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减震器如何拆
一般来讲减振器和弹簧装配在一起的。要看您的车是什么车型。减振器是什么形式的。
1.如果是和弹簧装配在一起的(一般为前减振器),单独换减振器则需要在维修店进行,否则拆卸弹簧时容易受伤。如果整个弹簧减振器一起换的话,打开前机器盖,减振器在上面有一个螺栓,是用来固定减振器活塞杆的。拆下前车轮,制动盘上有两个螺栓用来固定减振器下支架的。一般还有两个小螺母是固定软管支架和稳定杆支架的,拆下来即可。
2.后减振器需要打开后排座内饰,这个讲起来就麻烦了。下面的连接一般也分几种类型。不管哪种形式的减振器,都需要把车举升起来,四个车轮离地。所以建议你还是去维修店比较好。
2. 减震器如何拆装
减震器拆卸方法:
1、将四个车轮的按照对角顺序螺母松动,不要完全拧下;
2、使用举升机将汽车抬起;
3、用套筒按对角顺序将车轮螺母完全拧下,取下车轮;
4、将制动分泵拆卸下来以便于拆卸减震器,拆下支臂固定螺栓,接着松开弹簧支杆臂的固定螺母;
5、用卡钳千斤顶将减震臂固定住,打开发动机引擎盖然后松开减震器上端车身固定螺母,转动卡钳千斤顶将减震臂向上抬,直至减震器下端与前桥固定处分离;
6、取下减震器后,使用减震弹簧拆装器将弹簧固定住;
7、更换减震器损坏的部件以及橡胶护罩即可。
3. 减震器如何拆卸图解
拆卸方法步骤:
1、掀开行李箱内饰板,以便看到后减震器总成的安装部位
2、在举升台上举升汽车
警告:不能在只有千斤顶支撑的车子下工作。必须把车子支撑在安全的支撑上。
3、拆下车轮
4、在纵臂的后减震器总成支座上支撑起纵臂总成
注意:不要把千斤顶支在后上下摆臂上,因为这样可能会损坏部件
5、拆卸2个把后减震器总成固定到车身上的螺母
6、拆下把后减震器总成固定到纵臂总成上螺栓和后轴动力缓冲器
7、从车身上松开并取下后减震器总成
8、从后减震器总成顶部拆下后减震器防冲帽
9、用一开口扳手来防止减震器推杆的转动以从后减震器总成上拆卸并废弃
10、拆下后减震器回弹限盘、后减震器顶部安装支座总成和后减震器压缩行程限位盘,注明后减震器回弹限盘原来的位置
11、拆下后减震器压缩缓冲块和后减震器防尘罩
4. 减震器如何拆卸
拆装山地自行车弹簧前叉方法;
1、将前叉上方的螺丝拧开。
2、使用21毫米或者略小于此尺寸的英制型号套筒头将上方的螺丝拧下,注意:绝对不可以用活口 。
3、打开后翻过车身,倒出管内的阻尼、润滑油。
4、取出里面的弹簧即可。
5. 减震器如何拆解
拆卸步骤:
1、拆下前轮轴和前车瓦。
2、用5个的内六角扳手,从减震器端头的下方伸入,拧下其中的内六角螺丝。
3、放出减震油,然后即可向下抽出减震器。
减震器保养方法
1.使汽车在道路条件较差的路面上行驶10km后停车,用手摸减震器外壳,如果不够热,说明减震器内部无阻力,减震器不工作。此时,可加入适当的润滑油,再进行试验,若外壳发热,则为减震器内部缺油,应加足油否则,说明减震器失效。
2.用力按下保险杠,然后松开,如果汽车有2~3次跳跃,则说明减震器工作良好。
3.当汽车缓慢行驶而紧急制动时,若汽车振动比较剧烈,说明减震器有问题。
6. 减震怎么拆卸
1、首先将四个车轮(一般来说四个减震器同时更换)的按照对角顺序螺母松动,不要完全拧下。然后使用举升机将汽车抬起,不需要太高,车轮刚离地一段距离就可以,方便作业;
2、接下来使用套筒按对角顺序将车轮螺母完全拧下,取下车轮。依据不同的车型,可能需要将制动分泵拆卸下来以便于拆卸减震器,然后拆下支臂固定螺栓,接着松开弹簧支杆臂的固定螺母;
3、使用卡钳千斤顶将减震臂固定住,打开发动机引擎盖然后松开减震器上端车身固定螺母(不完全拧下),转动卡钳千斤顶将减震臂向上抬,直至减震器下端与前桥固定处分离,然后缓慢挪开减震器,再慢慢下降减震臂直至减震弹性完全释放后,在彻底松开减震器上端车身固定螺母,取下减震器;
4、取下减震器后,使用减震弹簧拆装器将弹簧固定住,避免拆卸顶部螺丝出现弹簧上移窜出,拆解减震器最好需要2名修理工,一名负责扶持,另一名拧螺丝。拆解更换减震器损坏的部件以及橡胶护罩即可
7. 减震器如何拆卸视频
先拆下离心式机滤,再拔出离合器推杆和分离轴承,最后用卡簧钳拆下卡簧。离合器就能整体拿下来了。宗申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原厂宗申动力或隆鑫动力车厢:长2米宽1.3米带液压翻斗43油压减震器,500-12三轮互换轮胎8片一体式加厚钢板,后桥:180大半浮五孔带加力爬坡离合器介绍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离合器是机械传动中的常用部件,可将传动系统随时分离或接合。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
对其基本要求有:接合平稳,分离迅速而彻底;调节和修理方便;外廓尺寸小;质量小;耐磨性好和有足够的散热能力;操作方便省力,常用的分为牙嵌式与摩擦式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