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减速器调整口诀
主减速器主从动锥齿轮啮合印痕调整问题: 主、从动锥齿轮的啮合间隙,一般新齿轮为0.10一0. 35mm,大修允许为0.70mm,使用限度为1. OOmm,如超过标准,在确保正常啮合的情况下,可适当进行调整。 ①调整主、从动锥齿轮啮合间隙,可移动主、从动锥齿轮位置来进行调整。如用增减装在减速器壳与主动锥齿轮轴承座之间的调整垫片的数量(即移动主动锥齿轮的位置)来达到;或将从动锥齿轮两轴承盖拆下,把一边盖的垫片按需要移装到另一边来调整从动锥齿轮位置,但必须保持调整垫片的总数和厚度不变,以免破坏已经调整好的从动齿轮轴承的间隙。 ②一搬检查主、从动锥齿轮啮合的情况,是检视轮齿啮合痕迹的位置,并以此作为调整的依据其工艺如下: 先将齿面擦干净,用中等粘度的油质颜料(如红丹),均匀和薄薄地涂在主动(或从动)齿轮的齿面上,来回转动主动齿轮,并使其稍有负荷,然后查看齿面上的接触印痕,即可判明啮合情况是否正常。若啮合情况不正常,应反复调整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位置,使从动锥齿轮齿面上的接触印痕达到占全齿长的2/3,印痕边缘距齿的小端2 - 4mm,印痕高度边缘距齿面边缘0.8一1. 6mm。 ③主、从动圆柱齿轮的接触面和齿隙是不能调整的,装配时,必须使其啮合的位置对称,使两个圆柱齿轮对齐。 ④啮合间隙的检验:正确调整轴承间隙和调整齿轮啮合位置正常后,若齿隙超过0. 8mm(使用限度为1. OOmm),则应更换齿轮。不允许用改变齿轮相对位置而不顾齿轮的正确啮合情况的办法来减小齿隙。测量齿隙时,用百分表触杆垂直于从动齿大端齿面,固定主动齿轮轴,转动从动齿轮,百分表的读数即为齿隙值。也可用塞尺片插人两齿轮间隙来测量。测量时应取几个方向测量,测得各个方向齿隙之差不得超过0. 15mm。 调整主减速器主、从动齿轮啮合印痕时,当接触印痕靠从动锥齿轮轮齿的大端时,应将从动锥齿轮向主动锥齿轮靠拢并视需要适当将主动锥齿轮外移;当接触印痕在从动锥齿轮轮齿的小端时,应将从动锥齿轮移离主动锥齿轮,并视需要适当将主动轮内移;当接触印痕在从动锥齿轮轮齿顶端时,应将主动锥齿轮向从动锥齿轮靠拢并适当移离从动锥齿轮;当接触印痕在从动锥齿轮轮齿的根部时,应将主动锥齿轮移离从动锥齿轮并适当靠拢从动锥齿轮。对于一些装用等高齿轮的进口车型,调整口诀是“大出从、小进从、顶进主、根出主”,方法基本相同。
2. 主减速器的调整规则
微调整移动齿轮轴位置移动
3. 主减速器有哪些调整项目?如何进行调整?调整顺序如何?
①调整主减速器主动齿轮轴承的预紧力。
②调整主减速器从动齿轮轴承的间隙或预紧力。
③调整主减速器主、从动齿轮的位置,初步保证两个锥齿轮之间的齿侧间隙。
④检查与调整两个锥齿轮之间的啮合情况,保证啮合印痕的大小和位置的正确。
⑤复查两个锥齿轮之间的齿侧间隙,如果符合要求,则完成主减速器的调整;如果不符合要求,则进行新一轮的调整。 ①调整主减速器主动齿轮轴承的预紧力。
②调整主减速器从动齿轮轴承的间隙或预紧力。
③调整主减速器主、从动齿轮的位置,初步保证两个锥齿轮之间的齿侧间隙。
④检查与调整两个锥齿轮之间的啮合情况,保证啮合印痕的大小和位置的正确。
⑤复查两个锥齿轮之间的齿侧间隙,如果符合要求,则完成主减速器的调整;如果不符合要求,则进行新一轮的调整。
4. 减速机齿轮调整口诀
150平方的是37根,(120~185平方都是37根).
导线载流量虽然随着截面积的增大载流量也增大,但是一般是不能计算的。
工程设计上,选择导体的截面有四个方法:①经济电流密度法,②电源末端电压损失法,③长期安全电流法,④导体热稳定和动稳定校验。
上述四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被简化为只用长期安全电流法一种,所以人们经常碰到的问题就是你提出来的问题。比如380V电动机为55千瓦,额定电流为105A,铜芯电缆主截面为50平方毫米的基本合适。秒:40的减速器后再带150MM的卷筒线速度是1767MM再挂上你这500公斤约为500KG/.75KW算算就知了.03米/,150转通过1,还可减小电机功率可更节能环保的了单从理论上按75公斤/秒=一马力=0。 120平方铝芯线能带168个千瓦。
根据口诀,120平方的铝线其安全载流量为其截面的2.5倍,即120x2.5=300A。因此,根据功率的公式:P=1.732UIcosφ有P=1.732X0.38X300X0.85=168kW(用三相市电计算,功率因数取0.85)。
上述功率适用电缆单根明敷、环境温度25℃条件,如果电缆有穿管、环境温度较高,要相应打9折或8折。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95平方的铝线能达到你的要求
5. 请述说减速器的调整方法和原理
1、发动机罩后面的电机开启,有一个大螺母有3-4个内六角螺钉固定;
2、先卸下小螺丝,然后才将大螺母拧入内(顺势)紧,紧到电机上的电源运转时,制动器即可在其上弹跳3mm(毫米);
3、10吨以上的电动葫芦结构是相差不大的,但要要注意电机后面的大螺母是向外侧松(逆向)的,这一螺母松动制动更紧,这可在4-5mm(毫米)的间隙就可以了。
6. 简述主减速器拆装方法
①先放净主减速器内的齿轮油,拆去左右半轴和主减速器与后桥壳的固定螺栓,将主减速器从后桥壳中取出,并清洗干净。
②将主减速器总成放到专用拆装架上进行分解。松开差速器轴承盖紧固螺栓;取下差速器轴承盖及调整螺母。将差速器连同圆柱从动齿轮一起从主减速器壳中取出,用拉器拉出差速器轴承内座圈。
③拆下差速器的固定螺栓,将差速器左右侧分开,取出差速器十字轴及差速器齿轮等。
④拆下主减速器壳圆柱主动齿轮轴(中间轴)左右侧盖固定螺栓,取下侧盖(注意侧盖下的调整垫片左右不要倒错),将主动圆柱齿轮轴连同从动锥齿轮一起从主减速器壳中取出,用专用拉具拉下主动圆柱齿轮轴承内座圈。
⑤拆下主动锥齿轮轴承座与主减速器壳的固定螺栓,从主减速器壳体上拆下主动锥齿轮和轴承座等组成的总成。
⑥分解主动锥齿轮。将其夹在台虎钳上或专用拆装台架上,首先拆下主动锥齿轮轴上槽形螺母的开口销及螺母,取下凸缘,用专用工具拆下油封,用压具或锤子垫上软金属将主动锥齿轮轴从前轴承中退出,取下调整垫片,然后从轴颈上拉下后轴承内座圈。
7. 主减速器的调整方法
一、开料机减速机的间隙调节方法:
一般先在主动锥齿轮轮齿齿面上涂以红丹油(一种红丹粉与机油的混合物),然后用手使主动锥齿轮往复转动数圈,于是从动锥齿轮轮齿的两工作面上便出现红色印迹。若从动锥齿轮轮齿正转和逆转工作面上的印迹位于齿高的中间偏于小端,并占齿面宽度的60%以上,则为正确啮合。正确啮合的印迹位置可通过主减速器壳与主动锥齿轮轴承座之间的调整垫片的总厚度(即移动主动锥齿轮的位置)而获得。
8. 减速器的调整方法
后桥主、 从动锥齿轮轴承轴向间隙的调整方法:
① 检查主动锥齿轮轴承的轴向间隙可用百分表进行。 超过车型规定数据时应进行调整。
② 调整主动锥齿轮轴承轴向间隙时, 应先拆下轴承座。 组合式后桥壳拆下轴承座时, 应先将后桥壳左半部与右半部分离 30 ~ 40mm, 使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齿轮脱开啮合。 如果两 齿轮不能脱开啮合, 须抽出半轴, 使两齿轮脱开。
③ 一般汽车的主动锥齿轮轴向间隙, 是用增加或减少适当厚度及数量的垫片来调整的。 双级主减速器, 还要调整圆柱主动齿轮的轴向间隙。
④ 正确调整轴承间隙后, 旋转主动锥齿轮时, 其阻力矩应符合原厂规定。 测定时, 可 将阻力矩换算为相应的拉力, 用弹簧秤钩在主动齿轮凸缘的螺孔中, 沿切线方向拉动测量。 测试拉力时, 必须在不装油封和按规定扭力拧紧大螺母的情况下, 顺着一个方向旋转不少于 五圈后进行, 否则将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⑤ 在未装主动锥齿轮时, 用两端的调整螺母调整差速器轴承松紧度, 应无手感的间隙, 用百分表检查时, 轴向间隙一般为 0. 05 ~ 0. 10mm。
9. 主减速器的调整部位及调整方法
1) 装配时差速器支承垫圈有油槽的一面应朝向半轴齿轮的背面。
(2) 差速器左右壳装合时,应按原有记号装合。
(3) 将差速器总成装上壳体,并调整差速器两端轴承的预紧度。调整方法是用手转动从动圆锥齿轮,并将两端轴承调整螺母拧紧后再退回1/10~1/16圈,然后用规定的扭矩值(0.98Nm3.43Nm)拧紧轴承盖紧固螺栓。最后将主动圆锥齿轮装上壳体。
(4) 在不装油封的情况下,将主动圆锥齿轮装好,并用规定的扭矩值(0.78 Nm 1.47 Nm)拧紧锁紧螺母,将圆锥主动齿轮及轴承座总成夹在虎钳上,用百分表测量其轴向间隙,具体方法是将百分表测杆触头顶在主动圆锥齿轮测量。若间隙大于0.1mm时,应减少主动圆锥齿轮两个轴承之间的调整垫片的厚度。
(5) 主减速器安装好后,应检查和调整主从动圆锥齿轮的啮合间隙和接触面积,检调接触面积的方法是在从动圆锥齿轮的轮齿上涂一层红丹油,用手转动主动圆锥齿轮数圈,观察齿轮齿面上的啮合印迹,若啮合印迹偏向轮齿的大端或顶端时,应减少主动圆锥齿轮轴承座下的调整垫片,使主动圆锥齿轮内移;若啮合印迹偏向轮齿的小端或根部时,则应增加调整垫片,使主动圆锥齿轮外移;其标准位置
(6)检查主、从动圆锥齿轮啮合间隙的方法是将百分表测杆触头垂直地顶住从动圆锥齿轮轮齿的大端凸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