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离合器分泵推杆
离合器踏板行程要求32——40mm。对液压操纵的离合器,自由行程的调整要在两个部位进行:
一是改变离合器分泵推杆的长度,使分离叉端部与推杆有3—4mm的松旷量;
二是转动连接离合器总泵推杆的偏心螺栓,使总泵推杆与活塞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这间隙反映在踏板上有3—6mm的移动量。
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可用普通直尺在踏板处测量,先测出踏板在最高位置时的高度,再测出按下踏板感到稍有阻力时的高度,两者之差即为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数值,如数值不合要求,即应及时调整。
对机械操纵的离合器,可通过改变踏板拉杆的长度进行调整。拧紧踏板拉杆上的调整螺母,自由行程减小,反之增大。调整合适用锁紧螺母锁紧。
2. 离合器分泵推杆发卡是什么原因
一、制动不灵或失效
现象:制动时,各车轮的制动作用不好或不起制动作用。
原因:
1.空气压缩机工作不良,而使贮气筒内气压低或无气。可能是空气压缩机皮带过松或折断,空气压缩机排气阀漏气,空气压缩机排气阀弹簧过软或折断,活塞或活塞环漏气。
2.气管破裂或接头松动。
3.制动阀膜或制动气室膜片破裂。
4.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
5.制动臂蜗杆调整不当,使制动气室推杆伸出过多。
6.摩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大或摩擦片有油污。
诊断与排除:
1.如压表指示数为“0”可踏下制动踏板,松起时如有放气声,即说明气压表有故障,应更换气压表。如无放气声,则检查空气压缩机皮带和由空气压缩机至贮气筒一段气管的情况。
2.经上述检查,情况良好,如气压表指示数很低,则故障在空气压缩机,应检查排气阀或汽缸内部技术状况,予以修复。
3.如气压表指示压力数值合乎标准,可踏下踏板,检查由制动阀至各车轮间有无漏气之处。如无漏气处,则检查踏板自由行程和调整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的间隙。
二、制动发咬
现象:抬起制动踏板后,制动阀排气缓慢或不排气,不能立即解除制动,或排气虽快,但仍有制动作用,致使汽车起步困难或行车无力。原车:
1.制动踏板无自由行程。
2.制动阀的排气阀调整垫片过薄,其回位弹簧过软、折断或橡胶阀座老化发胀。
3.制动阀挺杆锈蚀。
4.制动踏板至制动阀位臂之间传动件发卡。
5.制动凸轮轴与支架衬套锈蚀发卡。
6.制动鼓与摩擦蹄片间隙过小。
7.制动蹄支销锈污或回位弹簧过软、折断。
8.半轴套管与其后桥壳或轮毂轴承配合处磨损造成松动。
9.制动气室膜片老化变形,单层胶膜破裂鼓起或制动软管老化,气流不畅。
诊断:
抬起制动踏板时制动阀排气缓慢或不排气,多属制动阀故障,表现为各轮制动鼓均发热。若排气声怯或继续排气而制动发咬,一般为个别轮制动发咬,摸试各轮制动鼓温度高者即为有故障之轮。
1.若确定制动阀有故障,应先检查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若自由行程太小或没有,应予以调整。若自由行程正常,可旋松排气阀试验。如有好转,则为排气阀调整垫片过薄。仍无好转,可检查排气阀回位弹簧及胶座以上均正常,则应检查制动挺杆是否锈污及制动传递杆件是否活动灵活。
2.个别轮发咬,可在抬起制动踏板时,观察制动气室推杆回位情况。若其回位缓慢或不回位,应检查制动凸轮轴与其支架套是否失去润滑或不同轴度过大而发卡。若架起车轮检查该间隙正常,而落下车轮后间隙在变化,则系轮毂轴承松旷或半轴套管与后桥壳配合松动。若间隙正常,可检查制动气室膜片及回位弹簧是否有问题。
三、制动跑偏(单边)
现象:制动时,同轴两车轮不能同时制动,汽画不能沿立脚点直行方向停车而偏向一侧。
原因:
1.左右车轮摩擦片与制动鼓的间隙大小不均。
2.个别车轮摩擦片有油污、硬化或铆钉头露出。
3.左右车轮摩擦片材料不一致或接触不良。
4.个别车轮凸轮轴发卡或制动气室有问题。
5.个别轮制动鼓失圆度过大或鼓壁磨出沟槽。
6.两前轮钢板弹簧的弹力不等。
7.有负前束。
8.横、直接杆球头销或垂臂松旷。
诊断:
首先进行路试。制动时,汽车向左偏斜即为右边车轮制动不灵,向右边偏斜好为左边车轮制动不灵。停车后察看左右两边车轮在地面上的拖痕,拖痕短而轻的一边车轮制动不灵。参照上述原因进行排除,如是摩擦片有问题,可进行修复、更换、调整、紧固等。气压制动跑偏与液压制动跑偏有许多相同之处,可以互相参考。
3. 离合器分泵推杆间隙如何调整
人工调整的方法:
调离合器分泵的推杆,先松开杆的固定螺母,再旋转推杆(固定螺母松开后推杆是活动的可以正时与逆时旋转),看杆变长变短,要压着杆往压盘方向退送,觉得有间隙了就可以,如果没有就缩短一下推杆。
4. 离合器分泵推杆间隙
先将离合器总泵推杆的固定螺丝松开然后用扳手拧推杆顺时针拧推杆与总泵柱塞间隙变小(反方向大)
5. 离合器分泵推杆异响
原因有:离合器压盘不平整、离合器部件损坏、离合器钢片碎裂、离合器压盘弹簧折断或分离轴承松动、离合器分离杠杆折断、离合器减震弹簧故障等。
离合器有响声是什么原因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
由于变速器零件较多,引起响声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在分析判断时应注意:是否与特定的速度有关,如有些行星齿发响在50Km/h左右比较明显。是否与某些档位有关,这对于判断变速器故障十分重要,若某档发响,肯定与影响该档传动的部件有关。若所有档均发响,则往往是常啮合齿轮轴故障或变速器缺油。
6. 离合器分泵推杆不回位
1.漏油、离合器不分离。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增加耗油量,有安全隐患。快速判断方法:在车上踩离合,看分泵枝干动不动,如果不动,把接分泵的油管拆下来,看看出不出油,如果不出油,就是总泵的问题,如果出油,那就是分泵的问题。
2.驾车者踩下离合器踏板时,推杆推动总泵活塞使油压增高,通过软管进入分泵,迫使分泵拉杆推动分离叉,将分离轴承推向前。当驾车者松开离合器踏板时,液压解除,分离叉在回位弹簧作用下逐渐退回原位,离合器又处在接合状态。
3.驾驶者踩离合的时候分不开或特别重,尤其是在换挡的时候,会发现换挡困难,分离不彻底,而且不时还会有分泵渗漏油现象。
7. 离合器分泵推杆的长短
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可用普通直尺在踏板处测量,先测出踏板在最高位置时的高度,再测出按下踏板感到稍有阻力时的高度,两者之差即为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数值,如数值不合要求,即应及时调整。对机械操纵的离合器,可通过改变踏板拉杆的长度进行调整。拧紧踏板拉杆上的调整螺母,自由行程减小,反之增大。调整合适用锁紧螺母锁紧。
对液压操纵的离合器,自由行程的调整要在两个部位进行:一是改变离合器分泵推杆的长度,使分离叉端部与推杆有3~4mm的松旷量;二是转动连接离合器总泵推杆的偏心螺栓,使总泵推杆与活塞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这间隙反映在踏板上有3~6mm的移动量。这样就能保证离合器踏板行程符合要求(32~40mm)。
8. 离合器分泵推杆过长
是必要时通过手动方式解除刹车的。断气刹当没有气的时候是有刹车的,如果这时需要移动车或干其它事需要解除刹车,就可以通过螺杆上的螺丝,把螺杆拉出来解除刹车。
9. 离合器分泵推杆怎么调
1 .首先松开杠杆的固定螺母,然后转动推杆,看杠杆变长变短。如果觉得有差距,就把推杆缩短。
2.一般间隙越大,离合越低,间隙越小,离合越高。如果试车感觉过高或过低,可以先看看主缸有没有调整;
3.同理,主缸也是推杆。就在踏板低的时候,它还有一个固定螺母。只要松开,杆就可以变长或变短。一般是主缸松了,离合器会高。
10. 离合器分泵推杆行程是多少
调整液压操纵式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要分以下两步进行,以下中的调整数据仅供参考,不同车型有不同的数据,调整时请查阅相关的维修手册。①调整离合器自由间隙,调整时,先松开分泵推杆锁紧螺母,用扳手固定住里面的螺母,然后用扳手转动可调分泵推杆,如果自由间隙太小,将推杆旋人,如果自由间隙太大,将推杆旋出,当分离拨叉3的端头有3-4mm的自由行程时,拧紧锁紧螺母1。②转动离合器踏板上的总泵推杆调整偏心螺栓,使总泵推杆与总泵活塞之间间隙达到0. 5-1. 0mm, 踏板有3-6mm的自由行程,然后紧固锁紧螺母.检查分泵推杆的行程,完全踩下离合器踏板,分泵推杆行程不能小于19mm. 如果小于19mm,应重新调整或放气。调整机械操纵式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是通过对软线外皮长度的调整,保证踏板自由行程达到15-25mm,然后拧紧螺母即可。
11. 离合器分泵推杆和拉杆区别
有
推式和拉式就是指的膜片是离合器中的膜片压紧弹簧在分离式的工作方向和形态,
在外观结构上最大的区别,就是拉式压盘膜片分离指上需要再安装离合器分离套筒,只要发动机工作,离合器分离轴承就跟着一起旋转,所以其结构是直行放射状;
推式离合器是在工作时才需要分离轴承推动膜片分离指,所以为了提供一个与能够分离轴承共同工作的平台,放射状的分离指中心被加工出一个拱形平台,这是两离合器压盘在外观上最大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