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动机转速加快时,点火提前角应增大
最佳点火提前角保证了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达到最佳,也将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控制到最小。影响电控发动机点火提前角的因素有以下几项:
1. 发动机转速
发动机转速越高,最佳点火提前角越大。这是因为,当发动机转速升高时,燃烧过程所对应的曲轴转角增大,如果不适当加大点火提前角,燃烧会延续到膨胀过程中,造成发动机输出功率和经济性下降。
在传统机械式有触点点火系统和普通电子点火系统中,由于普遍采用机械离心式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其实际调节与理想调节相差较大。采用电子控制点火系统,可以使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前角随其转速的变化关系接近于理想的最佳点火提前角。
2. 发动机负荷
发动机负荷増大,最佳点火提前角应减小。因为当发动机负荷增大时,在发动机转速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气缸内温度升高,混合气燃烧速率加快,所以最佳点火提前角应减小。
3. 汽油辛烷值
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点火提前角可适当增大;反之,则减小。在发动机的实际运行中,为了避免爆燃,实际的点火提前角都略小于最佳点火提前角,因此当汽油的辛烷值提高时,应适当加大点火提前角。
4. 其他因素
最佳点火提前角除了与发动机的转速、负荷和汽油的辛烷值有关外,还与发动机的燃烧室形状、空燃比、大气压力、冷却液温度等因素有关。
在电子控制点火系统中,电控单元能监控上述因素对最佳点火提前角的影响,并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以保证发动机在各种工况和运行条件下都具有最佳的点火提前角。
2. 转速一定时,点火提前角与发动机负荷的关系,为什么?
电控单元根据基本点火提前角三维脉谱图控制基本点火提前角。
发动机工作时,电控单元根据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输入的转速信号和发动机负荷信号,即可查得所对应的基本点火提前角,再根据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输入信号对基本点火提前角 进行修正,再加上固定的初始点火提前角得到实际的点火提前角,即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
3. 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点火提前角
1.发动机转速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
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加,点火提前角应该增加。
2.进气歧管绝对压力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
当管道压力高(低真空度、高负荷)时,要求点火提前角小;相反,当管路压力较低(高真空和低负荷)时,要求点火提前角较大。
3.辛烷值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
发动机爆震与汽油质量密切相关,辛烷值常用来表示汽油的抗爆性能。汽油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能越好,点火提前角越大。相反,汽油辛烷值越低,抗爆性能越差,应减小点火提前角。
4. 汽油机转速升高时,点火提前角需要
(汽油机)点火提前角:从点火时刻起到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称为点火提前角。 混合气从点燃、燃烧到烧完有一个时间过程,最佳点火提前角的作用就是在各种不同工况下使气体膨胀趋势最大段处于活塞做功下降行程。这样效率最高,振动最小,温升最低。 影响点火提前量最大的因素是转速。随着转速的上升,转过同样角度的时间变短,只有更大的提前角才能得到相应的提前时间。 理论上最小点火提前角为0度,但为了防止在进气行程点燃进气,往往设为5度以上,这也是启动转速所需要的角度。最大点火提前角也不能太大,一般不能超过60度,否则振动和温升问题将凸显,效率也将下降。实际上曲轴结构的转速是受限的。 点火过早,会造成爆震,活塞上行受阻,效率降低,磨损加剧,这是应该防止的。点火过迟,气体做功效率低,排气声大。不论点火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转速的提升。最佳点火角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果要爱车工作在理想状态下,以下因素必须考虑:
1、缸温缸压。越高燃烧越快,点火提前角要越小。影响缸温缸压的因素有:发动机压缩比、气温、缸温、负荷。大家的车在气温变化的季节有不同表现正缘于此。
2、汽油辛烷值。也就是汽油牌号,越高抗爆震能力越强,相应允许更大的点火提前角。
3、燃气混合比。过浓过稀燃烧速度皆慢,需增加点火提前角。这个主要看节气门开度、海拔高度。 对于难以预料的情况,有些车还加装了爆震传感器,发生爆震时自动降低点火提前角。 显然,要完成如此复杂的调制,靠传统的模拟点火器是难以胜任的。只有单片机点火器,才能高速、精确、稳定地实现最佳点火提前角。
5. 发动机转速增大时,点火提前角应增大
(汽油机)点火提前角:从点火时刻起到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称为点火提前角。
混合气从点燃、燃烧到烧完有一个时间过程,最佳点火提前角的作用就是在各种不同工况下使气体膨胀趋势最大段处于活塞做功下降行程。这样效率最高,振动最小,温升最低。[1]
影响点火提前量最大的因素是转速。随着转速的上升,转过同样角度的时间变短,只有更大的提前角才能得到相应的提前时间。
理论上最小点火提前角为0度,但为了防止在做功行程才点燃混合气(这样会造成动力的损失)往往设为5度以上,这也是启动转速所需要的角度。最大点火提前角也不能太大,一般不能超过60度,否则振动和温升问题将凸显,效率也将下降。实际上曲轴结构的转速是受限的。
怎样检查和调整点火提前角
(1)检查、调整白金触点
检查白金触点是否有烧损痕迹,如有痕迹,应用砂条或0号砂纸将痕迹轻轻擦掉。由于白金触点的接触表面只有一层薄薄的硬质合金,如果天长日久,该硬质合金会被磨掉,这时就要更换触点,触点的接触面不应小于80%。白金触点的间隙一般为0.4~0.5mm。
(2)检查、调整点火提前角
从真空提前补偿装置上拆下副室真空软管,并堵住与软管相连的两个口,使发动机怠速运转,这时用点火正时灯检查点火提前角。对于TJ376Q发动机和TJ370Q发动机,点火提前角为5°+2°(850+50f/min);对于JL368Q发动机,点火提前角为7°(900r/min);CFGFda462Qv动机,其点火提前为10°+1°(900r/min);对于276Q发动机,点火提前角为6°+2°(900r/min)。
可以用转用分电器壳体的方法来调整点火提前角。当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分电器壳体时,点火提前角会增大;当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分电器壳体时,点火提前角会缩小。
(3)验证点火提前角
起动发动机,反复踩油门踏板,如果感到发动机有力,并且没有异常的敲击声,则表明点火提前角合适。也可以用正时灯来确认点火提前角: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加,正时记号将向着点火提前角增大的方向移动。
6. 当发动机转速增加时,点火提前角应增大
点火提前角2.5度肯定是不正常的,点火提前角的正常值范围为6度到12度。
点火提前角是指:
从点火时刻起到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能使发动机获得较佳动力性、经济性和较佳排放。
为了防止汽车动力损失,建议把点火提前角设置在6度以上,这也是汽车启动时所需要的转速角度。
适当的点火提前角,可使发动机每循环所做的机械功较多,如果点火提前角过大,会发生爆燃的现象;如果点火提前角过小,发动机的温度会升高,影响点火提前量的因素是转速和混合气的燃烧速度。
7. 发动机转速加快,点火提前角应适当减小
所谓点火提前角就是从点火时刻起到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点火提前角由发动机电脑控制,发动机电脑会接收转速信号、空气流量计信号、节气门位置信号、水温信号、进气温度信号、氧传感器信号、爆震信号等来设定点火提前角。
那点火提前角多少正常呢? 不同车型的点火提前角也不一样,一般怠速的时候在8-15左右。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是发动机转速和混合气的燃烧速度。转速越快,内曲轴转过同样角度的时间变短,只有更大的提前角才能得到相应的提前时间。而混合气的燃烧速度与混合气的成分、发动机的结构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有关,如燃烧室的形状、压缩比等。 然而,只有适当的点火提前角才能使发动机在每次循环时做更多的机械功。点火提前角过大,易爆燃;点火提前角过小,油耗变大,功率降低,排气温度升高且声大。
这些都会影响发动机转速的提升。点火提前角在汽车怠速时会偏低,理论上最小点火提前角为0,但为了避免在做功行程才点燃混合气,往往都会设为5以上,这也是启动转速所需要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