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汽车发动机轴瓦加工工序
近代汽车发动机瓦片用的合金有:锡基合金、铝基合金、铅基合金等。锡基合金应用的最为普遍,俗称白合金(耐磨合金),这是一种含有锡、锑、铜、铅 等数种金属元素的合金,它质软而耐磨。将锡基合金浇铸在两片钢瓦制成的底A上,只要修理、装配适当,运用可靠,是不会发生合金脱落现象的。砸瓦的原因一般有如下一些方面:
(1)白合金成份调配的不准,熔点高的金属成份占的比重较多:合金硬度过高,致使合金发脆。
(2)底瓦上有污锈层或氧化层,合金层与底瓦粘结不牢。
(3)底瓦在浇铸前没有加热或加热温度低,使合金降温而不能粘结。
(4)浇铸前未能浸过熔锡,以致影响了钢片与合金的枯结。
(5)底瓦厚度不当,车削加工后合金层过厚(超过了0.30毫米),使合金致密度下降。
(6)轴瓦间隙过大,瓦的接触面过小,瓦表面的光洁度太低。瓦的接触面(靠合面)一般不应小于全面积的70%,但也不允许全靠合。
(7)轴颐表面光洁度不够,轴须存在锥形,失圆超过了允许限度:
(8)瓦片半径短缺、止口不全,上下两片瓦活动,瓦的背面有空隙,形成上下两片瓦四个面都在动。
(9)机油压力过低、机油过稀或枯度不够,机油内有水等,曲柄箱内有泥沙、淤浊物等。
(10)运行过程中米能按期保修校对轴瓦间隙,使间隙越来越大。
2. 汽车轴瓦加工线
轴瓦重新浇铸乌金 对于轴瓦乌金面严重损坏,不宜采用补焊修复时,可以进行乌金重新浇铸。其方法如下: 1.准备图纸。准备轴瓦图纸,无图时可临时绘制草图。轴瓦上的孔、槽等凹面位置、形状,尺寸须画清 楚,以便浇铸后按图纸加工。 2.清理轴瓦胎。 (1)将轴瓦沿着轴向立放,用气焊嘴均匀地加热轴瓦胎外侧,直到原有的轴承合金熔化 脱离为止。清除的旧轴承合金可留作浇铸其他较次要的轴瓦之用。 (2)用钢丝刷将轴瓦的凹面清理干净,露 出金属光泽。 (3)将轴瓦胎放入 80~90℃、含 10%(重量)苛性钠的溶液内煮 15~20min,并用钢丝刷清除 瓦胎一的油质。取出后再用 70~90℃的热凝结水冲洗,洗净残余碱水,最后用白布把轴瓦胎擦干。 3.挂锡。挂锡的目的是要增加轴承合金对瓦胎的附着力,使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浇铸:加工的一种方法。早期的浇铸是在常压下将液态单体或预聚物(见聚合物)注入模具内,经聚合而固化成型,变成与模具内腔形状相同的制品。20世纪初,酚醛树脂最早用浇铸法成型。30年代中期,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预聚物浇铸成有机玻璃(见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发了不饱和聚酯浇铸制品,其后又有环氧树脂浇铸制品,60年代出现了尼龙单体浇 铸(见聚酰胺)。随着成型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浇铸概念有所改变,聚合物溶液、分散体(指聚氯乙烯糊)和熔体也可用于浇铸成型。用挤出机挤出熔融平膜,流延在冷却转鼓上定型,制得聚丙烯薄膜,被称为挤出-浇铸法。
3. 汽车轴瓦的加工过程
(1)、薄壁轴瓦不允许修刮,只能按相应尺寸选配 现代发动机曲轴主轴承和连杆轴瓦的耐磨合金涂层均很薄,加工的尺寸精度很高,粗糙度很低,一般不允许修刮,只能按相应的尺寸选配;如果没有合适尺寸的轴承,可采用基孔制的方法磨削曲轴。对于三层合金轴瓦(由钢背一铜铅合金一表层构成),电镀在铜铅合金上的表层合金厚度一般为0.02~0.03mm,若刮削将会破坏其配合性能,故直接装配成品瓦。镬瓦或直接装配成品瓦时,主要以配合尺寸合适为主,同时检查接触印痕和松紧度,印痕稍小于75%也是允许的。轴瓦磨损后,不可在瓦背上加垫。轴瓦装配后不允许松动。 (2)、削薄轴瓦工作面分界处 采用工作面分界处削薄结构的轴瓦,因轴瓦装配时有一定的过盈量,可能引起分界面的微量变形,破坏轴瓦的润滑和工作条件。为此,将轴瓦工作面分界处削薄15~35μm,等于在轴瓦内圆周面分界处开出了一道截面很小的纵向油槽,有利于润滑和冲出杂质。修理厂如采用自己浇注的轴瓦,须加工出上述结构,以保证发动机修理质量。 (3)、轴瓦背面有定位唇也要预防滚瓦 轴瓦工作时不允许转动、移动和振动,可靠定位的关键是过盈量适当,而不是依靠定位唇,定位唇的作用是装配时作初始定位用。 (4)、曲轴胶带松紧度调整适当 若胶带过紧,不仅会造成传动阻力增加,还会引起水泵轴、风扇轴和交流发电机轴变形,甚至加速轴承损坏。 (5)、曲轴及连杆轴瓦合金厚度多趋减薄 若轴瓦合金层比较薄,使用时内部应力分布会比厚的要均匀得多,同时合金层间的剪应力可以减少到零,表面的疲劳状况也就大大改善。经过试验,发现薄的合金层最耐用,粘合的情况也好。对曲轴和连杆铀瓦的合金层厚度,推荐白合金为0.25~0.4mm,铜铅合金为0.4~0.8mm,上述合金层厚度不包括刮削量。 (6)、轴瓦或轴承套与轴颈间要留出一定的间隙 滑动轴承的间隙有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两种。径向间隙又分顶间隙和侧间隙,前者的数值约为后者的两倍;轴向间隙也叫轴间窜动量,又分为推力间隙和膨胀间隙。
4. 汽车发动机轴瓦图片
1、先将连杆(小头)用活塞销安装到活塞的销孔中,将活塞环(气环、油环)安装到活塞上的环槽中,把安装好的连杆、活塞总成从缸筒上方,连杆大头向下(活塞向上)插入气缸中(因为有活塞环挡住,插不到底);
2、用安装活塞环的专用卡具(用薄铁皮制作的工具),将活塞环箍紧至(箍紧前将活塞环的开口间隙调整合适、调整好相临环两个开口的相距角度、一般互隔120度)和缸套内直径同样大,然后轻轻地推入(为了便于进入,临时在活塞环处涂些机油润滑)缸套中;
3、注意!连杆瓦安装在连杆轴颈上,其两颗紧固螺栓,哪一个向机体的左侧、哪一个向机体的右侧,是有方向的,不能搞错,搞错了,曲轴在机体内不能旋转360度;
4、紧固好连杆瓦的两颗螺栓,达到要求的扭矩,安装好缸盖,调好气门间隙,安装好机油泵,安好油底壳。此安装完毕。
5. 汽车发动机轴瓦加工工序是什么
刮研是利用刮刀、基准表面、测量工具和显示剂,以手工操作的方式,边研点边测量,边刮研加工,使工件达到工艺上规定的尺寸、几何形状、表面粗糙度和密合性等要求的一项精加工工序。
由于使用的工具简单,通用性比较强,加工余量少,而达到的精度非常高,因此广泛地应用在机器和工具的制造及机械设备的修理工作中。通常机床的导轨、拖板,滑动轴承的轴瓦都是用刮研的方法作精加工而成的。
6. 汽车轴瓦加工工艺
汽轮机轴瓦一般分为圆筒、椭圆、三油楔、可倾瓦几种常用。一般刮瓦多在圆筒或椭圆瓦上,三油楔和可倾瓦加工精度较高,通常不用处理。
电厂换新瓦后,正常检查的同时,对下瓦接触、两侧及顶部间隙进行测量,一般接触不好或间隙偏小时候要进行刮削。
7. 轴瓦的加工工序
气缸体加工全过程共十多道工序.其中有切削加工(含各面倒角和各面去毛刺),清洗、试漏、装主轴承盖、拧紧、压堵盖、检测。涂密封胶、分组打标记工序。
前后面、车油道、导向孔、曲轴孔半圆面、工艺定位孔的粗加工采用卧式加工中心。底面。中间轴瓦两侧面、瓦盖定位止口及结合面、顶面、缸孔的粗加工采用卧式加工中心。顶面连接缸盖孔、回油道孔、水道孔、左右侧面孔的加工采用卧式加工中心。
水冷发动机的气缸体和上曲轴箱常铸成一体,也可称为气缸体。气缸体一般用灰铸铁铸成,气缸体上部的圆柱形空腔称为气缸,下半部为支承曲轴的曲轴箱,其内腔为曲轴运动的空间。在气缸体内部铸有许多加强筋,冷却水套和润滑油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