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减速器锥齿轮的调整是指
①调整主减速器主动齿轮轴承的预紧力。
②调整主减速器从动齿轮轴承的间隙或预紧力。
③调整主减速器主、从动齿轮的位置,初步保证两个锥齿轮之间的齿侧间隙。
④检查与调整两个锥齿轮之间的啮合情况,保证啮合印痕的大小和位置的正确。
⑤复查两个锥齿轮之间的齿侧间隙,如果符合要求,则完成主减速器的调整;如果不符合要求,则进行新一轮的调整。
2. 主减速器中主从动锥齿轮的齿数应当如何选择
主动齿轮齿数为Z1、转速为n1、转矩为T1;从动齿轮齿数为Z2、转速为n2、转矩为T2; 根据主从齿轮齿数关系知道Z2=0.5Z1,根据T=9550.P/n知道,T2=0.5T1,你所说的力的关系应该是转矩关系。
3. 简述圆锥齿轮主减速器的优缺点
主减速器是在驱动桥内将转矩和转速改变的机构。基本功用是将来自变速器或者万向传动装置的转矩增大,同时降低转速并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主减速器由一对或几对减速齿轮副构成。动力由主动齿轮输入,经从动齿轮输出。
主减速器的作用:
主减速器的存在有两个作用,①改变动力传输的方向,②作为变速器的延伸,为各个档位提供一个共同的传动比。变速器的输出是一个绕纵轴转动的力矩,而车轮必须绕车辆的横轴转动,这就需要有一个装置来改变动力的传输方向。之所以叫主减速器,是因为不管变速器在什么档位上,这个装置的传动比都是总传动比的一个因子。有了这个传动比,可以有效的降低对变速器的减速能力的要求,这样设计,可以有效减小变速器的尺寸和质量,使车辆的总布置更加合理。
汽车主减速器最主要的作用是减速增扭。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一定的,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w=m*v(功率=扭矩*速度),当通过主减速器将传动速度降下来以后,能获得比较高的输出扭矩,从而得到较大的驱动力。此外,汽车主减速器还有改变动力输出方向、实现左右车轮差速或中后桥的差速功能。
主减速器是依靠齿数少的齿轮带齿数多的齿轮来实现减速的,采用圆锥齿轮传动则可以改变转矩旋转方向。将主减速器布置在动力向驱动轮分流之前的位置,有利于减小其前面的传动部件(如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等)所传递的转矩,从而减小这些部件的尺寸和质量。
4. 主减速器中齿轮形式有哪些,何为
主减速器的类型有哪些
主减速器的类型按分类的方式不同,按主减速器传动比的挡位数分,有单速式和双速式两干叶,
有单级式和双级式(两对减速齿轮)两种。除了一些要求大传动比的中、重型车采用双级主减速器外,一般微、轻、中型车基本采用单级主减速器。只有一对传动齿轮副的主减速器称为单级主减速器;具有两对传动齿轮副的丰减速器称为双级丰减速器。双级主减速器的第二级减速齿轮若分置于两侧车轮附近,则称为轮边减速器。
5. 主减速器采用什么齿轮
常用40Cr合金钢
主要有40CrMoNiA,40CrA,30CrMoNiA,38Cr2Mo2VA,前面两个最为常用。
热处理方式为淬火+高温回火,硬度在32-36HRC区间,屈服强度950MPa左右。
柔轮破损是由于拉·弯为主的低应力高循环疲劳导致,国内这方面主要在做齿形优化和润滑优化。
6. 主减速器中锥齿轮啮合的调整是指
①调整主减速器主动齿轮轴承的预紧力。 ②调整主减速器从动齿轮轴承的间隙或预紧力。 ③调整主减速器主、从动齿轮的位置,初步保证两个锥齿轮之间的齿侧间隙。 ④检查与调整两个锥齿轮之间的啮合情况,保证啮合印痕的大小和位置的正确。 ⑤复查两个锥齿轮之间的齿侧间隙,如果符合要求,则完成主减速器的调整;如果不符合要求,则进行新一轮的调整。
7. 主减速器锥齿轮的调整是指什么
1.调整方法:
通过两轴承内座圈之间隔套一端的调整小垫片来调整。增加垫片,轴承预紧度变小;反之,轴承预紧力变大。
2.调整步骤:
(1)用专用夹具夹住主动锥齿轮,(没有专用夹具时,也可辅以台钳进行装配)。
(2)装配主动锥齿轮总成。为了排除油封摩擦力矩对检测轴承预紧力矩的影响,轴承盖和油封暂时不装。
(3)用扭力扳手以196~245N•m的力矩拧紧槽形螺母。
(4)检测并反复调整轴承预紧度,直至符合技术要求。
(5)调整好后,按技术要求重新装配好主动锥齿轮总成。装配时注意点:润滑油孔、润滑油槽必须相应对正。
3.检测方法:
(1)检测轴承预紧力矩在台钳上夹住主动锥齿轮轴承座,转动突缘的力矩应为1.0~1.5N•m。此时,可用弹簧秤钩 拉突缘孔,拉力应为16~25N。
(2)检测轴承轴向间隙用带有磁性表座的百分表测量,轴向间隙为0.05mm,极限为0.1mm。
8. 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依次将动力经
主减速器主动齿轮支撑在减速器壳上,从动齿轮支撑在差速器壳上。 调整 主动齿轮调整可通过增减主动齿轮调整垫片实现; 从动齿轮可通过左右调整差速器半轴齿轮轴承盖来实现。
调整主动齿轮可将齿轮啮合面相对从动齿轮左右移动 调整从动齿轮可将齿轮啮合面相对从动齿轮上下移动(从齿根向齿顶移动)主减速器的润滑是飞溅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