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发动机型号BGC》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EF2000与歼10哪个强
- 2、我看了一张歼10的图片,一侧翼下挂了两枚空空导弹,一枚PL-12,但红外格斗弹我从没见过。
- 3、“阵风”和“台风”战斗机各有那些特点?
- 4、反辐射导弹
- 5、台风战斗机VS阵风战斗机,谁更强?
EF2000与歼10哪个强
EF-2000虽然隐身和超音速巡航等性能比不上F-22,但据称,它只用了F-22一半的成本具有F-22的90%空战能力以及远超过F-22的对地攻击能力。
欧洲“台风”(Eurofighter Typhoon)战斗机由德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四个国家共同研制,是采用前置鸭式三角翼、双发、单垂尾、机腹进气道布局,具有超视距、空中超机动攻击能力和格斗能力的多用途空中优势战斗机,还具有短距起降(STOL)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和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不使用加力燃烧室就能在音速之上持续飞行。
1、 设计
欧洲“台风”战斗机广泛采用碳素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铝锂合金、钛合金和铝合金等材料制造,复合材料占全机比例约40%。采用一些隐形技术,包括低雷达横截面和被动传感器。前置鸭式三角翼构造空气动力学不稳定设计提供高度的敏捷性(特别在超音速)、低空气阻力和可提高升力,机翼使用无缝隙襟翼。飞行员通过每秒自动控制40次的飞行控制计算机和全权4余度主动控制数字式电传系统控制飞机去提供好的飞行控制特性。在不使用矢量发动机的情况下就具有优异的超机动性能,得益于良好的机身设计,不但维持高速优异操纵性、也具有很好的缠斗能力,特别是高速高过载缠斗。为增加航程,还具有空中加油能力。
2、 驾驶座舱
飞行员控制系统具有特色的是采用语音控制操纵杆系统(VTAS),直接的声音输入允许飞行员使用声音命令实现模态选择和数据登录程序,这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语音操控系统,覆盖传感器、武器控制、防卫帮助管理和飞行中的操纵,提供24个原来需要指尖控制的指令。飞行员配备英国宇航公司(BAE)“打击者”(Striker)头盔安装显示系统 (HMS)。平视显示器显示飞行参考数据、武器瞄准、插入字幕提示和前视红外(FLIR)影像。驾驶间有三个多功能彩色下视显示器(MHDD),显示战术情形、系统状况和地图。一个由英国宇航公司(BAE)与罗克韦尔·柯林斯数据链方案LLC公司(DLS)组成的国际合作EuroMIDS集团公司,提供Link 16军用数据链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MIDS)小体积终端用于数据的安全传递。另外,还安装英国宇航公司(BAE)TERPROM地面接近警告系统。
3、动力装置
欧洲“台风”战斗机安装2台欧洲发动机公司(Eurojet)EJ200 双轴涡扇发动机(加力燃烧室),推重比9。最大的静推力2 x 60千牛顿 (13,490磅),加力推力2 x 90千牛顿 (20,250磅) 。采用数字控制和综合最佳状态监视系统,单晶涡扇叶片,一个收敛/扩散排气喷嘴。1998年开始设计矢量喷嘴,除了增加机动能力,主要用于能够更短距离起飞来实现上舰操作,目前EJ-200还在进行推力提升改进。
4、电子对抗系统
欧洲“台风”战斗机装备先进的“频谱防御辅助子系统”(DASS),安装在机体结构内和航空电子系统整合。该系统由英国宇航公司(BAE)系统航空电子设备公司、西班牙的英迪拉(Indra)系统公司和意大利的Elettronica公司共同组成的EuroDASS公司合作发展,欧洲航宇防务(EADS)在2001年10月加入。“频谱防御辅助子系统”对单一或复合的威胁提供完全自动的响应并进行威胁优先次序评定。“频谱防御辅助子系统”包括一个电子对策/支援措施系统(ECM/ESM),前面和后面的导弹接近告警系统,可超音速时使用的拖曳诱骗系统,激光告警接收机和SaabTech 电子技术公司BOL箔条和曳光弹撒布系统。航空电子系统基于北约组织标准数据链,采用光导纤维信息通路。
5、传感器
欧洲“台风”战斗机安装一套CAPTOR ECR 90多模式X-波段脉冲多普勒雷达,是由欧洲雷达公司(Euroradar)合作发展,最大探测距离约150公里,据称是目前扫描最快的机载机械扫描雷达,具有极高的数据更新率。ECR 90多模式雷达有三个处理信道,第三个信道作为干扰机分级、干涉消隐和旁瓣无效。欧洲雷达公司(Euroradar)由英国宇航公司(BAE)、西班牙的英迪拉(Indra)系统公司、意大利FIAR公司和欧洲航宇防务(EADS)德国分部合作组成。EUROFIRST公司被动红外机载跟踪装置(PIRATE)安装在机身左舷风挡玻璃前面。EUROFIRST公司由意大利Galileo Avionica (FIAR) ,英国泰利斯光电子技术公司和西班牙Tecnobit公司合作组成。被动红外机载跟踪装置(PIRATE)能在3-5 和 8-11微米两种光谱带工作。当在空对空任务中使用,它如一个红外搜寻和跟踪系统 (IRST) 的职能,提供被动目标探测和跟踪;在空对地任务中,它履行多目标捕获和辨识,也提供导航和降落帮助功能,还提供一个易操纵的图像到头盔安装显示器上。
三、 欧洲“台风”战斗机的机载武器系统
欧洲“台风”战斗机机内安装一门27毫米毛瑟机炮,用于武器携带共有13个挂点,每个机翼下各有四个,进气道正下方一个,进气道两边角落各两个半埋式挂点(装备超视距空空导弹)。一套武器控制系统(ACS)管理武器选择、发射和监控武器状况。欧洲战斗机能使用广泛多样性空对空和空对地武器。
主要欧洲机载武器系统
欧洲“台风”战斗机为了同美、俄等其他国家机载武器系统抗衡,将采用大量由欧洲国家共同研制的先进机载武器。
MBDA公司、EADS CASA公司、INMIZE公司和萨伯动力公司共同研制的“流星”(Meteor)中程空对空导弹,采用冲压/火箭复合推进,计算机自动调节推力,使用中段指令修正、末段主动方式导引,最大射程超过100公里。欧洲导弹设计局(MBDA)ASRAAM是欧洲新一代近距格斗空对空导弹,据称在英国空军鉴定中,该导弹的截获与跟踪距离是AIM-9导弹的2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首发命中目标,增强了飞机的作战能力;另一种是由德国博登湖机械技术公司(BGT)研制的“虹膜”(IRIS)-T(红外成像系统-尾翼推进矢量控制)先进近距空对空导弹,采用推进矢量控制技术,IRIS-T导弹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正负90度的寻的器离轴视角、发射后锁定目标能力、防对抗图像处理能力。
德国毛塞公司BK27“毛塞”机炮是一种转膛炮,其特点是采用闭合无链供弹系统,消除了抛弃弹壳和弹链时造成的危险,使现有系统的体积减小60%。
欧洲导弹设计局(MBDA)“硫黄”(Brimstone)反坦克导弹是在美国“海尔法”反坦克导弹基础上研制的,提高昼夜、全天候条件下的自主式攻击能力,并增大导弹射程。
欧洲导弹设计局(MBDA)“风暴阴影”(Storm Shadow)是世界上第一种隐形巡航导弹,该导弹系统飞行中段采用GPS全球定位加地形景像匹配制导,末段采用红外成像精确制导,因而具有极高的打击精度。同时,“风暴阴影”还大量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识别目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也被许多军事专家称作目前世界上最完备的隐形导弹。
德国LFK和瑞典萨伯研制的“金牛座”(Taurus)导弹,射程350公里,可携带450千克弹头,具有末制导能力。
四、 欧洲“台风”战斗机具体技术参数
1、尺寸
机长:15.96米;机高:5.28米;翼展:10.95米,包括翼尖ECM吊舱;机翼面积:50平方米
2、重量
空重:10,995公斤;燃料容量:4,000个公斤;外面武器负载::6500-8,0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23,000公斤
3、飞行性能
最高飞行速度:马赫 2.0+;低高度最大速度:1,390公里/小时(750节当量空速KEAS);最小速度:203公里/小时(110节当量空速);实用升限: 16,765米 (55,000英尺);计时到35,000英尺(10,600米) /马赫1.5:2.5 分钟;起飞距离:700米;降落距离:700米;作战半径:3,700公里(2,000海里);
4、作战半径
中途拦截使用10 分钟巡逻750海里 (1,390公里);在定点附近空中巡逻3个小时100海里 (185公里);地面攻击,高-低-高飞行轨迹750海里 (1,390公里);地面攻击,高-高飞行轨迹350海里 (650公里)
5、其它
航程:大于2,000海里 (3,700公里);限制过载:+9/-3;每飞行小时维护工时:9小时
我看了一张歼10的图片,一侧翼下挂了两枚空空导弹,一枚PL-12,但红外格斗弹我从没见过。
是TG传说中的第四代近距格斗弹,山寨德国的IRIS-T型
德国BGT公司最初的IRIS-T方案类似于ASRAAM。但在德国统一后,该公司接触到前东德米格-29装备的AA-11箭手导弹后,立即改变初衷,将重点放在近战机动性上。通过将推力矢量燃气舵与4片可动尾翼及4片十字形弹翼相结合,使IRIS-T的机动性和急转弯性能有很大提高(IRIS-T中的T表示推力矢量控制,IRIS表示红外改进型响尾蛇)。
与AIM-9X相比,IRIS-T采用的翼面有很多优点:利用这些翼面作为升力面,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可对全弹进行更加有效的控制,极大地提高了转弯速率。特别是在导弹飞行末段,当敌机试图采取规避机动时,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可能已经燃烧完毕,不能再利用推力矢量控制来进行转弯,但可以利用弹翼帮助建立升力,提供很好的机动性。
IRIS-T采用了一种新型扫描红外成像焦面阵导引头,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它的视场可达180度,将与头盔瞄准具配合使用。1996年12月,在响尾蛇导弹弹体上加装IRIS-T的导引头进行了两次实弹射击,均获成功,直接命中了迎面接近的两架靶机。两次发射中,导引头都是在5公里以外锁定目标,发射时的偏轴角为50多度。
1998春天,比利时、丹麦、荷兰和挪威4国的空军在一架荷兰F-16战斗机上用各种头盔提示系统对IRIS-T的导引头进行了非常成功的目标提示试验。试验中,飞行员在12公里的高空以0.9马赫的飞行速度做过载为7g的机动飞行过程中,轻而易举地捕获到了跟踪的目标,偏轴角高达90度。
德国的BGT公司曾为欧洲的11个北约国家生产了3万枚响尾蛇导弹。该公司经过精心设计,使得IRIS-T在重量、弹长、弹径和重心方面与响尾蛇基本相同(AIM-9M响尾蛇弹长2.82米,弹径12.7厘米,重86公斤),以使其能够装在各式战机上。瑞典空军已经批准购买IRIS-T导弹装备JAS-39战斗机,除了德国和瑞典,挪威也希望用IRIS-T导弹取代AIM-9,另外丹麦和比利时也对该导弹表示了很大的兴趣。
“阵风”和“台风”战斗机各有那些特点?
应该说这两款是性能非常接近战机,欧洲“台风”在雷达、发动机和武器上略占优势。 欧洲“台风”战斗机广泛采用碳素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铝锂合金、钛合金和铝合金等材料制造,复合材料占全机比例约40%。采用一些隐形技术,包括低雷达横截面和被动传感器。前置鸭式三角翼构造空气动力学不稳定设计提供高度的敏捷性(特别在超音速)、低空气阻力和可提高升力,机翼使用无缝隙襟翼。飞行员通过每秒自动控制40次的飞行控制计算机和全权4余度主动控制数字式电传系统控制飞机去提供好的飞行控制特性。在不使用矢量发动机的情况下就具有优异的超机动性能,得益于良好的机身设计,不但维持高速优异操纵性、也具有很好的缠斗能力,特别是高速高过载缠斗。为增加航程,还具有空中加油能力。 欧洲“台风”战斗机安装一套CAPTOR ECR 90多模式X-波段脉冲多普勒雷达,是由欧洲雷达公司(Euroradar)合作发展,最大探测距离约150公里,据称是目前扫描最快的机载机械扫描雷达,具有极高的数据更新率。ECR 90多模式雷达有三个处理信道,第三个信道作为干扰机分级、干涉消隐和旁瓣无效。欧洲雷达公司(Euroradar)由英国宇航公司(BAE)、西班牙的英迪拉(Indra)系统公司、意大利FIAR公司和欧洲航宇防务(EADS)德国分部合作组成。EUROFIRST公司被动红外机载跟踪装置(PIRATE)安装在机身左舷风挡玻璃前面。EUROFIRST公司由意大利Galileo Avionica (FIAR) ,英国泰利斯光电子技术公司和西班牙Tecnobit公司合作组成。被动红外机载跟踪装置(PIRATE)能在3-5 和 8-11微米两种光谱带工作。当在空对空任务中使用,它如一个红外搜寻和跟踪系统 (IRST) 的职能,提供被动目标探测和跟踪;在空对地任务中,它履行多目标捕获和辨识,也提供导航和降落帮助功能,还提供一个易操纵的图像到头盔安装显示器上。 欧洲“台风”战斗机安装2台欧洲发动机公司(Eurojet)EJ200 双轴涡扇发动机(加力燃烧室),推重比9。最大的静推力2 x 60千牛顿 (13,490磅),加力推力2 x 90千牛顿 (20,250磅) 。采用数字控制和综合最佳状态监视系统,单晶涡扇叶片,一个收敛/扩散排气喷嘴。1998年开始设计矢量喷嘴,除了增加机动能力,主要用于能够更短距离起飞来实现上舰操作,目前EJ-200还在进行推力提升改进。 欧洲“台风”战斗机机内安装一门27毫米毛瑟机炮,用于武器携带共有13个挂点,每个机翼下各有四个,进气道正下方一个,进气道两边角落各两个半埋式挂点(装备超视距空空导弹)。一套武器控制系统(ACS)管理武器选择、发射和监控武器状况。欧洲战斗机能使用广泛多样性空对空和空对地武器。 1、机载武器的最大限度。具体如下: ·6 x 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或欧洲导弹设计局(MBDA)“流星”(Meteor)中程空对空导弹(现处在发展中) ·6 x AIM-9 “响尾蛇”(Sidewinder)或欧洲导弹设计局(MBDA)“先进近距空对空导弹”(ASRAAM)或德国博登湖机械技术公司(BGT)IRIS-T近距空对空导弹 ·4 x ALARM反辐射导弹 ·4 x “企鹅”(Penguin)空对地导弹或波音鱼叉(Harpon)反舰导弹 ·18 x “硫黄”(Brimstone)反坦克导弹 ·2 x欧洲导弹设计局(MBDA)“风暴阴影”(Storm Shadow)或LFK“金牛座”(Taurus)远距离投射武器 ·4 x Paveway GBU-10/16激光制导炸弹(使用指示吊舱) ·6 x BL 755集束炸弹 ·12 x 500 –2,000 磅常规炸弹 ·4 x布里斯多航空宇宙公司(Bristol Aerospace)CRV-7火箭吊舱 ·3 x外部燃料箱 2、机载武器的典型组态 欧洲“台风”战斗机武器最大负载是不能被同时携带的,根据作战需要选用不同的典型组态。具体如下: ·3 x AIM-120 “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2 x AIM -9,1 x激光指示吊舱和 4 x GBU12 炸弹,3 x外部燃料箱 ·4 x 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2 x AIM -9,1 x油箱,6 x “企鹅”空对地导弹(ASM) ·4 x 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2 x AIM –9,1 x 1,000磅外部燃料箱,2 x 1,500磅外部燃料箱,4 x “企鹅” 空对地导弹(ASM) ·4 x 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2 x AIM -9,1 x外部燃料箱,5 x 450公斤炸弹 ·4 x 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2 x “先进近距空对空导弹”(ASRAAM),2 x 1,500磅外部燃料箱,1 x 1,000磅外部燃料箱,2 x ALARM反辐射导弹,2 x “风暴阴影”巡航导弹 ·4 x 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2 x “先进近距空对空导弹”(ASRAAM),1 x 1,000磅外部燃料箱,18 x “硫黄”反坦克导弹 ·4 x 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 2 x “先进近距空对空导弹”(ASRAAM),1 x 1,000油箱,6 x ALARM反辐射导弹 · 6 x 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2 x AIM-9 L ,2 x “铺路”(Paveways)激光制导炸弹,2 x 外挂油箱·4 x 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2 x “先进近距空对空导弹”(ASRAAM),2 x ALARM反辐射导弹,4 x“铺路”(Paveways)激光制导炸弹,在机身下面1个外挂油箱。 MBDA公司、EADS CASA公司、INMIZE公司和萨伯动力公司共同研制的“流星”(Meteor)中程空对空导弹,采用冲压/火箭复合推进,计算机自动调节推力,使用中段指令修正、末段主动方式导引,最大射程超过100公里。欧洲导弹设计局(MBDA)ASRAAM是欧洲新一代近距格斗空对空导弹,据称在英国空军鉴定中,该导弹的截获与跟踪距离是AIM-9导弹的2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首发命中目标,增强了飞机的作战能力;另一种是由德国博登湖机械技术公司(BGT)研制的“虹膜”(IRIS)-T(红外成像系统-尾翼推进矢量控制)先进近距空对空导弹,采用推进矢量控制技术,IRIS-T导弹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正负90度的寻的器离轴视角、发射后锁定目标能力、防对抗图像处理能力。 德国毛塞公司BK27“毛塞”机炮是一种转膛炮,其特点是采用闭合无链供弹系统,消除了抛弃弹壳和弹链时造成的危险,使现有系统的体积减小60%。 欧洲导弹设计局(MBDA)“硫黄”(Brimstone)反坦克导弹是在美国“海尔法”反坦克导弹基础上研制的,提高昼夜、全天候条件下的自主式攻击能力,并增大导弹射程。 欧洲导弹设计局(MBDA)“风暴阴影”(Storm Shadow)是世界上第一种隐形巡航导弹,该导弹系统飞行中段采用GPS全球定位加地形景像匹配制导,末段采用红外成像精确制导,因而具有极高的打击精度。同时,“风暴阴影”还大量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识别目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也被许多军事专家称作目前世界上最完备的隐形导弹。 德国LFK和瑞典萨伯研制的“金牛座”(Taurus)导弹,射程350公里,可携带450千克弹头,具有末制导能力。 最高飞行速度:马赫 2.0+;低高度最大速度:1,390公里/小时(750节当量空速KEAS);最小速度:203公里/小时(110节当量空速);实用升限: 16,765米 (55,000英尺);计时到35,000英尺(10,600米) /马赫1.5:2.5 分钟;起飞距离:700米;降落距离:700米;作战半径:3,700公里(2,000海里); 中途拦截使用10 分钟巡逻750海里 (1,390公里);在定点附近空中巡逻3个小时100海里 (185公里);地面攻击,高-低-高飞行轨迹750海里 (1,390公里);地面攻击,高-高飞行轨迹350海里 (650公里) 欧洲“台风”战斗机据称具有F-22的90%空战能力以及远超过F-22的对地攻击能力。计划生产620架,其中英国订购232架、德国180架、意大利121架和西班牙87架。另外,奥地利已经决定购买24架“台风”战斗机。虽然希腊决定推迟购买60架“台风”战斗机,从性能来看,将会赢得更多的外销定单 “阵风”是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为满足法国海军和空军的需要,研制和发展的双发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该机可以在昼 夜、以及各种气象条件下完成从对地攻击到空中优势的各类任务。该机采用先进的“三角鸭翼近距耦合”气动布局和数字 式电子飞行控制系统,有很好的操纵性和稳定控制能力,大量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装备有推重比为10一级的发动机,推重比 大、机动性和敏捷性好,可短距起降,具有超视距作战能力和一定的隐身能力等部分第四代战斗机的特点。该机共有4种型号: 双座空军型;阵风C,单座空军型;阵风D,单座空军隐身型;阵风M,单座海军型。该机除满足法国海军空军的需要外,还将 出口到其他国家。动力装置2台斯奈克玛M88-2加力涡扇发动机,单台静推力为 48.7千牛,加力推力72.9千牛。生产型飞机将装最大推力为87千牛的M88-3发动机。主要机载设备 汤姆逊-CSF/达索电子技术公司的 GIE RBE2下视/ 下射雷达,采用相控阵天线,具有地形跟踪能力,可同时跟踪 8个目标,并可评估危险程度,确定优先攻击目标。多功能通讯、数据链路系统,“西格玛” RL90惯性导航系统,GPS 以及先进的座舱显示设备等。武器:1 门30毫米盖特“德发”机炮。14个外部挂架,2 个在机身中线,2个在发动机进气道下,2个并排在后机身,6个在翼下,2个在翼尖,阵风M取消了机身中线前部的挂架。可以携带现有和在研的各种武器,执行截击任务时可携带 8枚“米卡”空空导弹和 2个翼下副油箱,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可携带 16颗227 千克炸弹、2 枚“米卡”空空导弹和2 个1300升的副油箱,对海攻击时携带两枚“飞鱼”导弹或计划中的ANS掠海飞行导弹、 枚“米卡”导弹和4300 升的副油箱。重量及载荷: 基本空重,阵风D 9060千克,阵风M 9670千克。外挂载荷(最大)8000 千克,(正常)6000 千克。最大停机重量,原型机19500 千克,发展型21500 千克。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高空)M2,(低空)1390千米/小时。进场速度213千米/小时,起飞滑跑距离(对空防御)400 米,(对地攻击)600米。作战半径(低空突防,带12 颗250千克炸弹,4枚“米卡”空空导弹以及总容量 4300升的3个副油箱)1093千米,(远程空中截击,带8枚“米卡”空空导弹以及总容量6600 升的4个副油箱, 12200米高度)1852千米。限制过载,+9.0/-3.6g
反辐射导弹
反辐射导弹又称反雷达导弹,是指利用敌方雷达的电磁辐射进行导引,从而摧毁敌方雷达及其载体的导弹。在电子对抗中,它是对雷达硬杀伤最有效的武器。
现役的空地反辐射导弹,通常用于攻击选定的目标。发射前要对目标进行侦察,测定其坐标和辐射参数。发射后,导引头不断接收目标的电磁信号并形成控制信号,传给执行机构,使导弹自动导向目标。在攻击过程中,如被攻击的雷达关机,导弹的记忆装置能继续控制导弹飞向目标。
当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反辐射导弹当数美国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
一、哈姆前传:
哈姆”的研制始于 70 年代,在此之前,美国已经拥有两种反辐射导弹:在“麻雀”III空空导弹基础上发展的 AGM-45“百舌鸟”(Shrike)系列和在“标准”舰空导弹发展的 AGM-78“标准”(Standard)系列,她们分别属于第一、二代反辐射导弹。
“百舌鸟”最初是针对苏联在古巴设置的防空体系而发展的,主承包商是德州仪器(现在属雷锡恩),1964 年 10 月开始服役,到 1981 年停产时已经发展成包括 20 多种改型的大系列,累计生产数量超过 17,000 枚,平均单价约 26,500 美元,除装备了美国空军和海军外还出口到英国、以色列和伊朗,并曾先后在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和美军 1986 年空袭利比亚的“黄金峡谷”等作战行动中实战使用。
“标准”是针对“百舌鸟”的缺陷和新的威胁研制的,主承包商是通用动力,1968 年开始服役,到 1978 年停产时累计生产了 1,300 多枚,平均单价约 164,000 美元。她包括 A~D 型,曾在越南战争、以色列 1982 年攻击贝卡谷地等作战行动中实战使用。
与“百舌鸟”相比,“标准”的主要改进是:
大幅度提高了导引头的频段覆盖范围、灵敏度和视场:“标准”导引头的天线与“百舌鸟”相同,但覆盖频段宽得多,只用两种导引头就覆盖了当时苏联主要防空雷达的频率范围;导引头灵敏度提高,能利用信号强度弱的雷达旁瓣波束制导,而“百舌鸟”必须从信号最强的雷达主波束进入,容易被敌方发现并采取对抗措施;导引头天线安装在陀螺环架上,跟踪视场达到 +/-25°,扩大了载机搜索和攻击目标的飞行包线,而“百舌鸟”的固定天线视场只有8°,载机必须朝目标俯冲才能发射导弹。
制导方式更灵活:“标准”的制导系统有目标频率和目标位置记忆装置,在敌方雷达关机时能按照关机前记忆的目标位置攻击,一旦目标雷达再次开机,又可以通过目标频率记忆装置对它进行重新捕获和攻击。
增大了战斗部威力:在导引头精度得到提高的同时,“标准”的战斗部对雷达天线的破坏半径也增加到了 25~30 米。
尽管“标准”的性能比“百舌鸟”有很大提高,但是她的平均单价是“百舌鸟”的 6 倍、重量是“百舌鸟”的 3 倍多,只能装备有限的载机,载机的载弹量也受到限制。同时实战证明:尽管采用了目标位置和目标频率记忆装置,“标准”仍然不能很好地对付突然关机的雷达。
二、哈姆诞生:
1972 年 4 月,针对“百舌鸟”和“标准”系列的缺点,美国空军和海军展开了“高速反辐射导弹”(High-speed Anti-Radiation Missile,HARM)的研制,我国根据英语缩写的音译叫她“哈姆”。“哈姆”的承包商是德州仪器,美国军方编号 AGM-88。
“哈姆”在 1975 年 8 月开始飞行试验,1980 年 11 月基本型 AGM-88A 投入小批生产,1983 年 3 月批准投入全速率生产阶段(生产率每个月 210 枚),同年 5 月开始服役,到 1993 年早期型停产时总数量约 19,400 枚,1999 年 AGM-88C 停产时总产量约 21,300 枚,平均单价约 288,000 美元。
三、哈姆全身SHOW:
“哈姆”的基本数据是:最大射程低空 25 千米,高空(约9,144 米高度)最大射程 80 千米,最大速度马赫数 2.9,最大使用高度 12.2 千米,全弹重 366 千克(“标准”重 626 千克),尺寸(长×最大直径×翼展)4,148×254×1,130 毫米。
“哈姆”的气动布局为“鸭”式,弹体中部布置4片双三角形的切尖控制舵,尾部有 4 片前缘后掠的梯形尾翼。导弹从头部开始依次布置导引头舱、战斗部舱、飞行控制舱与发动机舱。导引头舱内有宽频带被动雷达导引头,它包括 1 个天线阵列、10 个微波集成电路插件和 1 个射频信号数字处理机组成。固定式的天线阵列足以覆盖大多数防空雷达的工作频段,而数字处理机的软件可以进行重新编程。
“哈姆”的战斗部是高爆炸药预制破片杀伤型,是在“百舌鸟”战斗部的基础上改进发展的,重约 66 千克。装药由 FMU-111 激光近炸引信引爆在计算确定的最佳高度上引爆战斗部(还备有触发引信),破片的飞散方向图是特别针对雷达目标设计的。
飞行控制系统包括捷联式惯性导航装置、数字式自动驾驶仪和机电控制舵机。由于采用了惯导装置,即使在飞行过程中如果敌方雷达关机,“哈姆”仍然能够按计算的飞行弹道,采用比例导引的方式飞向目标。导弹的动力装置是无烟、高速、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全重 127 千克,采用高能量密度的无铝 HTPB 推进剂。
与“百舌鸟”和“标准”相比,“哈姆”的显著优点是:
导引头覆盖频段很宽:“哈姆”只有一个宽带被动雷达导引头,但频率覆盖范围达到 0.8~20 吉赫兹(C~J 波段),是目前所有反辐射导弹中最高的。其导引头的覆盖频段占据了当时苏联 97% 以上防空雷达的工作频段。
导引头灵敏度很高:除了能像“标准”那样从敌方雷达旁瓣进行攻击外,“哈姆”甚至能从辐射最弱的尾部进行攻击,这使她更难被对方发现、识别和诱骗。
通过采用捷联惯导装置,理论上具有了真正对抗敌方雷达突然关机的能力。
采用了可编程技术,使导弹能够锁定、攻击包括连续波雷达在内的多种体制雷达,并可能只通过软件改进就能对付新的威胁。
“哈姆”可以采用三种攻击方式:
1.自卫方式:这是“哈姆”的基本攻击方式。载机上的雷达告警接收机探测到辐射源信号后,由机载发射指令计算机对辐射源目标进行分类、威胁判断和攻击排序,然后向导弹发出数字指令,将确定的重点目标的有关参数装入导弹并显示给飞行员,只要目标进入导弹射程就可以发射导弹(不管目标是否在导弹导引头视场内),导弹在数字式自动驾驶仪控制下按预定的弹道飞行,确保导弹导引头能截获目标。这种方式属于“发射后锁定”(Lock On After Launch,LOAL)方式。
2.预置方式:向已知辐射源目标的位置发射导弹,也是一种“发射后锁定”方式。导弹导引头按照预定程序搜索、识别、分类探测到的所有辐射源,自动锁定到预先确定的目标上,并对其进行跟踪直至摧毁。如果导弹无法命中目标,导弹战斗部内的自毁装置将使导弹自炸以实现保密。
3.随遇方式:载机飞行过程中导弹导引头处于工作状态,利用它比一般雷达告警接收机高得多的灵敏度对辐射源进行探测、定位和识别,并向飞行员显示相关信息,由飞行员瞄准威胁最大的目标并发射导弹。这种方式属于“发射前锁定”(Lock On Before Launch,LOBL)方式,这种方式下发现目标的机会受到导引头视场限制。
四、哈姆世家:
“哈姆”自投产后就不断进行改进,基本型 AGM-88A 涵盖了全速率生产阶段的第一、二批次(Block 1 和 Block 2,后者改进了制导装置和引信),其余批次都是改进型。她的主要改型有:
1.AGM-88B:被称为“哈姆”第三批次(HARM Block 3),早在 1982 年就开始在 AGM-88A Block 2 的基础上改进发展,1989 年正式服役,1993 年停产。她通过更换 A 型的导引头内的插件式硬件模块,获得了一个低成本、高性能的新型导引头。制导系统数字处理机内的软件进行了改进,不仅能在地面进行预编程或重编程,还能在载机飞行过程中进行重编程,这样就有可能匹配出航前没有充分掌握信息的敌方雷达目标信号特征,然后跟踪、摧毁它。美军在“沙漠风暴”空袭中曾遇到的情况是对 AGM-88B 这种“在线重编程”能力实战价值的最好说明——当时伊拉克使用的部分防空雷达来自欧洲国家,虽然工作频段已知,但 AGM-88A 不能识别和处理它们的信号特征,也就无法对它们进行攻击。尽管可以采用先定位,然后使用其它武器的方法摧毁这些雷达,但如果使用 AGM-88B,就有可能近实时地摧毁这些雷达,节省作战时间并提高载机的生存能力。
2.AGM-88C:被称为“哈姆”第四批次(HARM Block 4),80 年代末开始在 AGM-88B 基础上改进,1990 年投产,1998 年停产。她的主要改进是:采用了更新型的导引头,可攻击采用频率捷变(Frequency Agile,FA)技术的雷达和 GPS 信号干扰源;采用新型战斗部,对目标的破坏威力也比 AGM-88B 增大了一倍,能摧毁坚固的目标。1999 年又进行了 Block 5 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制导精度、导引头覆盖频段和抗干扰能力。
3. AGM-88D:又称“精确导航更新”(Precision Navigation Update,PNU)计划,由美国雷锡恩、意大利阿莱尼亚-马可尼(今欧洲导弹集团MBDA)、德国博登湖仪器(BGT)从 1998 年开始联合进行,内容是在现有的 AGM-88C Block 4/5(美国)和 AGM-88B Block 3A(德国、意大利)上加装 GPS/INS 制导装置,同时将软件升级到 Block 6 级别。她采用“先进反辐射导弹”计划中发展、验证的 GPS/INS 制导装置,设计评审在 2000 年 12 月开始,2001 年初通过。美国将进行该改进后的导弹称为“哈姆”第六批次(HARM Block 6),编号 AGM-88D,主要装备海军的 F/A-18;德国和意大利则将分别装备其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空军的“狂风”ECR 战斗机,并称之为 AGM-88B Block 3B。美国、德国和意大利预计在 2003~2007 年间分别将 1,000 枚、1,000 枚、350 枚“哈姆”改进为 AGM-88D 或 AGM-88B Block 3B。
采用 GPS/INS 制导装置可以大幅度提高“哈姆”的使用灵活性,首先在打击固定雷达目标时可以装入其坐标信息,这样即使对方采用关机或其它欺骗措施,导弹也能依靠 GPS/INS 制导飞向预定坐标;其次它使“哈姆”具有了对多种目标的打击能力,这种情况下虽然被动雷达导引头系统不能使用,但多一种选择总能在战场上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4.AGM-88 Block 7:原来计划的一种改进,目标是为“哈姆”换装被动雷达/红外成像双模导引头,但从现有资料看该计划不会进行下去,取代她的是“先进反辐射导弹”计划。
台风战斗机VS阵风战斗机,谁更强?
楼主问的是谁更强,咳,你们摘抄这么多资料什么用啊,也没对比,那我来做一下纸上谈兵吧
1:机动性能对比:
“台风”是多国设计,所谓众口难调必然不伦不类,这在其气动外型上表现尤为突出,为了提供足够的超音速配平能力其鸭翼位置相当靠前,故不得不在主翼前另外安装涡流发生器,靠前的鸭翼对飞行员向下视野也有影响。因此,高空高速性能比“阵风”要好,但近距离缠斗性能不如“阵风”
“阵风”在机动性能上更有优势。
2:火控系统和雷达。
“台风”在这方面也受到了“多国研制”的影响,装备部队的第一批飞机各个国家自选航电设备和雷达,德国空军为节省成本采用了F/A-18的火控雷达而非ECR-90多模态脉冲多普勒雷达。也就是说,各个国家装备的“台风”可能性能并不一样。
“阵风”战斗机采用的RBE2雷达探测距离100千米(台风的ECR-90为130千米)
“台风”在雷达探测距离上暂且领先。两机火控系统相差不大。
3:武器对比。
“阵风”所采用的中距空空导弹“米卡”和近距格斗导弹“魔术”在性能上和“台风”的“流星”“阿斯拉姆”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射程和目标的截获能力上。
“台风”又胜一筹。
最后对比:
两机在气动外型设计上都采用鸭翼,但所发挥出来的性能不同,“台风”虽目前在雷达和导弹性能上暂时领先,不过“阵风”目前正在研制新型的探测雷达。
空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目前两型战机的主流配置而言(因为有些“台风”并不是标准配置):
“台风”依靠其强劲的雷达可以首先发现并发射导弹攻击“阵风”。不过一但中距空战未果,进入近距离缠斗,相信“台风”的飞行员一定会很头疼。
总结:“台风”目前在中远距离有优势,而“阵风”则更适合近距离空中格斗。
关于《发动机型号BGC》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