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减震器部位大梁变形
1、应该是牛腿变形,或者下支臂以及减震变形。
不太严重的话,做四轮定位能调过来。如果太严重,只能矫正牛腿,并更换下支臂和减震器。
2、大梁(车身)变形 ,上下摆臂的相关部件松旷 ,前轮定位调整不当。
3、检查底盘悬挂系统是否有东西松动,如果没有做个四轮定位就可以。
2. 车大梁变形
汽车大梁的变形会影响车辆平衡的受力点。大梁变形后,车身高度会不一样,车辆不会直线行驶,导致胎压不均匀,爆胎严重。
大梁的变形也会造成驾驶员对汽车的控制不稳定,容易发生事故。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挽救汽车大梁的变形。关键在于变形是否得到及时补救和修复。
如果任由其一直变形,后果肯定不堪设想。
因此,一旦汽车大梁变形,就需要将汽车拖到相应的地方进行保修,无法应对问题,必须进行维修完善后才能上路。
3. 减震器部位大梁变形怎么办
.升级离地间隙的方法只有一个——换弹簧或者加垫,这是最常见的方式,改装成本最低。实际上,各种弹簧,如螺旋弹簧、板簧、扭杆弹簧或空气弹簧,都负责支撑车身。其中,最常见的是螺旋弹簧。弹簧的强度或行程直接决定离地间隙。普通减震器的作用不是改善车身,而是限制车辆的颠簸弹簧上下振动时弹簧的“颤振频率”。一些流行的解释是,弹簧只撞一次就会使车身多次波动,加上减震器的限制,会减少很多次,如果车身波动不明显,就能提高驾驶体验。
4. 减震器部位大梁变形了
一楼的说法完全是外行人的说法,但是却说出大部分人的想法,只不过这样的想法和专业挂不上钩而已。
大梁变形?在托底的车中,损坏了波箱,损坏了前桥,半轴,减震器,轮胎,羊角、底板,油底壳,排气管、水箱、冷凝器、风扇等损坏是很常见的事故,这类事故基本上都是换新件,也可以说换完后和新的一样的说法,没有什么不妥,确实没有问题,至于你说的大梁变形,按照托底的车来说,基本上很难有什么大的损伤,大梁可不是前桥,或者前梁龙门架,福克斯是整体式的车身,所谓的大梁是只发动机左右机脚悬挂的边侧,那就是左右大梁,如果是前面的或者是下面的,那两个可不是大梁,我觉得修好后,应该没啥问题,不用紧张,虽然钱数在5W感觉挺高的,但是这不是担心的理由,如果你不是在4S店做,那么还会担心配件没有更换,或者采用修复件,副厂件,这样才会影响车的品质,在4S店做基本不用担心,放心使用
5. 减震器变形的原因
如果汽车后减震坏了,行驶在颠簸路面时,后轮会产生多余的跳动,并且经过颠簸路面时后轮可能会产生异响。汽车减震器坏了的表现:1、漏油:通过手电筒透过轮拱检查减震器,当发现减震器外部存在漏油现象时,则表明减震器已经存在损坏。
2、底盘松散:当车辆行驶至颠簸路段时,如果发现车身姿态出现过分颠簸、摇摆不定的现象时,一般也是减震器出现了问题。
3、异响:如果车辆在颠簸路段行驶时,减震器发出异响的话,则极有可能是减震器出现了损伤的原因。
4、轮胎磨损不均匀:当减震器坏了,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将会震动不平稳。导致车轮出现侧倾等现象,从而使接触地面的轮胎部分磨损严重,未接触的则不受影响,久而久之形成磨损不均匀的形状,车辆行驶不稳定,同时还增加了颠簸不适感。
6. 减震器支架断裂
一:在发动机下面垫上木块或其它形式的支架,使前轮离开地面。
2 从前轮上拆下里程表软轴及前制动操纵钢索,然后拆下开口销及前轮螺母。
3拔出前轮轴并拆下前轮,然后拧下前挡泥板与前叉底筒的连接螺栓,取下挡泥板。
4分别拧下上连接板与前叉管的连接螺栓,以及下连接板侧面夹紧前叉管的螺栓,然后拉出左、右减振筒组件。
5拧下左、右减振筒组件的油螺栓,将筒内的液压油排净。
6依次从前叉管上取下套盖、下导向套,弹簧和弹簧座。
7用开口环夹钳拆下内挡圈,然后拉出前叉管,再依次拆下油封,导向套、环形挡圈和活塞。
二:前减振器的检查与更换
1检查减振器弹簧是否断裂,并测量其长度(自由长度不得小于186.5mm)。左右两根弹簧的长度应基本相等,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则应更换。
2将前叉管放在v形铁上测量其径向跳动量,其值不得大于0.4mm,否则需更换。
3检查前叉管和前叉底筒工作面是否损伤或异常磨损,是则更换。
4检查导向套和前叉活塞工作面上是否有严重的划痕或磨损,如有则应更换。
5检查油封是否损坏变形,是则更换。
三:前减振器的装配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舒适,前减振器必须按以下顺序装配。
1将待装配的零件清洗干净,并归类放好。
2将前叉活塞安装在前叉管上并装好环形挡圈,然后依次将导向套,油封及内挡圈套在前叉管上。
3将前叉管插入底筒中,并将导向套和油封装入筒内用内挡圈定位。
4在前叉管上依次套上弹簧座、下导向套、减振弹簧、上导向套和套盖。
5装上并拧紧放油螺塞,然后在前叉管顶部螺孔内注入100~150ml牌号为hq-8d的液压油。注意前叉管不可倒置,且左右减振筒内的液压油油量应相等。
6将减振筒穿入下连接板孔内直到推不动为止,然后稍稍拧紧下连接板侧面的夹紧螺栓,使减振筒不至下滑。
7两减振筒装上后,在筒底部搁一支承物,用力压缩减振弹簧使前叉管头部进入上连接板孔内,然后装上并拧紧上连接板螺栓,拧紧力矩为25~35n·m。再拧紧下连接板侧面的夹紧螺栓,拧紧力矩为25~35n·m。
8依次装上前挡泥板,前轮,里程表软轴及前制动操纵钢素。装好后握住方向把用力往下按几下,看减振器能否上下运动自如。
四:后减振器的拆卸与检修后减振器的拆卸按下列步骤进行:
1支起摩托车主支架,然后扩下后减振器的上、下盖形螺母,取下减振器。
2将减振压缩器(专用工具)套在减振筒上,把缓冲弹簧压缩到恰好能将锁紧螺母拆出为止。
3扭松锁紧螺母,拆除下接头组件,然后装减振器分解。注意阻尼组件为一个整体,不能拆开。
五:后减振器的检查与更换
1检查缓冲弹簧是否断裂或疲劳;测量其自由长度不得小于210.5mm。左右两侧的弹簧长度应基本一致,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则需更换缓冲弹簧。
2检查阻尼器组件是否有泄漏,杆部是否弯曲变形,如有更换阻尼器组件。
3检查其它零件是否有破损或变形,如有也应更换。
六:后减振器的装配
1将后减振器进行组装,注意弹簧的安装方向:弹簧丝密端向下。
2把减振压缩器套在减振筒上,将缓冲弹簧压缩到阻尼器组件杆部螺纹完全露出为止。然后在杆部螺纹上涂上粘接剂。注间不可过分压缩弹簧,以免使弹簧疲劳不能复位。
3在阻尼器组件的杆部螺纹上套上锁紧螺母,再拧上下接头组件,使上、下组件接头孔的中心距为340.7±2mm。然后拧紧螺母,拧紧力矩为15~25n·m。注意:左、右两边减振筒上下接头孔中心距之差不得大于2mm。
4拆除减振压缩器,将左、右减振筒装到车架上,然后装上并拧紧上、下端的盖形螺母,拧紧力矩为20—30n·m。注意:上、下接头两面都应装平垫片。减振器装好后,使后轮着地,将座垫往下按几下,看减振器是否上下活动自如。
7. 减震梁的作用
①换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挂
②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挂是用一根粗大的扭力梁把左右两侧的纵向摇臂焊接在一起,这种悬挂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左右两侧车轮处所占用的空间很少,同时车身的外倾角没有变化,避震器不发生弯曲应力,所以摩擦小,乘坐性佳。如果调校得当,可以用最少的成本和空间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小型车和紧凑型车多采用这种形式的后悬挂。
8. 抗震梁端剪力调整
01
先求出节点弯矩,分配到节点上的每一个杆件的杆端(包括柱端),得到柱端弯矩。
02
根据柱端弯矩,设柱端剪力为未知数,列杆件力矩平衡方程,求出柱端剪力。
03
根据柱顶两侧梁传来的梁端剪力和柱顶的上柱柱底轴力之和,就是本柱上端轴力,本柱上端轴力加本柱自重就是本柱下端轴力。
04
弯矩公式:(Mmax表示最大弯矩,F表示外力,L即为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