不大。同样,小排量发动机尤其是三缸机型在美国市场并不受欢迎,所以在榜单中也较少出现。

▲皮卡和全尺寸SUV受美国消费者偏爱,因此“沃德”评选中少不了大排量自吸发动机,但对于中国市场而言参考价值不大。

于是,我们以“国际年度发动机”榜单作为辅助参考。这是由英国媒体创办的发动机评选,“口味”偏向欧系车,入选发动机多为小排量机型以及德系豪华品牌动力系统,这同样符合中国消费者喜好,同时也弥补了“沃德”的不足。

▲来自英国的“国际年度发动机”评选可以作为“沃德”的补充。

涡轮增压一直是“沃德”霸主,新路线正在探索中

说起十年前的发动机,也许大部分人都抱有这样的想法:“那不都是一堆已过时自吸发动机吗?”这并不奇怪,毕竟在2010年,中国市场上相当大一部分车型都还用着自吸动力,像宝马、本田、丰田等品牌仍在坚守着“自吸阵地”。

▲说起十年前的汽车,大家第一印象也许是这样的。

▲事实上,十年前,上一代Q5已经满街跑了。

然而,彼时国际上的发动机发展早已进入了增压时代。在2010年的沃德十佳发动机中,搭载增压系统的机型就占据了6款,其中采用TFSI(燃料分层直喷涡轮增压)技术的奥迪2.0T发动机,也即大家熟知的“EA888”,已是第二年入选“沃德”。在过去十年里,带有TFSI技术的奥迪发动机已成为“沃德十佳”中的常客。

▲2010年,大众集团旗下“名机”EA888已发展至第二代,凭借TFSI(燃料分层直喷涡轮增压)技术,这台发动机一度成为涡轮增压领域的标杆。

到了最近几年,采用增压技术的发动机在“沃德”评选中依然占据着最高的比例,在2020年的评选中,搭载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的动力系统就有7款之多。

▲奔驰3.0T48V轻混系统以及日产VC-TURBO可变压缩比发动机,都是涡轮增压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

不过此时的增压技术对比十年前已有很大进步,而且不光是动力参数的进步,更在于与新技术的结合,例如搭配48V轻混系统,或采用可变压缩比技术等。让有限排量的发动机输更强的动力,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能效,这是增压技术的进化方向,也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日产的VC-TURBO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技术,能让一款2.0T家用车拥有200kW的最大功率和400N·m的峰值扭矩,油耗上相比现有的2.0T发动机也能节省约27%。

特斯拉为何从未入选?“沃德”为纯电动带来新启示

都说电动化时代已到来,那在过去十年的“沃德”榜单中能看出哪些先兆?我们先从纯电动说起。

纯电动车首次入选“沃德”是在2011年,由搭载于日产Leaf(聆风)的永磁同步电机获得。它的性能有多厉害?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别为80kW、28Nm,续航里程只有160km。

▲日产Leaf(聆风)是首款入选“沃德”的纯电动车,其入选理由更多在于独特性。

什么?续航只有160km的电动车也能入选“沃德十佳”?这并不奇怪,当时大部分车企压根没把精力放在研发电动车上,市场也没有这方面的刚需,能拿出一款像样的纯电动产品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如今,在各国政策的推动下,电动车发展得到快速进步,那究竟入选“沃德”的车型会有着怎样的表现?答案也许让你再次大跌眼镜。

在2020年的“沃德”评选中,也只有一款纯电动动力系统选——搭载于现代KONAEV上的永磁同步电动机。要知道,美国是目前全球电动车保有量排名第二的市场,在售的电动车型接近40款,还拥有特斯拉这样实力强劲的“本土品牌”。那为何入选“沃德”的会是一款海外品牌车型,而不是销量No.1的特斯拉Model3?

▲2020年的沃德十佳发动机榜单中,纯电动车只现代KONAEV一款,热销的Model3并未入选。

现代KONAEV是一款纯电动小型SUV,其造型不算出众,最大功率也只有150kW,0-100km/h加速时间约为7.6秒,NEDC工况下续航距离为500km。这样的性能指标在当今电动车市场上并不起眼。

KONAEV的最大亮点在于能耗表现,在EPA(美国环保署)的测试中,KONAEV取得了120MPGe的综合成绩,比捷豹I-PACE(76MPGe)、大众e-Golf(113MPGe)、雪佛兰BoltEV(118MPGe)等车型有明显优势。

▲这是从2020版EPA《燃油经济性指南》中截取的数据,现代KONAEV在各工况下的能耗表现都十分出色。

当然了,说起能耗,特斯拉是不容忽视的一位。以Model3为例,其标准续航升级版(北美版本)在EPA测试中能达到141MPGe!是目前能耗最高纯电动车,而且还是在不牺牲动力和续航里程前提下做到的。

至于特斯拉不能入选"沃德"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性,是其可靠性的问题。毕竟,特斯拉除了以性能技术闻名之外,接二连三的自燃事件也让其“出尽风头”。对于纯电动车而言,过于激进的性能策略是利弊并存的,当其弊端严重到威胁成员安全甚至引起伤亡的时候,“沃德”评委们也就不得不慎重考虑了。

▲能耗与性能兼备的特斯拉一直不能入选沃德,最大原因可能是可靠性。

由此可见,电动车的动力性能和续航距离并不是“沃德”评选的核心指标,能耗和可靠性才是关键。这么看来,“沃德”也给国内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带来重要的启示:0-100km/h加速再快、理论续航里程再高都没有用,只有做好能耗管理,提升整体品质,打造一款实用且放心的产品,才是电动车的出路。

高效的机电耦才是电动化最有效的途径

十年前,大部分国人对混合动力汽车(HEV)还是非常陌生,但在2010年的“沃德”十佳榜单中,已开始出现混动系统的身影。除了广为人知的丰田THS混动系统之外,还有不少美系车企推出的混动系统入选,如2010年的福特2.5L混动系统、2011年的通用1.4L增程式混动系统。然而,当年的纯电动车一样,这些混动系统入选的原因更多在于其创新性,实际的市场影响力并不高。

▲十年前,大都数车企的混合动力技术尚处于摸索阶段。

相比之下,搭载丰田THS油电混动系统的普锐斯,无论在北美还是全球市场都有着越发强势的表现,光是第二代普锐斯,已在全球获得过百万辆的销量,是混动领域的真正普及者。也许丰田在混动领域过于强势的表现,在2013-2015年的“沃德”榜单中,已没有其他混动系统的身影。

▲搭载于初代普锐斯上的1.5L混动系统,在2004年就入选了沃德十佳评选。

▲2005-2008年,丰田的混动系统几乎垄断了英国“国际年度发动机”的环保奖项。

▲2013-2015年的“沃德”评选中,并没出现混动系统的身影。对此,最合理的解析是:丰田实在太强了,其他车企有拿不出更好的产品,那索性不评了。

自2016年开始,混动潮再次掀起,并出现了一些后起之秀,例如克莱斯勒和本田。搭载于克莱斯勒大捷龙PHEV版上的3.6LV6插电混动系统,在2017、2018都被“沃德”的评委们选中。这套混动系统采用了双电机与行星齿轮组来实现混动,工作原理与丰田的THS混动系统类似,其能耗表现相当突出,在EPA的测试中取得了82MPGe的综合能效成绩,超越了众多尺寸更小的欧系插混车型。

▲克莱斯勒大捷龙PHEV版的3.6LV6插电混动系统,曾两次入选沃德十佳评选。

而本田的2.0Li-MMD混动系统目前已发展到第三代,并且都体现在2017、2019和2020年的“沃德”评选中,与丰田的2.5L/2.0L混动系统(分别于2018、2019入选“沃德”)形成轮流刷榜之势。

本田这套混动系统采用了与丰田THS系统完全不同的工作原理,在拥有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同时,且具备更接近EV的驾驶感受。

▲本田i-MMD混动系统已三次入选“沃德”,形成与丰田分庭对抗之势。

透过近几年的“沃德”评选,不难看出这样一个趋势:最能担起电动化大旗的不是纯电动车,而是混动(包括HEV、PHEV、48V轻混)。尽管混动系统的入选比例不高,但其车型覆盖面足够广,并且都是各细分市场中有着重要影响力的车型。

油电混动领域不用多说,目前已是两田的天下,像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雷克萨斯ES/UX,这些车型在市场上本已热销,搭载混动系统之后,其产品重要性也进一步提高。同样,插电混动领域的大捷龙,48V领域的奔驰GLE,均是各自领域的标杆车型,混动系统也让他们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相比之下,入选“沃德”的纯电动车型在整体市场上的影响力依然不高,即便像宝马i3等相对成熟的车型,也只能在小型EV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此看来,“沃德”的评选结果也印证了我们一直坚持的观点:纯电动只是市场的补充,高效的机电耦才是电动化最有效的途径。

在“沃德”之外的三点变化

看完最近十年的沃德十佳发动机评选,相信你对传统内燃机、混合动力、纯电动这三大领域的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再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去探讨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则能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1、高效的自吸发动机依然有生命力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自然吸气发动机在中国市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时至今日,一些经过深度升级的自吸发动机,同样能在市场上发光发热。

例如搭载于第八代凯美瑞上的DynamicForce2.5L发动机,通过进排气系统的各种优化,以及采用混合喷射等技术,该发动机的压缩比能达到13:1,热效率更是达到了40%,是目前全球热效率最高的发动机。随之而来的,是动力、燃油经济性、平顺性的整体提升。

▲提高热效率,是自吸发动机的一大发展方向。

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相比,自吸发动机在压缩比、热效率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这两项指标进行针对性升级,是自吸发动机今后的发展方向。与丰田类似,马自达在自吸发动机的研究上也颇有建树,它们推出的全新创驰蓝天X自吸发动机采用了“火花点火控制压燃点火(SPCCI)”燃烧方式,压缩比能达到16.3:1,热效率理论上能达到50%!可惜这台发动机目前仍无缘中国市场,否则有可能引起一场新的自吸发动机革命。

2、发动机的“可拓展性”越来越重要

在国内外发动机评选榜单中,大多都针对发动机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以及运转性能来作评价,但似乎都忽略了“扩展性”这个重要指标。

所谓扩展性,指的是发动机能根据用途或搭载车型的不同,扩展出包括自吸、涡轮、电动化等不同类型的动力系统。上面提到的丰田DynamicForce2.5L发动机就是很好的例子,它既是一款高效的自吸发动机,又能与电机结合成更高效的混动系统。

▲混合动力技术,就是发动机拓展的一种体现。

在中国品牌新推出的发动机中,同样能找到有着较高扩展性的发动机。例如吉利目前主力的1.5TD发动机,其130kW、255Nm的动力输出在同排量发动机中已经足够出色,而且它还可以拓展出48V轻混版本、PHEV插混版本,以及HEV版本,并实现多种车型的搭载,其中领克01HEV更是中国品牌首款量产的油电混动汽车,实现了有一次零的突破。

▲一台拓展性高的发动机,是内燃机与电动化技术结合的关键。图为搭载于领克01HEV上的1.5T混动系统。

3、三缸发动机大有作为

提起三缸发动机,大家都会往“抖动”、“噪音”、“动力弱”的方向去想,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三缸发动机缺陷也逐渐被弥补。在英国的“国际年度发动机”评选中,三缸发动机更是每年的常客。

在中国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在性能、平顺性、NVH都做得相当出色的三缸发动机。刚提到的吉利1.5TD发动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对双质量飞轮、平衡轴、长效正时皮带、两级可变机油泵等技术有效利用,其运转平顺性已能与四缸发动机媲美。

▲若能运用各种新技术扬长避短,三缸发动机其实也大有作为。

事实上,对于小排量发动机而言,三缸机有着不少优于四缸机的地方。由于三缸机各气缸的循环特性,其排气干扰会比四缸机更小,能有效降低涡轮迟滞现象,对动力响应有较大帮助。另外,三缸机整体上机械摩擦更小,更有利于提升热效率,而更轻量化的优势也有利于降低油耗。

当然了,三缸机的这些特性必须建立在优秀研发制造水平之上,才能做到真正的扬长避短,这对车企的综合制造实力是一大考验。

文|超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8升都不算什么,盘点汽车工业史上排量最大的发动机

目前,受全球节能减排大趋势影响,汽车引擎的排量正朝向小排量、涡轮增压及新能源和混合动力方向发展,排量超过4升的车已很难买到,也就福特猛禽这样的进口皮卡还有的选。不过您是否知道:在汽车工业史上,曾经十几升的引擎并不罕见,甚至几十升的发动机也曾装车。今天咱们就盘点一下史上排量最大的汽车引擎,看看最大的有多大。

下面这些车很多已退市多年,也有很多是概念车或个人改装赛车。其实,还有很多特种车辆(如挖掘机、矿车等)使用的发动机排量更大,比如卡特彼勒的这台797F矿卡,用的是一台106升的柴油增压发动机。不过,由于这些设备不属于汽车领域,不常被我们了解,今天也就暂且不纳入对比。

第10名:布加迪Chiron,8.0升。

布加迪Chiron(也称为凯龙)搭载一台7993cc的四涡轮增压W16发动机,在我们今天的榜单中是最小的一台。这台发动机也曾在威龙上搭载过,有多种功率版本,最大约1500马力,小些的也有1000马力。

第9名:道奇Viper,8.4升。

道奇这台Viper1992年就已问世,历经数代改款,直至2017年才停产,8.4升的发动机最初其实仅为8.0升,后经几次硬件升级,逐渐增大至8.4升。这台发动机使用不多见的V10布局,自然吸气,645马力的输出虽然不大,但在这台车上也有3秒的0-100加速实力,也曾刷新过很多赛道的单圈记录。道奇Viper曾是雪佛兰科尔维特的老对手,价格比后者低不少,是一台经典的平民超跑。

第8名:布加迪Royale,12.7升。

布加迪Royale问世于1927年,至1933年停产,期间大约以每年一辆的速度建造和销售,是一台名副其实的量产豪华轿车。虽然销量不大,但这台车却是当时能买到的最豪华的轿车,车长6.4米,重约3.2吨,搭载的12.7升发动机拥有8个气缸,直列式布局,每气缸三个气门,2000转左右能输出约300马力的动力,这在当时已属传奇。遗憾的是这台车在全球最不景气的时代问世,加上价格昂贵,问津者寥寥,但这台12.7L的发动机却一直为法国火车提供动力,直至1950年才退役。

第7名:Weineck眼镜蛇,12.8升。

这家德国超跑改装制造公司名不见经传,但他们的作品:这台眼镜蛇在那个时代却堪称最经典的大马力超跑之一。12.8升的超大V8引擎即便没有涡轮增压的帮助也有1100马力的输出,是超跑界的经典车型之一。

第6名:Pierce-ArrowModel66,13.5升。

Pierce-Arrow和Peerless是美国早期汽车工业时代的两个P开头的品牌,在上世纪初的北美汽车市场上曾经非常知名。这台Model66装载了一台13.5升6缸发动机,单缸容量超过2升,这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

第5名:凯迪拉克Sixteen,13.6升。

这是一台概念车,厂家或许当时是想造一台更快的总统专用陆地1号车也说不定?它搭载了一台13.6升的V16引擎,拥有1000马力的动力输出,虽然命名为Sixteen,但实际上并没有上市销售。

第4名:Christie,19.9升。

虽然这是一辆手工打造的赛车,但这台车和这个车手都值得一说:约翰·沃尔特·克里斯蒂是美国著名的坦克设计师和机械发明家,他的这台赛车正是汽车工业史上前驱横置布局的鼻祖车型,这个车手不但为我们带来了这台神奇的前驱赛车,后来还发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克里斯蒂悬挂式坦克,以及美军的第一辆轮履两用坦克,可谓传奇大师样的人物。

说回这台前驱赛车,这是克里斯蒂早年间的作品,一台纯手工打造的大排量赛车,19.9升四缸发动机横置布局,看起来发动机和变速箱合二为一,直接驱动前轴。这台车的马力和成绩似乎不被人提及,但19.9升的这个排量,几乎是当时赛车界最大的一个数字了。

第3名:菲亚特S76,28.3升。

菲亚特在1910年制造了两台大排量赛车,命名为S76。虽然菲亚特说这台28.3升发动机是为赛车特制的,但后来人们发现其来源于飞艇,拥有四个气缸,每个气缸大约7升的容量,在当时拿下不少的赛道圈速第一,创造了很多好成绩。

第2名:Packard-BentleyMavis,41.8升。

这是一台基于宾利底盘打造的老式赛车,车主叫克里斯·威廉姆斯。除了这台42升的家伙,车主还有一台24升的怪兽赛车。这台喷火的巨龙使用一台41.8升V12发动机,这是一台二战期间用于潜艇的发动机。在当时,这台机器就已经能爆发出1500马力的动力,巨大的推力加上夸张的火焰,绝对是赛场上最引人注目的那台。

第1名:Brutus,46.9升。

Brutus这个名字你可能没听过,它就是宝马前身工厂制造的赛车。在那个时代,宝马还是一家飞机制造厂,而Brutus是这家工厂业余时间试水赛车的副产品。所以显而易见的,宝马把当时飞机用的发动机装了四个轮子,于是就有了这辆几乎是汽车工业史上排量最大的汽车。这台车基于美国LaFrance底盘打造,搭载宝马Ⅵ型V12航空发动机,输出动力有多种可选,图上这台有750马力。有意思的是:这是一台前置后驱的车型,但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传动轴,所以你能看到动力还是由链条传至后轮的。

结语。

眼下,遏制全球变暖已成为各个国家的共识,各国家各行业各领域都在积极的应对以降低排放减少污染,汽车工业首当其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排量自吸车型势必会快速退出历史舞台,曾经的辉煌已成为历史。这个时候回顾过去,看一看曾经的大排量发动机带给我们的速度和激情,想到未来或许再也不会有机会体验到这种感受,不禁让人遗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世界上最快的汽车用的是什么发动机?

世界上最快的车大部分不是出厂时就很高,往往都是改装过。

经典电影《速度与激情》中出现过许多速度一线的经典改装车。

Mazda RX-7 FD3S

片中Dom的红色的MazdaRX-7,就是就赢了O'Conner的Eclipse的那辆。不少人将这款车称为神话,虽然出场数据只有206kW/280PS,但不少成功的改造方案已经达到了735kW/1000PS,但目前已停产。

Nissan Skyline GT-R R333

采用双涡轮增压,马力280hp,提速迅猛,百公里加速4.8秒,原厂最高时速266.77km/h。

Nissan Silvia K'S S14

独特的底盘使它成为非常适合漂移的一辆。

Toyota Supra

传说级别的跑车,电影中O'Conner的座驾。外形绚丽,性能出色,改装潜力大,但可惜的是已经停产。

Honda Integra DC4 Yype R

原厂马力200ps/800rpm,改装后达300ps

Skyline GT-R R34

更快速,更狂野。百公里加速4.9秒,原厂最高时速300~315km/h

Dodge Viper 2002

很受欢迎的一辆车,动力510cu, 8.4L引擎。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优秀的改装车。其实,没有最快的车,只有最优秀的驾驶员,最极致的驾驶技术。

关于《美国 大排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海报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美国 大排量》
文章链接: https://www.867775.com/pj/68222.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分享到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评论 抢沙发

新能源汽车网

最新新能源汽车信息、汽车零部件、汽车配件、新能源电池、电机等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