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汽车发动机点火原理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汽车发动机点火原理
- 2、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 3、发动机点火系工作原理
- 4、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点火原理
一、传统点火
机械式点火系统工作过程是由曲轴带动分电器轴转动,分电器轴上的凸轮转动,使点火线圈初级触点接通与闭合而产生高压电。
这个点火高压电通过分电器轴上的分火头,根据发动机工作要求按顺序送到各个气缸的火花塞上,火花塞发出电火花点燃燃烧室内的气体。
分电器壳体可以手动转动来调节基本的点火提前角(即怠速运转时的点火提前角),同时还有真空提前装置,它根据进气管内真空度的变化提供不同的提前角。
二、电子点火
电子点火系统与机械式点火系统完全不同,它有一个点火用电子控制装置,内部有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所需的点火控制曲线图(MAP图)。
通过一系列传感器如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进气管真空度传感器(发动机负荷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等来判断发动机的工作状态。
在MAP图上找出发动机在此工作状态下所需的点火提前角,按此要求进行点火。
然后根据爆震传感器信号对上述点火要求进行修正,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点火时刻。
电子点火系统也有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之分:带有爆震传感器,能根据发动机是否发生爆震及时修正点火提前角的电控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
不带爆震传感器,点火提前控制仅根据电控单元内设定的程序控制的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扩展资料:
发动机点火火花应具有足够的能量
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由于混合气压缩终了的温度接近其自燃温度,仅需要1~5mJ的火花能量。但在混合气过浓或是过稀时,发动机起动、怠速或节气门急剧打开时,则需要较高的火花能量。
并且随着现代发动机对经济性和排气净化要求的提高,都迫切需要提高火花能量。因此,为了保证可靠点火。
高能电子点火系一般应具有80~100mJ的火花能量,起动时应产生高于100mJ的火花能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汽车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点火线圈可产生足以在火花塞电极间引燃火花的高电压。
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都环绕在铁芯上。次级线圈的匝数大约是初级线圈的100倍。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在点火器上,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在火花塞上。两个线圈各自的另一端则连接在蓄电池上。
当发动机运转时,根据发动机ECU输出的点火正时信号(IGT),蓄电池的电流通过点火器流到初级线圈。结果,在线圈周围产生磁力线,此线圈在中心包含一个磁芯。
汽油发动机正常工作的三要素
良好的可燃混合气、很高的压缩压力、正确的点火正时和强烈的火花。点火系统中所产生的强烈的火花在最佳点火正时点燃可燃混合气。
点火系统通过点火线圈产生的高电压来产生火花,点燃已经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被压缩、点燃并燃烧,从而产生发动机的推动力。
发动机点火系工作原理
点火系统工作原理是:汽油机点火系统是汽油机、煤气机中用电火花点燃混合气的装置。它的功用是按气缸点火次序定时地向火花塞提供足够能量的高压电,使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火花,从而点燃气缸内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按照各缸点火次序,定时地供给火花塞以足够高能量的高压电(大约15000~30000V),使火花塞产生足够强的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点火系统故障的表现如下:
1、火花塞故障,故障现象:火花塞积炭、油污和过热等现象。故障原因: 火花塞积炭:绝缘体端部、电极及火花塞壳常覆盖着一层相当厚的黑灰色粉状柔软的积垢。 火花塞油污:故障现象:绝缘体端部、电极及火花塞壳覆盖一层机油。 火花塞过热:中心电极熔化,绝缘体顶部疏松、松软,绝缘体端大部分呈灰白色硬皮;
2、点火过迟,故障现象:消音器声响沉重、急加速化油器回火、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较高、汽车行驶无力。故障原因:点火角度不正确,可以调整点火角度至规定值;
3、点火时间过早,故障现象:怠速运转不平稳,易熄火;加速时,发动机有严重的爆燃声。故障原因:该故障主要是点火正时调整失准或点火角度装配失准所致,可以连好点火测试仪,调整点火提前角到规定值。
关于《汽车发动机点火原理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