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采访时袁小林认为,第一,必须紧紧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和时代的需求,这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核心出发点;第二,必须依托品牌的核心价值和理念,这样才能打造高效和具有差异化的产品;第三,在实践过程中要把握好商业规律。伪科学可以不计后果地盲目许愿,而科学能做的则只有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去实现真正的进步和变革。以安全、可持续和个性化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畅行无忧的出行解决方案。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未来汽车工业如何“重塑”?
几个趋势化的改变,个人认为是对汽车行业走向有很大影响:
1、电动化:一个行业不管如何改变,最终作用的结果都体现在产品上。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见证一个时代的逝去,燃油车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而电动车将顶替成为主角。这是不可逆的趋势,哪怕现在的电动车技术并不算十分成熟。同时,车辆电动化才能未智能化、网联化的未来出行生活,打下有想象空间的基础;
2、智能化:在车辆同质化现象极度严重的今天,自动驾驶等智能化方向才是突破的出路。其他诸如数字化、轻量化、低功耗化等,只是为了汽车行业产生质变前,所做的一些”小改变“罢了;
3、网联化:汽车智能化的最终方向,智慧城市的建设,都需要实现车辆与网络、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城市万物的相联。未来这种场景一旦实现,我们曾经或现在所面临的很多问题,将被轻易解答。比如共享出行,在网联化的未来,通过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自动调度,出行行业将得到升华,甚至可以改变消费者购车模式;
4、数字化:汽车工业发展了百余年,在现今什么都讲数据的年代,其数据化进程显得有点慢。这种数据化改变,不单只是营销推广上,而是应该贯穿整个汽车产业链各环节。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多维度大数据支撑新零售场景,数字化将加速汽车行业的进化!
未来,电动化看国家政策及电池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就像智能手机代替老年机,网联化是服务智能化的,最大的优势是资源共享及生命周期内的迭代优势。
未来汽车工业将如何被“重塑”?
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我觉的得有这几个出发点,也算是预测吧。
1、传统能源的日渐枯竭,必然诞生新的能源技术和动力系统,大致包括电能、太阳能、再生资源等新型能源及其配套的动力系统。
2、车辆电脑化,以总线系统为先驱,车辆的数字化进程和普及会逐步加快,人为干预及产生的错误率将逐步减少,车辆更加智能化。同时,车辆的功能更加完善,操作更加简便。
3、车辆总成的模块化,便于生产及日常维护,加速生产进度、减轻维护难度。
4、新型材料及防护技术的采用,车辆重量进一步减轻,防护性能不断提升。
5、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人们用车观念的改变。车辆将向大型和微型两极分化,中间的车型可能会消失或者是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