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新能源汽车配件信息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08发动机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08发动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08发动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汽车1.0l和0.9t是什么意思
  • 2、小排量涡轮发动机就一定省油?小心被宣传骗了
  • 3、在国产汽车发动机中,现在哪家车企的核心技术最强?
  • 4、奔驰雷诺日产0.9t发动机怎么样
  • 5、汽车发动机的先进技术都包括哪些,这些技术有何优势?

汽车1.0l和0.9t是什么意思

1.0和0.9指的是汽车的排量。

汽车排量指的是汽缸容积,活塞在汽缸中上止点到下止点的容积,加上燃烧室的容积之和。

L和T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自然吸气发动机一个是涡轮增压发动机。

L表示的发动机的进气形式是自然吸气的发动机。

T表示的发动机的机器形式除了自然吸气还增加了一个涡轮增压系统来增加进气量。提升发动机的动力。

涡轮增压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发动机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让车子更有劲。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的时候相比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这样也就意味着同样一台的发动机在经过增压之后能够输出更大的功率。就拿我们最常见的1.8T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经过增压之后,动力可以达到2.4L发动机的水平,但是耗油量却并不比1.8L发动机高多少,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就是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尾气排放。

小排量涡轮发动机就一定省油?小心被宣传骗了

上世纪90年代,汽车工业发展到达了顶峰,当年各家车厂都纷纷专研各种汽车技术,为求通过马力制胜。从4缸、6缸、V8、V10再到V12,排量与气缸数不断刷新人们对发动机的认知。那个年代,没有个8缸机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豪华车或者运动车。而时至今日,动力不再是各家唯一追求的目标,更准确的是,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大环境底下,各个都对汽车生产工业给出了极其严厉的规定。现在的车不仅要跑得快,还要“吃”得少、“吐”得少。面对欧洲日益严峻的排放法规,以往靠排量取胜的欧洲一众汽车厂家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来研发小排量发动机(日本厂家早就有K-CAR,小排量发动机?Soeasy!)各种三缸或者小排量发动机就在那么一瞬间出现了。各种0.9T、1.0T、1.2T、1.3T广泛应用。引用网友们的一句话:“省钱省油的日系发动机一不小心就成了大排量。”

为何会出现小排量涡轮机器?

不难看出,这些新生代小排量发动机,不论是3缸还是4缸都用上了涡轮增压的技术。涡轮增压其实并不是什么新型技术,早年率先运用在飞机,其后在汽车发动机上是扮演增强动力的角色,时至今日,涡轮为何好像成为了节能的代名词?这一切的解释只能归咎于政策规定,大部分政策都是简单粗暴地要求降低排放、排气量、油耗等,但想要维持竞争力,动力水平一定不能下降。在自然吸气发动机技术目前尚未有非常巨大的突破的情况下,降低排量维持动力的最优(廉价)解决方案自然就是增加涡轮增压系统了。使用小排量加涡轮是一个无奈之举,在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更容易造出更好的账面数据以及账面排放。而另外一方面是降低税费,消费者自然更加欢迎。

排量小了,排放少了,动力强了,看来涡轮增压是个好东西呀!那么油耗呢?涡轮增压发动机真的能更加省油?

不少厂家都用节能高效来宣传涡轮增压发动机,而贴在新车前档玻璃上的工信部油耗水平,又确实很低很吸引。那么涡轮增压发动机真的那么完美吗?背后有没有隐藏着什么猫腻?

什么是涡轮增压:

涡轮增压器最早是用于跑车或方程式赛车的,在那些发动机排量受到限制的赛车比赛里面,能使发动机够获得更大的功率。众所周知,发动机是靠燃料在气缸内燃烧做功来输出功率的,由于输入的燃料量受到吸入气缸内空气量的限制,因此发动机所输出的功率也会受到限制。而涡轮增压器就是通过发动机所排出的废气推动涡轮叶片,从而带动涡轮压缩机将更多的新鲜空气输入到发动机内部。通过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来增加燃料量,从而提高燃烧做功能力。

不过在经过了增压之后,发动机在工作时的压力和温度都大大升高,因此发动机寿命会比同样排量没有经过增压的发动机要短,而且机械性能、润滑性能都会受到影响,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涡轮增压技术在发动机上的应用。

所谓涡轮增压,就是利用发动机的排气压力转化为涡轮叶片的动力,然后带动空气压缩机对进入发动机的空气进行压缩,增加气缸的填充量。

关于排量

所谓发动机的排量,就是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通过的工作容积称,也就是决定自然吸气发动机进气量的重要因素。

而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由于进气量不是单单由气缸容积而决定,所以排量对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仅仅是一个参考值。换句话来说,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真正进气量大于气缸容积。

所以,即使排量相同,涡轮发动机的进气量与燃烧效率都跟自然吸气发动机截然不同,导致的结果就是动力和油耗上的差异。

关于进气量

在没有涡轮的情况下,发动机进气量是取决于发动机的气缸容积,当进气门打开,活塞下行,气缸内气压降低,气流通过进气门进入气缸,直到活塞到达下止点,进气门关闭,这就是自然吸气发动机一次行程的进气量。

而涡轮发动机在涡轮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气门打开前,被压缩的空气已经在进气管道里等待,进气门打开后进入空气量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涡轮压力的大小。

也就是说,自然吸气的进气量是取决于发动机排量与配气机构的设定;而涡轮发动机的进气量更多是取决于涡轮压力。自吸是被动进气,进气管呈负压,涡轮是主动进气,进气管呈正压。

动力与油耗

决定一台发动机动力大小的是燃烧时的爆炸力,也就是说通过燃烧所转化的能量大小。而燃料越多,爆炸力自然越强,但前提是能有足够的空气助燃。涡轮增压发动机能吸入更多的空气,这意味着可以令更多的燃料燃烧,爆发出更加强劲的动能,这就是同排量涡轮发动机比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更强的原因。

那么油耗呢?油耗就是燃料的消耗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爆发出更强劲的动力就必须更多的燃料,所以油耗也就相对更高。如果涡轮压力足够大,即使1.0L的发动机也能达到3.0L的进气量水平,动力输出和油耗自然也是3.0L的水平。

说白了涡轮增压就是增加了进气效率,制造出高排量发动机的进气量。那么为什么不直接使用高排量发动机呢?

俗话说:排量就是王道。其实这话不无道理,没有了基础排量,涡轮再厉害也造不出马力,相反排量越大,涡轮的作用空间也就越大。简单地说,大排量再加涡轮比小排量涡轮的提升空间还要更大。

所以说,涡轮与自吸没有谁更优胜的说法,可以说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优势。但为何目前众多厂家都不约而同地向涡轮增压靠拢?原因有很多,但比较显而易见的应该就是法规。

涡轮发动机可控的部分非常多,也可以说涡轮发动机可以调教的部分会比自吸发动机更多而且相对更容易。所以涡轮发动机可以更简单地做出各种调教适应不同车型和不同排放法规。

在涡轮没有介入之前,也就是说涡轮转速所产生的压力不足以造成进气正压时,发动机的进气如同自然吸气,那么无论是油耗还是动力都是在同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水平,甚至更低。所以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油耗水平更多是取决于涡轮是否工作。同样排放也一样,在涡轮没有介入工作前,小排量发动机的排放自然就比较低。当需要动力时,随着转速攀升涡轮开始介入工作,又能够获得比同排量自吸更佳的动力输出。

厂家公布的发动机数据中,动力是根据发动机的极限所产生的马力数据,油耗则是工信部根据稳定工况所测得的油耗值,所谓稳定工况则是保持着较低转速匀速行驶,也就是涡轮没有介入的状况。结果就得出超低油耗水平和超高动力水准。

以奔驰A45为例,所搭载的2.0T发动机技术相对先进,动力已经超越3.5LV6自吸发动机的水平。

从表中数据可以得知,2.0T的A45动力比汉兰达3.5L还要强劲,而工信部油耗却比汉兰达要低。但用户反映的真实油耗则是A45更大,与工信部油耗差距接近一倍;而自吸的汉兰达则差距不大。

下面再以两款国内市场紧凑家轿主力车型为例:

这两款车型都是涡轮发动机与自然吸气发动机同时发售的。

显然,配备涡轮发动机的型号工信部数据都比较低,与真实用户数据相差比较大。也就是说,涡轮发动机在数据方便是比较有优势的。

值得留意的是,这两款车型的涡轮增压版本都不是为了压榨更大马力,无论是动力还是实际油耗都与自吸车型差距不大,但是发动机排量减少了,数据也更加地漂亮,我想这就是厂家的真正目的。

回顾汽车动力发展历史,涡轮增压在90年代时期的作用主要并不是为了节能减排,更多的是充当提升动力的角色,所以可以看到一半在高性能车型上才配备涡轮增压。但因为养护麻烦,故障率较高等等原因,给人留下了不少负面印象。涡轮增压到底好不好这里就不再讨论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各家生产厂家的涡轮技术都在不断提升,已经到达一个非常可靠的水平。

编辑小结:在动力方面,同排量涡轮发动机一定比自然吸气要强;而在油耗方面,同等动力水平的涡轮发动机账面油耗会比自然吸气要低;实际嘛,还是看你怎么开。在不谈可靠性和耐用性的前提下,涡轮其实是好东西,起码能让你需要动力的时候给你动力,温柔驾驶时又能降低油耗。

说到这里,油耗的大小好像与涡轮和排量没有绝对的关系,那么到底还有什么因素油耗?

发动机负荷

其实发动机负荷,是一个很好理解的技术名词,我甚至不用去解释,顾名思义就行。这么说吧,影响油耗的核心因素,就是发动机负荷。要说到发动机负荷,必须提到一个叫功率储备的名词。功率储备,意思是发动机在维持车辆处于某个速度行驶时,发动机本体还能提供的剩余动力。请注意这个词:发动机本体。功率储备的计算,是不包含任何增压器的。

对于排量较大的车来说,因为他们本身气缸容积大,很自然地功率储备也就更大,车子在恒定速度下行驶时,排量越大功率储备就越大。那么对于功率储备不多的小排量机器来说,要达到和大排机器相同的再加速能力,就必须借助外部力量(增压器)。这也就是为什么小排量涡轮机器,在超车时往往要慢半拍,而不像大排机那样手起刀落一气呵成的原因。

在一定速度下,小排量机器功率储备较大排量更少,换句话说,小排量机器的发动机负荷会更大。随着速度上升,排量越小的发动机,负荷会越大。为了满足大负荷状态下的功率输出需要,发动机只能用更多燃油,配合增压器强行增大动力。也就是说,在大负荷状态下,小排量机器的喷油量,实际上是比同等速度下的大排机器高得多的。

而大排机器因为本身功率储备充足,发动机负荷小,完全可以维持在更低的喷油量标准下维持速度。因此此消彼长,大排量虽然缸体大本身喷油量基数大,但相比处于高负荷状态下,大喷油量的小排机器,其实油耗相对而言还是有优势的。

排量越低,高速油耗越高?

现在好多车子的排量都越来越低,甚至1.0T开始慢慢成为主流。这种极端小排量机器,其实在一定速度下,油耗是非常高的。比如我们试驾过上一代福克斯的1.0T版本,怠速和低速油耗确实低,但在120公里巡航下,它的油耗甚至达到了11L,而作为对比,VQ35发动机,排量3.5L的第一代天籁V6版,同样速度下油耗只是8L不到。这更不用说,那台1.0T福克斯在加速超车时的声嘶力竭,和天籁V6的从容不迫了。

但在排量税的大棒下,大排机器这一切优点在超高税费面前都不值一提。也许很多人会告诉你,大排量发动机的淘汰是技术落后,是高油耗,其实不然。

总结:实现低油耗可以有很多种方法,目前最有效的应该是混合动力。但是在新能源技术还没成熟之际,涡轮发动机的确能作出更加优异的数据。但涡轮发动机始终摆脱不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在同等动力水平的情况下,涡轮发动机的实际油耗并不会比自然吸气低到哪里去。当然,各个厂商也在不断地研发新技术,不断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

大排量也好、小排量涡轮也罢,我们需要的是稳定可靠的动力系统,至于如何达成目标是应该由厂家去想的事情。工业发展就是这样,技术不断更新迭代,浪潮一波接着一波,相信日后不止是排量缩小,甚至可能淘汰发动机。其实人们更多的不是不愿意接受新技术,而是不舍得那份当年的情怀:“再省油的发动机也比不上那高亢熊亮的V8曲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国产汽车发动机中,现在哪家车企的核心技术最强?

在自主汽车企业奋力前进的20 ~ 30年间,研究开发中心也逐渐转向发动机这个领域。以长城、长安、奇瑞等为代表的自主车企业近年来在发动机开发方面进行了相当大的投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历史更长的合资品牌也可能有差异,但从自主品牌“新一代”的动力技术来看。

在燃料节约方面,现在习惯直接说什么车型是燃料节约,但很少说什么发动机是燃料节约,但汽车是否节约燃料涉及到驾驶习惯、道路情况、车辆重量、抗风等多种因素。所以直接把发动机拿出来真的不好。最终不能节约燃料。但是,在发动机开发方面,性能、燃料消耗和稳定性一直是最重要的三个指标,热效率是汽车企业研发能力的反映,因此,我们可以看看国产发动机中哪些热效率比较高的发动机。

FAW的2.0T发动机,即安装在红旗HS5上的2.0T发动机,最大功率224马力,峰值扭矩340牛米,该发动机的热效率达39%,是目前热效率最高的国产发动机。内部采用全铝气缸,350bar缸内直接喷雾、进气和排气双VT阀门定时系统、热量管理模块等先进技术。国产车长安汽车长安汽车在2020年国产10大发动机名单中排名第二,其“蓝鲸”发动机得到认可。这款发动机来自长安汽车在欧洲设立的研发中心,技术非常先进,热效率达40%,比丰田发动机低1%。登上1.4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58马力(116千瓦),主要搭载在长安CS35 PLUS版和长安一洞PLUS等车型上。

国产车奇瑞汽车奇瑞汽车也再次榜上有名,排名第三。在众多国产车品牌中,奇瑞汽车最注重发动机的开发,奇瑞汽车的成果也非常突出。Chery早期推出的1.5T发动机在性能上一般,但可靠性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此次Chery汽车在新开发的1.6TGDI发动机上搭载了最大功率197马力(145Kw)。目前,该发动机已安装在其下属的许多新车型上。国产车红旗汽车红旗汽车是高端汽车品牌,在发动机研发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此次红旗汽车旗下的2.0T和3.0T发动机均榜上有名,红旗汽车的3.0T发动机成为国产大型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先例,搭载红旗2.0T的红旗HS5目前也备受消费者喜爱。

奔驰雷诺日产0.9t发动机怎么样

雷诺Energy TCe 90发动机排量为0.899L,最大功率为91Ps,峰值扭矩为135N·m,在1650rpm时就能够输出峰值扭矩的90%。相比同等动力的自然吸气发动机,Energy TCe 90发动机百公里油耗少1L,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0g。

汽车发动机的先进技术都包括哪些,这些技术有何优势?

发动机可以说是汽车的“灵魂”,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升级,发动机早已不是能跑就行那么简单,在动力和燃油经济性的双重要求下,发动机在爱车的人眼里,或许早就成为了一件“艺术品”!

我们来聊聊发动机上热门的10种技术!

一、涡轮增压

涡轮增压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技术之一了,但如今车企早就不满足于“加个涡轮”那么简单,毕竟中低端车型在研究“小惯量涡轮”来抑制涡轮迟滞,中高端车型又在研究“可变截面涡轮”和“电动涡轮”(如保时捷/奥迪),以满足发动机各转速区间的需求。按现在的形势,涡轮增压会进一步占领自然吸气的阵地。

二、缸内直喷

缸内直喷是当下许多涡轮增压发动机依赖的技术之一,顾名思义,缸内直喷即是将之前位于进气歧管内的喷油嘴移至气缸内,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精准控制空燃比,使燃烧更加充分。缸内直喷发动机的特性是油耗低、升功率大,如本田地球梦系列。

三、分层燃烧

分层燃烧技术的特点在于,发动机气缸内的混合气浓度不是均匀的,缸内远离火花塞的地方混合气较稀、靠近火花塞的地方较浓,这就要求发动机实现两次(进气和压缩行程)喷油或使用特殊的喷油嘴。分层燃烧技术可以充分压榨燃油动力,达到更高的热效率,代表有奥迪的TFSI。

四、双顶置凸轮轴

与双顶置凸轮轴(DOHC)相对应的还有单顶置凸轮轴(SOHC),顶置凸轮轴的做法可以缩短凸轮轴与气门的距离,简化了传动机构,可以使发动机变得更紧凑,同时结合多气门的设计,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可以更容易精准控制进排气门时间差,获得更大的功率,目前,DOHC已成为了主流。

五、可变气门正时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在今天已不算稀有了,各主流车企基本都有了自己的代表作,比如耳熟能详的丰田VVT-i、本田i-VTEC、三菱MIVEC等。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即是对凸轮进行控制和调节,使得气门开闭时间更好地与发动机转速相匹配,达到降低油耗、提升发动机功率的目的。

六、48V轻混系统

48V轻混车型在这两年渐渐成为热门,它的思路比较简单,就是给发动机匹配上48V电池、48V起动机和发电机以及相应的控制模块。有了48V轻混系统,车辆启停和带动空调压缩机运转会变得更加轻松,这可以让发动机降低怠速时的油耗、缩减排放,同时也有利于动能回收。

七、闭缸技术

闭缸技术又被称作可变缸技术,例如一台四缸发动机,它在低负荷状态下,可以不用全部气缸一起工作,这时ECU可控制部分气缸停止喷油点火动作,进入到关闭状态,代表有通用的2.0T和福特的1.5T发动机。但闭缸技术亦有不少难点,如闭缸后的平顺性保证、闭缸时间控制和温度控制等。

八、双循环技术

提到双循环技术,我们得知道奥托循环和阿特金森循环,“双循环”即是在二者之间切换。奥托循环就像短跑运动员,爆发力比较猛,但不够省油;阿特金森循环则像长跑运动员,虽然动力不是很强,但燃油经济性好。而通过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以将两种循环相结合,达到既省油又够力的目的。

九、可变压缩比

提到可变压缩比技术,大家自然就想到了日产,其将发动机的单连杆变成了可控多连杆机构,并通过偏心轴控制多连杆结构实现压缩比从8:1到14:1的变化,使得压缩比与各转速区间实现完美匹配,动力和燃油经济性都得以提升。目前,搭载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代表车型为天籁和QX50。

十、SPCCI技术

SPCCI即“火花塞点火控制压燃点火”技术,它出现在马自达SKYACTIV-X发动机上,其原理是先用火花塞点燃一小部分混合气,使其膨胀挤压其它混合气,随着活塞的进一步运动,其它混合气被压燃,如此一来便可实现稀薄燃烧,解决了令很多车企头疼的压缩比问题,可谓是发动机界的一大创新。

关于《08发动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海报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08发动机》
文章链接: https://www.867775.com/pj/46461.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分享到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评论 抢沙发

新能源汽车网

最新新能源汽车信息、汽车零部件、汽车配件、新能源电池、电机等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