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就不仅仅是用声波的传播速度来计算了,要考虑发出的声波与接收装置接收的声波的频率差。汽车在行进过程中,如果前面有一堵墙,那么超声波发出的频率必定会比前面的墙反射回来又被接收装置接收的声波频率要低,发出的声波和接受的声波的频率差越大,车速就越快,这是因为多普勒效应作用的结果。
为了监测车辆是否超速
交警部门常用测速仪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测,测速原理如图所示:测速仪前后次发出并接受超声波信号,然后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车速。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秒,第二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秒,两次信号发出的时间间隔为1秒,那么这两次超声波与汽车相遇时所经过的时间间隔是17.9秒
祝你生活愉快!
车辆测速原理
测速雷达主要系利用都卜勒效应(Doppler Effect)原理:当目标向雷达天线靠近时,反射信号频率将高於发射机频率;反之,当目标远离天线而去时,反射信号频率将低於发射机率。如此即可借由频率的改变数值,计算出目标与雷达的相对速度。
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交通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原理如图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
设被测汽车的速度为v,测速时测速仪与被测汽车相距s
则第一次发射到接收 s=v*0.5/2+340*0.5/2(因为超声波来回走的路程是一样的)
同理第二次发射时 汽车行驶的路程为v×(1.3+0.5)
则s=v×(1.3+0.5+0.4/2)+340×0.4/2
则解方程得v=68/7
仅供参考 谢谢!
监控摄像头是如何进行测速的?
刚好看到一道中考题(2019,眉山)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通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 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m/s 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
交管部门通常用超声测速仪测量汽车速度,利用了回声测距的原理,测出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进而算出两次接收到信号时汽车行驶的路程。在算出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间隔的时间,就可求出汽车的速度。
汽车第一次接收到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s1=v声t1=340m/s×0.5s/2=85m
汽车第二次接受到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s2=v声t2=340m/s×0.4s/2=68m
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s=s1-s2=85m-68m=17m
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的时间间隔t=0.9s-0.5s/2+0.4s/2=0.85s
在该测速区,汽车的速度v=s/t=17m/0.85s=20m/s
看明白了吗?就了解这些。
探头大多使用的是雷达探测车速的,当车辆进入探测范围内后,雷达会发出两段波去探测车辆的位置,当两次发出的波都被接收到之后,根据三角函数的原理就可以计算出行驶的距离,除以时间就是车辆的速度,当计算结果超出系统内的规定时,会立刻开启摄像头的拍照模式,自然超速行为就无处遁形了。目前国际主流技术就是高速摄像头和雷达组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